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妹子投資200萬養鱘魚,年售10萬斤,一年賺100萬

2020-12-21 視圖空間

「春節臨近,經常有人開著車到村裡面來買魚,銷路很好。」1月6日,在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白石村鱘魚養殖基地,今年40歲的村民潘豔耐和丈夫正忙著捕魚、賣魚。基地一派忙碌景象。

近些年,潘豔耐在經營土豬養殖場的同時,一直在尋找適宜在家鄉創業致富的新門路。一次偶然的機會,一位外地遊客對她說,她家門口長年不斷的山泉水,適宜養殖冷水鱘魚。這讓潘豔耐有了再次創業的衝動。

冷靜思考後的潘豔耐到周邊鄉鎮鱘魚養殖基地學習養殖鱘魚的方法。2016年,潘豔耐和親戚合作,在流經自家門口的一河道邊,結合實際依山就勢建起了佔地5畝的鱘魚養殖基地。

2017年,潘豔耐的鱘魚基地建成,她購進的7萬多尾中華鱘魚苗,經過一年多餵養,一條成品魚能達到1.5至2.5斤。

「養殖鱘魚前期投資比較大,這麼多年的積蓄加上在銀行的貸款,總共投入了近200萬元,但這見效快,現在每天能賣500多斤魚,去年就賣出10萬斤成品魚。」潘豔耐介紹道。

潘豔耐給我們算了一筆帳,一年賣成品魚5萬公斤,刨除魚苗、飼料和人工等成本,一年可以賺100萬元,兩年就能把基地的投入全部回收。

在潘豔耐的養魚基地,只見成群結隊的鱘魚在水中穿梭,有的躍出水面,濺起朵朵水花。54歲的技術員唐昭華正在往車廂裡裝魚,這是廣州來的老客商要的貨。問及為什麼到這裡來買魚,這位客商笑嘻嘻地說:「龍勝的生態環境好,養出的鱘魚吃起來沒有腥味,味道鮮美嫩滑,市民喜歡吃。」

由於當地水質好,潘豔耐養殖的鱘魚體格美、顏色亮、肉質嫩、味道鮮,很受客商青睞。

「去年出售鮮魚10萬斤左右,今年預計可達15萬斤,將有300多萬元收入。」潘豔耐對深山冷水養魚的創業夢信心十足。

潘豔耐因為養鱘魚,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美人魚」,不少周邊村民來到她的基地學習鱘魚養殖方法。

「我準備成立鱘魚養殖合作社。」 潘豔耐說,準備採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與村民籤訂養魚協議,養殖戶只需按照要求養殖,保證鱘魚質量,魚苗購買、技術指導、產品營銷等均由潘豔耐負責。

她希望通過發展養魚產業,帶動村裡鄉親共同致富。(攝影:黃勇丹。若想聯繫當事人,請關注微公號:視圖空間)

