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塵封了28年的「世紀懸案」告破背後,神秘「族譜」屢立奇功!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3月6日,據南京市人民檢察院通報,南京市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提請逮捕的麻某鋼涉嫌強姦、故意殺人一案,經審查依法作出批准逮捕決定。至此塵封了28年的「南醫大姦殺案」終於告破!

在其偵破的過程中,有一個細節值得我們注意:南京警方經深度應用最新刑事技術,在徐州警方配合下,明確該市沛縣一麻姓家族人員中有重大作案嫌疑。

近幾年來,全球許多「世紀懸案」陸續告破,但告破手段與我們想像的有所不同,大多採用了這個「最新刑事技術」。

2013年,美國波士頓警方通過一個小夥的DNA揪出他犯了事的叔叔,進而破獲了一樁50年前的強姦殺人案,此時兇手已經死了40年。

在2016年的中國,一個因為行賄而被採集血樣的中年人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一念之貪竟破了一起18年前轟動全國的大案——1998年他的遠房侄子先後在甘肅省白銀市、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犯下了11起驚天命案。

同樣,在2018年,一個不知名的美國人把自己的基因信息上傳到家譜網站,這個充滿好奇心的舉動讓其素未謀面的遠方親戚落入了法網——已經72歲的「金州殺人狂」,他在1976年至1986年期間犯下了至少12起謀殺、51起強姦和120起入室盜竊案。

從未見過的遠房親戚殺了人,而警方竟然通過家族DNA順藤摸瓜找到兇手,這個被視為刑偵「黑科技」的Y-STR技術到底有多牛?

文丨崔赫翾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有了嫌疑犯的DNA,為什麼還要追兇28年?

28年前的一個雨夜,南京醫學院一個林姓女學生在上自習後失蹤,四天後,她的屍體在學校教學樓天井內的窨井中被發現,頭部有鈍傷,窒息而死已有多時。

圖為1992年案發時的現場 圖源:南京警方

那段時間淅淅瀝瀝的雨衝刷了腳印、氣味等證據,但警方還是在受害人體內發現了殘留的DNA。

兇案發生在學校中,兇手甚至還與當年學校的保安打過照面,根據保安的描述,警方繪製過模擬畫像。案發後,南京警方連續數月開展了大規模走訪調查和摸排,與被害者同一屆的男同學都被一一排查過,核查線索數千條,走訪排查人員超1.5萬人,警方還一度重金懸賞,但案件依舊沒有取得突破。

這起案件成了壓在很多人胸中的塊壘——一連多年,受害者的父母都要千裡迢迢趕到女兒曾經的校園,祭奠愛女,然後走進刑偵支隊,打聽案件偵破的進展情況。面對受害者父母,當年的辦案民警亦有強烈的自責和愧疚,而南醫大的師生也因這次惡性案件感到壓抑,正如受害者林某的一位學姐所說,「每一個南京醫學院的女同學想到這件事都想哭。」

心中的這塊石頭一壓就是28年。

2020年2月21日,一個線索,給關注這件冷案的人點燃了希望——警方實驗室發現,28年前從南京重大強姦、殺人案死者身上提取的嫌疑人DNA數據,在不遠的沛縣尋到了「親戚」。基本確定嫌疑人為被盤查人員麻某俠近親人員。

破案在即,警察連夜突擊提取了麻某俠家系中本村符合年齡條件的11位男性的DNA,可惜並不吻合。難道是其中環節出了問題?沛縣公安局會同南京警方經對麻某俠所在家系進行深挖,得知其家族內還有一名成員麻某皊,早年在南京當兵並已在南京定居多年。

南京,這條線索讓辦案民警眼前一亮。不僅如此,麻某皊的兒子麻某鋼符合作案嫌疑人年齡,而且一直住在南醫大附近的石鼓路。經鑑定,麻某鋼DNA與犯罪現場提取的死者陰道拭子DNA分型完全一致。功夫不負有心人,塵封了28年的命案至此終於告破。

