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白晝流星》最差?劇透《我和我的祖國》,從故事找原因

2020-12-19 雲納君

作為國慶檔最為備受矚目的三強之首《我和的我祖國》,其關注度和熱度遠遠超過了二弟和三弟,一度被觀眾稱為「國慶檔必看電影之一」

在國慶檔開啟,《我和我的祖國》正式開畫之後,已經達到了2.58的票房,其排片更是給到了34.1%,上座率的高達45%,實打實的位居國慶檔票房榜首。

緊隨其後的是根據川航3U8633真實事件改編的《中國機長》,它以2.1億票房,30.4%排片,上座率33.5%位居第二。而在之前一度被預測會成為國慶檔冠軍的《攀登者》卻以1.68億元票房,34.4%的排片,19.7%的上座率位居3強中的最後一位。

從數據中不難看出,電影《中國機長》已經成為了一批黑馬,其關注度和熱度在上映之後,正式超越了吳京主演的《攀登者》,從最後一位躋身第二位。但想要再往前躋身還是有不少難度的,近5000萬元的票房的分水嶺,就如同高山一般,想要跨越它,除了要自身硬之外,還需要外界不斷的推動助力才行,就目前的熱度和口碑來看,《中國機長》還是無法超越《我和我的祖國》。

按照目前的票房和口碑的趨勢,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將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領跑國慶檔。不過《我和我的祖國》在票房上雖然也取得了優勢,但是在口碑上卻有人提出了不一樣的聲音,

七個導演七個故事七個章節,雖然在過度上還是令人滿意,但在有些章節上還是令人有些失望。我們以10分滿分制打分,主觀意見僅供參考。以下涉及到輕微劇透,謹慎下看。

管虎,《前夜》,開國大典,8.5分。

導演還是江湖還是老的辣,在故事的處理上還是一貫的戲劇性處理,因為都是小故事,篇幅本身就不長,沒辦法展開太多的東西,而《前夜》的主題又是合歸一處的,因為影片的情感共鳴處實在是出色。至於上映之前屢備吐槽的黃渤口音問題,在整個章節中,黃渤的口音顯得十分的舒適,在演技上,黃渤貢獻出來近兩年來他最好的演技。

張一白,《相遇》,原子彈,7.5分。

或許是由於時間的因素,張一白導演並沒有把故事展開,而是用以小見大的思路去看這個故事。正如同預告片一樣,章節《相遇》作為重要的部分正是在「相遇」,但在後續劇情發展的時候,絕大多數都是依靠演員臺詞帶出來的。

這擱在文藝片中經常看到,但是擱在《前夜》中則整體感覺有些細膩了。預告片所呈現出來的信息比正片要更為的簡潔些。至於張譯的表現,只能說他從來就沒讓人失望過。

徐崢,《奪冠》,女排奪冠,8分。

徐崢要拍女排奪冠的這個故事,相較於其他的導演是比較難的。因為女排是中國式驕傲,是整個民族象徵,而徐崢要處理這個環節,就必定會失去一些商業性和娛樂性的戲劇元素在裡面。而前面已經有了《相遇》,再來《奪冠》有點被削弱的感覺。

觀眾們在前面的章節已經燃過流淚過了,再看《奪冠》的時候觀影體驗會大打折扣。不過總體上來看,徐崢講述《奪冠》的完整度很高,處理的十分的出色。

薛曉璐,《回歸》,香港回歸,7.2分。

路人對於《回歸》的評價不高,認識燃點和淚點起不來,人物都些過於重複。但在筆者看來,薛曉璐的《回歸》在結構,主題,表現形式上與《前夜》是有相似之處的。無論是開國大典還是在香港回歸的升旗儀式上都是相對普通的視覺。

所以這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觀影的重複體驗。不過《回歸》的完整度還是很高,它貼近於生活,但相比較《前夜》還是差了點。

寧浩,《北京你好》,北京奧運會,9分。

一直認為寧浩是最會講故事的人,從小成本的黑色幽默片站上中國電影的大舞臺,他實在是有些不容易,但或許也正是這些不容易的經歷,讓他更加的成熟。章節《北京你好》,可以說是寧浩在電影結構上的大成之作,整個影片的節奏很慢,鏡頭很平緩。如果說前面4章讓你激情燃點和淚點的話,寧浩的《北京你好》則更偏向於一封老百姓寫給祖國的情書。他帶給你的是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焰火點燃的那一刻的滿足和幸福。

陳凱歌,《白晝流星》,飛船返回,6分。

在整個七個故事章節中,陳凱歌的《白晝流》一度被認為是最差的一個故事中,筆者也不例外。這個故事實在是太可惜了,章節《白晝流星》有最唯美的鏡頭,最厲害的特效,最震撼的視覺效果。

