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廣告亂象呼喚監管 付款連結常是釣魚網站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微信廣告亂象呼喚監管 付款連結常是釣魚網站

  愛網購的趙小姐搜到一個名叫「名牌代購」的微信號,轉帳數千元買下一款「打折名牌包」,付錢後才發現上當受騙……近日,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微信購物過程中受騙的消費者為數不少。在「微信廣告」法律定義尚不明確的情況下,職能部門該如何進行監管,消費者又該如何為自己維權?

  付款連結常是「釣魚網站」

  記者搜索微信上的「公眾帳號」欄,發現「奢侈品代購」「減肥用品折扣店」「外煙專賣」等類似主題的帳號數量很多。這些公眾帳號大多比較活躍,每天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推銷商品。

  受害者趙小姐常常使用微信「查找附近人」功能尋找有趣的帳號,在關注「名牌代購」的微信號後經常收到其推送的折扣信息,客服人員還常常為她推薦特定商品。不久前,她訂購了一個價值4500元的包,通過客服人員發來的支付連結完成手機付款。但數周都沒有等到送貨,賣家起先推說「海外代購速度慢」,後來就索性再也不回覆信息。趙小姐想去工商部門投訴,卻發現自己轉帳的只是個人帳戶,除此之外對賣家公司名稱、註冊信息等一無所知。

  記者瀏覽一些購物論壇獲悉,趙小姐的遭遇並不是個案,經常有買家通過微信網購、轉帳後錢被騙走。所謂「賣家」發來購物連結,實際上是付款即時到帳頁面,當買家付款後,對方馬上能收到貨款,然後一跑了之。還有的乾脆發來「釣魚連結」,直接套取買家網絡支付帳號和密碼,盜空銀行卡裡的錢。

  發布門檻低,監管成本高

  越來越多商家把微信當做營銷新平臺。在靜安寺伊美時尚廣場,數家女裝專賣店店主都擁有自己的二維碼,他們總是建議客戶添加自己的微信號,並定期發布新品信息;還有的店主僅使用個人帳號,在「朋友圈」裡分享產品圖片。

  而近來出現的各種網絡公關公司,也是看準了「低門檻」帶來的商機。許多商家把網絡營銷業務外包給這些公關公司,每月只要花費數百元、上千元,就有人代勞宣傳。一家網絡公關公司負責人透露,微信上的廣告沒有設置準入門檻,只要擁有一臺智慧型手機並下載微信軟體,就可以實現群發。

  正因為「門檻低」,「誰都可以發布」的微信廣告對監管部門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於工商部門來說,微信購物將是下一步的整治重點,但追查廣告發布源頭成為監管難題:微信廣告發送到特定用戶,其他人群無法獲知廣告內容;微信中包含大量私人交流信息,微信廣告又缺乏明顯標誌,在傳輸過程中難以被識別;調查取證也有難度,行政處罰應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管轄,而微信廣告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受眾往往並不限於一個地區。

  行政執法不能留下空當期

  業內人士認為,相比複雜的網絡廣告監管形勢,《廣告法》已經難以滿足目前監管要求,應將微信廣告納入監管範圍,明確微信廣告的相關概念和標準,清晰界定微信個人行為及微信廣告行為。

  「不能讓等待法律明確的過程成為空當期。」上海新惟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樊認為,微信廣告,到底認定為廣告還是傳播,目前還沒有共識。然而在等待法律明確的過程中,行政執法部門不能一味等待,而是可以按照現有法律精神進行處置,比如參照 《廣告法》、《醫療廣告管理辦法》、《化妝品廣告管理辦法》 等法律規定,理直氣壯地適用法律,維護公民權益。

  還有的市民建議設立「微信廣告標識制」。所有微信廣告應標明「廣告」二字,同時註明發送者單位和聯繫方式; 還可以加強與電信運營商的聯繫,設置投訴舉報專用微信通道,用戶一旦發現違法的微信廣告,可以一鍵轉發進行投訴。(記者 欒吟之)