圖為犯罪嫌疑人麻某鋼被南京警方抓獲

此時,他已在南醫大附近這條幽靜的死胡同內生活了20多年。有著穩定工作,職工住房,以及一個還算美滿的家庭。

跨越了28年的追兇歷程與我們日常看到的美劇大有不同,在美劇中,逮捕犯人通常一氣呵成——

第一步,鑑識科人員從物證上獲得生物檢材後,用微量臺式離心機對其進行高速離心;

第二步,離心後進行「擴增」,通過基因測序儀就可以檢測出DNA信息;

第三步,經過基因測序檢驗後的DNA信息將被傳送至數據分析室,接下來就是等待。直到屏幕中傳來了 「MATCH」(匹配)字樣,兇手鎖定,大功告成。

這種神奇的偵破技術距今已有幾十年歷史。

1953年,沃森和克裡克闡明了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開闢了分子生物學的新紀元,雖然該技術迅速滲透到醫學、農業研究等各個方面,可直到1985年才被英國遺傳學家亞歷克·傑弗裡斯教授應用於法醫物證鑑定,每個人的DNA與生俱來且各有不同。而我國則是在1987年將DNA檢測技術應用於偵查破案。

可實際上真如美劇中一樣簡單順利嗎?

為了偵破案件,首先你要提取嫌疑人的DNA證據。

即便有了新的刑偵技術,但最初的DNA檢驗時要求很高,需要微克級的DNA樣品、完整未遭破壞的DNA分子。高門檻將很多生物檢材拒之門外,直到90年代初PCR技術的發明與應用降低了這個門檻。

簡單來說,這個技術能夠在體外進行DNA複製,無論化石中的微生物還是犯罪現場中遺留的體液、毛髮、皮膚等生物信息,只要能從中分離出一點DNA,就能通過這個技術擴增,而使DNA片段大幅增加,並應用於檢測。

案件中,新技術有了,罪犯的DNA也提取了,但也僅僅朝真相邁了一小步而已。因為接下來最大的難點在於,該和什麼對比呢?

曾經轟動全國的「白銀殺人案」犯罪時長橫跨14年,犯罪嫌疑人犯案後留下了數量不等的精液、指紋、足印等身體特徵線索,甚至還有模擬畫像。

圖為「白銀案」模擬畫像

即便如此,在那個沒有手機、網絡,連公共攝像頭都不發達的年代,警方也只能通過走訪與摸排這種最原始的方式辦案。幾年時間裡,白銀城區先後啟動全城適齡男子普查指紋、抽血驗DNA 。

但由於當時條件所限,連指紋都是一枚枚用肉眼來排查,就更不用說DNA了。更何況兇手高承勇小心翼翼,讓他在被逮捕前沒有留下過任何犯罪記錄,因此也就沒有留下可以對比的DNA來精準追兇。

面對白銀市的幾十萬人口,刑警都無異於大海撈針,更不用說擴大範圍了。

美國的「金州殺人案」也採用了直接排查的方式,並且優先將範圍鎖定在與受害人相熟的人群。當時警方無法查證遠在另一個小城市的案件會是自己轄區的犯罪分子所為。

而發生在南醫大的案件同樣如此,根本沒有對比。

相比之下,1997-1998年陝西歷史上最大的系列強姦殺人案的破獲是因為兇犯王萬明再次犯案。

1998年12月13日,王萬明在準備對一名女性進行強姦傷害時,女性反抗逃脫後報警,兇犯在警民合圍中被抓獲,最後憑藉遺留在犯罪現場的DNA匹配一錘定音,確定了他就是在短短一年時間內作案52起,致20人死亡的殺人犯。

可見,想要偵破,必須精準匹配。只有將DNA檢測技術和一個擁有龐大信息的資料庫結合起來,才能從茫茫人海中找出嫌疑人。而一個全民的DNA基因庫不是說有就有的。

一是投入過大。我國擁有巨大的國土面積和人口基數,需要相當多的人力動員、技術人員培訓、設備購置等。但資源與預算有限,這種資料庫的用途相對單一,過度向公共安全方面傾斜資源的行為並不可取。況且時間也是成本。