返回艙內帶著降落傘落地之後俯拍的那個鏡頭,還有白晝流星的鏡頭,就是配上合適的BGM看上十分鐘都可以。但陳導在處理的時候卻令人失望了,主線故事和飛船沒關係,思想感情不是用鏡頭語言來表達而是又一段又一段的旁白來輸液,實在是有點太過於可惜。

文牧野,《護航》,閱兵,7分。

在處理這個《護航》的時候,我們青年導演文牧野還是有點生疏,他還不是老江湖,沒能把本來平庸故事變得更好看,但總體上來說,《護航》的完成度很高,前面的戲劇衝突和後面的高潮遞進都很有感覺,就是最後一段的全景鏡頭的剪輯還是有點過於潦草太過於普通了。

總體上來看,《我和我的祖國》完成度很高,過度的銜接處理很棒,至於不同章節的處理評價,本身就存在著主觀性的看法和因素,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哈姆雷特。作為母艦的《我和我的祖國》絕對值得一看。

相關焦點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曝「白晝流星」預告
    由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領銜出品的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以七個故事回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普通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歷程。近日片方以回溯歷史的順序,曝光了故事發生時間最近的《白晝流星》的預告片,並發布影片的故事海報和四位主演...
  • 陳凱歌的《白晝流星》,七個最差?劉Sir的點評很到位
    朱一龍惠英紅等人的《我和我的祖國》、吳京胡歌等人的《攀登者》和張涵予杜江等人的《中國機長》,讓這個國慶檔變得十分熱鬧。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不管是在票房上,還是在口碑上目前都排名第一。值得一提的是《我和我的祖國》記錄了新中國成立後的七個歷史瞬間,而這七個歷史瞬間是由不同導演分別完成的。
  • 「影評」《白晝流星》何以在祖國中墊底?說說陳凱歌的超現實主義表達
    我想大多數人都沒有料到國慶檔最大的贏家會是主旋律味道最重的拼盤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吧,而一樣沒有料到的則是這7個短片中口碑最差的卻是年紀最大名聲也最大的總導演陳凱歌拍的《白晝流星》。所以本文將只聚焦於這部短片,集中說說為什麼大家普遍給《白晝流星》差評,而我為什麼說這是陳凱歌的【超現實主義表達】。截止到10月7日,《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已輕鬆突破22億人民幣,豆瓣評分也高達8.0分,但是其實如果去看一下具體的短評,會發現很多人都認為陳凱歌的《白晝流星》拍得最差。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迷茫時,所有的微光都是希望
    那麼,這部承載國家力量、民族認同和個人記憶的《我和我的祖國》,有什麼優勢呢?在內容形式上,融合藝術構思,將事件與時代風貌鑲嵌到歷史影像中。在七個單元中,由陳凱歌執導,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主演的《白晝流星》,引發網友熱議。
  • 一部不如一部,陳凱歌拖後腿?7個單元中他的《白晝流星》最差?
    今年的國慶檔可以說競爭那是相當的激烈,畢竟《祖國》票房突破16億遙遙領先,《機長》《攀登者》緊隨其後,其中最讓人意外的還是《機長》已經是突破了14億的成績,《祖國》毫無意外地成為了今年最大的贏家,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毫無懸念的事情,畢竟7位導演各自執導7個單元,不僅僅電影表現上面風格迥異
  • 《白晝流星》我們真的誤會陳凱歌了
    《趙氏孤兒》、《道士下山》和《貓妖傳》都屬于于快節奏下的犧牲品,而頗具議論的作品還是那部「十年之內,無人能懂的電影」——《無極》。而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裡的小章節《白晝流星》,被大多數人認為是陳凱歌有史以來最差的一部,一舉有趕超《無極》的態勢!
  • 《我和我的祖國》豆瓣評分下降 白晝流星差評最多 卻有特殊含義
    《我和我的祖國》豆瓣評分《我和我的祖國》由7個小短片組成,7位實力導演,還原7個歷史重要時刻,155分鐘的電影時長,對觀眾可謂是滿滿的誠意。對祖國70周年華誕,也是送上一份極具情懷,溫馨感人的豪華大禮。很多觀眾對電影中的7個短片,各自給出了自己的排名,基本都認為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最差,不符合邏輯,過於浪漫主義。
  • 《我和我的祖國》在你的朋友圈刷屏了嗎?為何故事《白晝流星》口碑...
    今年國慶三大爆款影片之一的《我和我的祖國》,可謂是口碑與票房雙豐收,不僅牢牢地扣住了「獻禮祖國七十周年的主題」,也為期待已久的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共由七個主題片段組成,每個片段都講述了一個為了祖國繁榮昌盛做出了奉獻卻又不為人知的故事。
  • 《白晝流星》經典還是敗筆?「時長」很關鍵,陳凱歌是一言難盡
    在這個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以及《攀登者》,三巨頭光燦奪目。有人調侃:「擋風玻璃裂了後飛機備降珠穆朗瑪峰,吳京帶領大家攀爬中,當了紅娘,把歐豪推向了張天愛,最後順利登上頂峰,來了句我和我的祖國啊!」
