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將原生家庭的痛,熬成了糖

2020-12-14 中國青年網

由華策出品的家庭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已在湖南衛視播出過半,收視熱度持續走高。李尖尖、凌霄、賀子秋相互扶持著長大,從幼時到高中生再到職場人士,從分別九年到再次重逢,三兄妹的成長和關係的變化牽動著觀眾的心,引發了熱議。有網友點讚:「《以家人之名》甜中帶虐、笑中帶淚,將觀眾情緒拿捏得死死的,怎麼看都看不夠」。還有網友表示:「這部劇滿足了我們對家庭以及親情的所有美好想像。一家人的心永遠在一起,這才是家,這才是親人。」

在被偶像劇、都市劇、古裝劇包圍的暑期檔螢屏,這部質樸、溫馨、暖心的家庭成長治癒劇如同一股清流,以情動人,贏得了觀眾青睞。正如該劇傳遞的主題:「家人會讓彼此成為更好的人。」在缺乏溝通與理解,人際關係和情感習慣保持距離的當下,《以家人之名》描摹了一個「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的溫馨家庭,啟示我們要珍惜家人和幸福,用暖心的青春成長故事展現了生活的溫度,傳遞出超越血緣的人間真情與大愛。

重新定義「家人」

原生家庭從一個相對陌生的名詞到熱門詞彙,似乎只經過了一部電視劇的時間。《歡樂頌》中的樊勝美、《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安家》中的房似錦、《不完美的她》中林緒之,都或多或少在成年的生活裡帶著原生家庭之痛。

《以家人之名》卻反其道行之,「跳出」血緣連結的原生家庭來觀察家庭對人成長的重要性。劇中,因為家庭變故,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成為了彼此新的家人。雖然他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被原生家庭所傷,又被不是家人勝似家人的「混搭」家庭治癒,他們之間的相互牽念不來自血緣,卻比血緣更深。

劇中,孩子們愛吃甜、肉和面,所以李爸爸發明了專屬的糖醋排骨麵;遇到暴力威脅,三兄妹勇敢抱團互相幫忙;妹妹愛吃糖,所以兩個哥哥分別成為了甜品師和牙醫……在這個「家」裡,他們用愛治癒傷痛,成為彼此最親近的人和最溫暖的依靠。

反觀兩位哥哥有血緣關係的家:陳婷心結難解,拋棄凌霄離家出走;賀梅跟李海潮借錢之後就把兒子丟下;多年之後,趙光華和陳婷又以出國留學為籌碼,打著家人的旗號,試圖帶走子秋和凌霄……

「不以血緣定家人」,正是這部劇的基調,它打破了傳統意義的「家人觀念」,重新定義了「家人」和「家庭」。劇集試圖傳遞這樣的觀念——家人可以是超越血緣紐帶的,相比血親,愛和陪伴才是更深的羈絆。劇中的多個小細節也透露出了這種態度,例如凌霄的手機備註,給爸爸的備註就是「爸」,給尖尖爸爸的備註是「李爸」,但是給媽媽陳婷的備註就是「陳婷」,顯然,在凌霄心裡,雖然出國之後跟媽媽又在一起生活了九年,可是陳婷還是陳婷,不是他心中的媽媽。

沒血緣關係,不姓一個姓,也能是一家子。《以家人之名》試圖用暖心的青春成長故事展現生活的溫度。正如劇中李尖尖的臺詞:「有血緣的,不一定能成為家人,但是互相珍惜,彼此愛護的人,一定可以。」

不傳統的典型

非一般的家庭,造就了非一般的人物。在家庭成長劇創作「蹊徑」上跑出來的《以家人之名》,「選手們」也帶有區別於傳統意味的典型性。

和耳提面命的教導式家長不同,《以家人之名》中的兩個爸爸頗讓人驚喜。由於三位媽媽都「缺席」,李尖尖的爸爸李海潮就帶來了一種「溫暖場」,不僅給孩子們做飯,還寵愛他們,小心呵護他們,彌補了母親缺席帶來的情感缺失。他跟凌霄的爸爸凌和平的鬥嘴就很有趣。

而三個年輕人形象更是迥然各異,極具代表性——譚松韻飾演的木雕師李尖尖,古靈精怪,樂觀善良;宋威龍飾演的牙科醫生凌霄,他善良隱忍,內心柔軟、眼裡有光,哪怕傷痕累累,也對妹妹真情以對、默默守護;張新成飾演的甜品師賀子秋,他信奉「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

