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大中醫名家

2020-12-21 印記觀雲海

針灸之祖黃帝令伶倫定音律,倉頡造文字,並與歧伯置《黃帝內經》開啟了中華民族文明的時代,此書治療方法多用針刺,故對針刺的記載和論述亦特別詳細,對俞穴和刺闔、刺禁等記錄較詳。從《黃帝內經》一書起,針灸就一直有流傳,從古至今,生生不息。針灸之術流傳至今,黃帝作為針灸鼻祖,貢獻不可謂不大。對於黃帝內經對針灸的原理貢獻,程門雪就曾說過:經論九針,言之詳矣,句奇旨奧,不易尋繹。

扁鵲,戰國時期醫學家,約生於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卒於赧王五年(前310)。扁鵲善於運用四診:望聞問切。尤其是脈診和望診來診斷疾病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

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名旉,字元化,漢末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東漢末醫學家,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 華佗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 、「外科鼻祖」。被後人多用神醫華佗稱呼他,又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有傑出醫術的醫師。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漢族,東漢南陽郡涅陽縣(今河南鄧州市)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南陽五聖之一。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

葛洪(公元284~364年)為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字稚川,自號抱樸子,漢族,晉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他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煉丹。著有《肘後方》等。

孫思邈(541年-682年),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醫藥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為「藥王」。孫思邈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

錢乙,字仲陽,宋代東平人,約生於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間(約公元1032~1117年),享年82年,是我國宋代著名的兒科醫家。錢氏治學,當初先以《顱囟方》而成名,行醫兒科,曾治癒皇親國威的小兒疾病,聲譽卓著,被授予翰林醫學士。多年的行醫過程,錢乙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成為當時著名醫家。《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錢乙幼科冠絕一代",言不為過。其一生著作頗多,有《傷寒論發微》五卷,《嬰孺論》百篇,現僅存《小兒藥證直訣》。

宋慈(1186-1249),字惠父,漢族,建陽(今屬福建南平)人,與理學大師朱熹同鄉,祖籍河北邢臺市南和縣,唐相宋璟後人,生於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醫學家,中外法醫界普遍認為是宋慈於公元1235年開創了"法醫鑑定學",因此宋慈被尊為世界法醫學鼻祖。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後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考古證今、窮究物理",記錄上千萬字札記,歷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於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 被後世尊為「藥聖」。