二是在倫理與法律上會引發爭議。2013年,山東濱州濱城區發生了38起學生宿舍盜竊案,由於涉及資產較多,有20餘萬元。山東濱州學院上演了一場採集學生DNA的行動,5000多名本科男生全部被一一採血查驗DNA。

這件事當年引起了廣泛討論,許多人認為把5000多男生當作嫌疑犯而採集DNA就是一種疑罪擴大化的做法。而在市場維度內,難免在醫療、教育、保險、就業等領域產生基因隱私權與知情權的衝突,以及基因歧視現象等。

用Y-STR結成一張網,實現模糊匹配

一方面是等待昭雪的累累舊案,另一方面是各種客觀條件的制約。左右為難中,破獲南醫大案的那種從先定位家族再篩查到人的新技術帶來了刑偵新思路——Y-STR成功解決了一系列「冷案」。

比如,發生在1995年的湖州特大搶劫滅門案,就是通過家系比對,確定了安徽蕪湖南陵縣的劉姓一族,再通過排查揪出了躲了22年的犯罪嫌疑人劉永彪。看到白銀案因為親屬被抽DNA而破案,劉永彪說:「當時我就想,不出一年就要輪到我了。」

還有2004年南京棲霞區仙林一處樹林裡曾發現一無名女屍,由於地處荒郊野嶺,根本沒有目擊證人等線索,案件一度擱置。12年後,棲霞公安分局DNA實驗室藉助Y-STR技術,將兇手的來歷縮小在安徽六安市青山鄉周邊多個鄉鎮的武姓家族男性成員,最終排查300多人後確定嫌犯。

而在國外,這項技術的應用也十分廣泛。為了破獲1972年美國查明霍利斯性侵死亡案,警方曾進行近2000次走訪,於2000、2004年兩度將嫌疑人DNA錄入DNA指標系統和DNA聯合索引系統進行比較測試,仍沒有任何收穫。直到2018年,警方將嫌疑人DNA數據上傳到「基因家譜」網站上,意外地匹配上了嫌疑人一位親屬的DNA,最終鎖定一名叫愛德華·布朗的男子,雖然這人已經在2003年去世,但警方還是挖出布朗的骸骨進行DNA檢測,最終還給逝者一個公道。

這樣的例子近幾年數不勝數,而這項技術最大的貢獻就在於,它做到了「模糊匹配」。

以前如果資料庫沒有對應的DNA,且罪犯「金盆洗手」,那他就很可能逍遙法外。而Y-STR能讓警方可以通過找到嫌疑犯的遠親,與已知父系親屬DNA建立聯繫,進而鎖定犯罪者。這極大縮小了搜索範圍。

要說Y-STR檢測技術的運用原理,首先,Y染色體有「傳男不傳女」的特性。

女性的染色體是XX,男性的染色體是XY,Y染色體一定是男性的,也只有男性有,所以它在家族裡代代相傳。Y染色體的一個特點,是不會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發生基因重組。只會通過一些被稱之為短串聯重複序列(STR)特殊的片段突變而進化。故此包括兄弟、父子、叔侄、堂兄弟和祖孫等都具有同源的Y染色體。

其次,STR分析的優勢體現在可以同時鑑別多個STR位點。

Y染色體上的遺傳標記主要包括STR和SNP,其中SNP突變率極低,在幾代家系內可以認為不發生突變,但是絕大部分SNP位點只有兩個等位基因,個體識別能力較低,而STR則不同。

通常情況下,每一個STR位點會被約5-20%的人們所共有,如果兩個人有4個Y染色體STR位點完全匹配,他們擁有共同父系祖先的概率近95%,若有5到9個STR位點完全匹配,概率則將近100%。若想確定是同一個人,則需要更多的匹配。相比於大海撈針地找一個人,找一個家族似乎更容易。

