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奶吧無證經營 監管部門如何管理

2020-12-21 東方網

原標題:鮮奶吧無證經營 監管部門如何管理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在中國乳都呼和浩特,鮮奶吧像雨後的春筍,遍及城市的大街小巷。近一年來,鮮奶吧的出現,似乎又喚起了人們久已塵封的記憶,很快這一新鮮的經營方式受到眾多消費者的青睞。

  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權威人士透露,呼和浩特市有鮮奶吧將近80家,全內蒙古自治區大約有170到180家。這些鮮奶吧經營業態模糊,有的由工商部門發過營業執照和食品流通許可證,有的是以餐飲飲品的形式發過證。

  近日,《中國質量萬裡行》記者在對呼和浩特的鮮奶吧調查中了解到,目前所有鮮奶吧由於監管風險大,證照已被原發放機關收回,暫時處於無證經營狀態。

  讓人歡喜:熱騰騰的鮮奶溢著奶香

  內蒙古呼和浩特,中國乳都,這裡的人們飲食結構更對牛奶有著天然的依賴,奶業市場更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些鮮奶吧受到青睞的原因,都是由於牛奶「新鮮、便捷」。

  在呼和浩特橋靠西街牛嬤嬤鮮奶棧的店主介紹,「牛嬤嬤」的奶源來自自建牧場,他這個店屬於加盟店,每天早上6點由牧場的送奶車將新鮮的牛奶送過來,經過巴氏殺菌後冷藏等顧客上門。顧客或帶走或坐在在店裡消費,店裡還負責用微波爐為顧客把鮮奶加熱,保證顧客不需麻煩拿到就可直接飲用。

  「這裡的牛奶都是當天的新鮮牛奶」店主說,「當天賣不掉剩餘的牛奶,在晚上我們都做成酸奶冷藏」。所以鮮奶吧除了新鮮的牛奶,還有酸奶、奶昔、冰激凌和各式糕點。

  「我這大部分顧客都是辦卡的會員。」店主對自己奶棧的客源充滿了自信。加熱好的鮮牛奶零售價每斤(0.5公斤)8元,要半斤的5元,辦卡的會員每斤6元,會員卡面值100、200、300、500,由顧客自由選擇。奶棧為會員顧客提供盛奶的容器,為半斤或一斤的大口玻璃瓶,外面配一個用於保溫、防燙且易於攜帶的布袋。

  家住金宇文苑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在這家奶棧辦了200元的卡,每天早晚兩次來刷卡取奶,尤其是早晨,由於自己工作忙,孩子上學又早,根本沒有時間做早飯,

  「在奶棧辦了卡,每天熱鮮奶取回去就可以喝,再配些糕點,早飯就解決了,還不缺營養,很方便。」張女士說。

  在這家店,記者也親自體驗了一把。記者在店裡坐下來點了半斤鮮牛奶和一些糕點,半斤鮮牛奶5元,糕點5元,一共消費10元。店主把鮮奶一拿上來,記者就被吸引住了,熱騰騰的還帶著一股原奶的馨香,半斤過後,意猶未盡,再要半斤,總共消費15元。

  讓人擔憂:監管難食品安全無保障

  《中國質量萬裡行》記者在呼和浩特市人民路、新建西街、橋靠西街、光華街、先鋒西巷、金橋開發區金河灣等地,走訪了多家鮮奶吧,名稱有牛嬤嬤鮮奶棧、鑫奶屋、特牧爾鮮奶吧、擰∧犇、與芳等10多家。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所有鮮奶吧雖然名稱各異,但形式卻都大同小異,一間20平方米左右的門臉房,5-6套桌椅,一兩個工作人員,一臺工作電腦。消費區與工作區用透明玻璃相隔,透過透明玻璃,可以看到工作間的設備,設備相對較為簡單,一個圓形不鏽鋼罐,上面貼著「巴氏殺菌消毒機」字樣,一臺酸奶機、一臺製作冰激凌機和一兩個冷藏櫃,沒有發現任何檢測設備。

  記者以消費者身份向鮮奶吧的工作人員問及奶源的出處,供應牛奶的牧場在哪裡,大都只能告訴在某一區或某一旗縣,對具體那個牧場及位置,或不知道或遮遮掩掩,不予答覆。

  「我們這裡的奶都是當天的牛奶,用巴氏消毒殺菌,很新鮮」 回答千篇一律。巴氏殺菌是採用72-85℃左右的低溫殺菌法,在殺滅牛奶中有害菌群的同時完好地保存了營養物質和純正口感。