吳謙(1689~1748年),字六吉,清朝安徽歙縣人。宮廷御醫,乾隆時為太醫院院判。《醫宗金鑑》是乾隆御製欽定的一部綜合性醫書,全書90卷,是我國綜合性中醫醫書最完善簡要的一種。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十大國粹中醫第三,京劇第四,第一名居然是它
    古老而神奇,歷史的悠久,文化的璀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的十大國粹有哪些?中國國粹第十名:刺繡中國刺繡又稱絲繡、針繡,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中國是世界上發現與使用蠶絲最早的國家,人們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經開始養蠶、繅絲了。
  • 中醫名家:方證辨證是中醫的最高境界
    、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主辦,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承辦的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病分會年會暨第26屆河南中醫高層論壇在鄭州成功舉辦。  黃連湯:是古代治療寒熱夾雜嘔吐腹痛的專方,有清上溫下、和胃降逆的功效,具有降血糖、控制異常心律、促進胃排空、鎮靜等作用,適用於腹痛嘔吐者。易醉酒者、飲酒後吐瀉者均可考慮此方。其配方為:黃連8g、甘草5g、乾薑10g、肉桂8g、人參10g、半夏12g、大棗12枚。水煎溫服。黃煌教授提醒:1.黃連湯儘量用原方,加減後往往會破壞藥效。2.嘔吐嚴重者宜少量頻服。3.連桂比例可以調整。
  • 中國古代的十大聖人
    中國古代的十大聖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人傑地靈,人才輩出,上下五千年湧現出諸多聖賢之輩。此處盤點帶你認識中國古代十大聖賢人傑。孔子文聖:中國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與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
  • 古代中醫十大名醫對後世醫學的影響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其間的中醫名家更是層出不窮,為中醫的發展事業做出不可磨滅的偉大貢獻。其治療方法更是多種多樣,如砭石.針刺.湯藥.艾灸.導引.布氣.祝由術等。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鼻祖,對中醫藥學的發展有著特殊的貢獻。三.外科之祖:華佗華倫又名敷,學元化,後漢末沛國(今安徽毫州)人。精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對「腸胃積聚」等病,飲麻沸散,須臾便如醉腸洗滌,縫腹摩膏,施行腹部手術。其最突出的貢獻是麻醉術一酒服麻沸散的發明及體育療法「五禽戲」的創造。
  • 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名家系列講座在國圖開講
    現場照片(主辦方供圖)   近日,由國家圖書館和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聯合主辦的「格致·考工·源流——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名家講座講座內容將包括古代數學、醫學、農學、天文曆法、冶金、琢玉、紡織、建築、軍事技術等諸多方面內容,涉及該學科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兼顧科學發現與技術發明、文獻記載與現實應用、技術流變與社會影響、時代價值與中西比較。   國家圖書館館長韓永進表示,中國古代科技的卓越成就遠不止四大發明,但因時代隔閡和專業限制不能為今人所了解。
  • 中醫名家談經方,治療消化病各顯神通
    撰文 ∣ 大河健康報記者 王方方4月21日,由河南省中醫管理局、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主辦,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承辦的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病分會年會暨第26屆河南中醫高層論壇在鄭州成功舉辦。
  • 中醫扶陽派名家閆振海坐診南京太乙堂
    日前,中國醫師協會會員、中醫扶陽派名家閆振海主任,正式坐診南京太乙堂中醫院。閆振海主任畢業於河北省中醫學院,從事中醫臨床工作40餘載,博採眾長、通曉諸科,在疼痛疾病、失眠抑鬱、消化類疾病、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等常見病、疑難病診治上,形成了獨特的辨證思路和臨床風格,以藥簡效宏而馳名業界。
  • 中醫名家專訪
    指導他系統地學習了中醫基礎理論知識和經典著作。終於,通過種種努力,呂振軍如願以償地穿上了白大褂,成了跟父親一樣的中醫醫生。呂振軍更加努力的工作和學習,向各位老師請教和學習,不斷成長,在1997年晉升主治醫生並成為中醫醫院內科副主任,以至於後來順利晉升了副高、正高級職稱,成為中醫醫院骨幹力量和學科帶頭人,同時在工作中也培養了大批中醫醫學人才,為振興祖國的中醫事業做成了應有的貢獻。
  • 重磅|重慶首屆十大養生名中醫名單揭曉!
    5月31日16:00,重慶首屆十大養生名中醫頒獎典禮在江北區舉行,中醫大咖們齊聚一堂,為大眾帶來一場關於中醫養生文化的饕餮盛宴。活動當晚,隆重揭曉了重慶十大養生名中醫獲得者,他們分別是(排名不分先後):朱丹:主任中醫師,碩導,國家級名老中醫專家師承導師,重慶市名中醫。劉光瑞:中醫副研究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針灸•劉氏刺熨療法》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文化部優秀專家、國家薪傳獎獲得者。
  • 中國古代十大「聖人」,你知道幾個?