這樣的人物設定,跟其成長背景息息相關。李尖尖是這個家庭裡唯一的女性,從小是被兩個爸爸和兩個哥哥帶大,所以養成了大大咧咧的性格,一點也不像女孩子;凌霄內斂的性格則來自於兒時經歷,從小父母的無盡爭吵塑造了他喜怒不形於色的特質;賀子秋因失去過家庭的溫,所以才倍加珍惜,他把所有愛寄托在李家,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家務勞動上,他盡全力做到最好。

這部劇藉此解讀當下年輕人成長背後的社會命題,探索塑造年輕人個性特點、處事方法與發展格局的深層原因。某種程度上,《以家人之名》以三個年輕人的成長輻射兩代甚至三代人的情感關係, 直觀展示當下的社會縮影,找尋健康的親子關係。

甜中帶虐、笑中帶淚

雖然三兄妹原本都命運多舛,但這部劇一掃苦情壓抑氛圍,充滿著青春氣質和輕喜劇風格。「三娃兩爸」的五口之家的家庭日常太有愛,以一種真實化的生活場景展開,瑣碎搞笑又充滿煙火氣。

比如李尖尖開學第一天,因為成績差怕被欺負,系頭巾證明自己「不好惹」,結果還系反了,令人捧腹。還有大哥凌霄和小哥子秋「廁所搶紙」,凌霄對李尖尖「打後腦勺」等都讓人笑到肚子疼。

在喜劇名場面接連不斷的同時,《以家人之名》也沒有全程甜膩,甜中帶虐、笑中帶淚的人生感悟很好地中和了整部劇的基調,帶給了觀眾更多的感動。尤其是故事的後半程,三個孩子長大成人之後,如何處理彼此之間,以及各自家庭的關係,更是引人深思。

曾經那兩個答應會一直陪伴自己的哥哥都相繼出了國,李尖尖對自己心中關於「家人」的信念開始產生了動搖,習慣了哥哥們的陪伴和照顧,李尖尖一時無法接受。以至於在隨後的日子裡和兩個哥哥們的關係慢慢疏遠。李海潮的一句「孩子長大總會離開父母」,不知引得多少觀眾共鳴。

現實中,我們會以家人之名,去照顧對方、去愛對方;但有時我們也常常以家人之名,去傷害對方而不自知。所以,我們要以家人之名,去擁抱往昔的傷痕,學會真正地去愛。有事一起幫,有難一起扛。無論前方多少風雨,一家人的心永遠在一起。《以家人之名》試圖通過展現劇中角色面對親情的愛與難,對觀眾在現實生活中與家人的相處帶來啟發,希望表達一種質樸溫暖的家庭觀,並傳遞出具有正能量的親情觀以及「不怕磨難、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

