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一枚妥妥的「吃貨」和美食家,領略大文豪的煙火氣

2020-11-23 騰訊網

一、世人眼中的「全能天才」

蘇軾,中國文壇及享譽海外的大文學家,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舉足輕重。他是世人眼中無所不能的「全能天才」:文學造詣舉世矚目,繪畫書法成就非凡,醫藥水利頗有貢獻。人們愛他敬他,甚至畢生都在研究他,他是世間罕見的天才。

林語堂評價他: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這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

林語堂的評價非常客觀,他把蘇軾承載的各類「標籤」都列明了,這樣一個全能的天才,確實讓人心生敬佩,從中我們可以提煉出這樣的主旨:蘇東坡很懂生活!

二、東坡美食千古流芳

「民以食為天」、「唯美食不可負」。蘇軾有個特別接地氣的身份,那就是美食家和吃貨,顛覆了人們對文學巨匠的認知,原來他是這麼高雅又可愛的大文豪呀,一位相當接地氣的生活家。

蘇東坡瞬間由高據神壇的傳奇人物,變成煙火氣十足的東坡大大,讓人們感到特別的親切,原來大文豪也是一枚典型的妥妥的「吃貨」呀,人們對他的崇拜喜愛之情又倍增不少。

據說,蘇軾對美食不僅會吃會品,還特別會烹,即便是在物資匱乏的蠻荒之地,即便是非常簡單樸素的東西,到他手裡都能被他神乎其神的變成可口的美食,這動人能力之強,讓人驚嘆不已。

的確,聰明的人做什麼事也難不倒。

換做到現代,他的野外求生本領那是要遠勝一般人的。他發明的東坡美食,更是道道精品,雖被後世改良,但仍然千古流傳,至今仍風靡全國,令世人喜愛。

1、東坡肉

作為資深吃貨,蘇軾對豬肉的喜愛,那是超乎尋常的。蘇東坡是四川眉山人,四川又是豬肉大省,也許在那個時代也是吧。對於豬肉,相傳或杜撰蘇軾曾有一首詩: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蘇軾這首詩非常俏皮,寫出了豬肉的營養價值和味道鮮美,還提供了一道美食-竹筍悶豬肉,想想都要流口水,吃貨的世界你懂的。

蘇軾對於豬肉美食,更是推陳出新、花樣百出,比如聞名全國的東坡肉、東坡肘子等。在他被貶黃州期間,他更是把吃貨的本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為此他寫了著名的《豬肉頌》: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踐如泥土。貴者不足囑,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什麼意思呢?

是說:把鍋洗淨,少許放水,燃上柴火、雜草等,抑制火勢,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煨燉。待它自己慢慢的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會滋味極美。

黃州有這樣好的豬肉,價錢賤得像泥土一樣;富貴人家不肯吃,貧困人家又不會煮。我早上起來打上兩碗,自己吃飽了,您莫要理會。

確實啊,我們都能理解的,享受了美食,又有了感悟,自然要將製做美食的方法以及美食美味分享給大眾,這叫好東西要共享。

現在,我們吃東坡肉、東坡肘子等,必會津津樂道、大快朵頤,我們一家都非常愛吃,真認為那得一種人生享受,美食帶給我們相當的快感和溝通的契機。

如今時移世易,對於東坡肉,我們的做法會有所改進,如加蔥、料酒、姜、鹽等,在蘇軾時代,不可能有這麼多花樣,但有一點是未變的,就是用微火煨燉,急火易焦,內裡未熟,因此煨燉才是東坡肘子的「靈魂」。

東坡肘子,要移到微火上煨燉約3小時,直至用筷子輕輕一戳肉皮即爛為止。蘇軾的微燉時間,現不得而知,不過他的做法,奠定了美食基礎,影響了世人千人。小火燉肉確實能增強肉質的鮮嫩可口。

蘇軾在做《豬肉頌》之前,經歷了「烏臺詩案」的生死大考驗,他幾乎被送了命,最後死裡逃生,心靈受到震撼。他由此儘量少說話,他開始思考生命的真諦,他說他的生命如磨石下的小螞蟻,也象旋風中的羽毛,讓人頗覺心酸。

《豬肉頌》可看出他的對世態度,他的個性轉變,他在讓心靈得到平安,詩中也看出他的一絲不苟與平靜從容,雖劫後餘生、身處逆境,仍能悠然淡泊,這也是處變不驚的態度,值得後世學習與景仰。

