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壽寧建社會公益協會 旅外鄉賢傾情回報家鄉

2020-12-17 閩南網

  今年4月以來,壽寧縣斜灘鎮在本籍幾位退休老幹部的倡導和協助下,籌劃為開展專項改善和建設家鄉的公益事業而成立全鎮社會公益協會,通過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獻愛心、捐善款,初步籌集資金500餘萬元,目前旅外鄉賢葉石生、肖同春、葉石林、朱祥明等人合計贊助的360多萬元已進帳。

  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在外出的淘金一族中,斜灘鎮湧現出一批經受市場大潮的磨合、歷練和提升的新興民營企業家。諸如上海和重慶國際茶城董事長葉石生、陝西華東集團董事長肖同春、上海一通汽配城董事長葉石林、廣州泰源疏浚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祥明等人堪稱其中的佼佼者。多年來,他們心繫故裡、情牽鄉親,不忘桑梓情;他們弘揚中華民族「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真情回報社會,被譽為走出山門的慈善家。

葉石生該出手時且出手

  人稱「上海茶王」的葉石生,是來自閩東壽寧縣斜灘鎮的一名茶農,旅外經商的寧德市人大代表,上海、重慶福建商會副會長。他歷經20年磨練,以一個山裡人的膽識闖蕩上海灘,又到西南創建重慶石生國際茶城;從一個一文不名的閩東茶農,發展到身價過億的「上海茶王」。他創業成功,事業有成,一直關心家鄉建設。1998年以來,他個人為幫助家鄉修建村道、橋梁、學校、救災等社會公益事業捐資80餘萬元;2012年,葉石生老家渡船頭村建設「幸福工程」,重建新村,他帶頭認捐130萬元。返滬後,他最早匯來第一筆「三通」啟動資金。最近當地政府籌備成立斜灘鎮社會公益協會,他獲知後立即返回向鎮裡捐出贊助款50萬元。他說:「家鄉養育了我,回報鄉親天經地義,該出手時且出手。」一石激起千重浪,在他的帶動下,許多在外鄉賢的捐助款紛紛到位。

肖同春殷殷愛心系鄉親

  本世紀初期,在開發大西南的浪潮中,早年在外跑市場的斜灘青年肖同春,敢為天下先,率領一幫斜灘籍精明實幹的年輕人奔赴西安,尋覓到了千載難逢的契機,他們合股組建物業公司、鑄造高端市場,經過十多年的打拼,肖同春等人從這塊正待開發的大金庫裡淘到了第一桶金。

  儘管肖同春事業有成,但他淡泊名利,心懷感恩,回報社會,傾心慈善事業。2005年春,他首倡在壽寧縣成立華東慈善基金會,開始了他的慈善事業。到目前為止,他先後為支持教育、資助貧困生、幫助災區重建家園等捐款1000多萬元,其中於2011年,肖同春熱心響應福建省扶貧「兩會」的倡導,向省扶貧基金會定向捐贈100萬元,用於資助壽寧縣竹管壠鄉「造福工程」的建設;特別是今年4月間,他代表陝西華東集團向斜灘鎮社會公益協會匯款120萬元,作為資助鎮裡開展社會公益事業的專用基金。

