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三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暖心手繪醫囑,在網絡走紅

2020-12-27 騰訊網

在大家的眼中,醫生是高尚的職業。妙手仁心、華佗再世……人們對醫生的讚美不勝枚舉。不少醫生憑藉著醫術和醫德流芳百世,他們不僅救死扶傷,還心系患者。

近日,浙江台州三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王友帆,畫的一幅手繪醫囑,在網絡走紅。

一組左邊從上到下畫有一隻公雞,一個太陽和一個月亮,每個圖案的右側都對應的貼著從藥盒上剪下來的標籤,每個標籤下方畫著一個或兩個小圈圈。

因為手繪一組以攻擊開頭,而太陽和標籤下的小圈圈看上去像是雞蛋,被網友稱為「公雞下蛋圖」。

王醫生為什麼要畫這樣一幅醫囑呢?這究竟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這幅手繪醫囑,是王醫生為他的一位老年病患陳阿公準備的,陳阿公今年83歲,身患糖尿病已經20餘年,並患有嚴重的糖尿病足部潰爛。

自王醫生2018年被派駐三門縣人民醫院共提港南分院起,陳阿公就成了王醫生重點關注的病患。

2018年4月,陳阿公足部嚴重潰爛,王醫生得知情況馬上聯繫專家為陳阿公完成了截趾手術。之後陳阿公在王醫生的看護下,病情逐漸緩和好轉,並保持著相對穩定的狀態。

最近半個月以來,陳阿公右腳的另一個腳趾又開始出現糜爛,12月4日老伴陳阿婆用三輪車帶著他,到醫院向王醫生求助,王醫生立即給陳阿公做了局部清創,並和他約定12月7日來醫院換藥。

