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灘飄出果蔬香(田間追蹤高質量·突破資源約束)

2020-12-08 人民網

玉門市戈壁人參果生產基地的日光溫室。玉門市農業農村局提供

敦煌種業戈壁農業產業園區溫室裡,菜農正在管理櫻桃西紅柿。 甘肅省農業農村廳提供

核心閱讀

廣袤農村千差萬別,資源稟賦不同,現代農業註定不能一個模式包打天下。

西北許多地區乾旱少雨,生態脆弱,如何突破資源約束的共性問題,走出一條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甘肅酒泉市盤活戈壁資源,發展生態農業,闖過技術關和市場關,平衡好生產和生態的關係,給這類資源制約地區發展高質量農業帶來啟示。

難以相信,這是曾經「風吹石頭跑,遍地不長草」的戈壁灘!

走進甘肅酒泉的一個個戈壁農業產業園,仿佛置身日光溫室博物館——裝配式鋼架大棚裡,韭菜、黃瓜、西紅柿等蔬菜鮮嫩水靈,菜農們正忙著採收裝車;智能連棟溫室內,火龍果、無花果、蓮霧等南方果樹生機盎然,一套套高精尖設備令人眼花繚亂……

戈壁荒灘怎麼長出瓜果蔬菜?設施農業有沒有錢賺?生產和生態如何平衡?帶著這些疑問,記者一探究竟。

向戈壁要空間

發展生態設施農業,畝均效益增10倍

肅州區銀達戈壁農業產業園的溫室大棚裡,一排排西紅柿秧苗兩米多高,一打聽,這還是掐頭控制了長個呢!仔細端詳,一棵西紅柿從上到下,左右結果,足足有7層,一層能摘兩斤多果子。

肅州區銀達鎮農林站站長李凱介紹,產業園共有1350座日光溫室,80%種西紅柿。「一個棚收1.2萬斤不成問題,產量比普通高1/3,質量也更好。」

「活好幹,種地輕鬆,想不到荒地變成了聚寶盆。」54歲的銀達鎮六分村村民葛明科說,這裡地處巴丹吉林沙漠邊緣,過去種啥啥不長,村裡人過去一直受窮,發展戈壁農業,讓大家看到了前景。如今,老葛在園區經營著8個溫室大棚。他掏出手機展示,「現在手指一點,卷放簾幾分鐘就能搞定。」

除了蔬菜,園區裡也有不少新鮮玩意——有農戶把火龍果、蓮霧、百香果等熱帶水果種到了戈壁上,效益不錯,香水檸檬賣到了30元一個。今年春天葛明科嘗試在大棚裡種葡萄,剛摘下來就被搶購一空。

「發展高效農業,不是發達地區的專利。」李凱說,儘管酒泉水土資源緊缺,但換個腦筋,劣勢也能變優勢,這兒的戈壁荒灘可富裕著呢!統計顯示,全市可利用的戈壁荒灘達1.7億畝,佔全市土地面積的近2/3。

「戈壁灘不適宜傳統耕作,但不少耕地上幹不了的事,這裡卻有優勢!」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蔣衛傑說,戈壁灘面積遼闊,集中連片,適於規模經營;石頭多,就地取材,溫室造價能省一大截;戈壁灘每天有長達14個小時的光照,晝夜溫差達20多攝氏度,種果蔬產量高、品質好。

「戈壁農業擴展了發展空間,也為農民打開了增收新渠道。」酒泉市農技服務中心副主任張國森介紹,全市戈壁設施農業面積達到9萬畝,每畝年純收入2.5萬—3萬元,是大田種植的10倍左右。

祁連清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選擇了玉門市,投資3.5億元發展人參果。走進溫室大棚,人參果並不是長在樹上,一棵棵綠色秧苗攀著繩子筆直向上長。