2、羊蠍子

蘇軾被貶惠州時,因生活有些窮困潦倒,時常會遭受病痛,需要羊肉等有營養的食物調養,而惠州地處偏遠,羊肉又十分昂貴,俸祿低的小官是吃不起的。

作為貶斥罪官的蘇軾,更不能與權貴爭搶羊肉。那想吃羊肉怎麼辦呢?蘇軾曾說:

「時囑屠者,買其脊骨。骨間亦有微肉,煮熟熱酒漉,隨意用酒薄點鹽炙,微焦食之,終日摘剔牙綮,如蟹螯逸味」。

什麼意思呢?是說:

蘇軾私下囑咐殺羊人,給他留些沒人要的羊脊骨,畢竟骨頭之間還有一點點羊肉。取回家後,先將羊脊骨徹底煮透,再用酒澆在骨頭上,點鹽少許,用火烘烤,等待骨肉微焦,便可食用。他呢,終日在羊脊骨間摘剔碎肉,自稱就象吃海鮮蝦蟹的感覺和味道。

話說,羊蠍子在那個時代也許不是很受歡迎,但到現代這種美食讓人趨之若鶩,羊蠍子成為很多餐廳的名菜,很多人都喜歡吃,可見蘇軾的影響力很大啊,他會吃會製作,還會將其傳承下來。

蘇軾更是每三五日吃一次羊脊骨,樂此不疲。他更因此調侃其弟蘇轍:你生活優渥,多年公款吃喝,飽食好羊肉,把牙齒都陷進去了,也碰不到羊骨頭,怎麼能明白這種美味呢?

蘇軾還說自己每次把骨頭上的肉挑剔光了,連圍繞在身邊的幾隻狗都很不開心。真是個相當可愛的老頭啊,他的幽默調侃,但話語間卻又令人心酸佩服。

我們現在的名菜羊蠍子,與蘇軾的烤羊脊不無二致,方法同樣是烤、燉或燒。羊蠍子便自那時便流傳於民間,成為後世喜愛的美食,蘇軾更是功不可沒。

3、烤生蠔

惠州貶謫生涯結束後,蘇軾又被貶儋州即今天的海南。那時的海南地區不及現在,儋州環境惡劣,物質匱乏,當然不能大快朵頤吃東坡肉,也不能隨心所欲啃羊歇子了。

然而,對於資深吃貨的蘇軾來說,那都不是事兒!

友人曾以蠔款待過蘇軾,從此他便愛上了這種外表醜陋、內裡嫩滑美味的生蠔了,他隔三岔五便託人買蠔,並將之烤了解饞。蘇軾太愛吃生蠔了,還擔心朝廷士大夫來跟他分搶。

他還將吃蠔感覺寫成了膾炙人口的詩《食蠔》:

海蠻獻蠔,

剖之,得數升,

肉與漿入與酒並煮,

食之甚美,未始有也。

他不但自己對味美的生蠔情有所衷,還寫信告誡兒子萬萬不可將生蠔的秘密告訴朝中之人,不然就無法獨享美味了。

當然,蘇軾並不是真的擔心那些,他只是表達自己的心境,為自己跌宕起伏又顛沛流離的貶謫生涯增添樂趣而已。

生蠔自古以來就是美食家的「海味八珍」之一,尤以嶺南生蠔最為鮮嫩肥美。嶺南的生蠔個大肉厚,味道極其鮮美。

將新鮮的生蠔撬開外殼,用酒煮開或者用火烤制,那野生的美味令人垂涎欲滴。吃貨到哪裡都能發現美食,蘇軾本為不喜海腥的蜀人,對生蠔能如此酷愛,確實不乏吃貨本性了。

4、其他蘇東坡喜歡的美食

蘇軾自創的東坡美食還有很多,如東坡魚、東坡羹、東坡豆腐、東坡餅、東坡酥、東坡芽膾、東坡酒等等,不勝枚舉。總之,一個吃貨的世界,你們是懂的,關鍵這個吃貨還很會自己製作,這就厲害了。

三、蘇軾其他喜食美食

1、食荔枝

做為一個資深的吃貨,蘇軾在美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在惠州期間,他對荔枝情有獨鍾,甚是喜愛,他還為此曾作一首詩《惠州一絕》: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文豪畢竟是文豪,吃個荔枝也要寫詩抒發情懷,以此我們不難看出東坡先生的嶺南心境,連對嶺南地區極為平常的荔枝都那樣執著,確實「此心安處是吾鄉。」

蘇軾把貶謫到天之角的滿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讚歌。他的《定風波》其中幾句更是世人勵志的千古絕唱,: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任平生。