  「牧場每天送奶到這裡,是否提供檢測報告,我們怎麼保證奶源品質安全?」在呼和浩特市人民路的牧之淳鮮奶吧,記者向店主詢問。

  「為我們供應鮮奶的牧場,同時也為伊利、蒙牛提供原奶,他們都接受伊利、蒙牛的檢測,符合伊利、蒙牛的收奶標準,所以肯定沒問題。」「偶爾會有質監、藥監的人來檢查,牧場也會提供檢測報告。」

  「每天的銷售量如何確定,當天賣不完的牛奶怎麼處理,會不會第二天接著賣?」

  「我們的客戶大部分是辦卡客戶,銷售量比較穩定。如果當天有剩餘,我們會做成酸奶,冷藏起來,酸奶不會變質」店主回答。

  在對鮮奶屋顧客的隨機採訪中,一位顧客認為,「我小的時候在農村,都是奶牛直接擠的奶煮熟了喝,現在不用自己煮了,取了就能喝,沒什麼問題,真是很方便。」

  「鮮奶吧的主要問題是鮮奶的來源不清楚,是否檢測、是否安全可靠。」 也有另一位顧客表示出對牛奶品質的擔憂。

  「現在不比以前了,想伊利、蒙牛那樣的大企業出的奶,經過那麼多到檢測、那麼多程序把關,都會出現問題,何況這樣無人監管的鮮奶吧!」

  還有個別消費者表示由於沒有監管體系,光靠經營者自身的誠信經營,一旦有不誠實經營者,很難避免有問題奶進入鮮奶吧和鮮奶吧使用隔夜奶或過期奶的現象發生。

  一間門臉房、兩個工作人員、一臺巴氏消毒機、兩個冰櫃,一家利潤可觀的鮮奶吧就可以開業了。一名業內人士表示,現在鮮奶吧經營屬於無門階段,大型乳製品生產者,都有一套成熟的操作流程,譬如原奶檢測,消毒時間、溫度、工藝等,消毒後對牛奶裡面的細菌含量檢測合格後才能銷售。這些「鮮奶吧」由於設備簡陋,再加工作人員自身原因,導致食品安全隱患非常多。

  在呼和浩特市食品藥品管理局,餐飲管理科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鮮奶吧是近來興起的一種新型事物,目前針對鮮奶吧的管理,還沒有具體的管理辦法,衛生、質監、工商、食藥、農牧業幾個部門都有涉及到,但是又都不是主管部門。最難的是奶源這塊不太好控制,奶源部分牧場的管理屬於農牧業部門、鮮奶吧銷售鮮奶製品,屬於工商部門管理、鮮奶吧還存在生產加工活動,屬於質監部門管理,店內提供桌椅,又有餐飲服務,屬於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管理,確實管理起來存在一定難度。

  「將來這一塊的管理工作,肯定要統一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來,我們現在開展對鮮奶吧的摸排調研工作。」 工作人員說。

  看到商機:加盟後無證經營前途堪憂

  郭先生以前曾是內蒙古一家大型乳業公司的員工,在職期間從事的正是原奶發展工作,有著廣泛的牧場資源和奶業知識經驗。隨著鮮奶吧的興起,郭先生看到了商機。

  他為記者算了一筆帳。鮮奶吧一斤奶售價零售8元,辦卡6元,相當於1公斤售價在12-16元,而牧場的原奶售價為1公斤5元左右,這樣一斤奶的毛利潤可達6-10元。地段稍好一些的鮮奶吧,一天銷售鮮奶100公斤很容易,這樣毛利就有600-1000元,一個20平米的鮮奶吧,一年光鮮奶一項毛利潤就19-36萬元,這還不包括酸奶、奶昔、冰激凌和糕點的收入。

  再看投入方面,最主要的是投入是房租,20平米的門臉房一般價格是6萬元,一套設備按照參考價是4萬元,如果加上加盟費3萬元,裝修等流動資金2萬元,整個投資時15萬元,最多開業半年就可全部回收。

  「鮮奶吧的新鮮、便捷,滿足了消費需求,普遍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由於加入門檻低、投資少,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郭先生說。

