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人文社科研究屢創佳績

2020-12-17 科學網
科研成果數量明顯上升 「含金量」高
西北大學人文社科研究屢創佳績

 

本報訊 2009年西北大學人文社科領域在項目立項、成果獲獎等方面成績顯著,較之往年不但數量明顯上升,而且「含金量」高。

 

獲準立項項目中,其中1項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1項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關項目;10項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9項為教育部一般項目;32項成果獲陝西省第九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特別是2009年該校申報的「東天山地區古代遊牧民族大型聚落遺址考古與文物保護項目」獲準國家文物局立項,總經費5685萬元,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罕見的特大項目,也是迄今為止該校人文社科研究領域獲準的經費數額最大的科研項目。該項目由西北大學校文博學院王建新教授牽頭,聯合新疆考古所、中國國家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哈密地區文物局等五家單位共同申報的,將歷時7年完成。

 

2009年該校還新增了一批高水平委託項目:段清波教授的「長城資源調查研究」,獲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資助;白永秀教授的「陝西省文化體制改革方案研究」項目獲準省教育廳財政專項資助;張紅芳教授的「陝西北源化工集團組織管理方案設計研究」項目獲準該集團資助;王建新教授的「漢長安城遺址保護管理規劃」;薛新亞教授與香港大學的關於兒童保護教育的社會學研究項目獲準資助;劉軍民副教授的「殷墟遺址保護總體規劃修編及部分區域詳細規劃」,獲安陽市文物局資助;孫滿利教授的「新疆吐魯番交河故城二期搶險加固工程、柏孜克裡克石窟一期搶險加固工程勘察」,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資助;藝術學院積極開拓科研視野,爭取橫向經費,建設秦嶺山水畫創作研究與實習基地。這些項目的成功合作,成為該校人文社科建設的新亮點。

 

該校在各級各類的評獎活動中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2009年教育部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共獲獎5項,其中張豈之的《中國思想學說史》和彭樹智的《中東國家通史》榮獲二等獎,席恆的《利益、權利與責任——公共物品供給機制研究》、任保平的《中國21世紀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和張弘的《佛教對中古議論文的貢獻和影響》榮獲三等獎;在全國高校公認的我國人文社科最高獎勵項目的激勵競爭中,該校獲獎級別和獲獎數名列陝西各高校之首,為陝西高等教育贏得了榮譽。其次在陝西省第九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西安市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中都有所斬獲。

 

此外,該校不斷強化文科院系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意識,促進人文社會科學在國家和區域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中發揮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用。在西部大開發的號角吹響之際,該校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身影就活躍在建設開發的環節當中。特別是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充分發揮重點研究基地的體制機制優勢,凝聚全國尤其是是西部各科研院校長期從事西部經濟問題研究的專家學者,按研究專題組建團隊,每年組編、發布《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引起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相關部門和西部各省市區廣泛關注,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反響。為服務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崔延力)

 

《科學時報》 (2010-3-16 B2 校園)

