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走「鐵飯碗」,摒棄「大鍋飯」!濟南按下開發區「改革快進鍵」

2020-12-23 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

近日,濟南市在各大媒體發布招聘公告,為全市省級以上開發區招聘125位優秀專業人才,吸引全國4200多人報名,其中5個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有60人應聘。專門為開發區面向全國大規模公開招聘,這在濟南尚屬首次。

而這正是濟南按下開發區「改革快進鍵」的生動一幕。「這次改革重點就是要打破選人用人、薪酬分配、獎懲激勵等機制性障礙,圍繞『幹部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待遇能高能低』探索建立激勵競爭的幹部人事管理制度。通過改革,給全市幹部隊伍來一個思想上的『衝擊波』。」濟南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市推動開發區改革創新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馬志勇談到,「下一步,市委組織部將建立完善加強省級以上開發區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的制度體系,對開發區班子單獨管理、重點配備,持續加大開發區幹部『選育管用』力度,確保將開發區打造成為幹事創業的『沃土』、優秀幹部的『搖籃』、出新出彩的『舞臺』、人人『嚮往之地』。」

人事改革如火如荼,濟南開發區創新改革再次邁出堅實的一步。

其實,早在2019年,山東省出臺《關於推動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濟南市聞令而動,選擇萊蕪高新區、槐蔭經濟開發區、新材料產業園區、濟北經濟開發區作為改革試點,先行先試、探索創新。改革後的4個開發區輕裝上陣,服務經濟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主導產業加速集群化發展,改革成效初步顯現。

今年,濟南市在試點基礎上,全面推動全市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8月28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加快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暨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動員大會」,對全市深化改革創新,推進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提出要強力推進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引領開放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進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是省委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也是我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打造『五個濟南』、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關鍵舉措。」濟南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投資促進局局長張軍在談到開發區改革時表示,「我們加快落實開發區改革創新舉措,要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進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切實激發活力、增添動力,為加快打造『五個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力量。把開發區打造成為承接項目、集聚產業、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成為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領頭雁、排頭兵、主力軍,成為科技創新的引領區、深化改革的試驗區、對外開放的先行區、新舊動能轉換的聚集區、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區。」如今,一場以創新為特色的改革正在泉城各開發區如火如荼展開。

創新體制機制開發區改革「進行時」

端走「鐵飯碗」,打破「大鍋飯」!創新幹部人事管理制度是本次改革的最大亮點之一,一經動員,濟南各開發區迅速行動。其中,濟南臨港經濟開發區在全市率先開展人員競聘工作。10月中旬,經過競聘最終有20人走上開發區中層及以下崗位,有12人從下級職位脫穎而出,管委會中層及以下人員平均年齡由45歲降到39歲,全部為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體現了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用人導向。

而人事改革僅是濟南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的一個縮影。截至10月底,濟南全市省級以上開發區已基本完成各項改革任務,創新園區建設發展模式,統籌推進產業集聚發展,濟南開發區正悄然發生變化。

管理體制更加精簡高效。明確開發區「職能目錄」,分類制定「權責清單」,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剝離到地方政府承擔,開發運營職能交由市場承擔,開發區輕裝上陣,把精力聚焦到抓經濟、謀發展上。秉持「大部制、扁平化」管理原則,整合歸併現有工作機構,全市開發區的內設機構數量從109個壓縮到64個,壓減比例達42%,管理體制更加高效。進一步提高招商服務人員比例,增加26.3%,招商部門加強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招商和服務,不斷創優服務保障體系,開展保姆式優質服務。

說起開發區服務,山東旺旺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建新打開了話匣:「尤其是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人流物流受阻的情況下,濟北開發區積極幫助我們協調千裡之外的原材料供應地,在最短的時間裡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保障我們復工復產順利進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面對我們公司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開發區又及時協調濟陽區政府,參照外地的惠企做法,在稅收貢獻和鮮奶收購上給予一定的扶持,切實減輕我們經營運行的負擔……」正是濟北開發區真誠的付出和無微不至的服務,讓他們堅定了在濟陽擴大投資的信心,旺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也落戶在山東總廠。

運營機制更加靈活實用。濟南積極推動開發區實行「管委會+」管理體制,做大做強平臺公司,強化資源要素支撐,增強公司運營能力,促進開發區產業集聚發展。優化全市開發區布局,將萊蕪3個開發區進行整合,組建新的萊蕪高新區,進一步提振「南翼」經濟發展活力。積極培植、吸引綜合實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企業參與「區中園」「園中園」建設管理,探索市場化合作共建新路子,進一步提升園區配套服務能力、項目建設效率,極大激發了園區發展活力。比如,對功能單一、主導產業突出的鋼城經濟開發區,探索實行了企業運營管理開發區試點,由山鋼股份和鋼城區共建開發區。近期,還將以山鋼股份、萊鋼集團、開發區為發起人,組建園區發展投資運營公司,強化企地合作共建,實現市場化管理運營。