  隨後,記者跟隨郭先生走進呼和浩特市光華街牛嬤嬤奶棧總店諮詢加盟事宜。

  光華街牛嬤嬤鮮奶棧總店一位姓段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個店是牧場自營,是為加盟商開的一個示範店。在這裡,記者看到的同樣是只有兩名工作人員,5-6張桌椅,一臺收銀用的電腦。在裡面的工作間,只有一個不大的巴氏殺菌機、酸奶機、冰激凌機和兩個冷藏櫃。記者以考參設備為名欲拍照被工作人員制止。

  段姓工作人員告訴郭先生,牛嬤嬤鮮奶棧加盟費3萬元,加盟後,牛嬤嬤只負責供應鮮奶,設備可由牛嬤嬤代為購買,也可以在他們指導後自行購買。

  郭先生問道開業經營需要辦理哪些手續時,段姓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只負責供奶,手續的事情也要加盟者自己處理。

  「自從去年被媒體曝光後,所有鮮奶吧原來辦理的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許可證都被發證單位收回,現在的鮮奶吧都沒有任何證照,不過都還允許正常經營」 段姓工作人員說。

  「現在想辦證也辦不了」。

  「辦不了證,我們交了加盟費後,不讓開了怎麼辦?」

  「我們現在已經停止了對加盟商的開發。」

  按照我國《無證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第十四條:對於無照經營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重大責任事故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危險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並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無照經營行為規模較大、社會危害嚴重的,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無照經營行為危害人體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威脅公共安全、破壞環境資源的、沒收專門用於從事無照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材料、產品(商品)等財物,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如何規範:只有制定規章才便於安全管理

  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一位不方便直接接受採訪的官員透露,自治區政府下決心以部門規章或自治區文件的形式,規範鮮奶吧的問題。規章已經起草完畢,很快就會公布。政策出臺後的鮮奶吧將走餐飲許可制度,會提高鮮奶吧的準入門檻,管理上的控制也會比一般餐飲企業要嚴得多。

  「鮮奶吧能存在,就說明有其合理的成分,既然消費者有需求,作為管理部門,雖然鮮奶吧在原奶和加工過程中風險非常大,還應該讓消費者既喝上鮮奶,又要管好。」

  他告訴記者,目前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也高度重視鮮奶吧這一新生業態,此前,曾起草規章報自治區人大批准,但沒有獲得通過。