比如前幾年轟動學術界的「曹操身世之謎」採用的就是這種技術。在全國調查採集了各地79個曹姓家族聚居地的男性及夏侯、操等姓氏男性的靜脈血樣本1000多份後,通過現代基因反推,以及對曹操叔祖父曹鼎古DNA雙重驗證後,終於給出了曹操身世的「實錘」——他並非漢相曹參後代,從夏侯氏抱養而來的說法也不對。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韓昇(中)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曹操家族DNA的研究情況。新華網 劉曉晶/攝

千年前的人物尚可通過Y-STR追溯,更不要提幾十年內的兇殺案。

就「白銀殺人案」來說,2016年8月19日,警方通過資料庫比對,發現當地在押的高姓受賄犯人Y-DNA染色體特徵值與當年的疑犯高度相似——有27個Y基因座匹配。也就是說,這兩個人無論是否見過面,都是一家人。於是警方隨即要求高家男性直系親屬挨個錄入指紋並提取DNA。通過比對,警方發現其遠房表侄高承勇指紋和DNA與命案現場生物物證高度吻合。2016年8月26日,高承勇落網。同時,高承勇交代了犯案的全部過程並認罪,案件宣布成功告破。

美國「金州殺人案」的偵破則更戲劇化。

1976年,美國加尼福尼亞州東部地區開始連續出現手法相似的入室強姦殺人案件,3年間至少有幾十名獨居婦女慘遭強暴。而從1977年起,罪犯開始變本加厲,夫婦半夜在家中被侵犯,經常性地留下兩具屍體。從1975年到1986年近十年間,這名罪犯就犯下了12起兇殺、50多起強姦案的累累血債。

但從1986年之後,兇犯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帶來的恐慌卻並沒有結束。很長時間裡,當地防身武器大賣,手槍成了睡覺標配。就連薩克拉門託的地方檢察官都回憶起小時候睡覺時她爸爸會把槍放在枕頭下,媽媽則會放冰插,惶惶不可終日。在2013年,還有人出版了以兇犯為原型的小說《我將在黑暗中消失》。

警方的追兇同樣沒有停止,雖然這個兇手具有高超的反偵察能力,但依舊留下了不少體液這樣的生物證據,可警方卻始終不能憑此縮小調查範圍,美劇中的橋段並沒有如期上演。2017年,聯邦調查局甚至懸賞5萬美元,希望民眾提供幫眾,但諸多努力多無疾而終。

2017年,就在案件快要變成「千古懸案」時,一個尋親網站給所有關注這起案件的人帶來了希望——每天因為好奇等各種原因,有源源不斷的DNA樣本被上傳到網站上,而上傳了自己基因數據的人,對於他們來說,不僅可以分析自己的人種基因構成,還可以通過網站龐大的基因資料庫比對,找到自己失散多年的親戚。

對於警方來說,這意味著DNA可供匹配的變多了,提供了更廣闊的搜查空間,雖然不能確保兇犯有這樣的好奇心,但保不準能找到與他一個家族的人。於是一個假裝成普通用戶的「金州殺人狂」的DNA數據被上傳到網站。

靜候總有收穫,2018年,與「金州殺人狂」DNA部分匹配的人終於出現了。沉寂30年的案件,自此初露端倪。雖然一直追蹤到了兇犯的曾曾祖父,但範圍從茫茫人海縮小到一個家族已屬破案在即,接下來就是各種排查。

中間坐輪椅者為犯罪嫌疑人迪安傑洛。

2018年4月,警方終於找到了真兇:行將就木(當時已72歲)的前警員約瑟夫·詹姆斯·迪安傑洛。

「以Y找群(家系),以常染色體DNA找人」的偵查模式正愈受重視和推廣普及。

只依靠Y-STR,陳年舊案就能無往不破了嗎?

可別高興太早,依靠Y-STR,陳年舊案就能無往不破了嗎?