這裡我們領略到了他面對逆境、從容淡泊的人生態度,給了我們前行的動力和方向。

02、吃河豚

會烹會品會創新的蘇軾,把美食眼光放在了河豚上。然河豚有毒,處理不當,有性命之憂。蘇軾在常州任職時,有一位擅長烹飪的朋友請他吃河豚,當河豚烹好後,朋友的妻兒們躲在屏風後偷窺,見蘇軾半天無語,他們大失所望。

隨即,蘇軾忽然把筷子一放,讚嘆道:「美味,真是美味,值得一死!」我們的東坡大大真的是用生命在品豚啊,讓人心驚肉跳。蘇軾對河豚的喜愛,還表現在他的《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竹林外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嬉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岸上已經滿是簍蒿,蘆筍也開始抽芽,這些可都是烹飪河豚的好佐料啊,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裡來了。

我們的東坡大大一看到簍蒿、蘆筍,就想起河豚的美味來了,真的是超級大吃貨啊。

結語:灑脫樂觀的吃貨

蘇軾一生,顛沛流離、坎坷飄零,卻始終幽默風趣、豁達樂觀。雖仕途波折、數次貶謫,卻從未失去對生活和美食的樂觀追求。

他是曠世奇才,遺世而獨立;他又是灑脫的吃貨,偉大而可愛。他的美食人生,他的樂觀態度,值得我們畢生學習。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END)

