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來自NASA的科學家團隊利用南希·格蕾斯·羅曼太空望遠鏡,在經過大量的觀測數據分析後,認為在銀河系中,至少存在著超過1000億顆的「流浪行星」,它們漫無目的地在銀河系中遊蕩,不圍繞著任何一顆恆星運行。
什麼是「流浪行星」?
提到行星,它絕對是宇宙中人類最熟悉、最感興趣的天體之一。我們所在的地球,就是浩瀚宇宙中無數行星中的一顆,雖然地球渺小不及一粒塵埃,但是地球確實非常特別的,因為一直到今天,除了地球之外,宇宙中的其它已知行星上,都不曾發現過生命的蹤跡。
行星圍繞著誰在運行呢?答案是恆星。研究認為,行星是誕生於恆星的星雲殘骸之中。拿太陽系來舉例子,大約50億年之前,太陽作為恆星,從一團星雲中誕生,此後,太陽的星雲殘骸中陸續孕育出多顆行星,之後經過漫長的時間演化,最終太陽系變成了今天的模樣。
太陽作為太陽系的主星,太陽系內的所有天體,都圍繞著太陽進行運行。由此可以看出,所有的行星也都是圍繞著所在的恆星系統中的主星運行的。
不過,凡事都有特例,科學家表示,在宇宙中,存在著很多流浪行星,這些行星簡單來說,就是不屬於任何一個恆星系統,它們不會圍繞著任何一顆恆星進行公轉,在宇宙中遊蕩,一些運氣好的可能會重新被一顆恆星所捕獲,而絕大多數則都會不斷流浪於太空之中。
科學家是如何發現流浪行星的呢?通過資料得知,科學家們第一次發現流浪行星的存在,是在2011年,當時科學家們利用微透鏡法,第一次發現了流浪行星,並且推測銀河系內流浪行星的數量,至少是恆星數量的2倍。
流浪行星上會有生命嗎?
在過去的近10年時間裡,科學家們一直都在浩瀚的宇宙中去研究流浪行星,對於它們,也有了一定的認知。
我們都知道,對於現代科學研究來說,行星上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體,那麼,流浪行星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呢?
儘管遊蕩行星不屬於任何一個恆星系統,但科學家們指出,它們在開始遊蕩到太空中之前,是屬於某個恆星系統的,只是由於其他行星等物體的引力,被迫離開自己的軌道。
雖然看起來太空中的各類輻射讓它們沒有辦法孕育生命,但是如果流浪行星在被拋出之前,它們上面誕生了微生物之類的生命,一些微生物的生命力極強,是可以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生存的,所以,不排除流浪行星的上面,也存在著生命。
銀河系流浪行星或多達4000億顆!
在文章的開頭我們提到過,銀河系中的流浪行星數量,在科學家們的最新估算中,認為它們的數量至少有1000億顆。不過,顯然這個數據並不讓科學家們感到滿意,一些科學家甚至還提出了一個非常驚人的猜想:銀河系中的流浪行星,或許有4000億顆。
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在距離地球4600光年之外的地方,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巨型的塵埃氣體雲團,大量的行星和褐矮星(質量處於恆星和行星之間的天體)都從中不斷誕生。
當它們被孕育出來後,它們就會快速四散離開到宇宙之中,同樣不屬於任何一個恆星系統。這就意味著,流浪行星或許並不是都被所在的恆星系統拋出的,而有可能從它們誕生的一開始,它們就已經在太空中流浪。
從這個觀點出發,則說明並不是所有的行星都是在恆星周圍誕生的,宇宙中或類似的「行星之家」數量是非常普遍的,而且本身行星的數量就是要比恆星多很多,自然,流浪行星的數量也就不在少數了。
NASA的科學家也表示,未來希望可以繼續利用南希·格蕾斯·羅曼太空望遠鏡,來找到更多的流浪行星,並且去尋找「行星之家」,希望可以對行星的誕生和分布,有更多的了解,這樣,才可以徹底搞清楚銀河系中究竟有多少流浪行星。
此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地球或許也曾經是一顆流浪行星,大約在5億多年前,被太陽系俘獲,或許未來伴隨著流浪行星的秘密逐漸被揭開,有關地球的這個猜想,也可以給出我們答案,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