首先,Y庫建設任重而道遠。

公安機關雖然正大範圍推廣這一技術,但需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信息建庫,前期要做大量的人口普查、人口排查工作,直到把每個家庭的族譜比對完,才能建設Y資料庫。

鄭州是最早在全國建Y-STR資料庫的城市。最近幾年,內蒙古赤峰、河南鄲城、浙江等地均啟動了建立Y-STR資料庫的工作。但目前Y庫的資料仍然有限。

其次,在人口流動頻繁的地區情況較為複雜。

如果案件發生在相對封閉的環境,可通過Y染色體分析來推斷犯罪嫌疑人可能的姓氏。選擇每個家系中幾個人進行Y-STR分析,就能迅速的縮小範圍。但這只是理想模型。中國歷史上存在改姓、賜姓、隨母姓以及領養等複雜情況,況且隨著現代城市化的進程,大量人員流動會造成很大誤差。中國目前有13.7億人口,100萬個姓氏家系,但中國人Y-DNA的多態性十分有限。

雖然Y-STR還有其局限性,但我們的刑偵「黑科技」也越來越高級。

比如和指紋掌紋相關的技術。「大人群指掌紋高精度識別」構建了指紋紋理的拓撲和統計模型,他能將重疊指紋分離,還能在指紋扭曲變形的情況下進行校正。

而基於新算法的指掌紋自動識別系統,捺印指紋查重在千萬分之一漏識率前提下,比對速度可達到10萬人次以上/小時。指掌紋正查比對精度在這幾年相比傳統算法至少提高50%以上,指掌紋倒查比對精度實現90%以上正確率。

公安部人像對比系統也是近幾年破案的一大「殺手鐧」。藉助在全國率先試用的公安部人像對比系統,上海警方接連抓獲了3名16年前命案的犯罪嫌疑人。

犯案後來改頭換面?沒用。

外貌變化有著相對固定的規律,將嫌犯十幾年前的照片,與新拍攝的證件照進行比對,系統從十幾億人中找出相似度較高的對象,只需要不到十秒。

還有天網工程。它可以實時監控系統所捕捉到的畫面,行人旁邊出現的標識框中將顯示年齡、性別、衣著等具體情況。同樣的技術也適用於機動車,機動車的類型和顏色能夠得到識別。

罪犯想隱匿於世?沒門。

這樣的攝像頭有2000萬個,還配備人工智慧技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監控系統。

時隔28年,南醫大舊案破了,也讓另一件發生在南京的「南大碎屍案」再次引發關注。不過,相對於南醫大的案子,南大碎屍案從觀感上更慘烈,兇手也更不留痕跡——為消滅作案痕跡,兇手將其遺體煮熟,並切割成2000片以上,拋灑在南京多個地方。但隨著科技發展,破碎的希望,也將有重新構建起來的可能。

還有很多尚未偵破的案件,比如1994的清華「朱令鉈中毒事件」。這是一場警方認定的投毒事件,但此案經過調查之後,幾度沉浮,兇手至今仍逍遙法外,尚無明確結果。

而2007年發生在湖北的紅安「12.26殺人案」,一夜之間,8條鮮活的生命慘遭毒手。這起案件,是1949年以來湖北刑事犯罪致死人數最多的一起命案,至今尚未偵破。

但無論經過多少年,在一代代刑偵人員的不斷努力下,隨著刑偵手段的不斷進步,這些惡劣的刑事犯罪案件總會偵破。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相關焦點