但到了換藥那天,因陳阿婆身體不適,老兩口並沒有來,12月8日一早王醫生帶著給陳阿公新配的兩種免費藥,上門探訪了老兩口。

但由於陳阿公和陳阿婆兩人都不識字,文字醫囑對於他們來說幾乎沒有任何作用,怎樣才能讓老兩口準確掌握每次服藥的種類和劑量呢?這樣王醫生犯了難。

午休時間王醫生經過反覆思量作出決定:既然寫的不行,那就用畫的吧。

陳阿公的藥要分為早中晚三次吃,因為沒有學過繪畫,王醫生就照著印象中的樣子,畫了一隻公雞,並在下方畫了太陽和月亮,分別代表早上中午和晚上。

之後他依照給其他公開的藥方找到藥方的空盒子,把盒子其中一面剪下來,在早中晚三個圖標後面各貼了一排,在盒子下方畫上圈圈,代表要吃的數量,這樣就很直觀了。

收到王醫生的手繪醫囑,陳阿婆非常的感激,她稱自己跟老伴年齡都大了,有了這張圖以後,再也不用擔心吃錯了。

對於王醫生的善舉,很多同事直言,他是一個內心很暖的人,而且做事情很細緻,會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事後有同事將這張手繪醫囑單轉發至朋友圈,網友稱:王醫生的行為溫暖了這個冬天。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這張浙江醫生手繪的「公雞下蛋圖」,火了!
    日前,浙江台州三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王友帆畫的一幅手繪醫囑在網絡走紅△醫囑左邊從上到下畫有一隻公雞、一個太陽、一個月亮。每個圖案右側都貼著一排從藥盒子上剪下來的標籤,每個標籤下方畫著一個或兩個小圓圈。
  • 台州三門:這張「公雞下蛋圖」竟是暖心醫囑
    浙江在線12月11日訊(共享聯盟三門站 李佳寧 章海英 記者 楊群)12月10日上午,一張「公雞下蛋圖」在網上走紅,這是台州三門縣人民醫院港南分院副院長王友帆為83歲陳阿公畫的一幅手繪醫囑,被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浙江新聞客戶端等各大主流媒體轉發,並瞬間刷屏了三門人的朋友圈。
  • 醫生手繪「公雞下蛋圖」囑咐病人按時吃藥,網友看後直呼被暖到
    近日,浙江台州三門縣人民醫院醫生王友帆的手繪醫囑走紅:公雞、太陽和月亮分別代表早晨、中午、晚上,空藥盒和下方的圈圈代表每種藥要吃的顆數。這幅手繪醫囑被網友稱為「公雞下蛋圖」,是王醫生特意為他的一位不識字的老年病患準備的。贊!
  • 「公雞是早晨、月亮是晚上」,醫生為八旬不識字患者手繪醫囑
    被戲稱為「公雞下蛋圖」的手繪醫囑 本文圖均為都市快報 圖一隻公雞、一個太陽、一個月亮,後面分別貼著不同藥物的標籤,每種藥下畫著不同數量小圓圈——這是浙江台州市三門縣人民醫院王友帆醫生為83歲不識字患者陳阿公手繪的醫囑圖。「公雞、太陽、月亮分別代表早中晚,小圓圈是指每次吃幾顆。
  • 台州王醫生提醒老人按時服藥的手畫醫囑刷屏朋友圈 網友:可以溫暖...
    「可以溫暖整個冬天」;……台州一個醫生的手繪醫囑刷屏朋友圈,被網友大讚溫暖。記者 徐慧興我的病人不識字王友帆,今年46歲,台州市三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2018年被派到港南分院,任副院長。12月8日,王醫生利用午休時間畫了一幅手繪醫囑,準備當天送到一位老年病患家中。
  • 公雞是早晨,太陽是中午,台州一醫生提醒老人按時服藥的手畫醫囑...
    一隻看上去畫功蹩腳的大公雞,下面畫了一個太陽,太陽下面又畫了個月亮,然後在這些畫的邊上貼了數張剪成平面的藥盒標籤,每個標籤下畫了一個個小圈圈……王醫生專心畫圖被偷拍渾然不知被戲稱為「公雞下蛋圖」的手繪醫囑這麼一張初看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手繪圖畫被搬上網絡
  • 83歲患病阿公不識字 三門鄉村醫生手繪醫囑圖
    王友帆的手繪醫囑圖王友帆為陳阿公換外敷藥46歲的王友帆,已經從醫24年,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鄉村醫生。沒想到因為一幅畫,突然火了。不是因為他畫得有多好,而是因為畫很溫暖。83歲阿公患病20多年王友帆是三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2018年被派到港南分院,任副院長。雖然職務是副院長,幹的還是醫生的活——坐診看病。83歲的陳阿公,和老伴一起居住在赤坎村老宅,距離醫院3公裡左右。
  • 那位畫「公雞下蛋圖」的醫生,太暖心了
    雖然因為「公雞下蛋圖」成了「網絡紅人」,但三門縣人民醫院醫共體港南分院副院長王友帆的生活還是一如既往,不是在坐診,就是下鄉看診。近日,他又會同骨科醫生鄭永育,再次對陳阿公的糖尿病足進行處理,防止情況進一步惡化。從醫20餘年 一直堅守一線王友帆今年46歲。1996年,他成了珠岙中心衛生院的一名內科醫生。
  • 老漢不識字,醫生為其手繪圖畫醫囑:「公雞是早晨、月亮是晚」
    全文960字,閱讀約需2分鐘導讀:近些年來醫患關係非常緊張,但不可概括是哪一方的責任,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醫生和患者之間也有很多暖心的瞬間。更多的醫生有著高尚的職業操守,秉著為患者提供更好服務的原則盡心盡職工作,也有許多患者溫暖了醫生的心靈。約半月以前,據澎湃新聞報導。浙江台州市三門縣人民醫院王友帆醫生接待了一位83歲的患者陳阿公。因為陳阿公學歷尚淺不認字,又是一個人前來就醫,為了能夠更好的叮囑王友帆每天什麼時間服用哪些藥,用藥量是多少,貼心地畫下了一副公雞下蛋圖,真的是有被暖到。
  • 三門縣人民醫院三個院區門診就醫5月起又有調整!快來看看吧!
    三門縣人民醫院三個院區門診就醫5月起又有調整!快來看看吧!目前,三門縣人民醫院已開通了8種預約掛號方式,並已全面開展分時段精準預約診療服務,一個電話或只需手機輕輕一點,足不出戶,在家裡就可預約到心儀的專家和醫生 。今天的預約掛號全攻略,也要趕緊收藏哦!攻略一「健康台州」APP在家用手機就能輕鬆搞定的預約掛號工具。
  • 2020年台州三門縣人民醫院招聘衛技人員24人公告
    原標題:三門縣人民醫院(三門縣人民醫院醫共體)關於2020年公開招聘衛技人員的公告因三門縣人民醫院醫共體發展需要,經研究,決定面向社會公開招聘衛技人員。現將有關招聘事項公告如下:一、招聘對象和條件(一)全日制普通高等醫學院校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
  • 暖心 一幅手繪漫畫「走紅」武漢黃陂方艙醫院
    這幾天,一幅手繪漫畫「走紅」武漢黃陂方艙醫院。漫畫裡是一個簡易的「愛心小屋」,來自浙江紹興的第三批馳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們,拿出了自己帶來的餅乾、水果、牛奶、巧克力等等,由病患按需取用,補充營養、舒緩情緒。
  • 浙江台州三門縣小海鮮躥紅全國_海產專題(海產品專題)_水產養殖網
    浙江台州三門縣小海鮮躥紅全國2014-04-22 08:5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三門縣人民政府        &nbsp  最終,在新華社浙江分社和縣委宣傳部的推薦下,我縣特色小海鮮和特色小吃麥焦經層層篩選脫穎而出,成為第一集《腳步》的拍攝對象。而普通漁民楊世櫓能在多名備選漁民中被選中,則多少與他的名字有些關係。&nbsp  「世櫓,『世』有一輩子的意思,『櫓』是搖船的工具,一輩子搖船,很有漁民的特點。」楊政如是說。
  • 三門縣人民醫院感染科及中醫院院區即將「搬家」
    記者獲悉,為更好地服務百姓健康,優化診療環境,三門縣人民醫院計劃於12月中旬將人民路院區感染科搬遷至濱海新城院區,在12月底將中醫院院區搬遷至人民路院區。三門縣人民醫院濱海新城院區三門縣人民醫院是我縣唯一一所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肩負著全縣44萬人民的醫療保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