(來源:北方網 )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如何將原生家庭的痛,熬成糖?
    近日,正在熱播的家庭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以溫馨的家庭日常和高甜暖心的跨血緣兄妹情掀起了觀眾的追劇熱潮。 該劇聚焦於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李尖尖、賀子秋與凌霄。
  • 《以家人之名》:將原生家庭的痛,熬成了湯,提前觀影!
    由華策出品的家庭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已在湖南衛視播出過半,收視熱度持續走高。李尖尖、凌霄、賀子秋相互扶持著長大,從幼時到高中生再到職場人士,從分別九年到再次重逢,三兄妹的成長和關係的變化牽動著觀眾的心,引發了熱議。有網友點讚:「《以家人之名》甜中帶虐、笑中帶淚,將觀眾情緒拿捏得死死的,怎麼看都看不夠」。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以青春愛情之名,掩蓋原生家庭的傷害
    網圖,侵刪原生家庭傷害之綠子篇:「你去死吧」「我沒有你這樣的孩子」「你怎麼就這麼不聽話呢因為綠子母親不喜歡做飯導致她家長期吃外賣,受不了外賣的綠子從初中三年級開始便照著食譜做飯,並無師自通地喜歡上了做飯且做得很地道,但依然沒有獲得家人的支持,綠子為了買一個理想的煎蛋鍋,可以在三個月只穿一副乳罩,只為將另一副乳罩的錢節省出來買煎蛋鍋。
  • 津產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熱播獲好評 網友:重新定義了家庭與家人
    近日,正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芒果TV熱播的津產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以溫馨的家庭日常和高甜暖心的跨血緣兄妹情掀起了觀眾的追劇熱潮。該劇首播便收視破1,衛視奪冠。豆瓣8.6分,收視一路領跑,連續七天蟬聯雙域第一,三網收視率破1,開播至今,德塔文、貓眼、微博劇集榜、燈塔、VLINK、百度風雲榜、豆瓣熱門書影音均登第一,貓眼三次奪得劇集播放量日冠,四次全網熱度冠軍。
  • 《以家人之名》:一顆心溫暖另一顆心
    治癒原生家庭之傷 《以家人之名》是近年來都市倫理劇中的一種類型:治癒系家庭劇。它最應被肯定的價值是直視社會問題,講述了用溫情治癒原生家庭之傷的故事。 此前,深受原生家庭問題之困的劇中人包括《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安家》裡的房似錦和《歡樂頌》中的樊勝美等,這些人物都面臨著原生家庭之傷的問題。不過,許多劇目僅將原生家庭之困帶入主人公情感塑造中,並未成為劇情主線之一,劇中的反面人物常常陷入「強行洗白」的爭議。
  • 《以家人之名》電視劇講述了什麼內容 李尖尖結局是什麼
    丁梓光  家庭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正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熱播。該劇講述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在兩位「父親」的呵護下,互相扶持、一同成長的溫馨故事。  在《以家人之名》中,觀眾看到了一個快樂陽光的非血緣家庭,也在這個特別的家庭裡找到了人世間最真摯、純真的情感。有網友笑言「這部劇費眼淚,不經意間就淚如雨下」;也有網友感嘆「這部劇滿足了我們對家庭以及親情的所有美好想像」。  談及《以家人之名》,該劇導演丁梓光笑言,一部劇火不火,其實是一種「玄學」。他不刻意去追求,就讓該發生的自然發生。
  • 《以家人之名》:這種家庭結構,不知道感動了多少人
    最近在朋友的推薦下,開始了追劇的狂潮——《以家人之名》。這部劇講述了三個孩子的家庭成長曆程,他們曾經都受到過原生家庭的傷害,但是都在生活中用愛治癒,變得陽光,優秀,這是我現在剛剛看到感受到的。當我看到劇中李尖尖的小哥為了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不讓父親那麼累,被迫選擇了接受親爸,遠赴留學的時候,我被他們的情感感動了,我可以看出他的無奈與妥協,但是為了這個父親,他一定要去做,儘管有太多的不舍,與不被理解。我覺得他無奈的或許是生父的出現打破了原來大家開心舒適充滿愛的家庭環境,妥協的是自己對這個家庭和父親的一份擔當與責任吧。
  • 《以家人之名》豆瓣評分8.5,這部滿面青春風的作品憑什麼成為「新...
    最近,《以家人之名》這部劇佔據了各大社交媒體的討論空間。播出一周以來,豆瓣上有近八萬人評分,分數高達8.5,有網友稱其「新爆款預備役」。  由丁梓光執導,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塗松巖等主演的家庭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正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熱播。
  • 「天使」與「魔鬼」的根源,原生家庭的愛與痛