  • 中國一起塵封了28年的「世紀懸案」告破背後,神秘「族譜」屢立奇功!
    至此塵封了28年的「南醫大姦殺案」終於告破!  在其偵破的過程中,有一個細節值得我們注意:南京警方經深度應用最新刑事技術,在徐州警方配合下,明確該市沛縣一麻姓家族人員中有重大作案嫌疑。  近幾年來,全球許多「世紀懸案」陸續告破,但告破手段與我們想像的有所不同,大多採用了這個「最新刑事技術」。
  • 滁城12年前王義興烤鴨店兇殺懸案告破
    原標題:12年前滁城王義興烤鴨店兇殺懸案告破2003年9月26日凌晨,滁城王義興烤鴨店發生一起兇案案件,一名男子將與其戀愛的一名女子殘忍殺害。此案在當時引起廣泛關注,社會影響極為惡劣。案發之後,警方很快鎖定1974年出生的上海市人張某,然而張某早已逃之夭夭不知所蹤。
  • 近期,韓國33年懸案偵破,DNA技術屢建奇功
    9月18日晚,韓國SBS電視臺報導稱重大懸案之一的「華城連環殺人案件」取得重大突破,警方已通過DNA比對基本鎖定嫌疑人。而這離案件發生,已整整過去33年 。19日上午,韓國警方舉行了記者會通報了案情,稱雖然DNA相同,但嫌疑人的血型和警方此前調查的結果有所不同。
  • 中國最大懸案銀幕開庭 《王牌》真相80年未解
    中國最大懸案銀幕開庭 《王牌》真相80年未解 來源:人民網-娛樂頻道  2014年12月08日11:14 人民網北京12月8日電(記者蔣波)由林志玲、梁家輝、鍾欣潼
  • 天津一22年懸案告破 殺人辱屍犯罪嫌疑人落網
    中新網天津6月9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9日從天津市公安局獲悉,該市一22年懸案告破,殺人辱屍犯罪嫌疑人落網。時間回溯到22年前的那個夏天,1998年6月27日,天津市寧河區某村發生一起惡性案件,瑤瑤(化名)在上學途中失蹤,屍體在村西的玉米地內被發現。經檢驗,系被他人扼頸窒息死亡後被侮辱。由於該案性質嚴重,影響惡劣,當地群眾不敢讓孩子單獨外出。
  • 《22年後的自白》重磅炸彈 神秘人物令慘案再起波瀾
    今日,2019開年懸疑大作《22年後的自白》發布全新劇照與人物關係圖,頭戴面具的神秘人物登場,讓本就角色繁多,撲朔迷離的案件再起波瀾。「一場塵封22年的驚世懸案」背後,隱藏著更為駭人的真相。
  • 俄羅斯公布迪亞特洛夫事件調查結果 61年懸案告破
    據外媒報導,1959年的神秘懸案「迪亞特洛夫事件」在近日終於公布調查結果。俄羅斯總檢察長辦公室向媒體展示的調查報告顯示,9名遇難者的死因是因為雪崩和惡劣的環境。
  • 塵封近20年!齊齊哈爾小燕系列強姦案告破 東北朋友記得這個案件嗎
    「你是小燕嗎?」「不……不是。」「小燕胡同」的由來與一起系列案件密不可分。「2002年到2011年,崗西附近連續發生強姦案,當時的犯罪嫌疑人我們一直沒有找著。」刑偵大隊重案中隊中隊長顏鵬說。兩個詞,觸碰了塵封近20年的記憶今年2月,正是防疫檢查的關鍵時期,所有人員進出必須佩戴口罩、掃碼、測溫。在齊齊哈爾富拉爾基區,防疫卡點的工作人員遇到一名奇怪的中年男子。
  • 電影《殺人回憶》原型兇手被抓 韓國這三大懸案你知道嗎?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實習生 胡雙悅說起韓國歷史上最駭人聽聞的懸案,發生於1986年至1991年間的「華城連環殺人案」可以稱之為「懸案之首」。近日,據韓國媒體報導,警方已通過DNA確定了華城連環殺人案嫌犯,這樁轟動一時的懸案33年後終於告破。9月19日早上,韓國警方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不會因為該案追訴期已過就放棄調查,將成立57人專案小組繼續分析DNA偵破。
  • 窮盡一切手段 想盡一切辦法——呂梁19起塵封命案告破
    黃河新聞網呂梁訊12月18日,從呂梁市公安機關命案積案攻堅行動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以來,在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大力支持下,經過辦案民警的不懈努力,呂梁警方成功告破19起塵封命案,將逍遙法外的29名案犯繩之以法,消除了一批重大社會治安隱患,告慰了受害人及其親屬,慰藉了歷任辦案民警,伸張了公平正義
  • 不雅檢討書牽出陳年懸案,查清真相才能善終|長城評論
