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釣魚愛好者來說,一輩子,如果能看見一條就算是幸運;如果能親手釣起來一條就是幸福;如果接二連三經歷了彼此搏鬥,那就是萬幸之運。
這說的是千島湖裡的大青魚,釣友們簡稱"巨青"。
從今年 11 月初開始,在千島湖允許垂釣的湖域,一個又一個關於青魚的記錄被打破:
從記者了解到的情況看,11 月 3 日,姜家翰紅墨香館附近水域"出水"第一條青魚就重達 66 斤;11 月 7 日,汾口百畝畈水域釣起一條 82 斤。另有數條體重五六十斤的青魚被釣魚人長杆擒獲。
但這些記錄很快被打破,11 月 13 日,千島湖文昌高鐵站附近水域,一位本地釣友成功"上岸"一條螺螄青,經稱重確定其體重為 112 斤,體長 134 釐米。
"釣魚有毒。"對垂釣愛好者來說,經朋友圈轉發的這些消息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他們要麼翹班要麼請假,從杭州、義烏,甚至上海、南京奔千島湖而去。
為什麼最近這麼大的青魚集中出現?這些魚需要多久才能長到這麼大?巨青上岸後,是被吃掉還是怎麼樣?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趕去了千島湖。
守三天空杆
等來一個頓口
已經守了三天了,懸垂在水面的浮標依然露出 4 目(4 小格),紋絲不動。此前,浮標所在水面的正下方已經連續"打窩" 4 天,先後有超過 150 斤煮得半熟的番薯倒在那裡。
"要搏大魚就要有耐心,要有好心態。"童先生今年 64 歲,浙江龍遊人,釣魚 20 年。
"湖邊風景好、空氣好,水體清澈能聞到草香,天氣也好,太陽曬著暖全身。"他帶著一個小功率的揚聲器,播著從手機藍牙傳來的歌聲。他是看到釣友的微信朋友圈後一路問過來的,到了地方打窩,次日開釣,記者遇到他的那一天,他已經守釣三天。"打算再釣 2 天,看會不會有收穫。"
他並不十分專注於杆架上的兩根魚杆,間歇抬頭或轉頭看一眼。他的手機裡裝有電子報警器,只要有魚咬鉤就會"嘟嘟"響。
"小魚咬不動的,我掛在鉤上的番薯差不多桌球大。"他用的兩根杆子,一根 9 米長、一根 8.1 米。"不一定能釣到的,大物巨物看人品。實在熬不住別人發了釣中大魚的視頻,過來消消毒。"
攀談約一個半小時後,一直等不到有大魚咬鉤,錢報記者打算走,童先生從躺椅上一個起身,快速彎身,雙手握杆,斜著向上一抬,杆子彎成弓,魚線在水裡吱吱作響。
激動的氣氛蕩開來,童先生把杆把頂在肚子上,喘氣,說"不大不大。"十五六分鐘後,一條 30 斤左右的青魚上鉤。等著大魚被拖入岸邊草叢後,他開始拍視頻,滿臉得意說"夠不夠大,兄弟們 ! "
魚王頻頻出現
童先生這樣的釣友,這段時間在千島湖很多。
錢報記者沿著淳楊線從千島湖鎮經裡商、安陽、楓樹嶺等鄉鎮到汾口,再從汾口沿著環千島湖的路線經過浪川、姜家、宋村,轉道威坪鎮、文昌鎮,三天時間彎彎繞繞開了將近 300 公裡,前後遇到"打消雜念,只為搏大"的釣友約 50 人。這些人所在的垂釣位置絕大部分都在當地劃定的垂釣區,使用合規魚杆,辦理過垂釣證,還有一個特點:非淳安本地人的數量超過八成。
每一個人都知道今年的千島湖在最近這段時間魚王頻出,當然每一個人視頻中見到的魚王也都不一樣:有說 110 斤,也有說 130 斤。
而錢報記者的調查和上述說法大同小異——魚王在持續刷新中。
