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幾天溫度的驟降,周邊很多人陸續出現感冒症狀,我們要增強衛生健康意識,加強鍛鍊,規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在家或者公司都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儘量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眾場合和人員密集地方,集中居住人員要做好自身防護。
勤洗手,強防護,注意手部衛生
餐前便後、外出回家、接觸垃圾、撫摸動物後,要記得洗手。洗手時,要注意流動水和使用肥皂(皂液)洗手,揉搓時間不少於15秒。
洗手的正確步驟是怎樣的呢?
第一步:雙手掌心相對摩擦。
第二步:雙手掌心向下相疊,十指交叉,摩擦指縫和手背;雙手位置交換重複這個動作。
第三步:十指相握,相對摩擦指尖和甲溝。
第四步:一隻手握對側手拇指旋轉摩擦,再交換左右手重複此步驟。
第五步:彎曲手指關節,讓指尖合攏後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然後換另一邊的手重複這個步驟。
第六步:一隻手摩擦對側手腕,再交換左右手重複此動作。
以上每個步驟至少來回5次以上,才能更好地#出門戴口罩#保證手部的清潔。
正確佩戴口罩
戴口罩是阻斷呼吸道分泌物傳播的有效手段,選擇醫用外科口罩能很好地預防呼吸道疾病。一次性醫用口罩佩戴時,要將折面完全展開,將嘴、鼻、下頜完全包住,然後壓緊鼻夾,使口罩與面部完全貼合。
戴口罩前應洗手,或者在戴口罩過程中避免手接觸到口罩內側面,減少口罩被汙染的可能。分清口罩的內外、上下,淺色面為內,應該貼著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屬條(鼻夾)一端是口罩的上方。不可戴反,更不能兩面輪流戴。
如果去人員密集的公眾場合,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照顧呼吸道感染患者時,應佩戴N95等醫用防護口罩。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什麼類型的口罩,防護效果都是有限的,需要定期更換。建議4小時更換一次,遇汙染或潮溼,應及時更換。
避免食源性感染
(1)保持清潔,熟食品交替處理的過程中注意洗手。
(2)使用器皿儲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相互接觸, 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刀具、砧板要分開,避免交叉汙染。
(3)生鮮、禽類、肉類、蛋類徹底燒熟煮透。
(4)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絕大多數微生物喜歡室溫環境。熟食在室溫下不得存放2小時以上;所有熟食和易腐爛的食物應及時冷藏(最好在5℃以下)。冰箱並不是保險箱,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過久儲存食物。
(5)不吃過期變質食品:注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並在規定時間內食用。打開時應注意有無腐敗,變質。發現食品感官異常,請立即停止食用。到生鮮市場採購接觸動物和動物產品後,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觸摸眼、鼻、口;避免與生病的動物和變質的肉接觸;避免與市場裡的流動動物、垃圾廢水接觸。
勤洗手、戴口罩,保護自己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