    一場風波引出一件懸案,外界的關注焦點,很快隨之發生轉移。目前為止,關於此案還缺少詳細的信息,但任某飛妻子當時懷有七八個月身孕,且是鈍器撞擊腦部致死,這些簡要案情足以說明此案的犯罪性質相當惡劣。值得一提的是,女生家屬「任某飛的風評很差」的說法,讓很多人將質疑的矛頭,對準了任某飛。
  • 《你是兇手》曝真相成謎版海報 王千源陷十年懸案
    今日,影片正式發布「真相成謎」版海報,海報中,三個角色的命運被塵封十年、以相同作案手法再現的綁架案緊緊串聯著,王千源、宋佳、馮遠徵三人三面,各不相同的情緒被相應的罪案線索無限放大,在兩起罪案裡越查越深,等待著真兇現形。
  • 20年前一樁懸案:被稱「人類破不了」的案子,華人神探都束手無策
    《懸案》系列專欄第003篇:樓梯懸案歷史九點半 | 文「法證之父」埃德蒙·羅卡有句名言:凡兩個物體接觸,必會產生轉移現象,即犯罪現場調查中,兇犯必會帶走一些東西,亦會留下一些東西但在實際操作中,人總會有疏漏的時候,羅卡定律也束手無策,於是就有了懸案。在人類遺留的眾多懸案中,美國「樓梯懸案」曾名噪一時,它是發生在20年前的一樁懸案,也被稱為「人類破不了」的案子,華人神探李昌鈺都束手無策。美國警方評價「樓梯懸案」時認為:真相或許永遠只有兇手和死者知道。
  • 「浙江第一懸案」告破背後:赴33省市追兇 檢驗物證千萬份
    這起最早案發於22年前的系列持槍搶劫殺人案告破。  「寧波、紹興系列持槍搶劫殺人案是浙江公安歷史上公安部督辦未破的第一大案,經過6任公安廳廳長和專案組22年鍥而不捨的努力,終於等到了這一期待已久的時刻,給全社會特別是受害人家屬一個交代。」浙江省公安廳刑偵總隊總隊長、專案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俞流江在新聞發布會上感慨萬分。
  • 懸案告破!命案逃犯搖身一變當經理 20年後落網
    而今年的正月初六,也就是2019年2月10日,這一天對於湖北棗陽一位80多歲的老人來說,更是意義非凡。因為20年前殺害她兒子的兇手終於落網了。那麼兇手究竟是誰?20年前又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會讓她的兒子遭此毒手呢?事情還要從1999年開始說起。時間回到1999年,此時的湖北棗陽,棉花是很多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對於杜某林和杜某勇兩個家庭來說更是如此。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郭氏族譜
    11漳州圖書館漳圖27漳州郭福建 龍海 角美 郭氏族譜(流傳)11漳州圖書館漳圖28漳州郭郭氏源流1>1漳州圖書館漳圖4.28-17漳州郭福建 龍海 流傳 流傳 郭氏族譜11漳州圖書館漳圖4.28-18漳州郭福建 華安 岱山 寶山 郭氏族譜
  • 日本「滅門懸案」:兇手逍遙法外18年,警察每年排隊向死者謝罪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這樁案件卻一直沒有告破,現已成為了日本史上最大的懸案之一。也正是因為這樁案件一直沒有告破,現如今日本警方每年都要去死者家裡獻花道歉,這到底是怎樣的起慘案呢?一、兇手的作案方式在接到報警電話後,日本警方很快就到達了案發現場。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林氏族譜
    (民國)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251閩臺館林南靖梧宅營頂西河林氏萬安族譜(1986年)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252閩臺館林康美林氏志譜11漳州圖書館漳圖4.28-58漳州林福建 雲霄 龍坑林氏族譜11漳州圖書館漳圖4.28-59漳州林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鄭氏族譜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鄭氏族譜2009-05-14 15:06     來源:福建省臺辦     編輯:楊笑>屬地姓氏族譜名稱部數冊數借出單位原 編 號龍巖鄭滎陽郡上杭鄭氏族譜>11上杭族譜館FJSH143龍巖鄭鄭氏宗譜11上杭族譜館FJSH147閩臺館鄭清溪嶺頭鄭氏族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