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尹建國 陸益平 陳程 通訊員 楊堅 伍衛平 譚斐斐 彭林海
輕踩細碎的陽光,伴著陣陣的花香。嗩吶悠揚,喜氣洋洋,行走在油菜花間的田埂上,一幕傳統「花轎娶親」畫面躍然於遊客眼前。這是石田村哪戶農家在迎親?不是哩,這是崀山首屆花海旅遊節中的一個環節——花田有喜遊客體驗活動。「花轎娶親」賺足了觀眾的眼球,吸引著遊客爭先恐後坐花轎當新娘。
3月10日,由新寧縣委、縣政府主辦的「中國·崀山首屆花海旅遊節暨油菜花賞花季活動」在崀山鎮石田村稻草人主題廣場盛妝開幕。3萬餘名來自省內外遊客與攝影愛好者共享了一場由油菜花帶來的春日盛宴。鮮花盛開了,崀山美醉了,等你來赴一場情意綿綿的花海豔遇。
田園風光 「醉」美鄉村
3月10日早上6時許,薄霧籠罩中的駱駝峰山腳下,石田村開農家樂的村民們便忙開了。他們打掃著房前屋後的衛生、準備具有當地特色口味的農家飯菜……隨著春日的陽光、迎風招展的油菜花朵,歡歡喜喜迎接著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朋友。
薄霧散去,在清新樸實的徽派民居前,鼓樂歡騰、舞龍鬧獅、歌聲悠悠,與神採飛揚的遊客們,一起奏響了「中國·崀山首屆花海旅遊節暨油菜花賞花季活動」開幕的序曲。
「崀山的田園風光美不勝收,我一進入辣椒峰景區,就被眼前的美景驚嘆!」來自廣東順德的遊客趙汝泉,連連讚嘆。沿途改造後的一排排白牆紅窗民居,房前屋後綠樹成蔭。遠遠望去,古樸氣息的閣樓輪廓,與崀山風景渾然一體,組成了一幅賞心悅目的優美丹霞山水畫卷。沿景而過的夷江水成了諸多遊人心目中的夢裡水鄉,那靜水流波的褶皺裡,抖落出如畫的風情、青幽質樸的生態,留下了「清水綠廊」的美麗景象,讓人沉醉其中。
來自衡陽的遊客劉先生說,他們一行組織十餘臺小車自駕遊,在網上看到崀山要舉辦首屆花海旅遊節,一幫朋友便相約今天清早出發趕來。因路途遠沒趕上開幕式,但沿途的新寧鄉村美景驅散了我們的勞累。 「這裡的藍天、白雲、青山、綠水和淳樸的民風都深深地吸引了我們。」
當地在民居改造過程中以傳統文化為底蘊,以丹霞地貌為主體,以詩意田園為依託,以旅遊度假為主題,在推進民居改造精準扶貧和建設美麗鄉村的道路上,實現了華麗蛻變,亮點頻現。
「現在縣裡大力發展旅遊,村民的收入也高了,村民的房子通過改造後村莊變得特別漂亮,就像住在圖畫裡!」在崀山鎮石田村,村民劉敘武一臉喜悅地說。現在,這些重要點、線到處都是一派「白牆抱紅柱,青瓦染素雲」的崀山峒瑤民居風光,與丹霞赤壁相互比對,相互映襯,引得路人側目、遊人駐足。
隨著春天的來臨,野菜也從土中鑽了出來,成為不可多得的美味。「蕨子炒臘肉,麻風藤煮雞,既有著一種清新的香味,又帶著一絲苦澀,味道特別好吃。」來自邵陽的遊客唐女士在遊完美麗的油菜花海和田園風光後,來到一家農家樂吃中飯,她對當地農家樂的土菜讚不絕口。
民俗文化 「醉」迷遊客
以花為媒,以節為介。當日上午9時38分,崀山花海旅遊節活動在龍騰獅舞的開場大戲中拉開序幕。這次油菜花賞花季為期3個月,以花為媒,展示美麗鄉村風貌,促進新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活動現場,鑼鼓喧天,載歌載舞。「龍遊花海」環節,只見兩條長龍燈在一番激烈的滾龍燈之後,開始向「油菜花海」遊弋。遠遠望去,不見舞龍人,只看到兩條龍上下翻滾。龍遊花海向遊客傳達了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祝願。
遊客們在欣賞文藝節目的同時,不忘賞花,拉著瑤家阿哥阿妹拍照留念。來自廣東順德的遊客趙汝泉和妻子特意換上民族服裝,挑著稻草編織而成的水桶走進花海,體驗「我挑水來你澆園」式的夫妻共同勞作。
花田射箭、花田DIY手工袋、背媳婦、特色瑤侗婚禮模擬秀(抬花嬌)、情侶拔河、搖風車、對歌、少數民族服裝大比拼……民俗文化活動輪番上演,你方唱罷我登場,在歡聲笑語中掀起了一個又一個高潮。
去年冬,該縣在崀山核心景區村及周邊村種植油菜15000餘畝。目前,這些油菜均已經進入盛花期,黃澄澄的油菜花海把崀山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姿、浪漫迷人。