相關焦點

  • 警民e家|連結裡的貓膩,小心陷入釣魚網站!
    通過微信、QQ等網絡社交平臺,散發虛假廣告,騙取被害人關注,再以手續費、押金、刷銀行流水帳等名義讓被害人向其打款,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貸款騙術多種多樣但萬變不離其宗其目的只有一個——「騙錢」常見詐騙手法0 1「釣魚網站、惡意APP」以假亂真利用偽基站發送釣魚簡訊是騙子們常用的套路,你輕信了一家騙子機構後,騙子便會以貸款放款已到帳
  • 電子營業執照下載和驗證均免費,別點擊釣魚網站發的簡訊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王璇)如果你是企業開辦者、個體工商戶或者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收到了關於「營業執照需要更新認證電籤版本」的簡訊,一定不要點擊,這是釣魚網站,會讓你遭受資金損失。已有營業執照的市場主體,籤領人(即註冊登記的法人代表)通過微信或支付寶「電子營業執照」小程序,根據其在登記機關登記的姓名和二代身份證信息,並進行「刷臉」認證,操作成功後即可下載領取電子營業執照。電子營業執照,是企業登記機關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為全國統一信任源點,按照國家統一標準頒發的載有企業登記管理信息的法律電子證件。
  • 釣魚網站源碼帶木馬,歡迎進入不知道如何被騙的技術詐騙2.0時代
    一方面利用仿冒的二手交易平臺釣魚網站以低價商品吸引「魚兒」上鉤,一方面販賣含後門的釣魚網站源碼,套取他人「詐騙「果實。近期收錄到一款仿冒二手電商平臺的釣魚網站源碼進行詐騙的案件,復現過程發現了釣魚網站的原理(盜取個人身份信息的同時騙取資金),同時還發現其源碼存在「黑吃黑「的現象。
  • 不法分子用紅包偽裝釣魚連結 搶紅包小心落入陷阱
    網絡安全人士提醒市民,有的紅包實為不法分子偽裝的釣魚連結,搶紅包還需謹慎。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本市不少消費者已經做好「雙11」掃貨的準備,同時收集購物網站的各種紅包,等待為掃貨帶來更多實惠。不過據網絡安全人士稱,目前是網絡紅包的高峰,一些不法分子也打起了「紅包」的主意,他們利用微信、QQ等社交工具,發布紅包惡意連結,竊取用戶個人信息甚至偷走用戶的帳戶資金。
  • 360手機衛士攔截釣魚連結
    據悉,簡訊中的連結實為釣魚網站,同時該詐騙號碼也已被360手機衛士攔截。隨文附上了一條連結。對於「被當爹」,黃曉明當時完全是哭笑不得,隨後調侃騙子,回復簡訊道:「您好,你發送的信息黃曉明已收到,請問孩子他媽知道嗎」。360手機衛士安全專家分析,不管是「中獎簡訊」領取網站還是「精彩照片」存儲連結,這都是不法分子通過釣魚網站進行偽裝,用戶一旦點擊,便會進入釣魚網站內,面臨個人信息與帳號密碼被盜的風險。
  • 不明連結暗中「釣魚」「360防騙高手」小程序可鑑定詐騙網址
    她先是通過電子郵箱給客戶發送了合同,隨後通過微信聯繫了對方。在對方表示沒有收到電子郵件後,楊女士在微信上給客戶發送了合同。次日,客戶在微信上通知楊女士,42220美元(約26萬人民幣)貨款已經轉到了她們公司帳戶上,並請楊女士確認金額。楊女士確認了金額無誤之後,就開始等待銀行的電話。孰料,過了兩天,楊女士仍然沒有收到銀行的電話。
  • 女子找人預測股票走勢誤點釣魚網站 被盜刷3000元
    生活報訊(記者李明哲)為了能在春節前多賺點錢,女子在微信群裡找人預測股票走勢,結果點擊對方發來的連結後,銀行卡竟然被盜刷3000元。對此,哈爾濱市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中心民警表示,該女子點擊的可能是「釣魚網站」。  據警方介紹,張女士一直在一個股票群裡交流炒股經驗。今年年初,幾個新入群的人不斷追捧網名叫「輪迴」的資深炒股者。
  • 微信朋友圈集贊營銷缺少法律依據
    近段時間,集贊送禮、點讚有獎成為商家在微信朋友圈中進行的一種新興營銷方式,然而,有的商家以「商品已發完」、「預約已滿」為藉口不兌現承諾、變相隨意更改服務、隨意刪除廣告內容,更有甚者,一些買家通過微信網購後錢被騙走,或者收到的付款連結乾脆就是釣魚網站。  微信集贊營銷平臺的法律性質該如何認定,集贊營銷方式是否合法?微信交易平臺存在哪些法律風險?
  • 官方:切勿輕信不明來源的信息謹防釣魚網站...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11月22日,映象網記者從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近日,鄭州發生多起有違法犯罪分子冒充市場監管部門名義向商戶發送簡訊,稱「營業執照需要年審」或「營業執照需要更新認證電籤版本」,誘導商戶登錄釣魚網站連結,套取操作人個人身份、銀行卡等信息,將其銀行帳戶內的資金轉走,已致多人受騙。
