榴槤,有人贊它口感軟滑,咬一口後口齒留香,有人卻因為其強烈的味道怨其臭,但是榴槤似乎擁有著一種神奇的魔力,在嘗試過幾次它香糯的果肉後,總能讓人對它「路轉粉」,甚至從剛開始對它厭惡到最後的欲罷不能。雖然榴槤百般好,但是一整隻榴槤上百元的「天價」,還是讓人有些困惑,榴槤一棵樹上就能產少則幾十個,多則上百個的果子,產量可達上千斤,為什麼價格還是那麼貴?原因其實很簡單。
一、國內榴槤的產量少之又少
榴槤是純熱帶水果,需要終年高溫才能生長結果,主要分布地在東南亞地區,雖然我國地大物博,但適宜榴槤的種植面積卻很少,只有雲南和海南適合種植,雖然近幾年這兩省也有引種,但是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還是需要依賴進口,無疑就增加了榴槤的成本。
二、供不應求
喜愛榴槤的人群不斷壯大,一些人嘗試幾次後,最終還是被榴槤所吸引,即使價格高昂,還是阻擋不了人們對榴槤的狂熱追捧。近年來,像榴槤酥、榴槤糖、榴槤雪糕等榴槤加工食品層出不窮,更是讓本就供應不求的榴槤更是短缺。而且榴槤是季節性很強的水果,一年最多也只能收穫兩次,就造成榴槤在國內市場上的稀缺,畢竟物以稀為貴。
三、榴槤的運輸成本高
其實新鮮的榴槤並沒有異味,味道香甜,雖然榴槤果肉被粗糙的殼包裹著,但是果肉還是很「矯情」的,其保質期只有一天,榴槤到達我國市場上已經是不太新鮮了,味道就變得非常濃烈。榴槤是熱帶水果,在其運輸過程中只有冷鏈運輸能保證它不壞,需要保持在7℃~10℃才行,但是冷鏈運輸的價格是非常昂貴。不過想要吃到新鮮香甜的榴槤,以目前的科技很難解決所有問題,還是需要到原產地去。
四、榴槤的成品率較低
在購買榴槤時,只從外觀很難看出其中果肉的好壞,買整個榴槤時總是在擔心,開出來的榴槤是空殼、壞榴槤等,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很多榴槤從外表看,並沒有什麼不妥,但是有的果肉半生不熟、有的果肉被蟲蛀了,買整隻榴槤全看個人運氣,所以市場上的榴槤果肉就會比整隻榴槤貴很多。
綜合上面4點,榴槤的價格昂貴也不足為奇了,價格被賣這麼高也是情有可原,誰讓榴槤那麼受歡迎呢?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和你一起分享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