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 這個村村民在家做抓螃蟹工具就能把錢賺

2020-12-28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疫情當前,每家每戶現在講究足不出戶。但不少人就面臨著無工可做,生活來源成了問題。但河南省商丘市睢縣河堤鄉李環溪村的村民就能在家做工掙錢,他們每天做來料加工就能賺到40-50元。負責人李玉東表示,這也是給大家增收的一個方式。

河南省商丘市睢縣河堤鄉李環溪村的村民在防疫階段也沒有閒著,很多人都在自家裡做上了工。據介紹,他們所做的是抓螃蟹的工具,一個可賺幾毛錢、製作難度不大,一個人坐在家裡一天就能做上百個。

負責人李玉東表示,近幾年村裡就開始做來料加工,也是為村民提供了一個增收的方式,「大家都做了3年了,每個人都已經上手了。在疫情到來之後,村裡提倡不出門,但很多人就斷了收入,正好我們製作的這個東西可以在家弄,不聚堆,也不用外出。」

據了解,今年從正月初二,大家就開始幹了起來,而製作抓螃蟹工具的原材料也是由李玉東挨家挨戶送去的,「為了避免大家相互之間的接觸,我就自己送材料到他們每個人家門口,他們只要打電話給我,我就去。等他們做好了,我再來取走。」就這樣,李玉東每天往返於幾十戶人家,而這些做好的工具,會快遞到浙江。

李環溪村村支書秦華表示,在防疫期間,很多人不能外出打工,做這個可以解決不少人家的燃眉之急,「我們村還是有不少貧困戶的,不能外出務工,他們就缺少了生活來源,做這個每天能賺上幾十塊錢,一個月下來也有幾千元的收入。」

秦華稱做這個來料加工都是用大家的閒餘時間,「有時間就做幾個,一點不耽誤大家做家務、照看老人孩子。也不用出門就能把錢掙,所以在村裡很多人都加入了進來,目前已有22戶在做。」