  • 網站那些不可描述的連結終於被整治了!
    大多數人在生活中可能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正常的打開網站,結果突然跳出來某個美女的圖片,上面寫著:「性感荷官,在線發牌」等字樣。而且更有甚者這個圖片在屏幕上來回移動,你一不小心就容易點到它。還有的是直接做一個假的「關閉」按鈕,你以為點的是關閉,結果直接上當,又被跳轉到某個「釣魚「網站上去了。
  • 點了這個連結,你的快遞可能永遠在路上……
    對方告訴王先生,這部手機是他同學的,能否便宜需要徵求他同學的意見,於是賣家將「同學」的微信帳號推送給了王先生。經過雙方新一輪交流後,對方願意以4975元的價格將這款手機賣給王先生,同時發來了一條付款連結。因為達到了王先生的預想價格,他怕對方反悔,急忙點擊連結完成付款。
  • 福建抽查政府網站:武平、長汀兩縣公安局網被嵌黃色網站連結
    福建抽查政府網站:武平、長汀兩縣公安局網被嵌黃色網站連結 袁麗群/海峽都市報 2017-06-22 12:53
  • 車e行、速通卡等這類釣魚網站可不能信
    這類釣魚網站可不能信! 「ETC」被凍結?假的!「您的ETC認證已失效,請點擊該網址進行激活」,近段時間,辦理過ETC的車主是否收到過這樣的簡訊?收到過簡訊的車主是不是有疑問,這是真的嗎?其實,這是一種新型的電信詐騙——冒充ETC認證簡訊詐騙!簡訊樣式 假的!
  • 警惕:冒充PayPal的「釣魚」的郵件大量發出
    一旦用戶打開這郵件,會被引導到一個與PayPal相似的虛假網站,該網站向用戶索要敏感數據,然後只需幾秒他們就能清空你的銀行帳戶。 Action Fraud的副署長Steve Proffitt說:「欺詐者網頁做得非常專業,按照PayPal官網的字體,還有PayPal的logo和徽章,甚至連我們都要看兩遍才能發現那是個『釣魚』網站。」
  • 如何識別網絡釣魚電子郵件?
    欺詐者有數以千計的方法讓你的網絡生活變得悲慘和昂貴,但是70%的黑客都是從網絡釣魚郵件開始的。因此,重要的是要防止第一個錯誤的步驟並識別虛假的電子郵件。消費者協會在其網站上有許多漂亮的「危險信號」。這是您識別網絡釣魚電子郵件的方式,您應該注意這一點:1.認識到錯誤的連結這就是您如何看待連結真正導致的內容:你有PC或筆記本電腦嗎?然後將滑鼠指針懸停在連結上。連結引用的Web地址顯示在屏幕的左下方或滑鼠光標的上方。
  • 這些微信連結一旦點開,你可能會被陌生人追蹤...
    一條八卦新聞、一個微信紅包、一次小遊戲邀請……你會不會在微信對話框中經常收到類似連結?如果你不小心點開了,那你的地理位置信息很有可能就被對方「盯上」了。記者以需要定位服務的名義與賣家溝通,該賣家告訴記者,目前微信連結定位這種方式用的最多,定位效果也是最好的,使用較多的微信定位連結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向對方發送文章連結獲得對方的地理位置
  • 一瓶飛天茅臺僅800,假茅臺「低價秒殺」廣告亂象
    網站高仿官方商城「貴州53°飛天茅臺酒,限量秒殺800元/瓶,正品保障,200箱即將售罄。」這是微博上一條「茅臺酒」的限量秒殺廣告。點擊該廣告連結,商品介紹頁面顯示「官方直營、正品保證」,共設有A、B、C、D四個促銷套餐。
  • QQ刷鑽多為釣魚網站 360瀏覽器「照妖鏡」立判真假
    這些百度頭條的釣魚欺詐網站,在新版360安全瀏覽的「網址照妖鏡」下被打回原形,皆是專打用戶錢包主意的釣魚掛馬網站。圖1:360安全瀏覽器「網站照妖鏡但諸多QQ付費業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某次群裡有Q友分享了一個刷鑽的連結,小趙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用了下,結果鑽沒刷成自己的QQ反被盜。更嚴重的是不僅與QQ帳號關聯的DF帳戶被洗劫一空,騙子還試圖冒充她的身份向其父母要錢。360安全專家表示,實際上這類刷「鑽騙」局由來已經。所謂的「刷鑽」軟體就是個盜號木馬,用戶填寫帳戶和密碼會被木馬暗中發送至黑客手中,造成用戶QQ被盜。
  • 團夥利用釣魚網站盜取遊戲帳號買賣牟利50餘萬元
    民警在詢問報案人後得知,報案人看到遊戲裡面有人喊話,說到官方網站(看上去和官方網站一樣,實際是釣魚網站仿冒)領取獎品,隨即,貪小便宜的報案人按照喊話內容登錄網站,輸入遊戲帳號密碼後,系統提示24小時內發放獎勵。   當報案人第二天一早登錄遊戲查看獎勵時,發現遊戲帳號內值錢的物品已經消失,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盜號了,隨即報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