相關焦點

  • 蘇軾:一枚妥妥的「吃貨」和美食家,東坡肘子和東坡肉都源於他
    蘇軾有個特別接地氣的身份,那就是美食家和吃貨,顛覆了人們對他的認知,原來他是這麼高雅又可愛的大文豪呀,一位相當接地氣的生活家。蘇東坡瞬間由高據神壇的傳奇人物,變成煙火氣十足的東坡大大,原來大文豪也是一枚典型的妥妥的「吃貨」呀,讓人們感到特別的親切。
  • 大文豪蘇軾原來是個「老饕」吃貨
    說起古代的「吃貨」,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人是千古大文豪、北宋豪放派詩人蘇軾,世稱蘇東坡。「老饕」一詞也成為美食家蘇東坡的專屬名詞。直至今天,與蘇軾有關的佳餚如東坡肉、東坡羊蠍子、生蠔、荔枝等,已成為國人餐桌上的美食。
  • 包子鋪偶遇馬斯克 妥妥吃貨一枚
    包子鋪偶遇馬斯克 妥妥吃貨一枚時間:2019-09-03 09: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包子鋪偶遇馬斯克 妥妥吃貨一枚 早前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來到中國並出席於上周在上海舉辦的2019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
  • 吃貨蘇軾的歡愉——人間至味是清歡
    吃貨蘇軾蘇軾,蘇東坡,除了他文學上的造詣,恐怕最讓人熟知的就是他美食家的稱號。放現在,蘇先生是妥妥的一枚吃貨。在吃的成就上,估計他稱第二估計就沒人敢稱第一了。舉世聞名的「東坡肉」就是因他而被世人熟知,在他的詩作中,很多的文章都是寫吃。
  • 說詩解詞第006期:吃貨蘇軾的饕餮盛宴!
    不過,作為吃貨,我覺得作為美食家的蘇東坡可能這首詩沒那麼簡單。(我怎麼知道蘇軾是美食家的?作為吃貨,遇到東坡肉、東坡肘子這種好吃又奇怪的菜名,必須尋根究底一番,然後就讓我發現了大吃貨蘇東坡一枚。)同為吃貨,我覺得這首詩看似在寫春,其實是東坡先生在盤點食材!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蘇軾說的食材,順便看看這些菜要怎麼做。
  • 大美食家——蘇軾
    說起蘇軾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蘇軾還有一面不知你是否知曉,那就是他還是當時有名的美食家,放到現在,絕對是的粉絲千萬的美食博主啊!自二十一歲出仕,歷經了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後東山再起又處於一個新舊黨派的尷尬地位,在這種情況下,蘇軾二度被貶,又流落至儋州,幾經流落最後客死他鄉不得歸。但是從蘇軾的詩句中我們可以知道他並沒有因為仕途的坎坷而自暴自棄,而是瀟灑人生,充滿不一樣的豪氣。不得不佩服蘇軾強大的心理,但是我想,他的強大一定有一部分是由美食支撐的,因為蘇東坡真的是個走到哪吃到哪「大吃貨」。
  • 超級大吃貨蘇軾的那些美食情緣,詩人裡的美食家蘇東坡
    蘇軾是我國著名的大文豪,也是一個地道的美食家。 他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我們到廬山就會想起:「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我們到西湖就會想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 蘇軾:發明羊蠍子的吃法,用楊梅包粽子,是位名副其實的吃貨
    並且,不管是逆境還是順境,都不會影響這位大文豪享受美食的愉悅心情。寓食於詩,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蘇東坡與鮮美的東坡肉 其實,蘇東坡不僅文學方面造詣頗深,還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吃貨,就像和他齊名的東坡肉一樣,其實,那也是有故事的,那時正值東坡同志官場逆境,不幸被皇帝貶到黃州,如果是一個新奇很高的官僚或者文人,絕對是一路失意。
  • 古代的兩大吃貨和月餅的小故事
    北宋著名吃貨、一級美食家、大文豪、政治家、書法課、畫家、治水達人、嶺南文化宣傳大使、荔枝代言人蘇軾先生曾在那年八月寫了一首詩,中有一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請問這首詩寫的是什麼美食呢?這要是放在咱們眼中,那真是一眼就能看出來,一個圓圓的小餅,餅裡面的有酥油和糖,這不就是月餅,其實,現在稱之為月餅那是沒有錯的,不過呢,在北宋時期,尚無史料和文人筆記有「月餅」的說法,一般稱呼為「月團」或者「小餅」,到了南宋,在吳自牧的《夢粱錄》中已有了月餅的說法。
  • 蘇軾:大文豪的美食之旅,是從貶官開始的
    文學界的吃貨有很多,但最出名只有兩個,一個是蘇軾,一個是袁枚,袁枚因為愛吃,總結了心得,匯集成冊,出版了《隨園食單》,而蘇軾則發明了很多菜式,還留下了很多與吃有關的詩作,成了一名美食推廣者。蘇軾(號東坡居士)是個率真的人,他的仕途很不順利,可以用宦海沉浮四個字來形容。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成就不但在文學上,他的書法、繪畫造詣都不錯,是當之無愧的大文豪。但這些都是公認的成就,其實他對美食的推廣,也是功不可沒。
  • 蘇東坡每到一地,就為當地美食寫詩詞,讀完直流口水,妥妥的吃貨
    他的一生就像是個茶几,上面擺滿了杯具(悲劇)、餐具(慘劇),當然更少不了的是他所熱衷的美食,妥妥的一枚吃貨,竟還將自己吃成了一位美食家。 自此,蘇蘇東坡便打開了美食界的大門,一代文豪漸漸開始了自己的吃貨生涯。從竹筍到豬肉,從肥魚到河豚,從荔枝到羊蠍子,北宋一代吃貨就此誕生(蘇軾:「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美食的熱愛和嚮往!」)。