相關焦點

  • 女子投資200萬養鱘魚 年售10萬斤賺100萬
    女子投資200萬養鱘魚 年售10萬斤賺100萬
  • 她在深山投資200萬養鱘魚,一年售出10萬斤,年賺100萬
    隨著2019年的到來,春節也將臨近,而這對於潘豔耐來說,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因為有不少人顧客都開車去她那買魚,並且銷量都還不錯。別看潘豔耐現在已經40歲了,但幹起活來,絲毫不遜色丈夫,捕魚、賣魚那是樣樣精通。在潘豔耐還未養殖鱘魚時,做的是經營土豬養殖場的生意,並一直在尋找發家致富的新門道。
  • 這個女人鱘魚養殖利潤高達10元/斤,2年賺250多萬
    2017年賺了100萬,2018年又賺超過150萬,廣州人最喜愛吃她養的魚,是什麼魚?你要不要養? 2017年,潘豔耐的鱘魚基地建成,她購進的7萬多尾中華鱘魚苗,經過一年多餵養,一條成品魚能達到1.5至2.5斤。
  • 甘肅200萬斤鱘魚被洪水衝入四川:村民捕撈,養殖企業回購
    據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和甘肅文縣溝通,衝到白龍湖的鱘魚約有200萬斤,目前已禁止當地群眾捕魚,他們將向四川省相關部門申請進行專業捕撈。同時,該負責人表示,鱘魚不會自動繁殖且沒有攻擊性,對白龍湖青川境內的漁業生態影響不大,但由於鱘魚數量巨大,死亡的鱘魚會對水質產生影響,而大量活鱘魚則會對白龍湖其他魚類生存空間造成一定的影響。
  • 長陽清江拆除網箱 大量鱘魚轉運棲身渝湘贛
    記者看到,一簍一簍的鮰魚從網箱內打撈上岸,然後過磅上車,打撈、稱魚、裝魚均由當地售魚專班安排人員進行。一簍魚從打撈上岸到裝車嫻熟快捷,整個過程不到2分鐘時間。陳玉夫妻只負責現場過磅計量。 陳玉說,他家還有10多萬斤魚沒銷售出去,眼看離養殖網箱清理取締的時間越來越近,這幾天正在加速外銷。
  • 廣西「鱘魚大王」年銷售20多萬斤淨收入兩百萬
    談到魚產品暢銷,廣西河池市金城江區拔貢鎮「鱘魚大王」韋子念,不由喜上眉梢,「去年,大概賣出商品魚20萬斤,銷售額500多萬元,淨收入200多萬元……」    近日,記者走進韋子念位於金城江區拔貢鎮下橋村上田屯的鱘魚養殖基地,看到在10多個巨大的水池內,成群的鱘魚在不停地遊動。    今年40歲出頭的韋子念,來自環江,他從小在河邊長大,一直以打魚養魚為生。
  • 投資350萬開火鍋店一年可以賺多少錢?
    投資與回報始終是投資人熱切關心的話題,有人說開火鍋店常年虧損賺不了錢,也有人說開火鍋店一年可以輕鬆賺個兩三百萬,如此對立的言論,讓準備入行的朋友十分為難。但其實開店失敗的只佔一小部分,更多的人是通過開火鍋店掙到了錢實現了夢想,今天,我們就以350萬開店為例,來為大家具體講一講開火鍋店一年可以賺多少錢!
  • 羨慕,亞馬遜單幹賣家,靠這手段一年賺200萬!
    但是世間事沒有絕對,有這麼一群單幹賣家,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但卻能各施手段,在背地裡賺了個盆滿缽滿!鋪貨2年多賺140萬,已買房這位賣家說:自己17年8月開始單幹,至今為止一直做的是服飾大類裡的一個小類目!17年剛起步時搞鋪貨,鋪了20多款,全部發的FBA!剛開始時沒單,為了賺錢,每晚偷偷跟賣。
  • 新現場|北京一毒豆芽生產點每天售4萬斤 多賺1萬
    北京市食品藥品稽查總隊檢查發現,生產豆芽的綠豆和黃豆中均含有有毒的AB粉,經「泡藥」的豆芽長度遠超正常豆芽,違禁成分超標200餘倍。  舉報所涉「基地」,位於大興區魏善莊鎮崔家莊一村,其對外自稱「種植專業合作社」。  據會計透露,他們平均一天銷量超過4萬斤,即20噸左右。財務統計的今年9月份帳目單顯示,該豆芽廠該月產值182萬元。
  • 養殖三年連年死魚 專家稱鱘魚不適合湖養
    (記者羅斌 實習生嚴麗 項文軍)江夏區牛山湖漁場的老職工馬師傅和楊師傅昨向本報記者哭訴,他們投資養殖鱘魚已達3年,但是年年大量死魚,損失慘重,希望記者幫忙打聽養殖鱘魚的方法。兩位搖著船,將記者帶到位於牛山湖中間的網箱排上,記者發現網箱中確有許多死魚。馬師傅說,去年他們死了萬餘斤魚。老馬和老楊都是牛山湖漁場的老職工。
  • 高曉松李佳琦首次合作直播 5秒售空40萬斤大米
    2019-12-16 09:27圖文來源:錢江晚報 高曉松李佳琦,兩名嘴首次合作直播5秒售空40萬斤大米,5秒售空5萬罐山核桃,7秒售空12
