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變!全球頻現「雙頭鯊魚」:原因竟然是它

2020-12-17 快科技

據國外媒體報導,「雙頭鯊魚」聽上去似乎是恐怖電影裡的怪物,但科學家發現,它們在世界範圍內的出現頻率似乎在不斷增加。還有人提出,這種變異的增加源於過度捕魚所導致的基因異常。這一趨勢似乎開始於2008年,當時一位名叫克裡斯蒂安?詹森的漁民在澳大利亞近海捕獲了一條雙頭的大青鯊。

2013年,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一群漁民拖上來一條巨大的公牛鯊,將其剖開之後,發現它子宮裡也有一個長兩個頭的胚胎。目前,大青鯊是出現最多雙頭後代的鯊魚,這可能是因為它們一次可以孕育多達50條幼鯊。

更近的一個例子是,西班牙研究者在培養數百條用於人類健康研究的大西洋鋸尾鯊(貓鯊的一種)時,發現了一個雙頭的胚胎。一位目光銳利的科學家在透明的鯊魚卵中發現了它。具體的研究結果發表在《魚類生物學雜誌》(Journal of Fish Biology)上。

這條雙頭大西洋鋸尾鯊並不是普通的基因突變。這是第一次在一種卵生鯊魚中發現雙頭胚胎。研究者小心翼翼地打開鯊魚卵,對其進行研究。研究負責人Valentín Sans-Coma教授表示,他並不確定這個胚胎如果自然孵化的話能否存活下來。更可能的情況是,這些雙頭鯊魚胚胎出生之後並不會存活太久,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從未發現過能活到產卵的雙頭鯊魚。

發現雙頭鯊魚的案例越來越多,其中原因是什麼,目前還不得而知。儘管如此,雙頭鯊魚的絕對數量依然很少,研究者也很難準確找出引發這些突變的原因。Sans-Coma教授的團隊指出,這條雙頭大西洋鋸尾鯊可能正是基因突變的結果。它與其他將近800個樣品在同一個實驗室裡進行培養,意味著它們沒有機會暴露在任何導致突變的感染、化學汙染或輻射中。野生鯊魚的變異可能是多種因素導致的,包括病毒感染或環境汙染等。

一些研究者指出,過度捕魚可能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隨著鯊魚數量的銳減,它們的基因庫也不斷縮小,從而提高了傳遞基因缺陷異常的風險。海洋學家Nicolas Ehemann近日在加勒比海發現了第一例雙頭鯊魚。他推測,自然界中雙頭鯊魚的出現情況增加,原因很可能正是過度捕魚。縮小的基因庫使鯊魚的出生缺陷明顯增多。

也有海洋學家指出,沒有必要對雙頭鯊魚過度關注,因為這種所謂的增加趨勢並不存在。許多新的研究陸續發表之後,公眾才知道原來有如此多的鯊魚發育畸形。比如,2011年,一位研究者在墨西哥近海發現了一條「獨眼鯊魚」。這種缺陷是由先天的獨眼畸形(cyclopia)引起的,許多物種都存在這種畸形,包括人類。

目前科學家所能得到的變異鯊魚樣品太過稀少,很難對其進行系統的研究。「我很想研究這些東西,但並不是你扔個漁網出去就能時不時捕到雙頭鯊魚,」 Ehemann,「這種事情是隨機的。」


目前科學家所能得到的變異鯊魚樣品太過稀少,很難對其進行系統的研究。


 雙頭鯊魚增多的趨勢似乎開始於2008年,當時一位名叫克裡斯蒂安·詹森的漁民在澳大利亞近海捕獲了一條雙頭的大青鯊胚胎。大青鯊是出現最多雙頭後代的鯊魚,這可能是因為它們一次可以孕育多達50條幼鯊。


2013年,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一群漁民拖上來一條巨大的公牛鯊,將其剖開之後,發現它子宮裡也有一個長兩個頭的胚胎。


 一些研究者指出,過度捕魚可能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隨著鯊魚數量的銳減,它們的基因庫也不斷縮小,從而提高了傳遞基因缺陷異常的風險。