  • 歷史上三大吃貨:一位是風流皇帝,一位大文豪,一位美食家
    歷史上有名的三大吃貨,一位是風流皇帝,一位大文豪,一位吃出一份菜譜的美食家!。1.最牛吃貨第一人:乾隆皇帝。像乾隆和鯽魚湯、乾隆和松鼠桂魚、乾隆和魚頭豆腐等,這些食物的產地應該感謝乾隆皇帝,經過他一吃,一開金口,名氣就出來了。乾隆在吃貨圈裡,牛就牛在他是皇帝,有權有勢的。他吃東西都不用自己動手,金口一開,美食就在眼前。他要是哪天心情好了,不光能給菜起起名,資助出個餐館,順手提個牌匾,不僅讓某道菜揚名天下,有時還能無促成一道新菜的問世,比如龍井炒蝦仁。
  • 傳奇美食家:吃出極致、最有文化、最高境界的大文豪!
    在中國的美食文化中,自古以來都有很多吃遍山珍海味的美食家。但要說把美食作為一種文化,聽得有品位,並且其美食種類至今還在傳頌。我們可能就會想到孔子、蘇東坡、杜甫等大文豪了。什麼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豆腐等至今還是中國人愛吃的美食。
  • 蘇軾一道「東坡肉」揚名,金聖歎臨刑前教你吃花生米,這是真吃貨
    現代社會中,我們最喜歡說的就是:「你這個吃貨,不要吃了,看看你的身材」。但是,話是這麼說,可是現在這美食越來越多,很難管住嘴巴去不吃各種好吃的呀。但是呢,我們也不要以為只有我們現代人會吃會享受,古人也一樣會。今天,咱們一起去看看歷史上的吃貨們。
  • 吃貨們有福了,蘇軾的《豬肉頌》介紹東坡肉的做法,還能吃出情懷
    吃貨們最有發言權,但是結論一定是五花八門的,有人喜歡西餐,有人喜歡素食,而在一千年的北宋時期,美食家蘇軾很堅決地說:豬肉最好吃。為了讓大家相信他的說法,他寫下了一首短詩《豬肉頌》,間接批駁了當時社會各界對豬肉的惡評,儘管當時醫學界依然普遍認為:豬肉吃得多了,可能導致弱筋骨、虛人氣。
  • 《在下東坡,一個吃貨》刷爆B站,劇裡沒說的美食都在這裡啦!
    原來蘇東坡除了是大文豪以外 還是一枚如假包換的吃貨! 然而正是東坡先生的這一「奇思妙想」,千年來引起不少美食家的好奇和揣摩。在老常州人看來,這「網油卷」小吃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美食,它是一段記憶和文化,更是一種「情結」,即「蘇東坡情結」。 糯米稻草鴨 糯米稻草鴨是常州名菜之一,由中國烹飪大師徐軍根據大文豪、大美食家蘇東坡的遺世典故,發掘整理而成。
  • 蘇軾和黃庭堅,還有誰和北宋的大文豪、書法家一起來仿寫過詩詞
    上一篇文章提到了北宋的蘇軾和黃庭堅都對張志和的這首《漁歌子》崇拜不已,於是紛紛仿寫。蘇軾自己的《浣溪沙》完全承襲了張志和詞種漁夫淡然隱居的風格,而黃庭堅寫的漁夫則被蘇軾調侃為浪子漁夫。寫漁夫的詩句其實不少,但是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往往又是孤獨而非熱鬧的。就如我曾經用了「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作為微信的籤名。但即便如此,我覺得自己的境界還是差得很遠。所以蘇軾作為大文豪,即便仿寫了張志和的詞,也很難表現出那種韻味。
  • 宋代吃貨大文豪蘇東坡愛吃河豚,還說為吃河豚值得一死
    很多人都知道,河豚體內含有毒素,如果做法和吃法不當,一不小心就會引起中毒,甚至丟掉性命。我們知道蘇東坡是宋代的大文豪,但很多人不知道蘇東坡也是個美食家。著名的「東坡肉」就是蘇東坡研製出來的。雖然河豚有毒,但是「吃貨」蘇東坡還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當地有一家人特別善於烹飪河豚,聽說大文豪蘇東坡喜歡吃,就邀請蘇東坡去嘗嘗他的手藝,希望蘇東坡能夠給他寫點詩詞什麼的,好讓他名傳天下。蘇東坡到了之後,開始大快朵頤,吃的非常開心。而主人一家子都躲在屏風後面,想要聽一聽大文豪有什麼美食的品鑑。
  • 蘇軾、蘇東坡、東坡肉,什麼關係?原來蘇軾才是真正的吃貨
    這是因為蘇軾不僅僅有以上的「代號」,他還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吃貨」。自比饕餮,真正的「吃貨」蘇軾本來是在朝上做官的,但是,因為他是文人性情,管不住自己的嘴,經常耿直進言。所以經常得罪自己的同僚和觸犯龍顏。最終,在陽光明媚的一天,皇帝對蘇軾說「外面那麼大, 你出去看看吧。」要是別的人,或許會鬱郁而不得志,但是蘇澤則完全看得開,也算與他「豪放派」的身份相符了。沒有了過多的政治壓力,蘇軾正式開始了他的「吃貨人生」。
  • 蘇東坡到底發明了多少菜,吃貨們你們知道嗎
    今天的人們稱自己是吃貨,言辭中多少有著調侃炫耀之意,但成為一枚合格的吃貨卻並非易事,古往今來,文人墨客數不勝數,但是卻很少有像蘇東坡這樣愛吃的文人。蘇東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學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想必各位吃貨都看餓了吧,當然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蘇東坡是一個妥妥的吃貨,不管是葷菜還是素菜亦或者是點心,蘇東坡全部都有涉及到。蘇東坡這個人啊,一生經歷不是一般的複雜,但是最難得的地方是他一輩子都是一個性情中人,只要東西好吃,就是他當下最大的快樂,跟去了哪裡,做了什麼官,吃了什麼虧,都沒有太大的關係。如果要在中國的八大菜系中另外加一個第九大菜系,那麼蘇東坡的東坡菜肯定是當仁不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