幹部隊伍活力顯著增強。在全市範圍內選優配強開發區領導班子,開發區班子成員總交流比例達到74%,班子成員平均年齡下降5歲,全日制大學以上學歷增加一倍,班子中熟悉經濟管理、資本運作、招商引資、發展規劃等領域的專業型幹部數量大幅提升,整體功能進一步優化。拿出15%左右的員額,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獵聘優秀專業人才,真正為開發區注入「新鮮血液」。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面向全國公開招聘專業人才,報名人數層次之高、來源之廣、競爭之激烈超乎預期。具有研究生學歷的佔34%,來自清華、北大等『雙一流』高校的佔17.5%,其中不乏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等國際知名高校和北上廣深等省外發達地區的高層次人才。崗位平均競爭比例34:1,最大競爭比例達294:1。」建立剛性淘汰機制,對年度考核不稱職、未完成聘期工作目標、在競聘中落聘的人員,通過轉崗、待崗、降崗、解聘等方式,每年按3%—5%的比例進行剛性淘汰。深化開發區薪酬制度改革,堅持優績優酬,強化薪酬激勵,對特聘的高層次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可實行特崗特薪,必要時可「一事一議」「一人一策」,開發區人員幹事創業熱情進一步增強。

剛剛競聘成功濟南臨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綜合部副部長的王景鵬對此感觸頗深,他告訴筆者:「這次改革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充分發揮才能的舞臺,我們的發展空間更大了,幹事勁頭更足了。」他表示,將以此次改革為起點,奮力拼搏,做好工作,為開發區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考核的指揮棒作用更加突出。濟南市把開發區單獨歸為一個考核單元,制定不同於區縣、市直部門的差異化考核辦法,考核結果與開發區人員的薪酬總額直接掛鈎。各個開發區自主制定內部績效考核管理辦法,針對不同崗位實行差異化考核,打破「大鍋飯」的思想障礙,切實解決「幹與不幹一個樣,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的問題。

改革沒有完成時。濟南市以抓改革促進開發區發展,創新頂層設計,創新服務舉措,在開發區積極實踐市場化發展模式,做大做強平臺公司,激發活力動力,全力引進高端製造項目,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新道路。

創新頂層設計為開發區「量體裁衣」

大海行船需要錨定航向,開發區改革發展更需要長遠規劃。曾經,濟南市各開發區因缺乏整體的產業發展頂層設計,存在同質化競爭等問題,高質量發展遇到「瓶頸」。

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開發區之間統籌協調發展尤為重要。為此,濟南市投資促進局牽頭,對全市省級以上經濟開發區制定市級層面的產業發展規劃,實現產業統一布局,每個開發區分別確定2—3個主導特色產業,設定3—5年的產業發展目標和年度任務,並確定了包括產業招商及產業配套的產業發展舉措及路徑。

經過一番「量體裁衣」,開發區主導產業浮出水面。按照濟南市「十大產業」發展要求,開發區產業定位主要圍繞裝備製造、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等重點產業進行統籌設計,其中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主導產業定位為汽車交通裝備(總裝)、複合新材料及智能機械裝備;濟南綜合保稅區主導產業定位為航空服務、保稅物流、保稅加工及研發檢測銷售服務;槐蔭經濟開發區主導產業定位為半導體製造、智能製造裝備(增材製造、智能家電)及商貿物流;臨港經濟開發區主導產業定位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物聯網)、智能製造裝備(機器人)及現代物流;新材料產業園區主導產業定位為前沿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濟南經濟開發區主導產業定位為智能製造裝備(數控工具機)、節能環保裝備及商貿物流;鋼城經濟開發區主導產業定位為精品鋼及深加工、汽車交通裝備(零部件)及粉末新材料;濟北經濟開發區主導產業定位為食品飲料、生命科技及高端機械製造;平陰經濟開發區主導產業定位為高端機械製造、綠色保健食品、無機材料加工製造;商河經濟開發區主導產業定位為創新醫藥及節能環保裝備。

