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賞豐收時節 奏響鄉村之歌
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長江三峽(梁平)慶祝活動開幕
光明網重慶9月25日電 重慶兩大非遺巨龍同場歡舞,快閃活動獻禮偉大祖國,豐收狂歡潑水祈福......9月23日,以「豐收田園美 富強中國夢」為主題的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長江三峽(梁平)慶祝活動隆重開幕。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系列活動,唱響「山水田園·美麗梁平」,彰顯「巴蜀糧倉·平壩風光」。
2018年,梁平區作為重慶市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成功舉辦了一系列的慶祝活動,吸引了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參與,凸顯了農味、土味、趣味,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豐收節慶祝活動從整體流程、節目編排到場景布置等各個方面,都將喜迎國慶貫穿始終。展現梁平父老鄉親的豐收喜悅,愛國情懷。
本屆豐收節的總體安排為「3+7+N」,梁平區是3個特色鄉村慶豐收活動之一,而作為慶祝活動主會場的安勝鎮龍印村,被納入「全國70地慶豐收全媒體直播活動」。梁平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徐勇在慶祝活動的新聞通氣會上介紹道:「祖籍梁平的四川省委原書記謝世傑通過錄製視頻的方式,表達了對家鄉的祝福,航天英雄楊利偉、中國著名影視編劇曾有情、 剛獲得2019年「科學探索獎」的陳學偉教授將親臨現場助陣。」
欣賞旖旎的田園風光,體驗深厚的農耕文明,找尋最濃的鄉愁。身處一望無際的田野中,感受豐收的喜悅,豐收節慶祝活動在眾人地歡呼聲中正式開始。
本次慶祝活動在萬石耕春景區進行,豐富多彩的節目表演讓人眼前一亮。龍騰盛世·在希望的田野上、龍騰盛世·我向祖國報喜、龍騰盛世·我和我的祖國,每一章都各具特色,現場觀眾紛紛參與到齊唱國歌、合唱豐收之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表演中去,繪出一副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在這個屬於中國農民的節日裡,全國人民享受著豐收的喜悅,從南到北,金色的水稻,黃橙橙的玉米,火紅的高粱,祖國各地處處呈現出豐收美景,洋溢著各族人民的幸福笑容,展示著改革開放以來的農村取得的巨大成就,億萬農民朋友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得到了全面提升。」 航天英雄楊利偉在活動現場講道。
活動中通過把梁平「草把龍」與西南傳統的「潑水節」結合,開展「豐收狂歡潑水祈福」活動。同時,還邀請了銅梁龍表演隊參與,讓重慶兩大非遺巨龍同場歡舞,同臺獻藝、共慶豐收。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慶賀這次豐收節,梁平製作了全長203.19米的「草把龍」。現場觀眾不僅可以欣賞到專業的龍戲、龍躍、龍騰表演,還能一睹「巨龍」風採。
龍印村田間,擺放著各式各樣以「五子登科」為原型的稻草藝術品,吸引了觀眾紛紛合照留念,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近年來,梁平大力發展柚竹漁三大產業,實現稻子、竹子、柚子、鴨子、豆子「五子登科」,展現了農業發展的生機活力。
位於金帶鎮雙桂村,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主要方式的重慶數谷農場,集中展示梁平深厚的農耕文明、紮實的三農工作基礎和鄉村振興成果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是重慶高科技農業展示中心,梁平區現代農業科技服務平臺,綠色生態農產品生產基地,優質農產品展銷服務平臺,農業與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基地,西部一流的智慧農業園區。
未來,梁平還將聚焦旅遊全要素,提升管理服務水平,提升全方位標準化服務。在「吃、住、行、遊、購、娛,商、養、學、閒、情、奇」旅遊十二要素的整體提升上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繼續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培育壯大集成電路、智能家居、綠色食品三大製造業集群,全力創建國家高新區。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宏 通訊員馬旭睿)
[ 責編:董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