「果子喝祁連山雪水長大,甘甜爽口,風味獨特!」公司總經理馬守東介紹,清泉鄉灌溉用水來自積雪融水,純淨無汙染,戈壁土地適合發展綠色、有機農作物。

除了品質好,還能錯峰頭。「冬春季上市,能避開雲南人參果上市期,搶佔北方水果稀缺期。」馬守東說,戈壁溫室裡,種一茬能採收4次,棚均收入達4萬多元。

衝著戈壁灘獨特的資源優勢來的,不光祁連清泉公司,酒泉開工建設了90個戈壁生態農業產業園,敦煌種業、巨龍集團等35家龍頭企業、49家合作社和7000多戶農戶投身其中。短短幾年,酒泉戈壁生態農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出了一條地域特點突出、資源高效利用的創新發展之路。

科技突破資源制約

澆水按滴算,果蔬種在「枕頭」裡,科學種田越種越甜

戈壁荒灘搞農業,缺水是頭道難題。

「節水是唯一出路。」酒泉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生軍說,戈壁缺水,是結構性短缺,黑河、疏勒河、討賴河、黨河都流經境內。關鍵要大力發展科技節水,破解水資源瓶頸。

酒泉一手興建水利工程,調水引水。一手推廣節水技術,制定15項戈壁農業標準化技術規程,讓節水滴灌、水肥一體等集成新技術落戶,發揮每滴水的最大效益。

在敦煌種業的智能連棟玻璃溫室,種菜像種花一樣精細。「給水量是按滴算的,每棵作物都有專屬的喝水檔案。」公司生產二部經理王凱介紹,水肥設備根據作物生長數據,結合環境自動調節給水量。科學種田,越種越甜,這裡產出的有機番茄一斤賣到7塊錢。

如何在保護基礎上用好戈壁資源?酒泉對戈壁生態農業進行界定,其特定發展空間是乾旱的戈壁地區,包括戈壁沙漠、沙漠化土地、撂荒地,甚至綠洲的中低產田。「戈壁農業要進行長遠規劃,避免無序開發,把握好生產和生態的平衡,堅持生態優先,『不新打一口井、不新增用水總量』這兩條硬槓槓是底線、紅線。」王生軍說。

頂著「硬槓槓」,戈壁農業如何「長大」?範立德是酒泉戈壁農業先行者,他的故事很有說服力:2009年他就開始在戈壁上建溫室種果蔬,如今,夫妻倆經營著大大小小30個大棚。

走進範立德的溫室,地面還是戈壁原貌,各種蔬菜秧苗長在一個個「枕頭」裡。這是全市近年來推廣的基質枕技術,「枕頭」裡裝著作物生長需要的「土」。「不用挖坑開溝,直接裝袋種菜,水肥像輸液一樣打進『枕頭』。」

基質枕來自康多生態農業公司。走進公司後院,打捆好的秸稈整齊碼放,番茄秧堆得像小山,蘑菇渣袋擺成一片。「基質枕就是用這些農業廢棄物做成的。」董事長蘇海介紹,1畝日光溫室需要基質67立方米,可轉化利用秸稈、尾菜、畜禽糞汙等農業廢棄物125立方米,基質還田還可提升地力、改良土壤。

在酒泉戈壁灘上,各式各樣的智能化滴灌、水肥一體化設施很普遍。以前「大田水澆地,現在戈壁水澆苗」,精打細算節水帳成為農戶和企業的共同行動。「既要節約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又要高效用水,提高產出效益。」張國森說,通過精準滴灌,種西紅柿能節水50%、增產30%,每畝增效約2000元。

抱團發展賣好價

提升產業鏈素質,做優做大「菜籃子」「果盤子」

與傳統農業相比,戈壁生態設施農業無疑需要多投入,這樣做劃不划算?