    中國作為五大文明古國之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不僅其內容極為豐富,涉及面也極為廣泛,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人傑地靈,人才濟濟,上下五千年湧現出許多聖賢之輩。本文帶你一起認識中國古代十大聖賢。一、酒聖杜康。杜甫一共有1500首詩被保留下來,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三、文聖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記載於《論語》中。其學說影響力極大,後世一直把他尊為「聖人」四、武聖關羽。關羽,三國蜀漢大將。重義氣,精武藝,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 名家和中國古代邏輯思想的萌芽丨朝夕五秋
    聽名字好像是一個佛門弟子,但是戰國時期還沒有佛教,他是名家的一個代表人物。這個名家是春秋戰國百家之中的一個學派,主要是講「名」和「實」之間的關係,名和實之間的關係比如說「名副其實」、「名不副實」。名家最有名的結論是「白馬非馬」,這個看起來十分荒唐的結論,論證它的過程卻是西方思想體系或者說現代科學體系最核心的東西—邏輯。
  • 中國古代中醫著作—一字一句都是寶
    神農氏《黃帝內經》《黃帝內經》是中國古代最早的醫書典籍,成書於戰國時期,後續不斷被修改和補充。這本書是「醫學之祖」,也是中國古代中醫史上的一個裡程碑,對後世中醫理論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這本書傳說是由黃帝著作的,但爭議很多。首先是這本書的作者存在爭議。
  • 她是「中國當代十大楹聯書法名家」之一,只可惜書法無骨無力
    衛夫人傳為王右軍(王羲之)之師,傳世楷書八行在《淳化閣帖》中,並著有書論《筆陣圖》等,而此後也有武則天、管道升等書法名家。林岫這個名字,相信只要是學習書法的人,一定不會陌生,她曾任北京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教育委員會主任等數十種藝術職務。林岫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大學學歷,教授職稱,擅長行草書。
  • 「大醫精誠——中醫名家走基層」活動(第九站)在普寧市中醫醫院舉辦
    為貫徹落實廣東省中醫藥大會部署要求,傳承弘揚「大醫精誠」精神,推進中醫藥健康扶貧,助力秋冬季疫情防控,推動中醫藥更好服務人民健康,12月12日,「大醫精誠——中醫名家走基層」活動(第九站)在普寧市中醫醫院舉辦。
  • 「徐氏奇天療法」 徐友江弘揚中醫文化
    在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的60多年來,中國中醫科學院開拓進取、砥礪前行,在科學研究、醫療服務、人才培養、國際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以屠呦呦研究員為代表的一代代中醫人才,辛勤耕耘,屢建功勳,為發展中醫藥事業、造福人類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以徐友江為代表的一代世家中醫則通過他們的妙手回春之術在全國各地治癒病患,在實踐中將中醫的精妙做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
  • 中國古代「十大聖人」都有哪些?
    酒聖:杜康,夏朝一個帝王,傳說為酒的發明者杜康,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 民間有多種傳說,漢《說文解字》載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國君,據《白水縣誌》和有關碑石記載," 杜康,字仲寧,漢代康家衛人。其卒葬之墓在白水故鄉。
  • 原來中國最大的土豪在古代 古代十大頂級豪宅
    那麼在中國的古代是否就沒有我們所說的豪宅呢?事實並非如此啊!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見識一下中國古代十大頂級豪宅吧!「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恐怕中國沒有哪一家有王家那麼大了。
  • 中國古代十大陣法 看著簡單卻威力巨大
    中國古代十大陣法 看著簡單卻威力巨大中國古代作戰是非常講究陣法即作戰隊形的,稱之為「布陣」。布陣得法就能充分發揮軍隊的戰鬥力,克敵制勝。今天簡單陳述下中國古代的十大陣法。一字長蛇陣根據蛇的習性推演而來一字長蛇陣是一種用兵之陣。
  • 古代中醫推崇的十大補氣食物
    說話有氣無力、行動拖拖拉拉、渾身沒勁、一動就滿身大汗、心悸頭暈、面色蒼白、老愛感冒……這樣的人,中醫稱作  中醫所說的「氣」,不是空氣、氧氣,而有特定的內涵,它是器官功能活動的外在表現,有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的功能。氣的產生,依賴於先天腎中陽氣,更依賴於後天脾胃吸收的營養物質。因此,選擇合適的補氣食物,是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基礎。以下是中醫推崇的十大補氣食物:  山藥:人稱「神仙之食」。
  • 中醫更是中國古代社會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
    中醫是起源於中國,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的一門具有獨特理論體系,並且有豐富的養生和診療手段的傳統醫學。中醫更是中國古代社會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因此,書生氣很重的古代良醫們,常常將中醫學的很多知識,用一種非常浪漫寫意的方式表達出來,其構思之奇特,用詞之精巧,往往使人驚嘆不已。下面以隱名、謎語、對聯以及我國古代思想家、各門派的養生思想,來看看中醫的文化現象。一、把中醫放在隱名中所謂隱名,就是利用雙關、借代、析字、藏字等手法,將意思顯示在言外,須經分析解釋才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