  今年39歲的肖同春,現為陝西西安市人大代表、陝西省閩商商會會長、福建寧德市政協委員、福建省扶貧開發協會副會長。

相關焦點

  • 寧德壽寧:逐夢陽關道
    日前,記者來到壽寧縣採訪,所到之處,城鄉交通路網暢通無阻,經濟社會事業面貌煥然一新,全縣發展漸入佳境。壽寧通往寧德市區的行車時間,由原來近3個小時縮短到1小時30分左右,壽寧開始步入「高速時代」。今年,壽寧縣計劃投入15411萬元,完成鎮鎮有幹線——鳳陽支線、坑底支線、大安支線掃尾工作並交工驗收。
  • 「榮譽·擔當」2020年鄉賢工作精彩呈現
    二○二○年宿遷鄉賢十項亮點工作  人情減負當勸導  積極響應市委關於開展「人情消費減負年」活動的要求,充分發揮鄉賢植根群眾的優勢,市政協指導市鄉賢協會在全市開展「人情要減負、鄉賢來勸導」活動,倡議廣大鄉賢當示範、做榜樣,組建文藝宣傳隊、編排文藝節目開展巡迴演出,對重點對象戶登門勸導,引導群眾節儉養德、移風易俗,不斷提升城鄉社會文明程度
  • 寧德客運樞紐站往返壽寧等地線路正式啟用運營!
    10月14日,記者從寧德客運樞紐站獲悉,該站前往福安、壽寧、屏南、霞浦溪南、壽寧斜灘等客車時刻表福安:9:20、10:20、11:50、13:40、14:40、15:40;壽寧:8:05、9:05、10:05、11:05、12:05、13:00、14:20、15:20、16:20、17:50;屏南:7:30、8:30、9:25
  • 「閩東之光·壽寧夢龍」文化周活動啟動
    為進一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進壽寧縣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展示壽寧人文精神和時代精神風貌,提升壽寧文化軟實力,11月5日上午,「閩東之光·壽寧夢龍」文化周活動啟動。  11月 4日至11月7日在壽寧東區廣場舉辦夢龍文化民俗展演,一批具有歷史傳統的民俗文藝節目,包括戲曲(北路戲)、木偶(傀儡)戲、畲族山歌、舞龍舞獅、八寶燈、民間嗩吶、音樂舞蹈、奇門異術等在活動期間演出;  11月5日至11月9日,在縣東區夢龍廣場舉辦壽寧傳統美食節,一批具有壽寧地方特色的小吃、土特產等特色食品,包括金絲扣、米糕、餈粑、鼠曲餅等壽寧傳統特色美食及食材展,
  • 英林柯坑村鄉賢張良灝連續多年愛心助老踐行公益
    柯坑村老年協會會長張孫鉤告訴記者,類似這樣的暖心助老活動,對於張良灝來說並非第一次。「從2015年春節開始,張良灝就堅持每年拿出近30萬元的愛心資金,助力老協會為本村近360名60歲以上老人和殘疾人發放暖心敬老紅包及節假日暖心物資。其中,村內60歲以上及70歲以上的老年人,可分別領取500元及800元。」截至目前,張良灝捐出的回饋本村敬老愛老資金就已高達150萬元。
  • 革命老區壽寧告別零高速 今後到寧德僅一個多小時
    中新網寧德8月10日電 (葉茂)福壽高速是規劃的海峽西岸經濟區「三縱、八橫、三環、三十三聯」高速公路網中九條區域聯絡線之一,是拓展港區腹地、增強福建與浙江兩省交流的重要通道。8月10日12時,福壽高速公路正式通車,實現福建寧德市壽寧縣「零」高速的突破。
  • 南昌縣蔣巷鎮:凝聚鄉賢力量 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鄉賢作為紮根鄉村社會土壤的能人善士,既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有力推動者,也是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南昌縣蔣巷鎮始終把鄉賢工作作為鄉村振興重要抓手,建立鄉村兩級鄉賢組織,通過凝聚鄉賢力量,引導廣大鄉賢助力鄉村振興。  貧困學子就學,離不開鄉賢助力。
  • 壽寧「斜灘商幫」傳奇:從一家致富到普惠民眾
    據了解,近年來,在外創業的斜灘籍人士分布於北京、上海、西安、深圳、福州、廈門等地,合資或獨資創辦的專業批發市場和商貿企業達600多家,從業人員不下5000人,涉及茶葉、食品、輕紡、服裝、建材、電商、服務等行業,累計總投資額達10.8億元,2016年創產值19億元,是斜灘鎮去年工農業生產總值的5倍以上,成為「閩東商幫」的重要組成部分。
  • 「隱舍鄉賢」:凝聚各方力量,反哺家鄉汕尾
    有這樣一群遊子,在外依舊心繫家鄉、「反哺」故土。「隱舍鄉賢」團隊於2014年成立,從一開始的十餘人到如今的近四百八十人,隊伍逐步發展壯大,大多數成員是汕尾海豐籍、城區籍,領域涉及醫療衛生、農業、教育、文化藝術四個方面,大力支持家鄉發展。南方+記者專訪隱舍鄉賢主要發起人之一劉盛悅,了解這個團隊的成長之路。
  • 目前已恢復壽寧至福州、寧德、霞浦……