酒泉的做法是聚焦有機、綠色,打造全產業鏈的高效農業。

來到河西地區最大的農產品市場——春光市場,走訪發現不少攤主都搶著收戈壁蔬菜、水果。「從11月到第二年3月,市場上來自戈壁灘的蔬菜佔20%左右。」春光市場副總經理李紅梅說,戈壁農業定位中高端,如果只盯著產地周邊打轉,難賣好價,關鍵還是要拓寬市場。

政府搭臺,打品牌、通堵點,讓越來越多的戈壁優質農產品走出去。「戈壁雪潤」區域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市場拓展到北上廣、川渝等地。

「想要擁抱大市場,單打獨鬥不行!」王生軍介紹,市裡牽頭成立蔬菜協會,制定生產標準,推動多方參與者「握指成拳」。

抱成團闖市場,「菜籃子」「果盤子」越做越大。清泉鄉康源果蔬農民合作社帶動400餘戶農戶,經營1032座人參果溫室,提供農資、技術以及貯藏、銷售等一條龍服務;赤金鎮冬韭王農民合作社帶動2000多戶種植戶,扶持淨菜加工、韭菜花醬等加工項目,延伸產業鏈。

敲開市場大門要有「金鑰匙」。「關鍵是提升產業鏈素質,實現優質優價。」中國—以色列(酒泉)產業園建設推進組組長王雄蛟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跟戈壁農業最像的是以色列的沙漠農業,人家不光有先進的節水技術,還有高效產業鏈,保證生產出來的是搶手貨。今年4月產業園正式開園,以色列專家第一條建議就是研究國內、國際市場信息。

沒有電商網店,沒有客商出入,赤金鎮的韭菜全部賣到了北京、河北、陝西、新疆等地。「我們靠的是訂單,出棚批發價都高於當地市場一般韭菜的零售價。」韭菜經紀人王毅介紹,赤金韭菜是地理標誌產品,全鎮90%的韭菜實現了訂單銷售。

「優質優價,有機韭菜賣到五六塊錢一斤。」王毅在戈壁灘上開始了新實驗——建起100多座鋼架拱棚、100多個日光溫室,種植有機蔬菜。剛露頭的韭菜苗為戈壁灘添新綠,280多戶農戶跟著王毅忙活起來。

大生產、大流通是發展趨勢。「往廣州運菜,要求菜心溫度2攝氏度以下,40小時運達,12小時賣掉。」巨龍現代農業物流港總經理王升元說,作為酒泉地區最大的物流企業,通過發展冷鏈物流,帶動一批合作社對接大市場。

深諳戈壁農業發展之道的酒泉,又有了新的謀劃:到2022年,將打造引領全省乃至全國的戈壁生態農業示範區,並成為立足西北、輻射全國,面向中亞、西亞、南亞地區富有競爭力的「菜籃子」生產供應基地。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22日 18 版)