相關焦點

  • 印度漁夫意外捕獲一條雙頭鯊,專家認為是基因突變導致
    薩帕提村的帕蒂爾在看了漁網後,發現了這隻雙頭生物。但是,他當時沒有意識到這條新生的鯊魚有多罕見,只是拍了幾張照片,就把它扔回海裡了。 「我們不吃這麼小的魚,尤其是鯊魚,雖然我覺得很奇怪,但還是決定扔了它。」他說。但是很快他就意識到這是一次不尋常的捕獲。
  • 不明原因反覆發燒 可能是基因突變在「搗亂」
    我科學家解析自身免疫性疾病分子機制不明原因反覆發燒 可能是基因突變在「搗亂」自1997年科學家與自身炎症性疾病的鬥爭正式拉開序幕,20多年來,學界對自身炎症性疾病及其致病基因的探索發現不斷拓展。從患者體內發現基因突變位點「很多自身炎症性疾病是一類單基因的遺傳病,已有約40種致病基因被發現,除了周期性、反覆性發燒外,還伴隨皮疹、關節炎等症狀。」
  • 科學家發現一隻黑猩猩基因突變,行為與人相似,它會繼續進化嗎?
    而在20世紀70年代,在非洲剛果叢林中,科學家發現了一隻大猩猩,它竟然能夠直立行走,除了人類,動物是做不到直立行走的,使得科學家都慌了。這只能夠直立行走的雄性黑猩猩名字叫「奧利弗」,它已經進化到頭上、面部幾乎沒了毛髮。人類在最早的時候,在這些部位也是有毛髮的,只是後來隨著進化消失了,奧利弗竟也出現了這樣的進化效果。
  • 黑猩猩手指褪去毛髮,長得與人類無異,是基因突變還是另有原因?
    黑猩猩手指褪去毛髮,長得與人類無異,是基因突變還是另有原因?根據達爾文進化論,我們知曉人類的祖先是南方古猿。經過一步步的演變和進化,才有了現代人的形態。黑猩猩手指褪去毛髮,長得與人類無異,是基因突變還是另有原因?與人類基因最相似的黑猩猩在很早之前,地球上不止人類這一人種,還有其他人種的存在,後因環境的變遷等問題逐漸消失,尼安德特人徹底消失後,自然就顯得格外孤獨了。
  • 科學家發現新基因突變,爛魚也能變「香甜」
    科學家發現新基因突變,爛魚也能變「香甜」  CHEN • 2020-10-13 08:31:17 來源:前瞻網 E上周,冰島科學家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刊登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表明上述現象的罪魁禍首其實是基因突變。該實驗有大約有11000人參與,參與者需要提供DNA樣本並進行相關測試。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聞別」肉桂,薄荷,香蕉,甘草,檸檬和爛魚的氣味樣品。
  • 安徽發現雙頭甲魚,奇特外貌引人關注
    安徽一漁民發現了一隻雙頭甲魚,出現概率低於百萬分之一,實屬罕見。 近日,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黃淮甲魚繁育基地對外展示了一隻長相奇特的雙頭甲魚,據基地負責人介紹,他養過的甲魚超過100多萬隻,但雙頭甲魚還是第一次見到。
  • 《陸行鯊》熱映 鯊魚基因變異恐怖捕殺人類
    《陸鯊魚》由成思宇執導,羅立群,奚美麗等人主演的災難電影於2020年6月16日在優酷視頻播出。這部電影的重點是因為水下遺傳實驗室中的鯊魚基因融合突變成為獨特的陸行鯊魚,從實驗室逃脫並降落,一路攻擊著人類的驚險大逃殺故事。
  • 基因突變 英國出生一隻4腿鴨
    不老歌 摩卡時光弦動我心 in資訊e談到底CRI品牌――輕鬆調頻勁曲調頻 環球資訊 奧運廣播 華語廣播 環球奇觀 世界新聞報 中國百科news.cri.cn 首頁頭條 滾動 國際 國內 社會 圖片人物 評論 新聞周刊 專題 獨家資訊 世界新聞報 讀圖·一周· 《圖雅的婚事》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基地」公布攻佔美軍軍事站點錄像(組圖)· 美國845顆衛星同時跟蹤8000個目標 ·日本四顆偵察衛星監視全球每個角落基因突變英國出生一隻
  • 科學家發現一隻黑猩猩基因突變,差點成人,基因與人類僅差1.2%
    大家都知道現代人類與類人猿有著共同的祖先,目前與人類關係最近的就是黑猩猩、大猩猩、猩猩與長臂猿,其中黑猩猩與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達到98.9%。下面就來說一下科學家發現一隻黑猩猩基因突變,差點成人,基因與人類僅差1.2%,它就是奧利弗。
  • 這一隻黑猩猩已經基因突變,差點變成人,它們與人類只差1.2%
    人與動物的基因差別微乎其微。黑猩猩與人的基因差別只有1.2% ,甚至有隻黑猩猩差一點突變為人類,這是怎麼回事呢?黑猩猩發生基因突變,生活習慣竟然與人類相似我們都知道人類和黑猩猩有共同的祖先,在基因上更是差別不大。
