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8月13日電(記者 申冉 通訊員 寧公宣)「在看臺上即使拿出一個小小的打火機,高清鏡頭也會即時『捕捉』到。」隨著南京2014青奧會的即將到來,位於該市各處的賽場和青奧村等處的安保工作也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13日,記者探營南京青奧會,看到了不少「頂級安保利器」。
在本屆青奧會的安保工作中,第一次利用大數據暨警務雲計算工程技術及具有國內自主智慧財產權的350兆無線PDT的數字集群通信系統、也是第一次使用國內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的北鬥定位系統……一大批新技術、新裝備的投入應用,在為南京青奧會保駕護航的同時,也成為科技信息化保障現代大型賽事安全順利進行的一次全面的實戰檢驗。
4G技術首次運用到大型活動安保
「南京青奧會安保新技術的應用,創下了多個全國第一。」南京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處副處長沈智勇告訴記者,除了上面列舉的幾個「第一」外,南京青奧會還實現了在全國公安機關大型賽事安保中第一家運用當前技術最領先的4G寬帶傳輸技術。移動警務利用移動4G公網、無線城市專網等4G的高速通道,開展高清視頻、圖片的實時傳輸,將各類現場的實時畫面清晰地傳輸到安保指揮部。特別是在青奧場館駐地安檢篷和通道部署建設高清視頻監控系統,通過架設TD-LTE基站、CPE終端設備、高清網絡攝像機及視頻存儲設備,同時部署移動車載CPE終端設備、單兵圖像採集設備,滿足對青奧場館駐地安檢篷房通道全方位監控調度和應急機動圖像採集保障需要。「以前用3G寬帶傳輸圖像,不但時有斷續,而且畫面質量不佳,4G技術就很好克服了這點。」沈智勇說。
1600萬像素超高清視頻監控系統,也是在全國大型賽事安保中第一次較大規模使用。南京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處應急通信科科長史明文介紹,在奧體中心部署建設了一套開閉幕式安保超高清視頻監控系統,該系統由13臺1600萬像素超高清監控攝像機組成,實現了對開閉幕式現場看臺區域的全覆蓋。相比普通高清監控,該系統具有兩大優勢:一是保持現有監控畫面內容不變的情況下,可同時對該監控畫面中5個以上的細節部位進行變焦放大調看,可實現某看臺區整體監控、細節監控的同步調度,確保了整體和細節畫面的同時顯示和信息對稱不丟失;二是監控畫面晝夜解析度極高,畫面經過變焦放大後可十分清晰地調看顯示體育場每個看臺區觀眾席人員的面部相貌及衣著行為特徵,以便安保指揮部部門點對點監控調度和事件取證需要。
史明文打了一個比方,由於超高清探頭能夠聚焦到每一個座位,萬一有觀眾違規帶進了打火機,並在看臺上拿出來,那麼第一時間便會被高清探頭清晰地「捕捉」到,這是普通高清探頭無法企及的。
還有前面提到的北鬥定位系統,也是首次應用於大型賽事活動的車輛與人員定位。南京警方在50輛警車上安裝了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終端,同時配備了100部個人定位設備,實現車輛與人員的精確定位與導航。
實現「點對點」扁平化指揮
在位於奧體中心開閉幕式安保執行指揮部,科技信息化處軟體研發科科長吳偉向記者打開青奧安保智能指揮調度平臺。電腦屏幕上顯示出南京奧體中心看臺時,滑鼠點向某一個座位,這個座位在開幕式上的入座者姓名立即跳出。「系統與票務系統和驗證系統對接,能將開幕式實名制信息動態實時接入,精確定位到座位。」吳偉說。