新京報記者 李傲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柳寶慶

相關焦點

  • 做大深加工產業,這個小山村疫情期間賣出了1.2億元茶葉
    松陽縣望松街道山仁下村(原崗後村)的茶園裡,村民毛小軍望著滿坡的茶園,很是感慨。「這幾年幸虧省文物局的結對幫扶,我的廠子有了品牌,還開展了茶葉的精加工和深加工。今年疫情期間一直不溫不火的生意逆勢上漲,產值破了一個億呢。」
  • 疫情期間通州這村村民微信點單,村委會代購配送,上午摘的菜下午送...
    「預訂買肉的村民,大家來村委會取肉,謝謝大家配合。」通州區張家灣鎮燒酒巷村聯絡員在微信訂購群裡一聲「吆喝」,村民王桂紅趕緊找出口罩戴上,準備去村委會「提貨」。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疫情防控期間,為了讓村民「不聚集、不扎堆、減少外出」,又能在家門口採購到必需的生活物資,通州區張家灣鎮想出了「村民微信點單、村委會代購配送」的好點子,如今,包括燒酒巷、賈各莊等在內的9個村,村民們都可以微信「點單」訂購米麵糧油、瓜果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了。
  • 浙江小山村疫情期間賣出1.2億元茶葉
    今年疫情期間一直不溫不火的生意逆勢上漲,產值破了一個億呢。」   從倒騰茶葉批發到精加工 「香溢綠谷」闖出了大名堂   毛小軍,1998年畢業後一直在杭州打工。這時候,浙江省文物局進村的結對幫扶讓毛小軍眼前一亮。「駐村指導員一直鼓勵我要創建自己的品牌,讓我做網上直播,線上線下一起上,還指導我開展茶葉的精加工和細加工。
  • 靠養螃蟹摘得國家級「招牌」!溧水這個網紅「螃蟹村」,你了解多少~
    溧水這個網紅「螃蟹村」,你了解多少~ 2020-04-28 2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陶育利:畲鄉民房變民宿 「宅」在家裡把錢賺
    2014年,司前畲族鎮結合農房審批改革試點項目,對危舊房進行拆遷改造,陶育利很堅決地買下左溪村的一塊土地,按政府統一規劃建起了一幢兩戶的5層樓排屋,作為民宿用途。2016年,他響應「生態大搬遷」,一家人從山上移民到山下。  房子建好了,配套也跟上了,但許多村民擔心開民宿沒有客源,一直處於觀望狀態。在村幹部動員鼓勵下,陶育利做了村裡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 暖心 欒城王家屯村為村民免費發放愛心蔬菜包
    2021年1月11日上午,石家莊市欒城區樓底鎮王家屯村的村委會大院裡,村兩委幹部正緊鑼密鼓地組織村幹部、志願者等10餘人,在佩戴口罩的情況下將300餘份新鮮蔬菜打包,分到了全村每一戶人家。疫情防控期間,為保障村民的基本生活,王家屯村「兩委」幹部集思廣益,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為王家屯村廣大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服務,通過村幹部聯繫村民代表,村民代表聯繫戶主的形式,將愛心蔬菜包免費發放到每家每戶,杜絕人員聚集,最大限度避免人員接觸。「現在疫情嚴重,我們不能出村買菜,村裡的代表直接幫我們把菜送到家門口,真的是非常貼心的舉動。」
  • 警民同心共抗疫情——記宣威市得祿鄉迭那村村民助力疫情防控的二...
    在對迭那村實施疫情封控以來,全體執勤民輔警不畏嚴寒、晝夜堅守在迭那村迭那橋、小黑箐疫情防控最前沿,對進出迭那村的車輛、人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進行攔截勸返,廣泛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等工作。他們愛崗敬業、忘我工作的奉獻精神被迭那村村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 在疫病期間,河南省泌陽縣古城村全體村民共同抗疫,效果良好
    其中古城村全體人民眾志成城,在這「疫」戰中各司其職,各盡所能,為這場持久戰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黨的領導下,村委、黨員有序工作在這一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古城村委會迅速做出反應,嚴格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上級政府領導下組織人員進行定點站崗,科學封路。
  • 「五一」期間廣元市利州區白朝鄉月壩村遊人如織 村民吃上「旅遊飯」
    挑戰水上項目、欣賞鄉村風景、品味老街美食……5月2日,位於廣元市利州區白朝鄉月壩村的羅家老街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遊玩,景區內遊人如織。隨著疫情態勢持續平穩向好,旅遊景區陸續復甦,市民出遊意願逐漸提高,自駕遊、周邊短途遊成為五一假期主流。