    一個人一生至少會有兩個家庭,一個是我們出生時的家庭,這裡有爸爸媽媽,有兄弟姐妹;而另一個則是與自己的伴侶組成的家庭。第一個是我們的原生家庭,第二個則是我們成為了孩子的原生家庭家庭完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是一個孩子成長的根基,不管長大後,他去了什麼地方,家庭總會跟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以家人之名有愛情線嗎?以家人之名誰和誰是一對?凌霄和李尖尖在一...
    最近有消息傳出電視劇《以家之名》即將接檔《二十不惑》這部劇在還沒播出的時候已經很火了,裡面的主演也是大家很喜歡的演員,那麼這部劇的團寵李尖尖的結局是什麼呢,她有沒有感情線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 《以家人之名》:吃一鍋飯的人如何溫暖彼此?
    >繼續電視劇《都挺好》《小歡喜》《安家》《隱秘的角落》熱播之後,《以家人之名》又一次將人們的視線聚焦於原生家庭:李尖尖媽媽生二胎時離世,她與父親李海潮相依為命在這個超越了自然血緣關係的獨特的家庭中,傳統倫理意義上的家人觀念被打破,他們用愛與陪伴重新定義了「家人」「家庭」和「親情」的概念。
  • 完美關係:邦尼原生家庭的痛,真實的讓人心疼
    為了給邦尼驚喜,他自作主張把邦尼的媽媽和弟弟接到了上海,本來他以為邦尼會很開心,但他好心辦了壞事,邦尼在她媽的壓榨下,和家人鬧翻了。一直都覺得邦尼是個很自立的女孩,凡事她都靠自己。原來這與她的原生家庭有關,她的家庭不富裕,但她媽媽重男輕女,對邦尼無限索取,認為理所應當幫助弟弟。邦尼自從讀了大學,家裡沒給她一分錢,全靠自己兼職賺。
  • 以家人之名全部歌曲是什麼 以家人之名主題曲《我會守在這裡》歌詞
    近日,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當中,劇中的演員和劇情都頗受觀眾的喜歡,不僅如此,劇中的歌曲也是十分的好聽,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全部歌曲介紹,主題曲片尾曲插曲介紹,一起來看一下。  1、以家人之名全部歌曲介紹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是由譚松韻、宋威龍領銜主演,張新成特別出演的一部劇,其中還有塗松巖、何瑞賢、張晞臨等演技派的出演,這是一部青春成長治癒劇,主要講述的時候3個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組成了一個非血緣關係的家庭,兄妹三人一起成長的故事。
  • 安我基因攜手智能大屏登陸《以家人之名》
    要說最近最火的電視劇,非《以家人之名》不可了。《以家人之名》由當下人氣明星譚松韻、宋威龍領銜主演,張新成特別出演,講述了3個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組成了一個非血緣關係的家庭,兄妹三人在成長中彼此扶持,逐漸治癒了內心的傷,與過去的自己和解,成為了更好的人的故事。
  • 以家人之名電視劇免費觀看 以家人之名全集完整版免費在線觀看
    《以家人之名》講述的是3個原生家庭的孩子和2個爸爸組成的全新家庭,上演的關於家庭、成長以及悲歡離合的故事。看這個劇情就覺得非常有趣,當初這部劇在拍攝的時候就被稱為中國版《請回答1988》。而韓國熱劇《請回答1988》可以說一部火遍亞洲的作品,被很多人無數次刷屏。
  • 看哭了無數人的《以家之名》:這次依舊是原生家庭的「鍋」嗎?
    《以家之名》講述了三家人,或者說「一家人」的故事。這個家裡,有從小缺失母愛,被內疚澆灌的「大兒子」凌霄;有被母親拋棄,寄人籬下,被迫懂事的「二兒子」子秋;還有雖然母親去世,依舊樂觀的「小女兒」尖尖。
  • 以家人之名CP大亂燉
    《以家人之名》該劇講述了3個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組成了一個非血緣關係的家庭,兄妹三人在成長中彼此扶持,逐漸治癒了內心的傷,與過去的自己和解,成為了更好的人。預告的《以家人之名》讓觀眾大呼期待:看到預告中的女主真讓人羨慕呀!
  • 《都挺好》不止是一本關於原生家庭的「綠皮書」
    該劇以寫實的視角、細膩的剖析,帶領觀眾深入洞察原生家庭的罪與罰、傷與痛,並見證一家人在磕磕絆絆的共同成長中,最終融化堅冰。戲劇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火藥味兒爆表的蘇家作為典型原生家庭之痛的高度濃縮,它一定會激發觀眾不斷審視並思考:我們的生活中,是否也埋著這些「雷區」?是漠視它、繞開它,還是直面它、拆掉它?
  • 以家人之名全集免費在線看 以家人之名完整版超清手機在線看
    《以家人之名》的原著小說的結局是什麼對於譚松韻的新劇不少網友都非常期待,雖然是90年的小姐姐,可是天生娃娃臉出演18歲的少女依然沒有違和感。就像其在《最好的我們》中搭檔劉昊然一樣,飾演的耿耿讓人印象深刻。而今年可以說是譚松韻事業爆發的一年,其接連播出了《錦衣之下》、《民初奇人傳》兩部劇,演技與顏值都備受肯定。
  • 《以家人之名》:到底什麼樣的「家」才能稱為家?
    以家人之名重新定義「家人」這個暑期檔,繼《三十而已》後,又有一部劇突出重圍,不僅引爆了「原生家庭」這一話題,獲得流量關注,同時也在豆瓣拿到了8.5的高分。是的,你沒猜錯,說的就是《以家人之名》這部劇。「原生家庭」這個詞兒,從陌生化走進大眾認知,似乎就是從電視劇開始的,無論是《歡樂頌》裡的樊勝美,還是《都挺好》裡的蘇明玉,乃至最近《不完美裡的她》中的林緒之,無一不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