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名廚之一的「戴龍」,為賭王何鴻燊做過一道「皇帝炒飯」,賭王為了吃上他親手做的這道「皇帝炒飯」,不惜花費5000港幣。
賭王何鴻燊(1921年11月25日-2020年5月26日)
何鴻燊,香港出生,企業家,有「澳門賭王」之稱。何家家世顯赫,其祖父何啟福是香港富豪,何啟福的哥哥何啟東是香港第一代首富,何啟東家族是英屬香港時期的香港第一望族。
澳門新葡京
由於家庭環境優越,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何鴻燊,從小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就讀於香港最好的學校——皇仁書院。
何鴻燊的父親--何世光是香港殖民時期歷史上第一位從政的華人。何世光有6個兒子7個女兒。賭王便是他的第5個兒子。
在何鴻燊13歲那年,父親投資失敗,家道沒落,父親何世光逃往越南,何鴻燊與母親留守香港。何鴻燊從富家少爺一夜之間變成窮困小子,嘗盡了世態炎涼,後來他發奮讀書,以優秀的成績考入香港大學,並獲得獎學金。
何鴻燊於1941年香港大學畢業,揣著10元港幣勇闖澳門,進入澳門聯昌貿易公司工作。何鴻燊能力出眾,他很快成了這家公司的得力幹將。1943年,他從公司分到了100萬澳元紅利,這也是他的「第一桶金」。自此,何鴻燊走上了其一生極富傳奇的超級富豪之路。
戴龍其人
說起戴龍,相信大多數人不了解,但是有關他的一部電影你肯定看過。1996年,周星馳導演並主演的電影《食神》在香港上映,電影中周星馳飾演的角色原型就是戴龍。
1949年,戴龍生於香港九龍。工人家庭出身的戴龍,父親是人力車夫,家境貧苦。
戴龍和何鴻燊的相識,還得益於戴龍的工作環境。
戴龍13歲到酒樓當學徒,22歲就被五星級酒店聘任為主廚,他先後擔任過多家高級酒店的主廚。
1992年,戴龍出任港麗酒店主廚,這家酒店來就餐的名人非常多,也就認識了周星馳、李嘉誠、曾志偉、何鴻燊、劉德華、成龍等名人。
戴龍對每位特別客人的飲食禁忌和喜好都一一記下,力爭讓這些特殊客人滿意,由此可見,富有心計的戴龍在處理人際關係上確實不一般。
每次李嘉誠去,李的秘書事先都會找他,交代李先生的飲食禁忌,譬如,海鮮中貝殼類千萬不要上桌,油必須要用橄欖油,牛肉、醃製的火腿也不能用等等。戴龍又輾轉打聽到李嘉誠喜歡傳統潮汕菜,他就專為其烹製清蒸蘇眉、鹹檸檬燉鴨等菜式,每次李嘉誠都讚不絕口。
「食神」與電影結緣
經常來酒店吃飯的周星馳和戴龍熟識後,了解了他的人生經歷後,戴龍希望能為中國廚師拍個電影,讓社會重視這一行業,提高一下廚師的地位。這也觸動了周星馳的創作靈感,於是就根據戴龍的經歷,拍了《食神》這部電影。戴龍也參演了這部電影,演了個小角色,那個被批「炒飯要用隔夜飯」的廚師。。
在《食神》這部影片中,有這樣一組鏡頭:周星馳作為裁判,掛著秤砣一樣的&34;金牌,點評了戴龍做的&34;。周星馳誇讚道:「好!居然能夠把米放在基圍蝦裡面蒸熟,再用整隻極品鮑魚榨汁,加上極品&39;來炒,表面上看起來呢,是平凡無奇的炒飯,其實是精雕細琢,高深莫測,不愧是有&39;的稱號。」
這些評語雖出自電影,但戴龍確實也配得上,戴龍「食神」稱號慢慢傳開。有點搞笑的是「炒飯要用隔夜飯」這個話是戴龍提出來加到電影上的。
「食神&34;食神宴&34;食神宴"選料大多是我們常見的魚、蝦、螃蟹。用平常材料做神奇美食,關鍵在於嚴格選料、認真烹製。譬如食神炒燕窩,皇家一品雞,雕爺牛腩,食神炒飯等等,道道經典。
他對菜品的色、香、味、型要求嚴苛,他研發的每道獨門菜式,都下盡了功夫。
曾經,戴龍的雕爺牛腩配方,以500萬的價格被人買斷。何鴻燊為吃到的這碗「皇帝炒飯」,花了5000元,這就不足奇怪了。
「皇帝炒飯」為何價值5000元
一道炒飯能貴到哪裡去呢?就算是加了「皇帝」二字,能有多好吃呢?其實,還真有講究。
在2017年12月份播出的《鋒味》中,謝霆鋒邀請了「食神」戴龍,給我們現場還原了「皇帝炒飯」的製作過程。
「食神」用的原料確實不一般。
原料講究:
雞蛋要用早上剛下的最新鮮的土雞蛋,大米用的美國黑米,澳洲香米,水用的法國礦泉水,用到的秘制醬油是經過400多天釀製的,還有價格不菲的大馬哈魚子醬。
製作用心:
1、先炒雞蛋,雞蛋裡面先添加一點點鹽、胡椒粉充分的攪勻之後下鍋,大火迅速翻炒出鍋。
2、其中黑色大米,用的是美國進口黑米,大米要用隔夜米,做出的炒飯不成團,粒粒可見。
3、調味料中用到了一種秘制的醬油,它能聞到黃豆的香味,要釀製400多天,食神的調味料也是特別的,就是不一樣。
4、擺盤後上面蓋上一層魚子醬,這種紅色的大馬哈魚子醬老貴了,這盤炒飯價值5000,確實名不虛傳。
5、食材的貴重自然突顯炒飯的價值,這些都能理解,唯獨用水要用法國礦泉水,這點讓我不太明白,可能是法國礦泉水和美國大米能激發出更好的口味吧。
這麼考究的原料,加上「食神」戴龍親自掌廚,我覺得5000元的「皇帝炒飯」確實物有所值。
故人已去,何先生再也品嘗不到這道經典的人間美味-「皇帝炒飯」了。
希望美食界後起之秀能創作出更多普通老百姓能吃得到的人間美味,為中華美食庫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