  • 利用疫情騙取愛心賺橫財!緬甸這個壞傢伙,被抓了
    【緬甸中文網訊】內政部消息,仰光省端迪鎮,一名男子謊稱將向高級中學捐贈400輛自行車,疫情期間將捐贈600袋大米。沒想到,在男子的「慷慨」之下,竟通過Wave Money騙走111.5萬緬幣。目前,男子已被立案調查。
  • 泉州這個村村民愛心日日捐,幫貧助困永不間斷……
    洪塘村黨支部書記張清讀介紹,愛心微信群不但帶動村民互幫互助,也號召大家支持鄉村建設,成為村級溝通的平臺。如今村裡還把每月19日定為洪塘慈善活動日,利用群裡募集到的善款幫扶低保戶、困難戶,「大家各盡所能,希望能讓這個慈善日愛心活動長長久久永遠不斷」。捐資捐物互幫互助 幫重病村民渡難關「再次感謝各位鄉親和朋友的關懷與支持,日後我會盡最大能力回饋鄉鄰和社會。」
  • 疫情期間,在家嗑瓜子,太搞笑了
    疫情期間,哪也去不了,只能在家呆著!小朋友不讓進村宅在家大家是不是這個狀態呢疫情期間,希望大家能夠不信謠,不傳謠!像我一樣呆在家裡吃個瓜子就行了!送網友們一句話,自己健康,守在家裡,就是我們為國家做得最大貢獻,覺得有道理的網友,轉發一下,支持正能量,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 脫貧攻堅在行動 | 村子好像桃花源,人人都能把錢賺,林甸新富村走上...
    告訴他,如果能把村民的耕地都歸成片,達到我們的要求,咱們就可以再談。金洪亮趕緊回村,把村兩委的成員召集到一起,研究怎麼做村民的工作。幹部們分頭下到各屯,挨家動員做工作。他們幫村民算了筆帳。自己種地,一年剩不了幾個錢兒。把土地流轉給種地大戶,一畝地也就能給到350元左右。如果流轉給「綠生源」,一畝地500元,能多賺150元。
  • 農村速成鴨養殖戶,居然跟整個村的村民作對(續)
    接上文,因為他們夫妻的態度,當時也沒有什麼結果,後來村民就去找新任村長,希望新人村長說說話(做見證人的是前任村長因病去世了)村長就說這事我說了沒用,我不是見證人,我建議你們租給他們土地的幾戶村民去村委會說一下,最好向鎮裡反應一下,因為他這個鴨棚不是你們想拆就拆的,要負律責任的。
  • 【網絡媒體走轉改】觀念一新天地寬 —山南市貢嘎縣昌果村村民的...
    「今年賺了些錢,所以添了些家裡的日常用具。」達瓦笑呵呵地說道:「電視、冰箱都是新買的,快過藏曆新年了,家裡也得有點新氣象。」  而在2016年以前,達瓦夫婦和4個孩子還是守著家裡的幾畝薄田,靠著偶爾打些零散工維持著一家老小的生活。回憶起之前的日子,達瓦皺了皺眉頭說:「種地辛苦不說,最困難的是能換來的錢太少了,加上打零工,一年下來也就能存個4000塊錢。」
  • 疫情期間,開會不來,手機關機!瀋陽這個村支書,被免職!
    失職典型 就是一名「當了逃兵」的村黨支部書記 按照疫情防控期間的工作要求,村黨支部書記,應該堅守崗位,履職盡責,手機保持24小時開機狀態。然而兩次疫情防控會議期間,陳百勳都沒有參會,而且手機也始終處於關機狀態,村裡的防疫工作自然很難落實,長此以往,必定會給曹家村疫情防控造成難度。
  • 疫情下的河南淘寶村:100萬元宵節訂單說黃就黃,望早日再起鑼鼓
    他特別認可上海醫療救助組專家張文宏的一句話, 「你在家裡,不是在隔離,而是在戰鬥!」疫情下的「舞獅舞龍村」聽說記者要電話採訪,陳陽表示任何時間都可以,「反正最近非常空。」往年這個時候,「社火二代」陳陽都忙得連口水都喝不上;今年,突如其來的空閒,讓他覺得渾身不舒服。
  • 我的羊肉館,一年賺三年的錢,方法公開,你也可以做
    但是上面說了,這樣的場面只有短短的不到半年時間,生意再好,場地有限,時間有限也賺不多。那怎麼辦呢?如何做到標題所說的,一年賺三年的錢呢?大家算下,單單這塊,我們能賺多少錢?上圖是乾鍋羊肉,一斤的量,另搭些配料!
  • 探訪廣西「吸毒村」:村民曾以為用白粉造原子彈
    用村黨支部書記凌振森的話說,「這裡三面環邊,條條道路通越南,一不小心撒泡尿就違反國際法了。」  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但打通了村民邊貿往來的「小康之道」,曾幾何時,也為「敗家之毒」敞開了大門。村內不少年輕人染上毒癮,多個家庭因毒品陷入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境地,曾有4名村民因販毒被執行死刑。
  • 為戰勝疫情出份力,安徽一村8位村民踴躍無償獻血2300毫升!
    就此該村8名村民參加無償獻血,獻血量達2300CC,處在全鎮前列。出生於1999年的湯雨涵是位大三學生,是該村黨總支書記的女兒,以前在大學就參加過無償獻血,今年疫情期間一直未開學。當聽爸爸說村裡要組織人員參加無償獻血支援疫情防控時,她便主動報名參加,並一次性獻了300CC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