相關焦點

  • 西北民族大學王曉珍副教授為西安工業大學教師作「教育部人文社科...
    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9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郝烺超)7月3日下午,西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王曉珍副教授應邀為西安工業大學教師作「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申報」的指導講座。王曉珍副教授從「選題確定」「學術史梳理」「研究價值與研究意義」等三個方面,就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尤其是藝術學項目申報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 講座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進行,科技處、藝術學院及其他有意向申報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的教師參加了講座。
  • 誰是中國人文社科領域強者?武漢大學4項關鍵指標均高居全國前十
    在2017年以來公開的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中,僅有人文社科領域學者不足300位,來自130所高校。其中,武漢大學8人入選人文社科領域國家級人才計劃。人文社科領域中,獲得國家或教育部批准立項資助的重大重點類項目含金量很高,也能夠客觀地反映出高校的學科實力。在科研項目方面,武漢大學在國家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重點類項目上均佔有優勢,在2017-2019年間,分別獲批國家級項目42項和教育部項目18項。去年,武大正式實施人文社科引擎計劃,為項目申報工作注入了新動能,提供了新牽引。
  •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抗戰時期西北國際通道資料整理及研究」開題
    原標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抗戰時期西北國際通道資料整理及研究」開題  西北師大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抗戰時期西北國際通道資料整理及研究
  • 這所科技大學,學科評估最出彩的專業卻是人文社科類!
    比如師範大學,我們一看到他們的名字,就能明白這些高校主攻的是教育類、人文社科類專業的大學,例如陝西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信陽師範學院等,而看到財經類的大學或者學院,我們就可以大致了解到這些高校在經管類方面的學科實力突出,比如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等,並且由於前些年的財經熱,這些財經類高校的錄取分數線也是一路飛升,甚至不遜色於一些985高校,
  • 河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河南大學「中國近現代...
    8月10日上午,河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河南大學「中國近現代社會轉型研究中心」申報評審會在歷史文化學院三樓報告廳舉行。受河南省教育廳委託,由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鄭永扣為評審組長、河南省教育廳社科處副處長劉書偉、信陽師範學院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尹全海、洛陽師範學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毛陽光組成的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考評專家組蒞校指導。我校黨委副書記、基地負責人張寶明,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劉先省出席評審會,人文社科研究院、歷史文化學院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及「中國近現代社會轉型研究中心」的專家代表參加評審會。
  • 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再受「四川省人文社科品牌期刊」資助
    近日獲悉,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正式通知西華大學學術期刊部《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通過2020年四川省人文社會科學品牌期刊建設評估,繼續獲得2021年四川省人文社會科學品牌期刊資助,2021年資助專項經費仍然為20萬。
  • 華北地區「人文社科」最強的5所大學,其中有你的母校嗎?
    據2018年12月北大官網信息顯示,北大擁有31個國家級研究機構、93個省部級研究機構和19個校地校企共建機構,下面列舉具有代表性質的科研機構:國家級人文社科類機構·13個: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教育經濟研究所、外國哲學研究所、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治理研究院等
  • 全國高校人文社科競爭力排名,北大第一,人大武大這回厲害了
    今年3月份,中國科教評價網發布《2018-2019年人文社科創新競爭力排行榜》,北京大學獲得榜單第一。其次是人大,第三名是武漢大學。清華大學排名第四。同是科教網的綜合性實力排名榜上,人大排名第十,武大是第四。
  • 黃岡師範學院2020年度人文社會科學高級別項目立項創佳績
    11月23日,省社科聯公布了2020年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後期資助項目)立項情況,我校共有15個項目獲準立項,立項總數在全省高校排名第6。獲批的15個項目中,14項成果形式為著作,1項為研究報告,獲批項目涉及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藝術學、管理學、體育學等學科門類。