明晰的定位如同照亮前路的燈塔,讓各開發區招商引資有針對,幹事創業有方向,成效十足。

比如,濟北經濟開發區圍繞主導產業,集聚效應正逐漸凸顯。智能製造、大數據、半導體、生物醫藥等「四新」產業不斷壯大,食品飲料、裝備製造等傳統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形成了新興產業迅速崛起和傳統產業持續升級的良好互動格局。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及配件生產產業,以長保新能源汽車為龍頭,不斷整合上下遊企業,已形成比較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

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主導產業,將機器人產業納入「十四五」發展規劃,大力發展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及人工智慧產業,推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相繼引進德晟機器人、科亞電子等10餘家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的優質企業,園區內機器人產業初具規模,不斷打造黃河北部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新高地。

通過全市產業統籌定位,濟南各開發區優勢互補、錯位發展,避免了惡性競爭,正加速形成產業集聚區。今年,每個開發區的品牌更加鮮亮了。

創新服務舉措

開發區成了企業「娘家人」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奪回」時間,「搶出」春光。在春節期間,濟南市投資促進局利用網絡發出《濟南溫情相約中外客商:防疫,我們嚴陣以待;招商,我們熱情不減》招商邀請信,要求全市投促系統和各開發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創新服務舉措,助力復工復產。復工伊始,口罩等防疫物資緊缺,成為企業復工復產「卡脖子」難題。濟南市投促局積極協調相關部門,一周時間首批籌集的222405隻口罩調配到各外資企業。濟南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投資促進局局長張軍一行走訪一線,「一企一策」「精準破解」為企業送政策、解難題,幫扶外資企業復工復產。

「越是特殊時期,越要做好對企業的服務。」在濟南市投資促進局帶動下,各開發區也行動起來,積極破解難題,聯防聯控與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不誤」。

濟北經濟開發區實行「企業包聯」制度,開發區幹部成為企業發展服務生,下沉企業、為企業實地服務成為工作常態;

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班子成員包產業、幹部駐企業,建立「一企一檔」,實行「一企一策」;

商河經濟開發區制定企業復工流程明白紙,列明注意事項「清單」,對復工企業指導落實防疫措施,保障企業科學有序復工復產;

新材料產業園區針對企業員工進出租住地不方便的問題,積極協調相關部門開通綠色通道,讓多名員工順利復工……

3月8日,開發區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到100%。不少開發區創新服務舉措,「出奇制勝」的絕招更是成了寶貴的經驗。

疫情期間,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堅持線上招商與線下洽談相結合,依託商務部網上投洽會,開設明水經開區「明星館」,參加「選擇濟南,共贏未來」雲招商章丘專場推介會,成立特色園區聯盟,對接騰訊山東總部等行業龍頭,集聚高端優質項目。全年對接項目30餘個,完成籤約21個,落地項目15個,總投資82.7億元。

濟南高新區則聚焦打造一流人才服務生態,在疫情期間落地全省首個「人才貸」。4月以來,「人才貸」服務窗口批覆總額度超過7000萬元,助力人才創新創業和科技成果轉化。

貼心的服務讓開發區企業、人才渡過了復工復產難關,而各開發區打磨營商環境並未止步。

2020年上半年,在遭遇疫情衝擊的不利形勢下,濟南綜合保稅區逆勢而上,1—9月份,實現一線進出口總額91.1億元,同比增長554.4%,居全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56位,全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總額第5位、增幅第1位。其中,進口65.8億元,同比增長653.6%;出口25.3億元,同比增長387.4%,實現了華麗「逆襲」。好成績的取得與優質服務密不可分。過去一年,綜保區不斷創新管理體制,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下真功夫落實「國務院綜保區21條」,除汽車保稅存儲業務暫時不具備實施條件外,其餘20項舉措在濟南綜合保稅區都已具備實施條件,不少政策已經落地見效,對全市外貿進出口的拉動作用、輻射帶動作用正在不斷增強。

除了綜合保稅區,位於長清的濟南經濟開發區也在積極尋求服務突破。他們成立一支專業審批團隊,本著「服務零距離」工作理念,為企業提供全鏈條專業審批服務,被企業親切地稱為「項目管家」。速度快、效率高,是「項目管家」服務企業的第一信條。為了加快項目落地投產,他們在實踐中創新出「六即速度」,即拿地即開工、一窗即受理、一人即辦結、一網即通辦、吹哨即報到、建成即使用。截至2020年6月,項目管家為76個項目發放了施工許可證,全流程辦結時限平均縮短80%以上,讓服務成為該開發區的「金字招牌」,更讓開發區成了企業「娘家人」。

