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港風情 石浦遊
如看過電影《漁光曲》的人都知道,將中國電影從浙江象山走向世界的這部影片,拍攝地是一個叫石浦漁港的美麗古城。石浦漁港,又名荔港,位於浙江省寧波市象山,呈東北西南走向,為「月牙」狀封閉型港灣,面積27平方公裡,水深4-33米,可泊萬艘漁船,行萬噸海輪,港內風平浪靜,是東南沿海著名的避風良港,兼漁港、商港之利,系全國四大漁港之一。
當我隨旅遊團客車達到的那一天,在晴朗的天空下,呈現在眼前的海港,向我逐漸揭開了心中曾經神秘的面紗。漫步走在海邊,迎面吹來涼爽的海風,讓人倍覺心情舒暢。舉目遠望,在藍色的天空下,因我們去的時候是禁漁期特殊階段,悠長的碼頭密密麻麻地停滿了大大小小的各種漁船,像廣場上的電動車般擠靠在一起,視覺效果甚是壯觀。隨之看著漁船的標杆上眾多在海風中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於是我忙打開隨身攜帶的數位相機,拍攝下這兒時期待的美景。
此刻漁船下的浪潮,輕輕地拍打著岸邊的礁石,遠處沿江的兩岸之上,有一座宏大的紅色鋼架跨海大橋,如一道彩虹點綴在海港之上。走進海邊,細看可以看到一些長著四條腿的小小跳跳魚,它們拖著長長的尾巴,在水邊跳來跳去,好像本地的漁民向遠道而來的遊客們正熱情招呼。
接著往前走,醒目的海軍基地,出現在眼前。在目不暇接的眾多軍艦中,那些與眾不同的迷彩船、登入艇、飛彈快艇等,真是讓我大飽眼福。看著駐船上士兵們那一張張威嚴而黝黑的臉龐,以及那堅毅的眼神,突然讓我想起了小時聽過的那首《軍港之夜》的歌曲,心中對他們有著更深的敬佩之情。
之後隨著一路隨行的遊人們的腳步,我們去了美麗而獨特的石浦漁港古城參觀。石浦,是一座有著600餘年歷史的古城,這裡的人世世代代以海為生,蘊涵出眾多神奇的漁文化和漁風情,豐富而廣博。這裡也是中國最早的海洋漁業發祥地之一,遠在秦漢時代,即有先民在此漁獵生息,唐宋時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漁商埠,海防要塞,浙洋中路重鎮。如今,石浦時國家二類開放口岸、全國漁業第一鎮、浙江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
如今儘管時代變遷,漫步走在古城老街被時光打磨過的光滑石板路上,仍依稀可以尋味味到明清建築的古典風貌,漁賈文化的連綿氣息。石浦漁港古城的主街,空間封閉連續,臺階高低曲折,封火牆沿巷跨街,層層遞進。集江南古鎮的古樸靈秀和山城漁港的蜿蜒多變於一體。
石浦漁港古城的中街是一條保留最為完整、古老、奇特、繁華的商貿街,漁商氣息十分濃厚。中街建於明洪武年間,雖然它幾經修繕,但仍保留著原有風貌,其內的每塊石板,每一塊磚瓦、每一個依稀可辨的商家店號,都會向遊客訴說600餘年的風風雨雨。中街用石板、石臺階鋪設,依勢鑲嵌在山坡上,拾級而上,蜿蜒曲折,五道月洞門式封火牆有序地分隔,更顯其獨特特色。中街長不足250米的街道,布列著100餘號的大小店鋪,山珍海味、綿緞絲綢,錢莊當鋪、南北奇貨、中藥西藥等應有具有,難怪當地民諺云:「中街石階鑲山坡、五道火牆天上掛、店鋪商號密如麻,門前門後迎百舸」。
當我們沿著古城一路欣賞,不知不覺逛到飢腸轆轆時,於是大家都爭先恐後地跑去吃海鮮美食了。當肥美的清蒸蟹,鮮美的紅燒蝦仁和香嫩的小黃魚等一上桌,大家都急不可待地下筷大快朵頤,談笑風生地享受這地道的海鮮盛宴。
飯桌上,本地飯店老闆對我們說,雖目前在禁漁期間,但因為政府對漁民有著一定的專項補貼,所以對於他們生活,影響比較小。晚上我看見村民們也漁村廣場上,跳起了歡快的廣場舞。在音響裡播出的《越來越好》的歌曲,與海水不斷張落的潮汐聲中,正頌揚著漁港人民的幸福生活……
(文章來源:鄂爾多斯日報)
(責任編輯:DF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