    2月17日起壽寧汽車站開始逐步恢復省際、市際、縣際、縣內班車目前已經恢復:壽寧至福州、寧德、福安、霞浦、斜灘以及公交線路1、2路——壽寧新聞網訊 吳超凱2月18日,記者來到縣汽車站,看到了部分班線已經恢復運營,旅客正陸續來到售票口進行購票。
  • 曹村鎮鄉賢聯誼會「鄉情滿滿」
    改革開放以來,敢闖敢拼的曹村人走出家鄉,在外開拓出了一片新天地。他們中,有闖蕩天下、開拓市場的商界能人,有在文化、科技等領域享有盛譽的專家學者……14時30分,曹村鎮鄉賢聯誼會成立大會在熱烈的掌聲中拉開序幕。市領導薛小平、池萬松、倪希傑等,曹村籍商界、學術界及其他各界鄉賢代表,以及曹村歷任主要領導幹部出席會議。
  • 航埠鎮:凝聚鄉賢力量 打造智尚小鎮
    航埠鎮聚焦招商引資、重大項目建設、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中心工作,深入挖掘鄉賢資源,發揮鄉賢在服務中心工作中的優勢,此外,積極探索「鄉賢+藝術」的模式,鼓勵鄉賢藝術家們以自己的「一技之長」反哺家鄉,進一步豐富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 客居異鄉 心念桑梓 臨海千餘鄉賢返鄉記
    蔡永波說,當前鄉村經濟、社會結構發生了極大變化,但重塑鄉賢文化,優化鄉賢回歸環境,吸引鄉賢用自身學識專長、創業經驗、文化情懷反哺家鄉,能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完善鄉村治理體系。事實上,鄉賢自發回歸、輔助村莊治理的事例,在臨海並不少見。早在11年前,為提升村民道德素養,東塍鎮東溪單村以慈孝文化為切入點,動員在外鄉賢出資成立了孝心、教育獎勵等基金會,獎學助教、扶貧幫困。
  • 2018年寧德各地重點校高考喜報出爐!留言處持續更新中……
    寧德晚報關注我們 看精彩寧德高考成績已經揭曉,我市多所高中陸續傳來高考喜報待續……寧德高級中學2018年高考本一和本科上線人數均大幅增長。本一72人,同比增長47%。本科404人(不含藝體),同比增長19%;本科(含藝體)440人,同比增加54人。
  • 掃黑除惡|寧德壽寧檢法兩長出庭,惡勢力集團成員認罪認罰
    掃黑除惡|寧德壽寧檢法兩長出庭,惡勢力集團成員認罪認罰 2020-12-01 2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建壽寧八鬥洋社區百家宴:吃出和諧「家」味道
    吳蘇梅 攝中新網寧德9月10日電 (吳蘇梅 葉茂)10日,正值福建寧德市壽寧縣一年一度的農曆八月初一「乞丐節」。該民俗節在當地流傳已久,在這一天,壽寧人三五家聚在一起在露天搭起爐灶,施捨米飯,求得大家平安健康。
  • 大洋街道鄉賢會實施「希望工程」為貧困學生發放愛心助學金
    在開學之際,為進一步實施大洋鄉賢會
  • 潮州市饒平縣汫洲鎮汫南社區居委會舉行鄉賢座談會,旅菲潮籍僑領林...
    編者語:在中國快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中,大量農村人洗腳上田,融入城市發展大潮,經濟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一批農村人通過發揮勤勞智慧取得了成功,成為鄉親們眼中的鄉賢。而「鄉賢」二字又飽含著鄉親們的期待,期待他們反哺家鄉。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走進海西】壽寧:打造「中國硒鋅綠谷」 建設富美茶鄉新城
    記者 朱建德  近日,由縣政協副主席梁峰帶隊的政協文史委考察團走進福建寧德壽寧,一路行來,驚喜不斷,感觸頗多。壽寧雖是個山區小縣,地無三裡平,但近年來卻搶抓機遇,發揚「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致力打造「中國硒鋅綠谷」,建設富美茶鄉新城,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經濟與社會協調快速發展的「百姓富、生態美」小康畫卷,正在浙閩邊界鋪展開來。
  • 汕頭潮陽公益基金會成立一周年鄉賢「反哺」認捐21.17億
    汕頭市委書記陳茂輝、潮陽區委書記陳新造為榮膺「公益慈善楷模」稱號的潮陽鄉賢授牌匾。汕頭市領導郭大欽、鄭通聲、陳棉生,市紀委副書記黃輝忠,深圳市政協原副主席姚欣耀,潮陽區區長林定亮等為榮膺「公益慈善之星」稱號的潮陽鄉賢授牌匾。  晚會開始前,陳茂輝在潮陽區政府會見了出席活動的潮陽籍鄉賢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