  • 務川第一批鱘魚苗入池
    10月19日,經過6個月的建設,小坪生態漁業項目投放第一批鱘魚苗50000餘尾。該項目位於務川縣涪洋鎮小坪村,項目建設資金4500萬元,佔地面積100畝,其中流水池12畝,高水池25畝,沉澱池及生態處理池25畝,預計年出魚200萬斤,年產值可達2000萬元。
  • 12年詹姆斯花100萬投資披薩店,八年後賺了多少?說出來你別不信
    靠著打球和代言所得到的收入,詹姆斯有著非常不錯的資本,可以讓他去嘗試不同領域的投資,而在很多的投資項目當中,詹姆斯也都是收穫頗豐,比如作為利物浦的小股東,當年利物浦奪冠的時候,詹姆斯幾乎是躺賺了幾千萬美元,這樣的眼光確實是讓人佩服。而如今的詹姆斯,最為代表性的符號之一,就是他的tacotuesday了,每次在視頻當中為這個墨西哥玉米餅進行宣傳的時候,都是充滿了魔性。
  • 農村殘疾小夥開紅薯加工廠,一年賺了15萬,母親說終於放心了
    2017年秋季,村上飼養的鵝可以上市了,廖愛分承擔了賣鵝任務,高高興興地開著助殘車跑市場、酒店和區機關食堂,有時1天賣掉200多隻,來回要幾趟。2018年,有了銷鵝經驗的廖愛芬動起了腦子,他發現農村裡的特產非常受城裡人歡迎。
  • 湖北清理清江網箱養殖,300多戶漁民1.2萬噸魚急需賣出
    清江庫區漁民2400萬斤魚出現銷售難,其中鱘魚佔到1000萬斤。  該報導稱,由於時間緊,網箱拆除後,清江庫區漁民的2400萬斤魚短時間內出現銷售難,其中鱘魚佔到1000萬斤,其他魚類佔1400萬斤(包括鮰魚、鱸魚、銀鱈魚、翹嘴鮊、江團、四大家魚等)。這些鱘魚中的母鱘魚,主要用來加工魚籽醬,價格僅在35-50元每斤,公鱘魚一般只有10-20元每斤,比起之前的價格優惠了很多,剛夠漁民保本。
  • 春耕開墾種蓮藕,10畝地需要投資多少?一年能賺多少錢?
    因為收益比較高,因此蓮藕種植在農村越來越流行種植面積也在逐漸擴大,那麼種植10畝蓮藕需要投資多少?以現在的價格一年後可以賺多少錢?到底值不值得做呢?不妨問一下當地的村民。老張說種小麥和玉米一畝地一年還賺不到1000塊錢,村裡的鄰居去年種蓮藕賺了不少錢,4月初自己和鄰居把麥苗賣給別人餵牛一畝地賣了300塊錢算是賺回種子錢了。把麥田變成水田確實花了老張不小的功夫,他說剛開始種蓮藕已經體會到種蓮藕的苦了。
  • 在農村種植這2種農作物,成本只需1萬元,年賺10來萬!
    那麼今天小編在這裡就要給大家分享兩個種植項目,投資成本僅需萬元,但一年下來利潤能夠達到10來萬。正在找投資項目,亦或是想轉行的農民朋友們趕緊來一起了解下吧!1.種植香椿香椿其實也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植物了,但去批量種植的人卻並不多。事實上香椿具備了味道獨特,營養價值豐富,藥用價值高等多個優點。
  • 山泉養鱒魚鱘魚 重慶彭水高端冷水魚養殖興起富民新產業
    2008年一次旅遊的經歷,得知沿海地區一些漁民年收入上百萬元,由此萌生做水產養殖的生意。&nbsp&nbsp&nbsp&nbsp既然要做,就要做最好。劉雲貴多方打聽,得知冷水魚算是淡水魚中較高端的品種,更敏銳地發現高品質的冷水魚產業在家鄉重慶尚是空白,具有發展投資的空間,於是便毅然決定返鄉創業。
  • 300畝的魚塘,22條跑道,他一年賺了500萬
    300畝的魚塘,22條跑道,他一年賺了500萬2018-10-26 11:5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與家人分居兩地不是長久之計,2012年,陶鑫將濟南的生意託付給弟弟,想回家鄉找點兒事做。跟別人打工沒啥意思,陶鑫尋思著,還是應當創業,去闖闖。恰巧,第一回闖就讓他嘗到了甜頭。陶鑫看準了老家生態大米的市場,流轉了300畝水稻田,靠著老鼠、蛇來生態治蟲,一年銷售額100多萬,算下來淨賺60多萬元。&nbsp大米讓陶鑫賺到農業上的第一桶金。
  • 開奶茶店想年賺100萬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開奶茶店1年半,老張感到有些疲憊,這種疲憊感不僅來自店裡的各種雜事,還有自己開店前向周邊朋友、親戚誇下的海口。回想開店前,老張意氣風發,帶著40萬資金入局,目標是3年內開5家店,一家店平均賺20萬。而如今,店還是那1家,但本錢已經花光,店裡的日常支出還要靠妻子與父母退休金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