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橄欖果渣油不算橄欖油

2020-12-20 杭州日報

  啤酒橄欖油國標10月起實施

  油橄欖果渣油不算橄欖油

  

  據青島晚報 從10月1日起,關於啤酒、橄欖油的重要國家標準將實施,其中,《啤酒》國家標準為代替原有國標的新國標,而《橄欖油、油橄欖果渣油》國家標準為醞釀多年首次實施。

  新《啤酒》國家標準由中國釀酒工業協會修訂。與原國標相比,新標準修改了幹啤酒、冰啤酒、低醇啤酒、小麥啤酒、渾濁啤酒的定義,並增加了無醇啤酒和果蔬類啤酒的定義。新國標中無醇啤酒的定義為:酒精度小於等於0.5%vol(升),原麥汁濃度大於等於3.0°P(原麥汁濃度)的啤酒,又稱脫醇啤酒。

  「無醇啤酒和果蔬啤酒作為啤酒家族的新成員出現在了新國標中,意味著未來消費者飲用啤酒有了更多、更健康的選擇。」青島啤酒總釀酒師董建軍說。

  無醇啤酒的酒精含量小於等於0.5%vol,因此不少開車的市民開始嘗試無醇啤酒,並認為能夠逃避交警部門的檢測。為此董建軍說,無醇啤酒並不是完全沒有酒精,飲用過量人體也會產生醉酒反應。

  橄欖油國標此番是首度實施,之前已醞釀多年。《橄欖油、油橄欖果渣油》國家標準首次明確油橄欖果渣油不能算是橄欖油。國標也對包括反式脂肪酸、油橄欖果實年份的標註做了規定。據悉,果渣油是一種從油橄欖果渣中獲得的油脂。果渣油和初榨橄欖油的進口差價很大,前者離岸價不到30元/公斤,後者超過60元/公斤。

