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美妙的,我們要保護大自然的環境,從身邊做起,但是外來物種的侵入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一旦外來生物種類繁衍繁多,不僅會破壞當地生態平衡,也會給當地的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造成嚴重威脅。
在中國,我們也曾面臨過許多外來生物的入侵案例,在我國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中說道,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生物的入侵,71種已經對自然生態造成了威脅,在這外來入侵裡,一半以上是植物入侵,動物入侵只佔三分之一。
在中國,由於「吃貨」的性質聞名海內外,所以在大部分外國人心中這個問題就沒有那麼嚴重了,一旦有外來物種的入侵, 首先看能不能吃,如果能吃那麼一切都好辦了,所以當來自於湄公河的巨型鯰魚流入中國後,卻很難活過童年了。
湄公河巨鯰是大型淡水魚之一,體重約200-300公斤之間,喜歡在巖石底下生活,它產於湄公河幹流中,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在泰國就有當地人很喜歡吃鯰魚,因為在泰國,當地人認為吃了鯰魚肉就可以給生活帶來健康和好運,另外,鯰魚體內的魚油還可以被提煉出來,然後經過加工做成魚油來售賣,給當地也增加了部分經濟收益。
我國早在1986年就引入了一批湄公河鯰魚, 並且在我國南方試養,希望鯰魚的食用價值可以滿足我國人民的飲食種類。當然我國的人民也很爭氣,在鯰魚還沒有活過童年的時候,它已經被做熟端上餐桌了,在湄公河兩三百斤的鯰魚,能在中國活到二三十斤已經很了不起了。由於過度捕撈,導致魚群的數量跟不上,所以至今沒能在我國淡水河流裡形成大批量數量。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吃過鯰魚呢,在中國烹飪魚的做法可是出了名的各式各樣,無論是紅燒魚還是烤魚甚至多做法,都讓人直流口水,也有不少的中國網友表示,希望在多引入一些鯰魚,原因是「吃貨」們表示:不夠吃!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