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最喜歡過的就是端午節和過年了。為什麼呢?因為這兩個節日裡,可以吃好的。過年就不用說了,端午節前後,我們四川就有一種美食可以吃「粽子」。小時候的粽子長長的,有手臂大小,我們四川人喊的「馬蹄子」,蒸熟之後,切成一塊一塊的,蘸上白糖,又甜又糯,巴適的很。
小的時候,我們四川內江地區能吃到的粽子,基本上都是甜粽子,這種粽子裡面本身不會添加其他的食材,蒸熟之後,在吃的時候,會單獨準備一碗白糖,吃飯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夾上一塊粽子,放到白糖碗裡「滾」上一圈,讓粽子表面粘到白糖,吃起來太贊了,香、糯、甜,吃了一塊還想吃第二塊。尤其是每根甜粽子兩端的那兩塊,是甜粽子裡最受歡迎的兩塊,每次吃的時候,我都喜歡先吃這兩塊,要是人多,還得搶才能吃到。這種吃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作為70後、80後的人們都應該記得這份「美好的記憶」吧!到現在,我們四川農村上很多地方依舊吃甜粽子的人很多,自己在家就可以蒸,很容易。
後來,長大了,有一年回家過端午節,端上桌的粽子,不再是上臂形狀的那種「馬蹄子」,成了三角形,裡面加上了各種食材,尤其是肉食特別受歡迎,也就是鹹粽子,也有些會做成甜粽子。那個時候,我才知道,原來粽子還有這麼多種。這種種植蒸熟之後,剝了皮就可以開吃了,味道多多。同時感覺吃這種粽子變得方便了許多,口味也豐富了許多。當下住在城裡的很多人都會選擇這種「三角形」的鹹粽子。
雖然三角形的鹹粽子逐漸流行起來了,但那種「馬蹄子」形狀的甜粽子已經非常流行。到現在鄉下大部分的人都會蒸的粽子多數都是「馬蹄子」形狀的甜粽子,而三角形的鹹粽子、甜粽子則多半出現在各種攤點、超市裡銷售。所以現在的端午節,甜粽子和鹹粽子都有很多人在吃。不過對於這兩種粽子,我更喜歡的還是「馬蹄子」形狀的甜粽子,感覺鄉下人自己的糯米蒸出來更糯一些,好吃一些。端午節臨近了,自己在家怎麼做粽子呢?對於多口味的鹹粽子我們很少在農村家裡做,一般都是做甜粽子,那麼下面我們就分享一下應該如何去蒸甜粽子。
~~~~~《馬蹄甜粽子》之做法~~~~~
1、一大張芭蕉葉把中間的粗杆去掉,把兩邊的葉子取下來洗淨。2、放入沸水的鍋裡,把芭蕉葉煮煮軟,出鍋瀝掉水分,涼了之後平均的切成一大塊一大塊的葉片。3、把切好的芭蕉葉先折起來,把一段折過來用細線系好,把糯米洗淨從另一端沒有封好的口裝進芭蕉葉裡,不要抖動也不要緊壓,自然裝滿就把口封好。再在整個粽子外面套上一圈細線,不能系太緊哈。4、放入鍋裡煮,大約要煮1個多小時,表面變得非常飽滿。5、取出,用套粽子的線把粽子拉成一塊一塊的上桌,放上一碗白糖就可以了。
~~~~~《馬蹄甜粽子》之補充~~~~~
1、咱們四川人包粽子一直都是選用的芭蕉葉,因為芭蕉葉比較多,葉子夠大、夠長。一般我們包的粽子長短都在15釐米到20釐米左右,大小有手臂大小,因此在處理芭蕉葉的時候,按照這個標準去處理哈。當然如果是不會的折成三角形也可以哈。2、放入糯米的時候,不要緊壓,自然放入就行哈。同時,細線最好是一根從頭繫到尾,一更粽子用一根細線,粽身不要系太緊,兩頭系活扣,方便煮熟之後解開。3、每次煮粽子的時候,不會只做一兩根,是煮很多根。煮好之後,放涼放到冰箱裡保鮮,吃的時候放到蒸格上蒸熱就可以吃了。4、我們家為了方便直接就是放白糖,很多人的白糖是特製的,會往白糖裡加上一些炒熟芝麻,混到白糖裡,粽子在蘸白糖的時候,也會沾到芝麻,吃起來有一股脆香的芝麻,讓這種馬蹄粽子更好吃。5、這種粽子裡面沒有加白糖、鹹肉、大棗等其他的時候,只是在吃的時候,蘸白糖,偏甜粽子。如果要做成鹹粽子就加入鹹的食材即可,加大棗白糖也就成了甜粽子。
這種《馬蹄粽子》在四川、重啟地區非常流行,農村裡一般都是這樣煮上一鍋,有些一次幾十根,有些十多根,吃不完的存起來,隨吃隨取。馬上端午節又到了,你們那裡喜歡吃哪種粽子呢?
本文由「美食來臨」的創作,請勿抄襲,搬運。喜歡的美食朋友記得關注哈。每天與您分享更多更好的美食,大家一起相互學習進步,一起交流更多美食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