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點綴五月節 端午的粽子

2021-01-13 東北網

  據中國網 粽子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傳說而已,真正有文字記載的粽子見於晉周處的《風土記》;而流傳有序,歷史最悠久的粽子則是西安的蜂蜜涼粽子,載於唐韋巨源《食譜》。特點是只用糯米,無餡,煮熟後晾涼,吃時用絲線勒成薄片,澆以蜂蜜與黃桂醬――白糖醃桂花醬。

  最大的粽子――大肉粽產於廣西南寧,每隻重約兩斤,以肥豬肉、綠豆為餡,清香、軟糯、甘潤、膏腴不膩。

  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廟,綠波廊、湖心亭兩處皆有。長約寸許,形如枕頭,火腿為餡,小巧清鮮;湖心亭以為茶食,甚妙。

  中國最有名的粽子都產在浙北杭嘉湖的魚米之鄉:嘉興五芳齋的鮮肉粽四季供應,用筷子分夾四塊,塊塊見肉,芬芳和潤,酥爛嫩鮮,肥糯不膩。湖州諸老大粽子以洗沙甜粽見長,以豆沙、豬板油丁為餡並不稀罕,難得的是豆沙是洗沙――紅小豆煮爛去殼,再加糖、熟豬油、玫瑰原汁炒至烏黑晶亮有勁。這種豆沙吃口香、潤、細、滑――北京市場上的豆沙多學日本,以機器磨碎加糖而已,幹而不滑,香淡粒粗,哪裡談得上一個「潤」字。

  一貫看不上北京的小棗粽子,不僅是淡而無味,吃起來還要吐核,小棗煮過了或生蟲,則味道會變得十分怪異,敗人清興。日前無事翻書,發現屈原故裡湖北秭歸的粽子竟也是這路貨色,北京粽子仿佛一下子「名正言順」,神氣起來,甚怪。

  中國少數民族的粽子

  瑤族:瑤族做粽子用糯米配臘肉條、綠豆,包「枕頭粽」,形似枕頭,每個約250克。也有在糯米中加紅糖、花生等製成素餡涼粽子。

  畲族:畲族粽子,民間稱牯角。用箬葉將糯米包成四角。再用龍草綑紮,十個一串,有的人家還要在包粽子時加菜、肉、紅棗等做餡。煮粽常用灰鹼水,粽子煮好後,色黃氣香,可存放半月。

  傣族:傣族過端午也吃粽子,還要過「粽子節」。據說「粽子節」是為了紀念一對因婚姻遭父母反對而殉情的青年男女。在這一天,凡未婚的傣家小夥子都要拿粽子包,與姑娘們相會在大龍潭的芒果樹下,男女圍成圈,姑娘唱起情歌,小夥子吹葉子伴奏。然後小夥子把粽包送給中意的姑娘。

  毛南族:毛南族也過端午節,但節日的意義與漢族不同,民間稱為「藥節」。過藥節時,習慣採艾葉、菖蒲、黃姜等草藥熬水飲汁,或用這些草藥作餡包粽食用。民間認為端午吃這種包餡粽粑可以解毒去病。

  粽子在異國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的傳統習俗,然而,在國外也有不同的吃粽子習俗。

  日本人在過節時所吃的粽子不是用糯米做的,而用粉碎的米粉做,粽子的形狀與中國不同,普遍將粽子包成錘子形狀。

  緬甸人也喜愛吃粽子,但和端午節沒有什麼聯繫。他們是用糯米為原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餡,這樣做成的粽子酥軟、甜滋滋的,吃時香味撲鼻,令人回味無窮。

  越南的粽子是用芭蕉葉包裹的,有圓形和方形兩種。他們認為,圓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端午節吃粽子可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陰曆端午節吃粽子。鹹粽,用糯米加蝦米、瘦豬肉、紅豆,再加半隻鹹蛋包成;鹼粽,是用糯米粉加椰絲、蝦米、綠豆包成菱形,蘸糖吃;肥肉粽,用糯米、肋條肉、蝦米、綠豆和五香調料包成,煮熟剝殼切片而食。

  新加坡人都很愛花,每當有客人來訪時,主人都會送上幾束花,且還會端來花汁浸染的粽子請客人來品嘗。這種花汁粽子是用綠葉包成多角形狀,只有雞蛋那麼大小,展開綠葉後,面的粽子是由花汁染成淡綠色的米粉精而成的,色澤誘人,吃起來味道清香可口。