今年,7月10日上午,山東省標識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在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舉行了開工暨籤約儀式。該項目佔地面積44.6畝,總投資4億元,11家優質企業現場籤約。而這一項目也刷新了濟南眾多第一,第一個「帶方案出讓土地」、第一個「四證齊發」、第一個「拿地即開工」項目,該項目利用半年的時間,為全市帶設計方案招拍掛土地流程先行先試,積累寶貴經驗,真正為企業解決了辦證難、拿證慢的問題,減輕了企業各項成本,刷新了濟南項目開工建設的新速度。

「起初我們也擔心繳清土地出讓金後,不能及時辦理建設手續,無法正常開工。但園區管委會給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在『項目管家』幫辦服務的承諾和保障下,項目不僅順利開工,還成了全市第一個『四證齊發』的建設項目,真是沒想到!」項目投資方山東旭天標識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波由衷感慨道。

如今,「四證齊發」「五證齊發」早已在濟南各開發區推廣開來。濟南各開發區用細緻入微服務讓入駐企業和人才感受到「娘家人」的貼心。秉天時,勢頭正勁;得地利,物華天寶;應人和,共襄盛舉。天時、地利、人和俱備,人才、資金、平臺兼有。正處於跨越趕超關鍵期、機遇期和黃金期的濟南,用實際行動告訴海內外廣大客商:投資濟南,共贏未來!

(信息來源:大眾日報)

