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每個雲南人都有一個吃菌中毒的朋友……

2020-12-11 雲小南美食記

菌(屆兒),這是雲南人一個獨特的發音,也可以叫「菌子」,外地人稱它為蘑菇。

在雲南人的觀念裡,菌子和蘑菇可是兩回事。若要跟他們一直念叨蘑菇,他們只會認定你是一個不懂吃的外地人,因為蘑菇他們大抵不屑於吃,唯有從大山深處尋來的菌子才是人間至味。

然而美味卻也伴隨著「危險」,據說,每個雲南人都有一個吃菌中毒的朋友。所以在雲南吃菌中毒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呢?來感受一下:

雖然聽起來很有趣,但是勸大家也不要輕易嘗試放縱吃菌的滋味啊!一定要分清哪些菌可食用,哪些菌不可食用,而且要用正確的烹飪方法,如果不小心吃菌中毒了,趕緊去醫院,切勿享受幻覺好嗎!!!

靈魂拷問1:為什麼中毒還吃?

外地人看雲南人吃菌中毒的經歷後,內心都會有一萬個為什麼:為什麼中毒還吃?為什麼不怕死?為什麼看到菌子就挪不動腳?

雲南朋友總擺擺手,說外地人無法完全理解菌子的美味。他們前赴後繼,在吃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至於中毒,大家就當無事發生過。一般雲南人吃菌子中毒後,可能確實不會再吃這個品種的菌子了,但要他放棄菌子,那是不可能的。

靈魂拷問2:菌子到底有多好吃?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雲南人拼了命都要去吃的菌子,到底有多好吃?雲南人親切的把各類真菌蘑菇稱為「蔬菜牛排」,這個名稱,就包含了菌子的所有美味。而且菌子是新鮮的野味,山珍海味裡的「山珍」,烹飪好了口感豐厚,層次豐富;再者,菌子下飯,柔軟又清脆的神奇感包裹著飯粒,一口下去讓人慾罷不能。

忽然想起汪曾祺的一句話:「我在昆明住過七年,離開了四十年,不忘昆明的菌子。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裡一片菌子氣味。無論貧富,都能吃到菌子。」

汪老不虧是在雲南生活過多年的人,開口就很正宗。說吃蘑菇的絕對是外鄉人,你得說「吃菌子」,否則就是對菌子的褻瀆。不僅自己忘不了,只要有朋友去雲南,汪曾祺也會強烈推薦野生菌。

《昆明菜·諸菌》中寫道:「有朋友到昆明開會,我告訴他到昆明一定要吃吃菌子。他住在一舊交家裡,把所有的菌子都吃了。回北京見到我,說:『真是好!』」。

在《昆明的雨》一文中,汪曾祺寫乾巴菌:「乍一看那樣子,真叫人懷疑:這種東西也能吃?!顏色深褐帶綠,有點像一堆半乾的牛糞或一個被踩破了的馬蜂窩。裡頭還有許多草莖、松毛,亂七八糟!」

隨後他筆鋒一轉,「可是下點功夫,把草莖松毛擇淨,撕成蟹腿粗細的絲,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會使你張目結舌:這東西這麼好吃?!」。

靈魂拷問3:雲南到底有多少種菌?

據統計,雲南野生菌現約250種,佔了全世界食用菌的一半還多。中國食用菌的三分之二。被譽為「真菌王國」。

雲南為什麼有這麼多菌?雲南人可能會見慣不怪地回答你:不知道啊,老天給的。

雲南複雜的地形地貌,多種多樣的森林類型、土壤種類以及得天獨厚的立體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有美景,又有美食,老天也太偏心了吧!

而且,菌子也是有鄙視鏈的。在雲南人的美食世界觀裡,野生的才是菌子。菌子與菌子之間,還有一套完整的「尊卑體系」。

雲南有兩種菌:一種叫「菌子」,一種叫「人工菌」。那些可以被人工養殖的菌類,在當地人眼裡,根本都不能算菌子。

外地人平常吃得津津有味,並細分命名為平菇、草菇、鳳尾菇的各種「菇」,雲南人都不屑於去辨識它們,簡單粗暴地統稱為「人工菌」後,就結束了……

靈魂拷問4:菌子是怎麼來的?