  馬來西亞,人們所做的粽子與廣東一帶的粽子有點相似,除了較常見的鮮肉粽子和火腿粽子等品種外,還有豆沙和椰蓉等幾種粽子,香甜可口,美味醇香。

  印度尼西亞人對粽子餡要求特別講究:有豬肉餡、牛肉餡、雞肉餡,有臘肉餡、火腿餡,還有廣味香腸餡、蝦肉餡、魚肉餡。印尼粽子是用粳米做的,較之糯米容易消化,加上竹葉誘人的香氣,很能引起人們的食慾。

  菲律賓粽子是長條形,風味與中國浙江一帶的粽子相同。粽子是菲律賓人過聖誕節必不可少的食物。

  泰國人在每年4月潑水節或7—9月雨季時吃粽子。泰國粽子以甜味為主,包粽子前,先將糯米泡在椰汁,使之具有椰味清香。粽子餡用椰子、黑豆、芋頭、地瓜等做成,外形小巧精緻,泰國粽子有蒸、烤兩種吃法。泰國人包裹的粽子個頭小如雞蛋,因為是用綠色粽葉包裹,所以蒸熟後呈淡綠色,味道十分清香。

  哥斯大黎加的粽子用一種經過特別加工,帶有粘性的玉米粉為主要原料,配以雞肉、牛肉、胡蘿蔔、土豆、橄欖、辣椒等。有的還要澆上牛肉汁,然後用新鮮的香蕉包成扁方形。

  秘魯人是在聖誕節時吃粽子,全家人圍坐在一起,邊歡慶聖誕節,邊吃粽子,甚至已出嫁的女兒也趕回娘家,再嘗娘家粽子的風味。

  每逢聖誕來臨,委內瑞拉家家戶戶包裹粽子,這已成了應節一景,屆時,連平日賣點心的店鋪也堆滿了粽子。這種粽子以玉米面為主料,以火腿、臘肉或香腸為餡料,還加進橄欖、葡萄乾,用新鮮蕉葉包成長方形,每個重約半公斤,焙乾蕉葉,粽子即熟,剝開粽子,清香四溢。吃粽慶節,別有一番情趣。

  墨西哥人也有吃粽子的習俗,他們把粽子稱為「達瑪爾」。主料是粗顆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作餡,用玉米葉子或香蕉葉子包成,別有風味。有「粽子節」以歡慶玉米豐收,在節日中,家家戶戶用芭蕉葉包玉米和牛肉、雞肉、胡蘿蔔、土豆、辣椒等煮熟後食用。

  拉美粽子有其特別來歷。400多年前,西班牙殖民主義者統治了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區,印第安人被迫遠離家鄉去服苦役。婦女們為了讓丈夫和兒子能夠在路上吃到可口的飯菜,就把蒸熟的玉米粉和土豆、胡蘿蔔一起用香蕉葉包裹起來,作為路上的乾糧。