據介紹,新寧縣主辦「中國·崀山首屆花海旅遊節暨油菜花賞花季活動」,旨在展示新寧的歷史文化、崀山美麗的自然風光,大力宣傳鄉鎮生態農業旅遊觀光產業,促進全縣文化旅遊業發展。
文化是一個旅遊城市的靈魂,更是當地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色如渥丹,燦若明霞」,崀山,因丹霞地貌而聞名,它是世界自然遺產、國家地質公園、國家5A景區。辣椒峰、天一巷、八角寨、扶夷江景、天生橋……山水地貌鬼斧天工,風光旖旎。
在這裡,流傳千年的愛情典故更是家喻戶曉。從源遠流長的「舜帝南巡」,到「山之良者,崀山也」中極致榮耀的「舜帝賜崀」,再到哀婉纏綿的娥皇女英二妃的生死追隨,這一方古老的熱土上,浸潤了上古帝王極富傳奇和故事性的浪漫愛情元素,也賦予了它發展旅遊產業得天獨厚的文化土壤。
邵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新寧縣委書記秦立軍表示,作為生態旅遊縣,新寧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創新旅遊發展模式,著力打造全域旅遊,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讓廣大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在脫貧攻堅中發揮重要作用。
隨著廣東、廣西、貴州、長沙等省市的遊客紛至沓來,帶活了崀山的旅遊經濟,當地飯館、酒店生意火爆。在崀山北大門外經營客棧的湖南崀山聚雅堂主題客棧總經理王飛興奮地告訴記者:「近幾天,客棧26間客房天天暴滿,隨著崀山旅遊的火熱,我們的生意會越來越好。」
全域旅遊 「醉」在其中
文化搭臺,旅遊唱戲。
當天,系列活動之一的花田射箭、背媳婦、特色瑤侗婚禮模擬秀(抬花嬌)引來了國內外眾多遊客和媒體「圍觀」,提前為首屆崀山花海旅遊節「熱身」。
據悉,新寧這次賞花季的時間從3月1日持續到6月30日。不同季節前來遊玩的遊客將陸續圍繞櫻花、杜鵑花、臍橙花等為主題的旅遊節文化大餐。
「旅遊+」深度融合,「旅遊年」精彩不斷。2018年是「全域旅遊年」,也是新寧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攻堅年、崀山景區旅遊營銷年。該縣將以「旅遊+」為突破口,大力推進生態、文化、旅遊等業態融合發展。通過大力推進「旅遊+相關產業」結合發展,做好「旅遊興縣」文章,促進旅遊與相關產業結合發展。
該縣立足旅遊發展現狀,把握全域旅遊發展大勢,以崀山景區重點,實施全域旅遊、文化引領、城鄉統籌、區域聯動等戰略,以崀山景區旅遊綜合服務作為核心,振興鄉村、發展全域旅遊,將旅遊產業作為朝陽產業、低碳產業來發展,堅持將旅遊產業與工業、農業相融合,走出一條「旅遊+」的脫貧致富之路。
如此,就形成了全域旅遊功能集聚、分片區旅遊結構完善、區域優勢互補、資源高效利用的全域、全景、全時、全業、全民的全域旅遊發展大格局。
推進「旅遊+特色文化」融合發展,將新寧歷史文化資源與城市建設、文化產業發展和產業轉型發展升級相結合;推進「旅遊+現代農業」和「旅遊+美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休閒觀光農業,充分利用鄉村自然環境、田園景觀、農耕文化、古鎮村落等資源,創建新寧休閒農業旅遊品牌。
該縣以節會舉辦為抓手,促進農業、現代服務業與旅遊的深度融合,實現新寧經濟、社會、生態、文化整體發展。
月月有主題、周周有創意,天天有驚喜。隨著時間的推移,豐富的活動依然在持續。在崀山,當你沉醉於一幅幅自然畫卷不舍離去,那就把她藏在心間。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明年三月,我們再相約崀山,來赴一場情意綿綿的花海豔遇。
[責編:李雯雯]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