上山"撿"菌才是正經事。雲南人在吃菌子這件事情上,有著異於常人的追求和創新,這也是為什麼雲南人吃菌種類如此之多。

為了吃到最新鮮的菌子,雲南人起早貪黑,連夜上山採菌。菌子大多生長於針葉林和混交林地帶,樹根部和松針葉下面多半都能發現菌子的蹤影。而且,野生菌群都會生長在往年固定的地方,經驗豐富的雲南人總能滿載而歸。

當採到新鮮完整的菌群,山上便會傳來一陣陣雲南人的歡呼聲,他們用這種方式表達對菌子的喜愛。不過,上山採菌並不是件容易事。夏天不僅蚊蟲多,菌群生長的地方也多在陰冷潮溼的地方,經常會有蛇出現。雲南人不僅是在拼命吃菌,也是在拼命採菌!

《舌尖上的中國》就有一期講雲南菌子,就以挖菌人卓瑪一家為視角,講述他們連夜上山採菌、賣菌、吃菌的故事。除了讓人感受到了雲南人對吃菌付出的努力,更是讓人對新鮮的菌子味道垂涎不已。

採菌人是最幸福的,他們離野味最近。當新鮮的菌子被採下來,拿回家清洗乾淨,用油煎一煎,這就是最簡單、最美味的吃法了。新鮮的菌子與熱烈的油相碰撞,菌子裡的味道被完全釋放,不需要太多的調料,吃的就是這原始的味道。

即使沒機會上山撿菌,也可以去野生菌市場逛一逛,也能滿足你對野菌世界的好奇心。昆明木水花野菌市場,被稱為「全國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場」,或者你也可以叫它「宇宙中心的菌子遊樂園」。

就算土生土長的雲南人,也沒有幾個能正確叫出所有菌子的名字,所以儘管開口問,攤主一般會帶著得意的表情回答你的小白問題,有人關注的菌子才值得驕傲。

逛市場時只需留意,興奮拍照時別把菌子踩壞了。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哪一種菌是你賠不起的。

謝霆鋒在錄製《鋒味》的時候,帶著學員去雲南菜市場買食材。在這裡,一顆超大的松茸才賣一百塊,而在香港甚至日本,要一千以上。當地的雲南人,可以吃到最新鮮且免費的松茸,這是外人花多少錢都買不到的美味。

還有種菌比松茸更珍稀的野生菌——黑松露,被譽為「餐桌上的黑鑽石」。在歐洲,松露和魚子醬、鵝肝,並列「世界三大珍餚」。松露之於美食,正像勞斯萊斯之於汽車,範思哲之於時裝,香奈爾5號之於香水一樣,代表著這世上最昂貴的奢侈。

松露一般出現在高級西餐廳,一般是薄片或者小塊碎屑來灑在菜餚上,因為松露稀缺且價格高昂,所以用量極少。而在雲南的野生菌市場,每公斤1500元的天價松露,在野生菌市場也一樣扔在地上賣。

曾經當地的村民因為不習慣松露的味道,都用來餵豬了!也太太太奢侈了吧!

靈魂拷問5:菌子怎麼吃?

雲南菌子種類奇多,但當地人烹調菌的方法比較單一。對待菌子,他們講究給味覺做減法:菌本身的鮮味比其他調味料不知高到哪裡去了,所以很多名貴的菌子做法都很簡單。

1、以素當葷

超級名貴的菌子最好素吃,像是松茸刺身、松露刺身等,切片之後蘸著料就可以吃了。

在雲南,你要誇一家人闊氣可以說:「這家人吃菌子,一點肉都看不見!」

2、炒

來到雲南,一定要嘗試一盤炒乾巴菌。 乾巴菌比上等真牛肉乾巴還要貴得多,卻仍然受到雲南人的熱愛,因為它除了有類似牛乾巴的口感,還有松針的清香。

炒菌調料不用多,辣椒、皺皮青椒和鹽就足夠。炒出的菌子肉香和山野氣息一起嚼,越嚼越香。

3、煮

有些菌子炒吃破壞鮮味,用雞、排骨等肉類一起煮,能彌補菌子本身的清淡。

煮湯能將菌子的鮮味激發出來,輕輕一口,口中的鮮味隱約而來,幾秒鐘之後 這種鮮味淹沒味蕾,使人似乎要飄起來,但卻又扎紮實實地遊走在身體裡。這或許就是雲南人上癮的緣由吧。

