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方亮 通訊員 胡諶昊 張文杰
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提出,要探索推進「新工廠計劃」,堅持數字賦能產業變革,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什麼是「新工廠」?12月17日,在蕭山區智能製造推進「萬企大會」上,大勝達包裝股份公司董事長方能斌現身說法,向「萬企」隆重推薦了勝達的AI包裝設計師「小方」。它是一個具有專業包裝設計能力的人工智慧虛擬人,可以在長時間的強化訓練下形成用戶包裝設計資料庫,更好地為用戶提供包裝設計服務。
這是大勝達與北大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共建的「聯合實驗室」所落地的八個AI應用場景之一。從設計場景出發,到整個工廠的智能化,大勝達已拿下豐碩的智能化成果,1小時響應,2小時接單,8小時生產,10小時交付,這讓大勝達實現了從傳統規模生產到個性化定製服務的「躍升」。方能斌說,「接下來,勝達還將打造包裝行業的產業網際網路平臺,構建多元主體協同參與的產業生態。」同時分享「數智」戰果的,還有友成機工總經理許勇。作為一家傳統模具智造企業,友成通過智能工廠的整體規劃運行,企業內部設計、工藝、製造、檢驗、物流等各環節之間以及各管理系統直接實現信息互聯互通,新訂單同比增加了35%,產品研發周期縮短30%以上,一線勞動力減員67%,換產效率提升5倍,產品不良率降低20%,有效庫存減少21%,能源利用率提高10%以上等。
在蕭山兩萬餘家製造業中,大勝達和友成有典型性,通過數智,最傳統的產業贏得了最智能的躍升。其實,它們的「數智」實踐中,也隱藏著「四條鏈」,包括價值鏈、產業鏈、創新鏈和人才鏈,四鏈雲集,最終落地一個高能級的產業生態平臺。蕭山區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蕭山製造要躍升為智造,需舉全區之力,萬企行動,重點在『四鏈提升』上求突破、促轉型,讓蕭山製造再度強勢崛起。」這無疑是蕭山智造的「路徑」。而這場「萬企」動員大會,也發出強烈信號。智造並非一蹴而就,它的起點,在車間、在生產線,並循序漸進升級到數字工廠、未來工廠。
對於未來工廠,目前還沒有一個精確的定義,但有其邏輯和框架。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工廠不是一家獨立的工廠,而是一個靠數據驅動的平臺,大中小微企業共同參與,注重要素資源共享,專注集群創新。」以亞太機電打造的汽車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汽靈靈」為例,它通過產業鏈上下遊的互聯互通,對企業的生產、物流、倉儲等過程實施全程管控,提供集採集銷、市場推廣、供應鏈金融等專業化服務,實現產業鏈上下遊協同發展,為入駐的5000多家汽車相關領域企業提供服務,幫助企業降低採購成本20%以上,企業生產運行效率提高50%。通過從數字車間到數字工廠再到未來工廠的「鏈式躍升」,蕭山汽車、化纖等產業鏈也將有機會實現從「千億級」到「萬億級」的躍升。接下來,蕭山計劃在汽車零部件、化纖紡織、機械裝備、金屬製品等行業遴選20家龍頭企業開展「未來工廠」培育試點,打造智能製造高水平示範「新樣板」。其實,以製造為底色的蕭山,在智造層面已經開了好頭。自2019年起,啟動智能智造三年行動計劃,三年計劃提前一年全面完成,數位化改造基本覆蓋所有規上製造業行業門類。不過,智造遠遠沒有形成燎原之勢。蕭山一區級領導坦言,「很多企業還不想改,很多企業不會改,更有企業不敢改。」如何破題?圍繞「四鏈提升」,蕭山將提升「四個環境」,打造最優政策環境,構建最佳創新環境,營造最暖服務環境和建設最美城市環境,以超常規、非常規的創新舉措,加快萬企奔向智造。與往年相比,蕭山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一輪「組合拳」更關注企業創新、更關注智能發展,以政策激活力,以改革破制約。比如鼓勵並支持企業利用存量資源打造創新孵化器的同時,蕭山聯合浙江省經信廳和杭州經信局,共同打造長三角(杭州)製造業數位化能力中心,將與藍卓「杭州總部」共同合作,搭建數位化服務商孵化平臺,通過引進100家智能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服務商,打造數位化能力供給池,幫助企業解決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基礎算法等領域的共性問題,幫助廣大中小企業降低轉型成本、激發轉型意願,破解蕭山製造能力強但智能化服務弱的難題。
編輯 趙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