  「為什麼法規難出,如果走生產企業或小作坊的路子,按照現在法律,完全可以全部關閉,一個也存在不了。」

  根據國家規定,要生產乳製品,就必須取得《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即QS許可,2005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實施細則(試行)》要求,「實施食品安全準入制度的食品,出廠前必須在其包裝或標識上加印(貼)QS標誌,沒有QS標誌的,不得出廠銷售。」而包括乳製品的液體乳(巴氏殺菌乳、高溫殺菌乳、滅菌乳、酸乳)等28類食品,均被納入國家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申請條件非常嚴格,門檻也高,鮮奶吧不具有申請條件。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迷途的鮮奶吧 無證經營「合情不合法」監管部門如何管理
    近日,《中國質量萬裡行》記者在對呼和浩特的鮮奶吧調查中了解到,目前所有鮮奶吧由於監管風險大,證照已被原發放機關收回,暫時處於無證經營狀態。最難的是奶源這塊不太好控制,奶源部分牧場的管理屬於農牧業部門、鮮奶吧銷售鮮奶製品,屬於工商部門管理、鮮奶吧還存在生產加工活動,屬於質監部門管理,店內提供桌椅,又有餐飲服務,屬於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管理,確實管理起來存在一定難度。  「將來這一塊的管理工作,肯定要統一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來,我們現在開展對鮮奶吧的摸排調研工作。」工作人員說。
  • 「鮮奶吧」遍地開花存隱患·省食藥監局:將嚴查無證經營(圖)
    責令無證經營的「鮮奶吧」停業整改  江西省食藥監局針對本報的報導回應稱,將嚴肅查處無證經營行為。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將對曝光的涉嫌無證經營的「鮮奶吧」進行屬地核實、查處,嚴厲打擊未經許可從事生鮮乳飲品現制現售的無證經營行為和經營品種超出巴氏殺菌乳和發酵乳的超範圍經營行為。
  • 遍地開花鮮奶吧多無證經營 將出細則進行監管
    鮮奶吧因為主打「奶質新鮮」牌,而受到消費者的熱捧。記者調查發現,多數鮮奶吧證件不全,有的甚至無證經營。  打「新鮮」牌  吸引消費者   10月30日,在張店紫荊園小區附近的一家鮮奶吧裡,記者看到,店內設有供顧客休息的座椅,除了鮮奶外,還有牛奶巧克力、奶片、冰激凌、牛初乳等奶製品,不少顧客正在店裡消費。
  • 濟寧城區鮮奶吧大抽查 部分無證經營兼賣小吃
    記者日前從濟寧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和畜牧獸醫局聯合出臺《關於加強鮮奶吧食品安全監管的通知》,明確規定鮮奶吧必須依法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才能從事經營活動,畜牧部門將對奶源進行源頭監管,食藥監部門對鮮奶吧日常經營進行嚴控。今後我市將對所有鮮奶吧進行摸底檢查,對不符合經營許可條件的,一律不予許可,並依法督促其停業整改。
  • 山東奶協制定指導意見規範鮮奶吧生產經營
    本報訊為保障鮮奶吧乳品質量安全,保障廣大消費者身體健康,推動鮮奶吧健康可持續發展,山東省奶業協會近日制定了進一步提升鮮奶吧乳品質量安全水平的一系列指導意見。
  • 季小鮮是如何做季小鮮奶吧經營管理的
    季小鮮奶吧屬於餐飲業的範疇,它的經營管理要具有餐飲經營管理的特徵。在南京,季小鮮奶吧的出現和發展僅僅有兩年的時間,在經營管理方面存在許多需要規範、完善、改進的方面,本章從以下幾個方面講述季小鮮奶吧的經營管理。
  • 鮮奶吧遍地開花 經營形式多種由誰監管成難題
    每天下午5時許,家住佛山苑附近的孫女士都會帶著孩子來到鮮奶吧,看著孩子喝完一大杯鮮奶。近來,省城不少小區、學校周邊冒出了一些鮮奶吧,宣稱「產品不出店面、不添加一滴水、沒有任何添加劑」,大大搶了傳統鮮奶的風頭。  記者調查發現,鮮奶吧現場生產、現場銷售的經營方式,導致不少奶吧「身份證」難產,不少在營業奶吧證件不齊,有的甚至是無證經營。
  • 廣東潮州無證歌舞廳敞開經營 監管部門互相推諉
    然而,在廣東潮州,一些裝飾豪華豔麗的歌舞廳卻公然設立在中小學校旁或學生宿舍樓門口,無證經營多年且屢查不倒,當地群眾稱之為「最牛夜總會」。這些歌舞廳「牛」氣何來?究竟是誰在為它們撐腰?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無證歌舞廳」敞開經營   國家和廣東明文規定中小學校200米範圍內不得設立娛樂場所。
  • 淄博鮮奶吧遍地開花 多數證件不齊全
    目前,淄博共有鮮奶吧30家左右。鮮奶吧因為主打「奶質新鮮」牌,而受到消費者的熱捧。記者調查發現,多數鮮奶吧證件不全,有的甚至無證經營。  經營環節多  證件不齊全  記者採訪了解到,到目前為止,淄博共有鮮奶吧30家左右,但其中一些鮮奶吧卻是無證經營。
  • 鮮奶吧,想要放心不容易
    □本報記者 周震  1日,市民李女士反映,長清區文昌路一家名為「蜜鷗客」的鮮奶吧突然關門,店主也隨之「蒸發」,自己手中價值數百元的儲值卡也變成了廢紙。記者調查了解到,雖然涉及多部門監管,但具體監管工作仍存在盲區,長清城區內近10家鮮奶吧大都是無證經營。
