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紅腸,就是哈爾濱最地道的伴手禮,那種充滿肉香、蒜香、果木香的味道就像這個城市一樣——歐陸風情的洋氣建築和粗糲豪爽的苞米碴子口音和諧混搭。老哈爾濱人稱呼紅腸的方式,也恰能表明這種「洋氣」和「土氣」的結合,他們用略帶生硬的東北口音說:「今兒晚上得整兩根「裡道斯」——「裡道斯」正是紅腸的俄語單詞音譯。
哈爾濱紅腸是一種原產於立陶宛,用豬肉或牛肉和澱粉等材料加工製作的香腸,由1898年中東鐵路修建後,大量進入哈爾濱的外國人將它帶到了冰城。
「裡道斯」選料嚴謹,配方考究,加工精細,多種調料,經醃製、拌餡、灌腸、煮、燻等歐式傳統工藝精心製作。特別是在烘烤時,一定要用大小興安嶺上樹脂少的柞木、椴木、樺木、榆木作為烘烤燃料,最後的煙燻過程也要在12小時以上。成品的「裡道斯」,一節骨連著一節骨,每節骨長約10公分左右 腸餡結構緊密,筋道、肉道,有「咬頭」。
從外觀上看,秋林裡道斯紅腸顏色較深,棕色偏黑,皺紋較深,表面有黑色的木灰點;從味道上說,秋林裡道斯紅腸的果木薰香味最重,外皮有些酥脆。喜歡煙燻味道的人拿起一根秋林裡道斯紅腸,吭哧一口,直接咬下去,過癮至極。但有很多口味清淡的朋友對這種純正的煙燻味兒不太適應,更喜歡下面要說的「商委紅腸」。
其實,哈爾濱紅腸的食材、配方都是相似的俄式做法,細微的差別可能只有哈爾濱本地人才能說得清。而且每個人對於紅腸的味道都有不同的偏好,比如戀愛學姐是紅腸的資深愛好者,這幾年最喜歡的是秋林裡道斯;學姐的媽媽更喜歡農大紅腸;八路哥則非常喜歡用烤箱烤過的肉聯紅腸——把紅腸切成2mm左右的薄片,放在烤盤裡用烤箱微烤幾分鐘,烤焦肥肉溢出來的油脂讓他覺得幸福感滿滿。
哈爾濱比較正宗的燻醬品牌店有:秋林裡道斯、哈肉聯、商委、農大、正陽樓、一手店、裕昌、義利、道臺府…… 在路邊看見這些店,走進去隨便買點嘗嘗,一般都錯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