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加琳瑋
美國家喻戶曉的娛樂明星金·卡戴珊最近又攤上事了。
卡戴珊的個人品牌KKW Beauty在6月25日推出了一個塑身衣系列「kimono」,這是個日文詞彙,譯為「和服」。
當日卡戴珊在Instagram上宣布了這一消息,並發布了產品圖。發布一周後,收穫了280多萬個點讚和4萬多條評論。
卡戴珊一向以豐乳細腰肥臀這一符合西方主流審美的身材為粉絲所追捧,去年七月,她的香水產品KKW Fragrance還推出了一款以自己原比例身材為瓶子模型的香水。
因此,卡戴珊塑身衣的推出原本是件讓粉絲眾望所歸的事,她本人也稱,籌備這些產品花了15年時間。沒成想,卻因為「和服」這一名稱而迅速遭到日本網友的重斥和抵制。
金·卡戴珊的塑身衣系列其實從塑身衣的產品圖來看,卡戴珊並非沒有考慮到當前時尚界最重視的客群包容性。首先,塑身衣沒有花裡胡哨的顏色和花紋,幾乎包含了亞裔到非裔的各種膚色。其次,尺碼上也顧及了各種類型的身材,從XXS到4XL的消費者都可以穿。
但實在令人費解的是,她選擇了和產品完全搭不上邊的「和服」為名。而她也從未解釋這一點。
界面時尚翻看了許多網友評論,觀察到大部分人憤怒的地方在於,認為卡戴珊擅自使用別國經典文化且呈現方式太過偏離、毫無共同點,並因此判斷她不尊重和服文化。
日本網友「Katie」還質疑稱:「卡戴珊自稱塑身衣的背後有很大的團隊,那為什麼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提出這個名稱的問題。」
如果說網友批判只是前菜的話,京都市長親自下場發聲,意味著這件事真的引起了日本政界的重視。
6月28日,京都市長門川大作向卡戴珊發了一封公開信,信中建議她重新考慮註冊「和服」為品牌商標一事。
京都市長門川大作
京都市長門川大作向卡戴珊發的一封公開信門川大作在聲明中表示:「和服是一種傳統的民族服飾,是在我們豐富的自然和歷史中,通過日本前人不懈的努力和研究而形成的。」
並稱,這些年他很高興看到各國遊客喜歡穿和服。不過為了保護這一文化遺產不被壟斷,因為京都市正在申請和服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信的最後,門川大作邀請卡戴珊訪問京都,體驗和服文化,以便更好地理解他在信中表達的情感。
京都街頭穿和服的女子 圖片來源:SBS卡戴珊此次的事件是一次典型的時尚界文化挪用反面教材。
哲學家James O. Young 2008年出版的《文化挪用與藝術》(Cultura Appropriation and the Arts)給出了文化挪用的定義:單一個人或一個文化群體未經許可,採用、侵佔、抄襲複製某一文化的形象。
在以創意為主導的時尚界,各國文化互相交流借鑑、求同存異並沒有錯,尤其是在國際化的今天,各國消費者對他國文化也很感興趣。
這種時候,對於文化的解讀和呈現便更加充滿挑戰。如何讓消費者認同其他國家品牌對自身文化的解讀、是否能傳遞正確的文化符號意義,在解碼和解碼之間,品牌已經脫離了單純賣貨的範疇,承擔著重要的文化傳播責任。
而品牌們往往只看到了市場對於文化多樣性的歡迎,卻忽略了各國消費者對自己國家文化的強烈認同感和維護感。
這導致文化挪用失誤的現象在時尚界頻發。
同樣是在今年6月,時尚圈還發生過和卡戴珊非常相似的事件。
墨西哥政府控訴委內瑞拉設計師品牌Carolina Herrera的2020度假系列涉及文化挪用,要求她做出解釋。
墨西哥文化部長Alejandra Frausto認為,這個系列濫用大量墨西哥當地獨有的文化和設計元素,強調其所用的一些圖案對墨西哥部分地區和當地人民而言非常特別。並向品牌發信詢問,當地民眾是否會從Carolina Herrera的服裝銷售中獲益。
Carolina Herrera 2020度假系列和墨西哥薩爾提略市瑟拉佩裙的對比這又體現了文化挪用中另一個不討好的原因。時尚界不只有創意,最終創意和設計基本都以品牌化的形式輸出,最終都會成為一門生意。而這種商業化會阻礙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感情連接。
而當某種弱勢文化被強勢文化挪用,強勢方可能只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加多元,卻不能真正理解另一方的文化。一旦弱勢方的文化被誤用或被誤解,弱勢文化並沒有足夠的資源為自己辯護,因此難以糾正外界的錯誤認知。
只是在社交媒體時代,即便是處於弱勢文化地位的群體,也敢於發聲,討伐那些賣去全球各地的大型時裝屋、有著千萬粉絲的明星。
例如Dior 2019早春度假系列廣告讓美國女星詹妮弗·勞倫斯打扮成墨西哥傳統馬術競技會的女騎士,這讓許多人表示不滿,「為什麼不讓一個真正的墨西哥女性出鏡,反而讓一個白人女明星代表她不了解的文化拍廣告?」
Gucci 2018秋冬大秀也引發過熱議,因為有幾位模特戴著錫克族特色頭巾走秀。推特用戶@Harjinder Singh Kukreja就發文稱,「錫克教頭巾不是什麼為白人模特設計的潮流新配飾,而是我們這些虔誠錫克教徒的信條。」
Gucci 2018秋冬大秀 圖片來源:GucciCHANEL 2017春夏系列中有一款售價1325美元的澳大利亞回力鏢,這讓不少澳大利亞人很不滿,認為品牌挪用了澳大利亞本土文化並以此牟利。
而同樣因社交媒體而嚴重影響品牌發展的還有Docle & Gabbana。去年11月,由一則涉及文化挪用的視頻引發了品牌創始人Stafeno Gabbana和網友的罵戰,他對中國的侮辱性言論導致品牌在中國及許多國家遭遇強烈抵制,直到現在還沒有恢復在中國市場的市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