  • 關於無證無照經營的那些事兒
    根據《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第十三條規定:從事無照經營的由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職責的部門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為了避免類似案例的發生,小編對照相關法律法規,梳理常見的無照經營處罰情形,一起來看看吧▼▼▼無照以公司名義經營《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
  • 濰坊市鮮奶吧經營有了規矩 奶製品要定期進行檢驗
    自2009年7月份全國首家鮮奶吧在濰坊誕生以來,憑著低溫殺菌、新鮮營養、現買現做等特點,鮮奶吧這種新的牛奶消費渠道迅速在我市遍地開花。但鮮奶吧在這五年多的時間裡,也暴露出了證件不全、奶源不明、從業人員缺乏乳製品專業製作知識、多頭監管等種種問題。3月1日起,我市正式實施《濰坊市鮮奶吧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給鮮奶吧經營立下規矩。
  • 深圳「外婆家」無證經營被查封
    「外婆家」查處現場清理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無證經營「清雷行動」打響頭炮清理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無證經營的「清雷行動」11日打響第一槍。另外,執法人員現場發現其前臺售賣的洋酒屬於「走私水貨」,且該店並未申請餐飲服務許可證,屬無證違法經營。執法人員表示,他們將對該店無證經營立案調查,4個月內將有調查結果。隨後,執法人員現場查扣了該店的經營票據,並查封了經營工具和食品原料一批,查封經營場所,要求經營者接受調查。據悉,查封期間,該店整改合格後,可繼續申請持證經營,通過檢查拿證後可開張。
  • 蘭州市場監管部門下發通知 嚴禁無證開辦集體供餐食堂
    原標題:市場監管部門下發通知 嚴禁無證開辦集體供餐食堂  中國甘肅網3月19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杜志超)3月18日,市市場監管局下發關於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的通知。
  • 鮮奶吧辦不出營業執照 市民擔心店主無奈
    記者隨後又探訪了芝罘區、開發區的幾家鮮奶吧,發現確實很少有鮮奶吧能拿出《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據芝罘區工商局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在芝罘區範圍內,註冊名稱帶「鮮奶吧」字樣的營業執照僅兩戶有。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整個煙臺市一共有15家鮮奶吧有營業執照。而據不完全統計,煙臺市已經開業的鮮奶吧有100多家,保守估計,有九成左右的鮮奶吧在無證經營。
  • 「網紅」蔥油餅無證經營被停業 如何兼顧情與法考驗施政水平
    9月27日,恆大集團宣布出售糧油、乳製品及礦泉水等非主營業務引發各界關注,媒體解讀認為,恆大冰泉從出身「名門」到最後被甩賣源於營銷策略的失敗,地產營銷思維在跨界經營中弊端盡顯。食品安全方面,上海「網紅」蔥油餅涉無證經營被停業引發網民一片譁然,不少網民批評執法者缺乏人情味,以及辦證難阻礙了優秀傳統美食的傳承,如何兼顧情與法考驗著政府有關部門的施政水平。
  • 鄭文琪龍蝦蓋澆飯又一家上海門店停業:無證經營 開業僅一天
    原標題:鄭文琪龍蝦蓋澆飯又一家上海門店停業:無證經營,開業僅一天  鄭文琪龍蝦蓋澆飯又一家門店被查停業。  8月19日,記者從上海市松江區市場監管局獲悉,鄭文琪龍蝦蓋澆飯松江沃爾瑪店(簡稱「松江店」)於8月16日開業,因無證經營,開業僅一天後即被勒令停業。
  • 成都市鮮奶吧企業代表發出行業倡議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楊丹)9月18日下午,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再次召開新聞通氣會,針對2015年第三期食品、食用農產品、乳及乳製品監督抽檢中,成都市鮮奶吧(飲品店)的生乳(原料乳)、巴氏殺菌乳、發酵乳合格率較低的情況,成都市鮮奶吧企業代表發出行業倡議。
  • 上海最火蔥油餅攤遭監管責令停業 被指無證經營
    然而,這家讓廣大「吃貨」趨之若鶩的小店,卻已無證經營數十年。昨天下午,一旁身著市場監管制服的工作人員催促阿大師傅趕緊收拾關門。患有嚴重脊柱側彎的阿大師傅佝僂著身子,將門外的招牌收回。  「阿大蔥油餅」會不會關?老上海的味道能留住嗎?
  • 涉嫌無證經營 柒本味再陷風波
    北京商報訊(記者郭詩卉郭繽璐)5月6日,柒本味事件仍在繼續發酵,有媒體報導才剛因違規操作被處罰的柒本味涉嫌無證經營,並且已經被當地市場監管部門關停。近兩年網紅餐飲高速發展,但與此同時,行業的隱憂也逐漸暴露,不少品牌只注重營銷端,而在產業端和質量內控體系還存在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