  • 全球最奇特基因突變動物:藍色帝王蟹味道獨特
    原標題:全球最奇特基因突變動物:藍色帝王蟹味道獨特 【科技訊】11月11日消息,母子或父子相像,在整個生物界都是十分普遍的法則,因為這有這樣才能將種族的特徵和習性穩定的延續下去,動物們通過DNA將父母的生理特質繼承過去,而他們的後代也會如此繼續傳承。
  • 核汙染導致基因突變?日本「殺人蟹」襲擊漁民,是否存在隱情?
    核汙染導致基因突變?日本"殺人蟹"襲擊漁民,是否存在隱情?這種螃蟹,其實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節肢動物,屬於蜘蛛蟹的一種,而對於"甘氏巨螯蟹"之所以會如此的大,很多人認為是核汙染導致了基因突變,比較最近幾十年以來,日本的核汙染事件也是越來越頻發,但實際上並不是,因為早在17世紀的時候,歐洲的傳教士就在日本的海域發現了這種螃蟹。
  • Nature:發現第一個致二尖瓣脫垂的基因突變
    基因突變。另一位共同作者Robert Levine醫學博士說:「這一發現可以讓我們從遺傳這種基因突變的人開始防止這種先天疾病。了解這種基因如何在瓣膜形成早期導致缺陷,使得我們了解如何防止這種情況的進展,以保持瓣膜和心臟健康,幫助患者避免發生併發症。」二尖瓣是控制心臟血液流動的四個瓣膜之一,位於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間,處理從肺內返回的含氧血。該瓣膜由兩個小葉組成,打開即讓血液通過,關閉防止血液倒流。
  • 一個基因突變,讓人變矮4釐米
    他們首先通過一個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發現在FBN1基因上,存在一個和身高相關的錯義突變——E1297G。基因變體E1297G是由FBN1基因的31號外顯子上的鹼基突變形成的。這一鹼基由胸腺嘧啶(T)突變為胞嘧啶(C),使得表達的蛋白質中的穀氨酸(Glu)被甘氨酸(Gly)替換。研究發現,在染色體上,如果存在一個E1297G等位基因,就可能導致身高降低2.2釐米。
  • 這5部鯊魚題材的恐怖片,讓鯊魚成為海洋的噩夢!
    我們今天就來盤點幾部好看的鯊魚電影。1、鯊灘該片講述了20多歲的少女南希在海灘衝浪,遭遇鯊魚襲擊,獨自求生的故事。《鯊灘》將夏日海灘、性感辣妹、殘暴鯊魚、驚險逃生等元素糅合在一起。不同於傳統好萊塢電影畫面上的狂轟濫炸,電影《鯊灘》更側重帶來心理的震撼,同時也引起人們對於恐懼事物的反思。
  • 葉插雖然有可能得到綴化、雙頭以及出錦小苗,但存在偶然性
    它既能最大程度的遺傳母本的特性,而且還有可能在繁殖過程中產生基因突變或不定向生長,形成雙頭或綴化甚至是出錦的狀態,只不過這個概率有一定的偶然性,並不是百分之百的。葉片剛剛發芽時,並不容易判斷到底是雙頭還是綴化:葉插多肉植物是個漫長的過程,而且一般先生根後發芽,在剛剛發芽的初級階段,由於葉片是擠在一起的,很難看出到底是雙頭還是綴化。
  • 吉林通化驚現雙頭蛇 當地人俗稱「野雞脖子」
    雙頭蛇日前,在通化縣虎馬嶺村一個工地排水溝旁,有人發現了一條雙頭蛇。近日,在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很多人都轉載在通化縣發現雙頭蛇的消息,記者輾轉聯繫到了發這條微博的周先生。周先生是通化縣民政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前幾天他們在通化縣虎馬嶺村一個工地排水溝旁發現了條雙頭蛇。
  • 澳洲發現世界罕見先天缺陷雙頭鰩魚胎兒(圖)
    雙頭鰩魚胎兒。這是在澳大利亞首次發現的雙頭鰩魚,且是世界範圍內極少數的鯊魚或鰩魚物種出現的罕見先天缺陷的例子之一。當單一受精卵的神經管(就像脊髓)被複製時就會產生這種缺陷,這可能是遺傳缺陷或者其它未知的原因造成的。當胚胎準備分裂成兩個以形成雙胞胎但這一過程卻過早的停止時,也會產生這種缺陷。
  • 科學家發現一隻黑猩猩發生基因突變,能直立行走,但有一點很遺憾
    文/濤聲依舊科學家發現一隻黑猩猩發生基因突變,能直立行走,但結局很遺憾在達爾文的進化論當中,人類被認為是從猿人進化來,而我們知道,猿人其實和如今的猴子及黑猩猩等動物都非常的相似上世紀70年代,生物學家在非洲剛果的叢林深處發現了一隻黑猩猩,這隻黑猩猩被命名為奧利弗,這是奧利弗非常的神奇,竟然會直立行走,並且還有不少的地方和人類非常的相似,科學家試圖在他身上發現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