相關焦點

  • 新標準出臺 果渣油不能稱為橄欖油
    從10月1日起,關於橄欖油、啤酒和礦泉水的三部重要國家標準將實施,其中,《橄欖油、油橄欖果渣油》國家標準為醞釀多年後首次實施,而《啤酒》國家標準和《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則是代替原有國標的新國標。
  • 進口「果渣油」疑變身」橄欖油」
    本報訊(記者楊濱)橄欖油目前佔據了不少大商場超市食用油櫃檯的重要位置,但其中一些「進口橄欖油」卻並非都是貨真價實。大量進口「果渣油」下落不明,專家懷疑已變身「橄欖油」上市。針對橄欖油市場的混亂,市消協昨天呼籲儘快出臺橄欖油國家標準,不要讓不法商人鑽空子。
  • 巴西制訂橄欖油和橄欖果渣油質量技術規範
    日,巴西農業、畜牧和食品供應部農業保護秘書處(SECRETARIA DE DEFESA AGROPECUÁRIA)發布部級令PORTARIA No- 419, DE 26 DE AGOSTO DE 2010,制訂了橄欖油和橄欖果渣油的質量技術規範
  • 高價「橄欖油」可能是果渣油 差價最高可達4倍
    被查「橄欖果渣油」均中招  香港消委會搜集市面上包裝以英文標示為「Olive Pomace Oil」或「Pomace Olive Oil」(橄欖果渣油)的產品。在調查所得的11款產品中,發現5款同時用中文標示為「橄欖油」、「純橄欖油」、「精純橄欖油」或「精煉橄欖油」,另外6款則沒有中文名稱,但零售商的標籤仍寫為「橄欖油」。
  • 進口橄欖油de消費知識
    進口橄欖油de消費知識□ 專家支持:寧波北侖檢驗檢疫局 胡迪裕寧波檢驗檢疫局食品處 江山寧近年來,進口橄欖油贏得了很多消費者的追捧和喜愛。那麼,進口橄欖油近年來的發展狀況如何,如何選購到質優的進口橄欖油?本刊特邀檢驗檢疫專家為你介紹——進口橄欖油執行的標準有哪些?
  • 高價橄欖油可能是橄欖果渣油 差價可高達4倍
    在調查所得的11款產品中,發現5款同時用中文標示為「橄欖油」、「純橄欖油」、「精純橄欖油」或「精煉橄欖油」,另外6款則沒有中文名稱,但零售商的標籤仍寫為「橄欖油」。  根據國際橄欖油理事會制訂適用於橄欖油和橄欖果渣油的業界標準,「橄欖油」是純粹從橄欖樹的果實提取的油脂,不包括採用溶劑提取的油脂;所謂「橄欖果渣油」是採用溶劑或其他物理方法,從橄欖果渣中提取的油脂。
  • 你以為你吃到的,都是原裝橄欖油?
    如果是進口原料橄欖油在中國分裝,應在產品外包裝上標出封裝地,也就是所謂的原產分裝版。根據《gb23347-2009橄欖油、油橄欖果渣油國家標準》,如果橄欖油是進口後再分裝,企業應在產品標籤上標出分裝地。記者在超市中發現,像歐麗薇蘭的標籤除標註原產地外,也標出了分裝地。
  • 2018年全球及中國橄欖油行業種植面積及產量分析「圖」
    一、橄欖油行業定義及種類橄欖油是以油橄欖的果實(鮮果)為原料,採用冷壓榨工藝提取的油脂產品,不經加熱和化學處理,保留了天然營養成分。通常將橄欖油分為初榨橄欖油和橄欖果渣油,初榨橄欖油又可分為特級初榨橄欖油、初榨橄欖油、普通初榨橄欖油3種,其中特級初榨橄欖油分為有機特級初榨橄欖油和歐盟原產地保護認證(PDO);橄欖果渣油分為橄欖果渣油原油、精煉橄欖果渣油、橄欖果渣油3種。
  • 【德國生活】超市那麼多橄欖油到底怎麼吃?
    橄欖油在地中海沿岸國家有幾千年的歷史,在西方被譽為「液體黃金」,「植物油皇后」,「地中海甘露」,原因就在於其極佳的天然保健功效,美容功效和理想的烹調用途。可供食用的高檔橄欖油是用初熟或成熟的油橄欖鮮果通過物理冷壓榨工藝提取的天然果油汁,是世界上唯一以自然狀態的形式供人類食用的木本植物油。這麼健康的東西,在歐洲又物美價廉,一定要吃起來呀。
  • 煙臺橄欖油市場問題多:果渣油冒充初榨油
    水母網12月3日訊:橄欖油、橄欖果渣油國家標準正式實施已一個多月,昨天,記者跟隨市質監人員走訪港城橄欖油市場時發現,果渣油冒充初榨橄欖油,名稱混亂、以次充好的現象較多。不僅如此,記者隨機採訪了四五位正在挑選橄欖油的市民,均表示沒聽說過新國標。
  • 一瓶橄欖油 難辨真「生日」
    近日,筆者就接到消費者張小姐的電話反映,她購買的進口橄欖油產品上標有四個「生產日期」,若按照第一個日期計算,產品已經過期;可是如果按照最後一個「生產日期」計算,保質期還有兩月有餘。經過一系列的諮詢後發現這瓶橄欖油已經過期,但是按照瓶上的最後標識的日期,保質期居然虛增了兩個多月。