相關焦點

  • 雲南人有多愛吃蘑菇?據說身為雲南人都有這種經歷……
    不用多說,雲南一定是排在第一的。要說雲南人有多愛吃蘑菇?據說身為雲南人都有這種經歷……吃蘑菇看見小人!雲南的蘑菇有很多,中毒最多的是「見手青」,這種小小的牛肝菌,因為味道,使得雲南人忘記了它的毒性。每次吃必吃多、吃多必中毒,吃的都快有抗體了,說的就是它。在雲南,你見過洗胃的,不要多想,沒喝酒,八成是吃蘑菇吃的!
  • 年年吃菌中毒,雲南人就為看精靈?
    吃菌千萬朵安全第一條別老想著見小精靈——本文作者:海棠➭➭➭我有個朋友是雲南人……是的,你沒猜錯什麼平菇香菇杏鮑菇,在雲南人的美食世界觀裡,統一稱為「人工菌」,處於菌菇鄙視鏈的最底端。只有那些長在大山深處,樹根上,巖石下的「野生菌」,才是真正的鮮奇美味。6月,西南季風攜帶著大量雨水來到雲貴高原,菌子便在山林間悄然生長起來。菌子喜歡潮溼陰涼的環境,而雲南的雨季長達半年,直至10月,雲南人都吃得上從山裡新鮮採摘下的野生菌。
  • 雲南多人吃菌中毒,什麼樣的菌菇不能吃?
    雲南吃菌中毒事件持續增多 什麼樣的菌菇不能吃? 作者:匕頁 近日,一則「2020年上半年雲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數超過雲南省患上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的消息引起了網絡上的熱烈討論。
  • 雲南吃野生菌中毒死亡人數超新冠!醫生:吃野生菌時別喝這個!否則……
    有雲南朋友稱,在雲南吃菌子有三熟:菌子要烤熟、菌的種類要熟、吃完去醫院的路要熟。 最近雲南進入雨季,大量野生菌開始上市。 雲南除了風景出名以外,還靠吃菌中毒聞名了全國,每年到了雨季,熱搜裡「雲南人吃菌中毒」的話題都有一席之地。
  • 雲南一男子吃菌中毒街頭失憶10小時,哥哥趕來痛哭:你內褲呢
    近日,雲南一男子食用野生菌後中毒失憶,從凌晨三點到下午一點都在街上晃悠,甚至攔車。民警趕來發現他神情異常,他哥哥趕來看到他渾身泥土,手機包包都不在身邊,激動喊道:你內褲呢!男子已送醫治療。提示:吃菌中毒或可引發生命危險,請謹慎辨別食用。
  • 雲南吃野生菌中毒死亡人數超過新冠?數據顯示:實情!
    (健康時報記者 李寧)連日來,一則「2020年上半年雲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數超過雲南省患上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論。根據上述流傳的消息,健康時報記者找到了這兩個數據:7月25日,雲南省衛生健康委發布消息:從2020年5月至7月20日,雲南省已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12人死亡。與去年同期相比,中毒起數下降了33.90%,發病人數下降了35.64%,死亡人數減少了17人。並累計成功救治中毒患者2000餘人。
  • 這個7月,笑點被吃菌子的雲南人承包了!
    (一家人最緊要是整整齊齊)01哪個雲南人身邊,沒幾個吃菌中毒的朋友?!年年中毒年年吃!在雲南,吃菌中毒這種事,都算不上新聞了。有不明所以的朋友在網上問:吃野生菌中毒後,真的會出現幻覺嗎?底下眾多雲南人現身說法,簡直在描繪一個千奇百怪的世界。
  • 雲南吃野生菌中毒的有273起,這四種野生菌,大家肯定都吃過
    這兩天雲南一直在下雨,而且連續兩天多雲。我不禁想起了雲南最有特色的美食「野生菌」。今年雲南吃野生菌中毒的就有273起,野生菌中毒能夠引起神經紊亂,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危害。野生菌只有雨水多的時候才能陸陸續續的長出。
  • 雲南人念念不忘的見手青,吃菌中毒看到的小人和小精靈,長這樣?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就到了雲南人最忙碌的時刻,也是網絡上「蘑菇達人」最累的時候。雲南人愛吃菌,這得益於雲南潮溼的環境,在雲南的山上隱藏著太多菌類,有雲南人叫得出名字的,有雲南人不敢吃的,還有名氣大如天的「見手青」。
  • 野菌雖香,但健康更重要,雲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數超過新冠
    話說連日來,一則「2020年上半年雲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數超過雲南省患上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論。 根據上述流傳的消息,健康時報 記者找到了這兩個數據:從2020年5月至7月20日,雲南省已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