  • 人文社科+自然科學 深大編寫本科必修通識教育教材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21日訊(記者 梁榆其 通訊員 王若琳 紀盈 梁柏詩)10月22日上午,深圳大學(以下簡稱「深大」)舉行通識教材新書發布會,正式發布由該校知名教授團隊編寫出版的通識教育教材《人文社科經典文選導讀》《自然科學經典文選導讀》。
  • 人文社科...
    比如在華東理工大學,人文社科處處長範體軍拉出一張圖表,全校目前有16個學院,人文社科類的有7個,佔44%的體量。細化到具體專業,全校本科專業共73個,人文社科有28個,佔比是38%。再看在校人數,全校27000餘人中,從事人文社科的達7700人左右,佔比約28%。
  • 暨南大學
    後遷至上海,1927年更名為國立暨南大學。抗日戰爭期間,遷址福建建陽。1946年遷回上海,1949年8月合併於復旦大學、交通大學等高校。新中國成立後,暨南大學於1958年在廣州重建,「文革」期間一度停辦,1978年在廣州復辦。改革開放後,學校快速發展。1996年6月,暨南大學成為全國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的大學。2015年6月,學校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 「瑞思英語」雙十一來襲:它因何殺出重圍,屢創佳績?
    「瑞思英語」雙十一來襲:它因何殺出重圍,屢創佳績?這背後,又是什麼支撐瑞思英語殺出重圍,屢創佳績的呢?完善的課程體系我們了解到,瑞思英語依據國際教育新趨勢,遵循孩子成長規律,堅持素質教育的方法,設計出一套面向3-18歲全年齡段,以英語為基礎的素質教育產品體系。產品貫穿線上、線下,覆蓋知識文化、個人發展、社會交往三大領域,致力培養孩子的語言和知識能力、學科思維能力、性格能力以及未來領導力。
  • 我校9項課題獲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立項
    新聞網訊 近日,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評審結果已公示完畢,我校9項課題獲批立項。其中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7項,專項2項,立項率創歷年新高。鄭廣澤《基於虛擬實境(VR)技術下的服裝互動設計與用戶體驗的應用研究》、陳曉文《中國「特色小鎮」實踐模式與可持續發展機制研究》、張桂濤《基於生態供應鏈網絡的碳資產管理策略研究》、孫浩《基於參考價格效應的再製造閉環供應鏈動態定價策略》、陳平《國家治理的架構、政策與行動的三維融合機制研究》、高玉珍《基於培育青少年健康人格視閾下的休閒教育研究》、魏娜《孔府舊藏服飾與儒生服飾文化》獲人文社科一般項目立項
  • 西北大學速覽及2019年各省錄取分數線
    快速了解一所大學對於學生和家長來說,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重點,一般情況下,要從大學辦學層次、大學學科實力、第四輪學科評估、學校錄取投檔分數位次這幾個維度和方面來把握。下面以西北大學為例,告訴大家怎麼樣快速高效了解一所大學。
  • THE 2021社科人文專業排名公布,牛劍霸氣!
    據小編了解發現,打算申請英國社科人文專業的同學,數量遠超過了我們的想像,而且大家一般都目標比較高,定位牛劍、LSE 今天我們先來了解了解,THE2021社科人文類專業,哪些英國大學的表現最亮眼! 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領域,進入世界前十的英國大學,還是牛津(2)、劍橋(6)、LSE(8)。
  • 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項目立項:復旦、南開大學佔全國1/3
    不難看出在這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立項中,復旦大學、南開大學、東北師範大學是全國的領頭羊,當然,如果能夠在24個重大項目中分一杯羹也充分體現了高校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立項情況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的立項,僅有5所高校超過1個重大項目立項,其餘高校立項數量均為1個。復旦大學、南開大學並列全國第一,兩所高校均獲得4個重大項目的立項,另外東北師範大學獲得3個重大項目的立項。
  • 這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兼有部分理工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學校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北方大學和華北大學。自成立之日起,中國人民大學廣大師生發揚「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的優良傳統,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勤儉辦學,艱苦奮鬥,積極探索,求真務實,使學校成為我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普及,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和繁榮,為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被譽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面旗幟」。
  • 西北師範大學·臺灣佛光大學第二屆"人文論壇"舉行
    中新網甘肅新聞7月4日電 據西北師範大學披露,6月30日,西北師範大學·臺灣佛光大學第二屆「人文論壇」在西北師大專家樓舉行。臺灣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副校長劉三錡,西北師大校長劉仲奎、副校長田澍出席,兩校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師生代表共一百餘人參加開幕式。  開幕式上,劉仲奎首先代表學校對楊朝祥校長、專家學者們表示熱烈的歡迎!
  • 每日一校|第七十四期:暨南大學
    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暨南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華僑高等學府,校名一直沿用的百年名校之一,全國首批試行學分制的高校,最早在綜合性大學裡開辦醫學院的大學,最早設立華僑華人問題研究機構的大學,最早創設商科的大學……目前,學校學科齊全,文理工醫兼備,設有37個學院,有64個系,18個直屬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