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是一座特殊的城市,一般情況下,GDP總量代表了一座城市的綜合實力,人均GDP代表了發達程度,但該情況在溫州這不適用。溫州的人均GDP常年位居浙江城市倒數的水平,因為溫州人常年在外經商,很多資源都放在了外地。其實溫州這座城市也好,溫州老百姓也好,都非常不錯。總之,溫州的地位在地級市中算高的。
溫州的戶籍人口是浙江最多的,溫州商人遍布海內。溫州模式、溫州精神創造了巨大的財富,溫州擁有中國鞋都、中國印刷城、中國電器之都等稱號。溫州被譽為浙江第三城,省內僅次於杭州和寧波。十年前,有學者表示紹興的GDP可能會超越溫州。如今,依然有學者表示,未來嘉興的GDP會超越溫州。我們認為,就算紹興、嘉興的GDP超過溫州,溫州作為浙江第三城的位置也不會變。
當然,如今溫州的GDP還是有較大優勢的。曾經溫州確實差點被紹興追上來了,但溫州經濟逐漸回暖,如今已經拉開了與紹興的差距。對於普通地級市而言,溫州強的不僅是經濟產值,更在於其強大的科教文衛和交通設施。溫州位於浙南地區,長期以來都是浙江省內的區域中心,輻射了浙南、閩北、贛東等區域。
溫州的交通網絡、醫療水平、科教資源等軟實力都較為突出,遠在嘉興、紹興之上。如果把時間點放長遠一些,溫州的綜合性發展將持續增強,而嘉興和紹興將繼續被周邊虹吸。或許嘉興和紹興的GDP會加快,但也缺乏了自身全面性的崛起。未來是城市群的時代,嘉興在杭州、上海之間,紹興在杭州、寧波之間,嘉興和紹興的發展肯定會有所取捨。而溫州孤零零在浙南地區,只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來。
有學者曾提出,溫州內外龐大的民營企業家群體是溫州得天獨厚的優勢。溫州應建設好溫州人網絡,充分利用好內外溫州人所掌握的資源,讓其成為溫州融入長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推力。這幾年,溫州城市內部大拆大建,軌道交通陸續規劃,城市品質逐漸提升。溫州的一系列動作,也是為全球溫州商人的回歸做了鋪墊。溫州渴望在外商人的資源,未來溫州商人無疑是溫州發展的重要支撐。
經濟專家還提出,隨著新技術、新模式的普及,溫州應該緊抓「網際網路+」時代機遇,變革交通運輸服務,轉變要素驅動為創新驅動,提升交通系統智能化水平和管理效率。未來,溫州將構建多向輻射的高鐵網絡,形成鐵路「互聯互通」的格局,全面提高溫州鐵路的靈活性。
公開資料顯示,短期內溫州將規劃引入沿海高鐵,以及溫武吉鐵路的建設,至此,溫州將形成多向輻射的高鐵網絡,實現更加高效的高鐵出行圈。未來的溫州,1小時內就可以到浙江各大核心城市,5小時到達京津冀、粵港澳、長江中遊等城市群內部的核心城市。那麼大家對於溫州的發展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