  • 《白晝流星》硬傷太多,《霸王別姬》之後,陳凱歌再無佳作
    《我和我的祖國》已經破22億了,如無意外,將成為國慶檔三大電影中的票房冠軍,破30億基本是槓槓的。該片由7個不同的故事組成,分別由7個導演執導。據悉,最受歡迎的是徐崢執導的《奪冠》和寧浩執導的《北京你好》。
  • 陳凱歌捧兒子讓《白晝流星》獲差評,劉昊然都撐不起票房!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上映以來贏得了大家的喜愛和共鳴,除去我們的同情感和自豪感之外,從各種技術層面而言,這部電影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預期那麼在這部《我和我的祖國》電影中,有7個單元講述了7個故事,更是見證了70年以來的發展和變化。
  • 《白晝流星》是經典還是敗筆?這三處情節,令人無可辯駁!
    在這個國慶檔,最精彩、口碑評分最高、票房成績最好的,自然是《我和我的祖國》。 而在《我和我的祖國》7個短片之中,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也是公認質量最差的一個。
  • 《白晝流星》與我之間還差一本書的距離
    當《我和我的祖國》清一色在微博、朋友圈刷屏時,我就知道這次又憋不住了。果不其然,上映前的預告片就已經讓人熱淚盈眶,看過電影更是分分鐘落下激動的淚水。《回歸》——1997年7月1日0點0分,香港準時回到祖國懷抱。 《北京你好》——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又倍感溫馨的故事。《白晝流星》——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護航》——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 70 周年。
  • 白晝流星立意太突兀,陳凱歌又招質疑,廉頗已老江郎已才盡
    我和我的祖國自上映後一直廣受好評,在國慶三巨頭裡奪得好口碑,一路穩坐冠軍。七個故事由七個導演分別拍攝,以愛國這條線索展開。然而,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卻在這部電影裡被單獨拿出來討論。為什麼?網友認為這個故事拍得太突兀了,立意雖好但是卻脫離了現實邏輯,導致眾多觀眾在這個部分達到高度的行為統一,要麼在電影院裡睡覺,要麼去上廁所。白晝流星說白了就是接航天員回家,但是這種情節不應該是莊嚴認真地來嗎?
  • 《我和我的祖國》七個短片英文名,《護航》的翻譯有點妙
    由陳凱歌擔任總導演、黃建新擔任總製片的《我和我的祖國》正在院線熱映,18日會有兩部大片登陸內地院線,或許到那時候才會真正影響《我的祖國》和連續多日拿下票冠的《中國機長》。截止上映第14天下午18點左右,《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已經突破25億元,目前累計25.55億元。
  • 我和我的祖國:歷史長河,悠悠歲月,不辱使命
    《我和我的祖國》已經上映第11天了,不知道為什麼,覺得時間好漫長啊。和同期的《中國機長》、《攀登者》的票房都是一路飄紅,在主旋律的10月中,這是難得的盛事。回到影片中,已經被大家說得太多的片段,小編我還能說些什麼呢?「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這就是我首先要講明的。
  • 別找了!就這一篇文,帶你看完《我和我的祖國》全部7個故事預告
    9月24日,國慶檔獻禮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發布了王菲演唱的同名主題曲MV。雖然對王菲的演唱風格和技法網友們褒貶不一,但隨著國慶節的日漸臨近,這部《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在王菲MV的影響下,受到了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
  • 大事件下的小人物,《白晝流星》寓意最深刻,哪個片段引你落淚?
    原創|大事件下的小人物,《白晝流星》寓意最深刻,哪個片段引你落淚?當然對於這些一千個人有一千個想法,因此出現了網絡上對各個片段褒貶不一的評價,這幾個片段哪個最能打動你呢?這部電影取材都是中國發展歷程中最驚心動魄的事情,很多人物都有原型,這種紀實感其實更容易打動人。爭議最大的就是《白晝流星》片段,因為它的紀實感最差,兩個不良少年騎著馬追上了太空人落地的飛船,看到太空人後幡然醒悟而性情大變。
  • 《我和我的祖國》劇情關注7個歷史事件 難以忘懷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劇情關注7個歷史事件 難以忘懷故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9月30日上午9點正式登陸全國院線,10月1日開啟海外同步上映。電影集結了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7位導演及50餘位優秀演員,以回溯70年裡難以忘懷的7個歷史瞬間,喚起全民回憶。
  • 陳凱歌這個人,總愛搞一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其中,以《我和我的祖國》表現最佳。影片的成功不僅僅體現在票房,《我和我的祖國》的口碑評分同樣領先於整個國慶檔。作為影片的總導演,陳凱歌本應得到大眾的鮮花和掌聲。可惜現實卻是截然相反,他的導演才華再一次備受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