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9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修條路到屋場,把兄弟的房子改造,是我們一生的夢想,現在政府幫我們實現了。萬分感謝黨和國家,感謝鄉村兩級領導和駐村幹部,相信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近日,沙田鄉石筍村黨總支書記張建福帶領農村危改驗收幹部到達該村棗子組何家屋場,村民何雪亮見到幹部們的到來,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修路建房是何家兄弟夢寐之求
何雪亮是石筍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家五口人,與哥哥何雪冬、弟弟何雪禮偏居於一個偏僻的小山坡上,從最近的本組公路到他家,要走近一裡田埂路,所有物資出入全靠肩挑手提。何雪亮家的房子是2014年落實農村危房改造時改建的,所有建材都是人工一擔一擔肩挑進去,材料的人工轉運費佔了改建成本的近三分之一。何雪冬、何雪禮是五保戶,住著上世紀八十年代建的土磚房,牆體已多處開裂。村幹部十多次上門做工作,動員兄弟倆去村敬老院居住,但二人始終不願意離開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村幹部就何家修路問題曾於2016年進行過考察走訪,因需要經過9戶村民的用地,導致部分村民不同意而擱置。近年來,何雪亮一見村幹部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就提起修路的事,村幹部和駐村隊員找其鄰居又做了十多次工作,都是無功而返。就這樣,修通公路、改建住房成了何雪亮三兄弟今生的夢想。
齊心協力共圓何家兄弟之夢
今年4月15日,石筍村村委會召開脫貧攻堅和深度貧困戶申報研討會,把棗子組何雪亮要求修路的問題列為攻堅難點問題,並確定了落實方案。耗時6天,沙田鄉主管扶貧工作的鄉人大副主席廖文武和張建福前往棗子組,多次召集修路涉及的9戶村民商量修路事宜,商量最佳修路方案,最終達成工程機械進場施工的目的。5月11日,路基工程推進到一半,一名村民因土地經營權屬關係問題要求暫停施工,第二天,鄉人大主席談江波和廖文武、張建福一早便到達施工現場,主動找阻工村民交流,細心講惠民政策、講修路好處,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協商,終於達成一致意見。談江波等人當天一直堅守在施工現場,與施工人員一道在現場吃中餐、晚餐,直到晚上9時許才離開。
為了解決修路資金短缺問題,村委會向新增扶貧後盾單位和社會人士尋求幫助。5月13日上午10時30分,鄉村兩級幹部和湖南投資集團相關負責人到何家屋場察看實情,湖南投資集團負責人當即表態給予幫助,使修路、房屋改建資金有了著落。
7月5日,總投入8.2萬元、長400多米的新路竣工通車。7月8日,市鄉兩級負責農村危改工作的幹部為何雪冬、何雪禮戶辦理了危改登記手續,明確了房屋改建面積和財政補貼標準等事項,強調在10月底前完工。一個月後,新房竣工,共計投入5.6萬元。近日,張建福和市住保局、鄉社會事務辦幹部前往何家屋場,為何雪冬、何雪禮戶危改辦理驗收手續,於是就有了開頭的一幕。
攻克何家兄弟修路、建房之關,歷時近4個月,鄉村兩級幹部和駐村第一書記薑桂韶等,現場調研、協調解決問題20多次,圓了何家兄弟夢寐之求。路修通了,不僅解決了何雪亮三兄弟的交通問題,而且惠及其他6戶村民的生產以及森林防火工作,同時何雪冬、何雪禮二人的危房改建了,生活條件隨之改善,一舉多得。這是打通最後「一公裡」的真實寫照,也是沙田鄉石筍村脫貧攻堅工作的具體展現。
原標題:《【決勝全面小康】齊心協力共圓何家兄弟「修路建房夢」》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