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場上的水果可以說五花八門的,由於技術的進步,人們通過各類雜交嫁接的方式培育出來的水果品種真是越來越多了,這樣對於消費者來說,選擇空間更加的多了,但是這麼品種繁多的柑橘水果你都認識嗎?沃柑,茂谷柑,粑粑柑,貢柑,椪柑,褚柑,這些都是柑你認識嗎?就讓我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了。
沃柑(沃桔)屬於春桔,是晚熟型的雜柑(雜交柑橘)品種,最先由以色列國家培育出來的,中國在2004年通過韓國引進種植,武鳴沃柑是最為出名的,種植面積也是最多的。武鳴沃柑種植成功以後,重慶,雲南,湖南,廣東都跟風種植,在中國形成了很大的柑橘產業。此品種具有長勢旺盛,冬季果實落地少,掛果能力強,掛果採收期長的特點。從成熟期的1-2月份可以採收上市,最長可以到5月份之間均可採收。果實飽滿外觀喜慶,果肉嫩滑、皮薄、橙色的果肉,汁多,所以口感甜柔、低酸爽口,營養成分很高,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由於是在3月前後上市,能夠與其他品種錯開上市,因此價格好,銷量高。
茂谷柑是桔橙類 (tangors)裡面的雜柑。70年代臺灣大學園藝系林撲教授將該品種引入臺灣北部地區試種。由於茂谷柑糖度高,風味佳而濃鬱、皮薄多汁,且較蕉柑晚熟,因而在臺灣市場的售價較蕉柑高出許多,栽培面積逐年增加。近年來閩南地區和廣西南寧市武鳴區也已有引種試種。相對於武鳴沃柑來說,武鳴茂谷柑種植面積很少的,一般是在比沃柑晚熟一個月左右的。外形有些人會把它跟沃柑相混的。
粑粑柑只是一個俗稱,這種水果其實叫做春見柑橘的。源於日本靜岡縣果樹試驗場,2001年從中國柑橘研究所引進,廣泛種植於四川蒲江縣、眉山市、彭山縣、丹稜縣、榮縣、仁壽縣、金堂縣,重慶,江西,湖南,福建三明、南平、龍巖、福州等地,成熟期在12底--開春。春天就看到這個水果了,所以吃到這個新鮮水果的時候就是春天來了。這種皮薄,果皮與肉質分離,輕輕一捏即破。皮軟易剝。掉地上可見「啪」的一聲,皮即開裂。俗稱耙耙柑。
貢柑也叫皇帝柑的,那是再封建時代,這個水果是進貢皇宮裡面的,只有皇家才有資格吃到這個水果的,所以叫貢柑。貢柑作為橘和橙的自然雜交品種,同時具備了橘和橙的優點,果肉口味極佳。貢柑果形靚麗,果色金黃,皮薄核少,肉脆化渣,高糖低酸,集橙類外形美和橘肉質細嫩、易剝皮的雙重優點。
椪柑是芸香科、柑橘屬小喬木。葉片披針形,橢圓形或闊卵形,果扁圓形,或蒂部隆起呈短頸狀的闊圓錐形,頂部平而寬,橙黃至橙紅色,油胞大,油量多,皮粗糙,鬆脆,甚易剝離,果肉嫩,汁多,爽脆,化渣,味甜;種子少或無,子葉淡綠色,多胚,4-5月開花,11-12月結果。分布於中國臺灣、福建南部、廣東東部。椪柑的果實營養豐富,色、香、味兼優,易剝皮,方便鮮食。
通過這麼介紹,不知道大家對於這些柑是否有一些簡單的了解了,其實說得再多不如吃過一次就記住了,記住這個水果的味道,也就記住了這個水果的樣子。只有親身體驗才是最好的記憶。大家說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