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一家賺錢的滷菜店,很多滷菜人都知道產品很重要,大家都知道要做一個招牌產品,但卻鮮少有人知道產品組合的重要性,產品組合有多重要?這就好比一個國家的軍備能力,光有核武器是不夠的,也需要飛機坦克潛水艇,甚至還需要有隨身攜帶的手槍……,各種不同用途的武器都發展起來了,才有戰鬥力。
那麼滷菜店的產品究竟該如何搭配組合呢?以下三個原則英雄哥認為你是要做到的:
1,必須一定要有主打產品,這是一家滷菜店的門面擔當,也是你是否有特色的體現,是去一家店的主要理由,目的是打造讓顧客想起某個產品就想起你的滷菜店。這跟每家飯店都需要有拿手菜的道理是一樣的,就因為一道菜讓很多人念念不忘,開滷菜店也是一樣,甭管你做多少產品,哪怕多達上百種,而且即使這上百種產品都是經過你精心打磨的的產品,你也得推出一道主打的滷菜產品,當顧客問你家什麼滷菜產品最好吃時,回答「都好吃」是行業大忌,正確的做法是推薦主打產品,形成顧客記憶點。
2,滷菜產品組合裡,必須要有高頻消費產品,也要有低頻消費產品。高頻產品一般是比較大眾的產品,不需要做消費者教育的,廣為人知的產品,比如傳統型滷菜店的豬頭肉、牛肉、豬蹄等等;而低頻產品一般是比較少見的,不容易吃到的產品或滷菜產品的衍生產品,比如傳統型滷菜店想打造差異化,可以滷點兔肉、海鮮等等,再比如和五香牛肉搭配銷售的香辣牛肉醬等
3,高價格滷菜產品和低價格滷菜產品要有搭配,更精確的叫法是高利潤產品和低利潤產品的搭配,高利潤產品用來賺錢,低利潤產品用來引流。有時候顧客去一家滷菜店買滷菜,有時候並不是因為你的店多有特色,而是你家有個滷菜比別家都便宜,很划算就買了。進店後發現你家還有很多好東西,順便就買了其他。這就是低利潤產品的價值。所以,滷菜店老闆在定價的時候,要記住並不是每個滷菜產品,都要設定得賺錢,都要設定一樣的毛利率,有些產品雖然不賺錢,但是當你撤掉以後,整個店都可能不賺錢了。
就好比水果店一樣,夏天賣西瓜其實大都不賺錢的,還很重,搬得還累死人,但是你還不能不賣,不賣顧客就不來了。
以上三個原則是英雄哥這些年開店的時候做產品組合的一些經驗,這些做法和我一貫提倡的單品策略並不矛盾,要知道單品策略不意味著只做單一產品,而是有側重點地去打造主打產品的產品組合。如果你是一家滷菜店,卻有且只有一個單一的滷菜產品,你也許活不過一個月,即便你是一個滷菜小攤,如果你只做一個產品,你的生命周期也會比較短,比如你只做你的攤子只賣鹽水鴨,顧客買了之後想要包花生米,還得去別個滷菜店,如果正好這家滷菜店也有鹽水鴨,試想這個顧客下次還會來嗎?
下面談一個關於開分店的話題,滷菜英雄會群裡有80%的小夥伴手上都有實體滷菜店的,其中不乏有生意很好的,有的人生意越來越好,但煩惱卻越來越多,因為並不代表這家店生意好了,開分店依然能複製這個生意,所以經常有想開分店的老闆向我支招,英雄哥藉此機會向所有想開分店的滷菜同行分享三點自己的想法:
1、第一家店生意好了之後,不要立馬開分店,而是要繼續總結規律,直到能夠清晰地分析出這家店成功的原因,核心要素是什麼,淡旺季有什麼起伏,有沒有競爭對手,有沒有面對過強勁的競爭,勝出的優勢是什麼
2、產品和生產流程是否穩定,這個是基礎。產品的穩定性就不用多說了,需要標準化,不能老闆不在,味道就一天一個樣,這樣會把老顧客都趕跑的。生產流程主要是指三個流程:一個是產品操作流程,如何保證出品穩定,二是店員的工作安排,如何保證售賣環節的標準性等等;三是顧客接待流程,如何保證顧客滿意,有沒有標準化的接待流程,這三個流程要梳理好,只有流程穩定了,分店才能自動運轉。
3、有沒有靠譜的團隊,老闆不在,那本來由老闆要操心的那些事情需要有人來做啊。表面上看就是需要有幾個很穩定的員工,他們願意幹,有能力幹,積極性也高。更重要的是制度激勵,尤其是對店長的激勵,幾個常見的激勵方式:獎金,提成,分紅,看看哪種方式更適合自己的店鋪。
4、如果你是第一次開分店,在各項標準化還不健全的情況下,放手還不能一次就放,要一點點放,我們家族滷菜店第一家店最開始就我爸和我媽兩個人,後來招了一個員工跟著培養了一年,第二年又招了一個新店員,我媽或者我爸分別和老店員,還有新店員在店裡,這樣又培養了一年;到第二家店時,我爸媽就基本上可以不用在店裡了,但是第三家店開業的前三個月都會在店裡,前半年會重點關注,三天兩頭在店裡幫幫忙。即使後面都穩定下來了,很多事情還是我們自己做,因為這些事情員工做不了或者沒能力做,只能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