相關焦點

  • 冬季田不閒 多掙一季錢(田間追蹤高質量)
    不只是賀州,廣西用活冬閒田資源,如今秋冬菜播種面積發展到1237萬畝,處處是一派「冬閒人不閒、人人忙掙錢」的繁忙場景。「北方10棵菜,7棵廣西產」,這裡的冬閒田成為我國重要的「南菜園」,不僅保障了北方冬季「菜籃子」,也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新錢袋。
  • 小花生「長」成大產業(田間追蹤高質量)
    這小小花生的身價是如何一步步提升的,正陽的花生產業又是如何搭上高質量發展的快車的,且隨記者探訪一番。  先有標準化,才能漲身價  走進付寨鄉章寨村的花生地,剛剛收穫的花生整齊地擺放成行,成片的花生田仿佛一幅巨大的寫意畫。村民李合林正在查看今年的收成如何。「今年天旱,但我種的品種產量還不錯,價格也不賴。」說到這兒,李合林心裡挺踏實。
  • 阿克蘇地區:又是一年果蔬香 田間地頭勞作忙
    中新網新疆新聞9月3日電(劉紅文)秋季,各類農作物及果蔬相繼進入成熟期,連日來,當地農民搶抓晴好天氣,忙著秋收、秋管、秋種等「三秋」作業,到處呈現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進入8月中下旬,依希來木其村的320畝洋蔥相繼成熟,當地農民忙著採收、裝箱、稱重,整個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農忙景象,一袋袋包裝好的洋蔥被送往市場。  「這一季的洋蔥種植,戶均增收萬元不成問題。」阿克蘇地區溫宿縣稅務局駐依希來木其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馬文濤高興地說。
  • 農業廢棄物這樣變成寶(田間追蹤高質量·節約型農業)
    這就迫切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走高質量綠色發展道路。在發展循環農業、節水農業、節肥節藥等方面,各地做了哪些新探索,取得哪些新經驗,還有哪些待解問題?本報記者深入多個農業大縣,探尋答案,帶回一組報導,敬請關注。
  • 「一碗麵」飄出「高質量發展香」
    仔細閱讀後,感觸頗深,這一碗麵,真的不簡單,飄出了「高質量發展香」。岐山哨子面。圖片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古今文化融合,烹調「高質量發展香」。將周之禮器「鼎」和源於周的「臊子麵」相結合,開發出了「鐘鳴鼎食臊子麵」。
  • 諸城果蔬採摘景區門票_金色田園
    諸城果蔬採摘景區門票,金色田園,清風峪,歡迎你。諸城果蔬採摘景區門票, 缺口4處設置有軟的具有彈性的墊層,墊層設置在缺口4處使得內腔與外界隔絕。本實施例中的手執管1可以採用一般的伸縮管,該伸縮管為一般的現有技術,在此不作詳述。
  • 一〇四團南戈壁灘上建桃園,職工臉上笑開顏!
    12年前 這裡還是一片戈壁灘! 01 今年52歲的程興瓊 是第一批開拓者 12年前 她被團場「南公園、北城鎮」規劃布局所吸引 來到這裡——南戈壁灘種桃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琥珀茶油香,香飄農業高質量發展路
    其實,不僅是致富,更是打開了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琥珀茶油香,香飄農業高質量發展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是自然經濟的熱點,但是,如何養育好,養育更多的人,這是現代經濟的追求,也是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因為只有養育好了,才能提高幸福指數;因為只有養育更多人了,才能提高農業的質量和效益。新模式,讓農業面貌煥然一新。農業告別落後、生產率不高,就必須打破傳統,運營新的發展模式。
  • 無人機改裝可突破禁飛區?大疆:立法約束非法改裝
    記者了解到,固定翼飛行器可長時間滯空,配合開源飛控系統可輕鬆遠距離突破禁飛區,而多旋翼飛行器儘管受到禁飛區的限制,但是市場上存在不少無人機加裝模塊,安裝後便可破解禁飛區。在8月22日大疆舉辦的無人機安全飛行科普活動上,大疆安全技術總監王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希望從法律法規角度,約束這類非法改裝行為。
  • 青海諾木洪戈壁灘「種」出好日子—新聞—科學網
    在青海省柴達木盆地東緣,土黃色的戈壁灘上,有一條長約30公裡的綠色「絲帶」——諾木洪農場。這裡的一天,從鹽坷坷裡長出的枸杞開始。這裡的農戶,因枸杞脫貧。田間地頭的小汽車,二層的村社,「炫耀」著他們紅紅火火的好日子。
  • 上海交大圖書館高質量全覆蓋支撐在線教學資源[圖]