  • 橄欖油抽檢報告:「100%初榨」造假多,美格爾反式脂肪酸超標12倍
    此外,橄欖油也是所有食用油中角鯊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含量最高的一種。市面上常見的有三種橄欖油:初榨橄欖油、精煉橄欖油、混合橄欖油,當中以特級初榨橄欖油品質最優,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營養,但價格也較為昂貴。值得一提的是,油橄欖果渣油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稱作「橄欖油」。
  • 《金色橄欖油》浪裏白條-協助拍攝
    橄欖油是由新鮮的油橄欖果實直接冷榨而成的,不經加熱和化學處理,保留了天然營養成分。橄欖油被認為是迄今所發現的油脂中最適合人體營養的油脂。橄欖油和橄欖果渣油在地中海沿岸國家有幾千年的歷史,在西方被譽為液體黃金,植物油皇后,地中海甘露, 原因就在於其極佳的天然保健功效,美容功效和理想的烹調用途。可供食用的高檔橄欖油是用初熟或成熟的油橄欖鮮果通過物理冷壓榨工藝提取的天然果油汁,(剩餘物通過化學法提取橄欖果渣油)是世界上以自然狀態的形式供人類食用的木本植物油之一。
  • 2018第三屆展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西班牙館 品嘗橄欖油
    2018年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上,西班牙館由西班牙官方推薦的特級初榨橄欖油,不同於市場上普遍的果渣油和混合油,現場展出的油品都是原瓶、原裝、原標進口,同時瓶身有認證標籤和中文進口敘述標籤,是純天然、無添加的特級初榨橄欖油。
  • 橄欖油質量比較試驗來了~ 你家吃的油好嗎?
    本次比較試驗的樣品以特級初榨橄欖油為主,有56款樣品為特級初榨橄欖油,而混合橄欖油有10款樣品,另外還有精煉油橄欖果渣油和混合油橄欖果渣油樣品各1款。從江蘇省南京、徐州和蘇州三個城市的商場、超市以及網絡電商平臺(天貓商城、京東商城、蘇寧易購)購買。
  • 莆田:一瓶橄欖油3個日期 超市銷售過期食品被罰
    因為該案中所涉及的橄欖油瓶上標註的日期比較特別,標有3個日期,那「誰」才是生產日期,成為爭議的焦點。3月28日下午,該局接到兩名消費者投訴稱:在勝利路超市買了兩瓶進口橄欖油,都過保質期了,但商家並不認同。執法人員立即出動,趕往涉事超市,進行突擊檢查,很快核實了基本事實:該兩名消費者於3月27日向該商場購買了的橄欖油四瓶。
  • 甘肅武都油橄欖果成熟 農民白龍江畔「淘寶」
    近日,甘肅隴南市武都區數十萬畝油橄欖果成熟。圖為綠油油的油橄欖果。 李蕊娜 攝圖為油橄欖果果粒飽滿壓彎枝頭。 樊翔 攝圖為雨後的油橄欖果。 鍾欣 攝甘肅武都白龍江兩岸的河谷及半山地帶,油橄欖果成熟,遍地是「寶」。
  • 國際油橄欖理事會IOC:美味橄欖油,健康添活力
    國際油橄欖理事會是橄欖油和餐用油橄欖領域,世界上唯一一個國際政府間組織,於1959年在聯合國的主持下在西班牙馬德裡成立,被命名為國際橄欖油理事會(IOOC),於2006年更名為國際油橄欖理事會(IOC),作為在促進油橄欖種植的可持續和有責任的發展方面發揮著決定性作用,旨在討論決策問題和應對當前和未來挑戰。
  • 歐麗薇蘭橄欖油標註原產自義大利實為國產(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液體黃金」之稱的橄欖油屬於高端食用油產品,價格十分昂貴,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喜歡購買橄欖油,國外橄欖油廠家也瞄準這個潮流紛紛進軍中國,搶佔市場。
  • 香港查出多款果渣油冒充橄欖油 差價四倍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聲稱健康的產品,其真正的成分隨時成疑,有「橄欖果渣油」當作「橄欖油」出售。香港消委會發現,市面有部分橄欖油的中英文標示出現混淆,英文標示為「橄欖果渣油」,中文卻標示為「橄欖油」,根據成分標籤,並不符合業界標準列明的橄欖油條件。香港消委會認為商品有機會誤導市民,已將資料交食品安全中心及海關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