相關焦點

  • 合肥新站高新區:按下建設發展「快進鍵」
    人民網合肥5月21日電(趙越)5月20日,安徽省委宣傳部「走進安徽國家級開發區」系列新聞發布會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合肥新站高新區,深入探訪企業復工達產、園區創新發展情況。「全國戰『疫』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我們也按下了建設發展的『快進鍵』。」
  • 長春按下全面復工復產「快進鍵」
    動態「清零」,這是一個新的開端,長春按下了全面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的「快進鍵」,所有企業「應復盡復」。  每天,長春工商貿企業復工率都保持遞增,整體呈上升趨勢。截至3月12日,全市二三產企業累計復工2283戶,復工率89.6%。
  • 浙江按下融入長三角「快進鍵」
    這一長三角南翼省份,正在按下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快進鍵」。  「如果把長三角一體化涉及到的三省一市比作一個團隊的話,上海理所應當是這個團隊的龍頭和隊長,蘇、浙、皖三個省都是重要的隊員,每個隊員都應該發揮各自的特長,拿住自己的球,跑好自己的位,擔起自己的責。」
  • 招遠:玲瓏鎮按下人才建設「快進鍵」
    為人才創造更加優質發展平臺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玲瓏鎮為了給人才提供更加優質發展平臺,主要從兩方面入手進行了改革:一是開展人才精準對接工作,玲瓏鎮通過開展有針對性的摸排調研,針對全鎮一二三產業中對人才的不同需求,分批次、分類別進行有針對性的人才招引活動。
  • 「暫停的城市」為何按下檢測「快進鍵」?——聚焦石家莊完成第一次...
    1月5日晚,石家莊市所有農村、社區開始實施封閉管理,一座千萬級人口的城市按下了「暫停鍵」;6日凌晨,全市開始對千萬人口進行核酸檢測,又同時按下「快進鍵」。截至8日24時,石家莊市完成第一次全員核酸檢測,共檢測10251875人,累計檢出陽性人員354人。既要減少人員流動,又要與時間賽跑,一「停」一「動」之間,又有哪些考慮?
  • 按下「快進鍵」 華陽「滿血復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突如其來的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各行各業受到衝擊,尤其是在消費領域,餐飲、旅遊、休閒娛樂等多個行業一度按下了「暫停鍵」。如今,華陽的一座座公園裡,迎入了踏春賞花的遊客;一間間餐廳裡,煙火氣息重新點燃;一個個建設工地上,施工機械再次發出轟鳴……在這特殊時期,華陽在全力防控疫情的同時,果斷按下了恢復生產生活的「快進鍵」,這裡煥發出的勃勃生機伴隨著春天撲面而來。
  • 國內首批裝配式公路橋梁項目312國道建設按下「快進鍵」
    > 數百個橋梁構件在預製區整齊排列,4個千餘平方米的預製車間內機器轟鳴,國內首個節段重達300噸以上的公路蓋梁進入預製階段,施工人員正緊張有序地投入復工……作為國內首批裝配式公路橋梁項目、江蘇省重大交通工程和重點民生工程,由中建安裝南京公司承建的312國道繞越高速公路至仙隱北路段改擴建工程SG5標段正按下
  • 這座巨無霸大城 讓南寧空港時代按下「快進鍵」!
    尤其是隨著恆大2.8萬畝文旅康養項目的落地,更是讓南寧空港板塊按下了發展的「快進鍵」。國家級空港經濟示範區 潛力才剛開啟一家機場對一座城市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截圖這就意味著,明年南寧市郊鐵路線機場線即將開工建設,根據今年2月份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的文件,南寧市郊鐵路將設計時速120公裡/小時,未來建成後,在空港15分鐘即可通達南寧主城區。
  • 七彩巧婦上「直播」,按下巾幗創業增收「快進鍵」
    七彩巧婦上「直播」,按下巾幗創業增收「快進鍵」 2020-06-10 03: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壽寧縣:推進人普工作按下快進鍵
    11月20日,縣人普辦聯合創城志願者活動和平安三率宣傳,會同公安、法院、住建等部門通過有針對性地開展入戶宣傳,努力提高群眾知曉率和參與率,為普查長表登記及比對工作順利實施按下快進鍵。【來源:寧德統計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賈汪吾悅廣場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全力復工復產
    連日來,總投資10億元的新城吾悅廣場商業綜合體項目搶抓項目建設工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趕工程、抓進度,按下「快進鍵」,復產復工加油幹。3月9日,記者在項目現場看到,施工人員正有序推進內部頂棚封頂及外立面頂層安裝工作。
  • 搶進度、趕時間、補損失,重慶按下「快進鍵」
    在密集且含金量十足政策措施的「護航」下,重慶企業復工復產的步伐明顯提速。2月19日,軌道交通5號線南段巴山站工地復工,重慶鐵路樞紐東環線、鄭萬鐵路、涪懷二線等多個鐵路項目、多個工點隨後也陸續有序復工。此外,市發展改革委還進一步完善重慶市的重大項目推進機制,切實發揮投資的「遠水」「近水」共濟作用,強化項目策劃和儲備,圍繞把握政策導向謀劃項目、圍繞擴大開放生成項目、強壯產業鏈條挖掘項目,促進形成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環。
  • 鹹陽乾縣:精準施策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
    日前,鹹陽市乾縣積極落實分區分級防控要求,主動作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通過嚴把企業職工返廠排查、防疫措施、安全生產等「3個服務關」,精準施策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
  • 本溪精準發力按下項目建設「快進鍵」
    本溪精準發力按下項目建設「快進鍵」 2020-05-20 14: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小池按下災後農業生產自救快進鍵
    導語:連日來,小池鎮科學謀劃,搶排、搶調、搶種、搶改,迅速按下災後農業生產自救快進鍵。這次洪水共造成小池鎮61200畝農作物受災,其中水田受災面積43000畝,旱地受災面積18200畝,直接經濟損失7750萬元。
  • 大鵬新區片區規劃建設按下「快進鍵」
    日前,本報「走基層看變化」採訪組走進大鵬半島,在土地整備、城市更新、項目建設現場,感受大鵬今日同風起的昂揚奮進姿態和美好前景。錨定現代化新城區,全面更新再造新城葵湧著力打造深圳未來經濟發展增長極沿著依山傍海的鹽壩高速一路向東,經過大、小梅沙,駛出溪湧出口,就是大鵬新區的西北門戶——葵湧街道溪湧社區。
  • 戰疫情 促發展:格瑞德集團重點項目按下「快進鍵」
    為深入貫徹落實董事長關於「將因疫情失去的時間追回來」的講話精神,2020年,在行業內多數新建在建項目因疫情擱淺的大環境下,格瑞德集團新建項目按下「快進鍵」,為「四個一流」建設保駕護航。
  • 同舟共濟 共克時艱——合肥同心協力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
    同舟共濟 共克時艱——合肥同心協力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習近平總書記4月8日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時強調,要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抓緊解決復工復產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 紅川酒業: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
    會上,甘肅鋅宇集團副總經理、甘肅紅川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甘肅紅川酒營銷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修衛華明確透露說,2018年,甘肅紅川酒業在茅宇董事長的正確領導下,聚全廠之心,舉全員之力,攻堅克難、精耕市場、強基固本、銷售增長,全年實現銷售穩步遞增
  • 西堤路西片項目按下「快進鍵」
    自西堤路西側片區環境品質提升工作按下「快進鍵」,金平區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公家先拆,違章必拆」的工作部署,結合項目建設進展實際,嚴格按照先公後私、先易後難的工作時序主動作為,穩妥推進。金平區西堤辦堅持安全第一、進度第二的原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建築物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