    人民日報報導 八年前,首創以電子教參(ERBS)為核心的「智慧泛在課堂」,為今天的大規模在線教學奠定了教學資源保障基礎,這是敢為人先的交圕眼光;一天內,集結精銳力量,幹部垂範、身先士卒,館員協同、集思廣益,全館上下、傾力投入,規劃方案,制訂措施,展開行動,迅速推進,這是無堅不摧的交圕力量;三周內,突破三道難關
  • ...國際優勢集群品牌研討會(贛州)果蔬、茶籽油品牌建設論壇順利舉行
    品牌是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也是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資源。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加速發展,以地理標誌產品為抓手,培育國際優勢集群品牌,全面參與國際貿易活動,將是我國今後一個階段品牌建設工作的重點。  董校堂表示,「贛州果蔬產業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贛南臍橙和豇豆育種等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效益逐步提升,是農民增收的好產業,贛州農產品作為現代農產品流通體系中的重要地域品牌生產基地,很多創新模式可學、可看、可推廣,完全符合創建果蔬品牌集群的條件,中央財政應給予大力扶持。」
  • 整合物流資源 突破信息壁壘——菜鳥鄉村推動農村物流高質量發展
    該項目整合城鄉快遞物流行業和交通、電商、農業等資源,通過向縣域快遞企業提供「技術+管理+商業」模式的快遞共配解決方案,推動快遞企業降本增效,並藉助自有供應鏈渠道和電商資源,推動共配網點商業化和農貨上行。目前,菜鳥鄉村已在全國一批縣域推廣共配項目,幫助當地快遞企業建立縣域快遞共配中心和鄉鎮共配站。
  • 用科技創新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新突破
    「十三五」期間,哈電集團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科技創新部署,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以科技創新為先導進行產業布局謀劃,下好「先手棋」,健全科研體系和激勵機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和科技重大專項實施力度,在新產品研發、新技術應用、前瞻性技術儲備等方面不斷實現突破,以前所未有之勢,走出了一條哈電特色的科技創新之路
  • 史丹利高質量複合肥品牌介紹,複合肥要怎麼使用
    原標題:史丹利高質量複合肥品牌介紹,複合肥要怎麼使用複合肥相信有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複合肥如何使用很多人卻不知道。大品牌史丹利始終以高質量約束自己的生產活動,接下來就教你如何正確使用複合肥。複合肥可以隨水衝施嗎?
  • 意義重大|環評改革要落實「三線一單」硬約束
    落實「三線一單」根本目的在於協調好發展與底線關係,確保發展不超載、底線不突破。要以空間、總量和準入環境管控為切入點落實「三線一單」。1落實「三線一單」硬約束意義重大一是環評體系改革的內在要求。《方案》要求構建全鏈條無縫銜接預防體系,明確戰略環評、規劃環評、項目環評的定位、功能、相互關係和工作機制。
  • 新疆戈壁灘上起航的葡萄酒莊
    信息 新疆戈壁灘上起航的葡萄酒莊 2016-08-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圖為曾是戈壁灘的在霍拉山下如今葡萄園生機盎然
  • 讓長塘「臺灣果蔬」香飄四季
    讓長塘「臺灣果蔬」香飄四季  —臺商黃源榮斥資億元打造生態有機循環農業基地  中國臺灣網3月18日訊 一位敦厚樸實的中年臺商千裡迢迢來到廣西南寧青秀區長塘鎮定西村安營紮寨,與朋友計劃斥資億元發展有機休閒農業,立志用5年時間,把長塘產的「臺灣果蔬」香飄到歐美日去
  • 青海青南地區馬鈴薯高質量發展關鍵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近日,青海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省農林科學院承擔的省級科技成果轉化專項「青南地區馬鈴薯高質量發展關鍵技術集成與示範」進行了中期現場檢查。同時,篩選出早熟、特色馬鈴薯品種3個,分別是閩薯1號、紫雲、紅雲,均取得了良好的田間示範效果。
  • 突破大項目 發力高質量,南通網-中國南通主流新聞資訊門戶
    突破大項目 發力高質量 2020-03-23 08:10:28 來源: 南通網 春風送暖,萬物復甦。築牢「壓艙石」大項目是穩增長的「壓艙石」,是高質量發展的「強支撐」。從一開始的抓億元項目、10億元項目,到百億元重特大項目取得突破,2016年開始的南通新一輪項目建設已進入第四個年頭,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