11 月 3 日,姜家翰紅墨香館附近水域"出水"第一條"巨青"就重達 66 斤;
11 月 6 日,姚家水域附近一本地釣友釣起一條青魚約 50 斤;
11 月 7 日,汾口百畝畈水域一位杭州釣友釣起一條青魚 82 斤;
11 月 13 日,千島湖文昌高鐵站附近水域,一位本地釣友成功"上岸"一條螺螄青,經稱重確定其體重為 112 斤,體長 134 釐米。
最近被釣友瘋轉的一條螺螄青其實是去年在文昌附近水域釣起來的,釣友是浙江金華的,重約 165 斤,體長 170 釐米。當時人魚搏鬥約 3 小時。
頻頻現身的魚王
去了哪裡
有一點可以肯定,今年十一月以來,千島湖的確頻頻出現眾多超過 80 斤的巨青,但僅僅是數量多,而不是單體體重大——以去年相比,今年的魚王不如去年的 165 斤。
"往年呢是重,今年是多。"文昌鎮一位資深釣友說,以前要麼釣不到,一旦釣到就是重超百斤;今年是很多人釣到了螺螄青,但絕大多數魚的重量都在 100 斤以內的,單體超過 130 斤的好像沒有聽說。"往年這個時候的千島湖水位已經比較淺,現在要高很多,所以螺螄青可能還在相對靠岸的地方,比較容易釣到。"
湍口鎮經常去臨歧附近水域垂釣的黃先生也證實,他在千島湖釣魚五六年,以前很少釣到青魚,最近半個月,他已經釣到了 3 條,最大的有 40 斤。"釣青魚,至少要用 9 米長的杆子,水深、釣點都有關係。"他也認為今年千島湖水位比往年高可能是能釣獲巨青的關鍵原因。"青魚喜歡吃螺螄,水位高,岸邊的環境更適合螺螄生存,青魚也能在岸邊找到更多食物。"
釣魚是一個集合了水位、水情、天氣、氣壓、餌料、線組、釣點等多方面因素的運動,而這些因素不可量化、標準化,對於更加謹慎的超級大魚來說,想要釣起來,需要更強的技術和更好的運氣。
至於釣起來的魚王,可能有吃貨會問,要多久才能長到 100 斤?這麼大的魚好不好吃,如果要買大概多少錢一斤?
事實可能會讓吃貨們失望:只要超過 50 斤,巨青就會進入"朋友圈爭搶"模式——以 11 月 3 日釣起來的這條 66 斤的魚來說,因為魚活性很好、鱗片完整,朋友圈剛發出,釣友就接到了"要求買下"的電話,最後 4000 元成交。買魚者說他要放到門前的小池塘用以觀賞。
11 月 13 日釣起來的 112 斤的魚也在當晚被金華的釣友"搶"走,價格是 1.3 萬元,也是用於觀賞。
很少有人會出價 1 萬買一條百斤重的螺螄青回家獨享魚肉——更多的人是買回去觀賞。如果魚死了,也會被國內一些魚拓愛好者高價買去——越大的魚做成的魚拓也會越加值錢。錢江晚報曾在 2011 年 6 月做過報導:一條 120 斤的青魚製成的魚拓最終一路叫價到 5 萬元落錘。
至於多久能長到 100 斤,這個問題也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人工飼養的話,青魚一般一年能長個五六斤,但千島湖水域的魚是自然生長,就很難判斷年齡 了,我想想一條 100 斤重的青魚起碼三四十歲總有的吧?"有資深釣友回答。
最後提醒下大家:
千島湖的絕大部分水域都是常年禁止釣魚的,允許做釣的地方也會有魚杆、做釣方式、時間、用餌等方面限制。如果你想去千島湖試一試釣運,出發前務必先諮詢當地漁政部門,下杆後也記得愛護環境,別把任何垃圾留在湖邊。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