同時,事前利用無人機拍攝了奧體中心區域的高分辨影像,現場的一木一物,全部被精細化掌控。警方還採集了奧體中心、青奧村、附近地鐵站、制高點等區域高清晰360度實景三維,並以此為依託,直觀開展可視化警力部署預案制定,效果更加逼真。「現場拍攝的一張張圖片,再經後期製作合成,再加上主會場的精細化三維建模,整個系統的複雜性、集成度和技術難度歷史罕見。」吳偉告訴記者。
在此基礎上,調度平臺對主會場每一個位置部署的警力實現了單兵定位。吳偉點擊某一個位置的警察圖像,屏幕上立即顯示出崗位信息、個人姓名及手機號碼等。其實,指揮官不用撥打其電話,只要用滑鼠輕點,就能接通其手機,通過電腦直接和他通話。
「這樣就實現了『點對點』的扁平化、智能化、可視化、高效化的指揮調度。」吳偉進一步解釋,以往要處理看臺上的警情,市局首先要呼叫區域安保負責人,安保負責人再通過指揮長聯繫帶隊警官,帶隊警官再通知負責這片看臺的民警。「這樣總要有四五個層級的傳遞,浪費了寶貴的處警時間。現在總指揮可以第一時間與責任民警點對點通話,將指令直接下達給他,大大節省了處理時間。」
主會場如此,指揮室對其他場館的每一個警力同樣可以直接指揮,甚至和環寧「護城河」的34個公安檢查站,也能夠召開視頻會議,並且向檢查站的每一個警力直接下達指令。
保障賽事車輛優先通行
在南京奧體中心防爆安檢處,記者看到待命的防爆人員身著一種全新的排爆服。「這種EOD-9排爆服,是利用仿生學和平衡防護的原理,對人的大腦、眼睛、耳朵、脊髓和肢體等部位實施全面的防護,用以防護排爆人員抵抗炸藥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和碎片對人身的傷害。」南京市公安局特警支隊負責人介紹,「該排爆服和頻率幹擾車、涉爆現場緊急處置裝備等,是青奧會現場處置排爆小組的標準裝備。」
此外,可攜式移動照明系統、射線檢查儀、非線性節點探測儀、可攜式X射線檢查儀系統等設備在場地安檢中也發揮著巨大作用。而第四代數字夜視儀、軍用手持衛星定位系統(北鬥)、車載轉信臺、移動偵測機器人、拐彎槍等先進裝備,則在火炬護跑、突發事件處置、武裝值守等反恐處突工作中不可或缺。南京市公安局地鐵分局還在南京南站試點視頻綜合應用軟體,進行可疑物品甄別等,全面提升了地鐵防範能力。
在保障青奧期間道路暢通方面,南京警方和有關方面合作,建成了南京市信號聯網與地面公交信號優先系統,在公交車、青奧專線、警衛車上共安裝725套車載高精度北鬥定位終端,在建鄴區範圍內全面實現地面公交、有軌電車信號優先控制,保障青奧會賽事車輛優先通行需求。
以公交車信號優先為例,通過安裝於公交車上的北鬥/GPS雙模定位模塊,經後臺軟體差分處理提供高精度定位信息,計算得到公交車輛實時位置、速度等信息並傳輸至信號控制平臺,結合路口流量信息優化信號配時,在保障交叉口交通順暢的前提下,讓公交車優先通過,減少其在路口等待時間。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科研室主任顧懷中解釋,如果交叉口是綠燈且馬上就要轉紅燈,檢測到公交車已接近交叉口,信號控制燈會自動延長綠燈的時間,保證公交車過了路口後再變紅燈;如果交叉口是紅燈,公交車正接近路口,那麼就儘快結束紅燈變成綠燈。這一系統運行後,區域內公交車輛交叉口停車時間平均減少15%,公交車輛停車次數降低超過30%。
青奧會期間,南京市共有17條青奧車道,屆時有93條青奧班車線路通行。系統能夠根據預設的車輛線路,按照相應等級的優先策略自動生成信號優化方案,青奧班車、特種車輛駛近下遊路口時,系統能自動調節路口信號,保障車輛順暢通行。系統還能夠對相關青奧班車或特種車輛進行實時監控,並預測下一段時間的車輛位置,當兩輛青奧車輛通過路口可能有衝突點時,會在系統中顯示並及時預警,交管指揮中心就可以採取相應調度措施,指揮相關車輛安全有序通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