  • 雲南今年來野生菌中毒已致12死,收好這份吃菌手冊!千萬別誤食
    截至7月20日,雲南今年已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12人死亡。與去年同期相比中毒起數下降了33.90%,發病人數下降了35.64%,死亡人數減少了17人。延伸閱讀:雲南女子吃野生菌後看到小精靈,表情認真行為詭異,全家吃了就她中毒近日,雲南一女子吃菌子後中毒送醫,朋友拍下匪夷所思一幕:只見該女子躺在病床上手舞足蹈,好像在抓什麼東西一樣,表情十分認真,場面甚至有些搞笑。
  • 80天中毒273起,雲南人吃菌有多野?
    菌類中毒甚至逐漸成為雲南人一種獨有的詼諧式的自我調侃。畢竟作為一個吃菌群眾,都或多或少的經歷過吃菌中毒的高光時刻,誰這輩子沒見過幾個跳舞的彩色小人,瞧不起誰呢。吃菌中毒後呈現在每個人幻覺中的異世界也是精彩紛呈,見到會跳舞的七彩小人都是最常規的。
  • 雲南女子吃菌中毒手舞足蹈抓小人 看小精靈,野生蘑菇你別亂採!
    眼下正是吃菌嘗鮮的好時節市民朋友們紛紛趕著品嘗山珍不過吃菌子是有風險滴近日一雲南女子吃菌中毒出現幻覺據主治醫生介紹,這是劉女士吃菌中毒後出現了一定的精神幻覺,說周圍有繩子之類的東西,要伸手去拉,有噁心的情況。據醫生介紹,劉女士發現身體不適後立即前往醫院就診。經了解,劉女士是食用了當地的一種野生菌「見手青」。慶幸的是劉女士的情況不是太嚴重,經過醫生的相關診治後,劉女士身體狀況得到好轉。目前,劉女士情況比較穩定,已出院。
  • 食菌預警 雲南今年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 致12人死亡
    7月25日,記者從雲南省衛健委獲悉,今年5月以來,雲南屢發誤採誤食野生菌中毒事件。截至7月20日,已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12人死亡,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中毒起數下降了33.90%,發病人數下降了35.64%,死亡人數減少了17人。
  • 野生菌中毒也要吃,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雲南人
    據統計,2018年雲南就有20起野生菌中毒事件,112人中毒。但沒聽說哪個雲南人因此不吃菌了。除了五彩斑斕的毒蘑菇,雲南人也喜歡吃蔬菜。不過別誤解雲南人對蔬菜的定義。對於他們來說,「綠色的就是菜」。有的菜因為等級過高,別說吃,光聽名字都讓人後退。
  • 每年為菌中毒而死的雲南人,比你想像的更多
    比如雲南就有著「吃菌」的傳統,每年春夏季節,雲南各地市場、餐館都會以各種各樣的野生菌作為號召。 每年,雲南疾控中心以及當地官方機構都會發布「野生菌中毒防控」的預警公告,提醒大家如何規避中毒風險。
  • 雲南吃野生菌中毒死亡人數超新冠,這些菌類吃不得!
    近日,雲南傳出多人食用野生菌中毒案件,引發全網熱議。 近兩個月以來,雲南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已有273起,12人死亡。而雲南新冠病毒肺炎的確診人數為191人,2人死亡。這起中毒事件竟遠遠超過新冠的威脅。 常見的野生菌有三四百種,能食用的也有三四十種。
  • 雲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數超過新冠!雲南人:哦。
    由此,一年一度的雲南人人「試毒大會」便拉開了帷幕……是技高人膽大?還是菌子真的有什麼讓人無法抗拒的魔力?即便是有生命危險也沒有動搖到雲南人吃菌子的決心?新鮮雞樅煮湯,什麼都不用放,湯味兒香過幾條gai。雞樅質細絲白、清甜脆嫩,會吃的雲南人當然不會放過,對於雲南人來說,家裡有一罐雞樅油,一年都有盼頭。
  • 雲南人在吃菌這件事上,命比誰都硬|原創
    雲南當地有句玩笑話,他們吃菌有三熟:一是菌子種類要熟;二是菌子要做熟;三是去醫院的路要熟。每個雲南人身邊都有個曾經吃菌中過毒的朋友。△雲南人吃菌中毒,這一定是鍋要背的鍋/微博截圖知乎微博常年熱帖「雲南人吃菌中毒是什麼樣的體驗?」
  • 雲南人在這件事上,命比誰都硬
    雲南當地有句玩笑話,他們吃菌有三熟:一是菌子種類要熟;二是菌子要做熟;三是去醫院的路要熟。每個雲南人身邊都有個曾經吃菌中過毒的朋友。△雲南人吃菌中毒,這一定是鍋要背的鍋/微博截圖知乎微博常年熱帖「雲南人吃菌中毒是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