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數造富神話中,比特幣當屬傳奇之最。不論是網際網路大佬還是普通網民,誰都不曾想到,這些被無政府主義者和部分極客吹捧的虛擬貨幣,會有大獲成功的一天。
儘管,近日比特幣價格再度上攻8000美元失敗,但其所代表的價值仍不容小覷。也正因此,越來越多的人瘋狂看好比特幣,隨之衍生出一大網際網路新工種—「挖礦」。
魯、豫、桂成挖礦木馬受害重災區
然而,並不是所有熱衷於挖礦的人都是合法,還有許多「挖礦者」游離在灰黑色市場,利用挖礦木馬牟取暴利。不同于勒索病毒斂財時的明目張胆,挖礦木馬更像是一個「寄生獸」,它潛伏在幾乎所有安全性脆弱的角落中,通過消耗被害主機資源來獲得虛擬數字貨幣。由於其隱蔽性極強,大多數中招用戶都極難發現挖礦木馬的存在,這也導致挖礦木馬數量持續上漲。
一旦用戶計算機被入侵,挖礦木馬便會暗中消耗設備資源,無論C盤空間有多大,都會呈現出明顯卡頓現象。不僅如此,挖礦木馬還會給電腦硬體帶來嚴重損害,就算是新電腦,硬體也將出現報廢問題,用戶就得更換硬體或電腦。另外,由於挖礦木馬在挖礦時,需要佔用設備資源和硬體,所以這一行為勢必會造成電量消耗,隨之而來的便是電腦發熱,影響用戶正常使用。
在數字貨幣暴利驅使下,再獲得挖礦木馬這一「利器」的加持,挖礦木馬的攻擊事件也越來越頻繁,不難預測未來挖礦木馬數量將繼續攀升。據媒體報導,近期一款名為NovelMiner的挖礦木馬被披露,該挖礦木馬隱藏在廣告短連結中大肆傳播,目前全球約有100多個國家超過1500萬用戶因誤點而下載了NovelMiner挖礦木馬,最終致使電腦淪為不法分子的挖礦工具。由此可見,挖礦木馬肆虐下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在此趨勢下,我國各地用戶電腦安全也面臨諸多威脅。據360發布的《報告》數據顯示,被挖礦木馬侵害最嚴重的地區為山東、河南和廣西。這些省份之所以「受災」嚴重,主要在於其經濟發達程度不如很多一線城市,當地用戶對於網際網路安全事件、安全威脅等內容接觸較少,所以他們的安全防範意識薄弱,不利於對抗挖礦木馬。
360安全瀏覽器上線「挖礦防護」功能
為加強全國用戶對挖礦木馬的了解,提升其防範意識,360安全瀏覽器於不久前上線了一個「挖礦木馬」科普專題頁面。在此頁面中,用戶不僅可以學習到專業的挖礦木馬知識,還可獲知挖礦木馬給電腦造成的三大危害,在此基礎上,用戶可加深對挖礦木馬的認知,自覺提升個人安全防範意識。
除此之外,360安全瀏覽器自身還具有「挖礦防護」功能,是全國首款反挖礦瀏覽器。在掃描和終止瀏覽器中疑似礦工腳本插件支持下,360瀏覽器可自動監測並攔截挖礦惡意代碼,一旦檢測出用戶計算機有「被挖礦」的風險,便會將惡意代碼屏蔽在外,確保用戶CPU不被侵佔的同時,還能獲得流暢的瀏覽體驗。
實際上,在大安全時代,用戶所面臨的安全威脅遠不止此,釣魚連結、木馬網站、個人信息洩露等,也是威脅用戶用網安全的主要問題。因此,反挖礦功能之外,360安全瀏覽器還有一系列保障用戶瀏覽安全的措施。它擁有的惡意網址庫及雲查殺引擎,可自動攔截惡意網址;獨創的「隔離模式」,則可確保用戶誤入木馬網站時不被感染,從而保障用戶個人信息和財產安全,為用戶打造全方位守護的用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