相關焦點

  • 2020年端午節祝福圖片大全 粽子表情包合集|端午節吉祥
    2020年端午節祝福圖片大全 粽子表情包合集|端午節吉祥時間:2020-06-25 00: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端午節祝福圖片大全 粽子表情包合集|端午節吉祥 用千嬌百媚的芭蕉葉把你輕輕包裹,在清香怡人的氣息中點綴快樂、好運、成功和健康,再用思念的線牢牢系上
  • 端午節潮汕又稱五月節,帶你看看有什麼民俗活動嗎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便是端午節,故潮州民間又稱其為「五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這一天,潮州民間有什麼民俗活動嗎?今天,咱就一起來了解咱潮州的端午節習俗,看看你都知道多少?五月節的潮汕人民在做什麼?除了眾人皆知的賽龍舟、吃粽子,還有哪些頗具潮汕特色的民俗?
  • 五月五端午節吃粽子你家粽子是什麼味?家鄉味道才是端午節的味道
    五月五端午節吃粽子你家粽子是什麼味?家鄉味道才是端午節的味道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賽龍舟,吃粽子,打露水……各種風俗習慣都因五月五,或者端午節的不同,而不同。今年的端午節,我們都吃粽子了,當然,我吃了好多,什麼口味的都有,可關鍵的口味是家鄉的口味。粽子,粽子,粽子。粽子是端午的標配。五月五是端午,端午節裡吃粽子已經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傳承,更是一種歷史。吃粽子,才能體現出端午節的文化,端午節的歷史,端午節的傳承。
  • 五月為什麼又叫毒月?與端午節有什麼關係?
    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 為啥端午節要吃粽子?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今天是端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有哪些習俗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與端午節相關的知識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其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
  • 每年五月初五端午節家家戶戶吃粽子,那麼吃粽子寓意什麼呢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每年的陽曆6月中旬,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在這一天老百姓們吃粽子,舉行划龍舟、拔河等歡快的活動,熱熱鬧鬧心情愉悅地歡度這一節日。民間有俗語「熱餈粑冷粽子」,把包裹好的粽子蒸熟放涼後,用一根筷子串上,沾著白糖,吃在嘴裡,甜在心裡。
  • 粽情飄香,又是一年五月五,我記憶深處中的端午節
    五月五,過端午;划龍舟,敲大鼓;一、二、三四五;你包粽子我跳舞。今天早上,二寶的幼兒園老師在群裡分享了孩子們唱這首兒歌的視頻,我才想起來端午節已經悄悄臨近。由於常年在外,我對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中國傳統的四大節日,除了春節和中秋節,對於另兩個節日基本都很少過了。
  • 和平精英清香五月粽套裝介紹 和平精英清香五月粽套裝怎麼樣好看嗎
    和平精英手遊中清香五月粽套裝是和平精英端午節的限定套裝,可能將會在端午節的時候推出,那麼清香五月粽套裝怎麼得呢?
  • 北京小學端午節作文:端午節
    北京小學端午節作文:端午節   說起端午節,大家一定很熟悉吧!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   粽子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錐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粽葉的材料則因地而異。
  • 五月五端午節裡文化到底是什麼?吃粽子還是賽龍舟或者說是門插艾
    端午節裡的文化到底是什麼?吃粽子還是賽龍舟或者說是門插艾端午節,在我的心目中就叫五月五。小時候這樣叫,長大了,也依然這樣叫著。但一說起五月五,我就心裡清楚了,明白了,高興了。五月五,是端陽,端午節裡事務忙。門插艾,香滿堂。又是一年端午節,每一個重視端午節的人們,除了吃粽子、賽龍舟。
  • 端午節快要到了,你還記得恩平粽子的味道嗎?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廣東恩平,端午節和全國各地一樣都要吃粽子,不吃粽子就不算過端午節。如果你是在外地,多久沒吃過家鄉的粽子了?廣東五邑地區端午節俗稱五月節,又名蒲節。當街道有很多人賣粽葉的時候,端午節的氣氛就濃了,吃粽子,吃團圓飯,是恩平人端午節最重要的內容。端午節快要到了,你還記得恩平粽子的味道嗎?恩平鹹肉粽,恩平俗稱「裹粽」,是屬於恩平的家鄉傳統口味的特產。恩平人裹粽子有自己的格調。粽葉是從深山老林採摘的,裹粽子的帶子是一種叫蓢古野生植物,兩邊是帶刺的,割回來後用針去刺,削成細條。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中國 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端午節吃粽子有什麼寓意?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少不了的就是粽子啦,我們知道,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慣,那麼,端午節吃粽子有什麼寓意?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而端午節當日是要吃粽子的,很多人不了解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不知道吃粽子有什麼寓意,其實也是一種傳承而已,每年到了端午必吃的食物就是粽子了。
  • 簡單的端午節彩鉛粽子教程,端午節粽子怎麼畫
    每到端午節,人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粽子了,端午節作為我們的傳統節日,距今已經喲兩千年多年的歷史,在端午節眾多習俗中,吃粽子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習俗,每年端午節都是粽葉飄香,對於遠在他鄉的人而言,粽子其實也代表著一種思鄉之情,今天我們為大家整理了簡單的端午節彩鉛粽子教程,大家可以用彩鉛畫記錄下這個端午節
  • 端午節將至,說說包粽子的葉子,據說這種樹葉包出的粽子清香無比
    端午節將至,說說包粽子的葉子,據說這種樹葉包出的粽子清香無比再過一天端午節就到了,你們家準備好包粽子了嗎?每年端午節,我家都會包上一些粽子,吃不完的粽子會放到冰箱裡冷凍起來。包粽子除了製作餡料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包粽子的葉子。一般包粽子的葉子都是用箬葉,這種箬葉特別長特別寬,而且韌性很好,不容易折斷,非常適合包粽子。不過最近小編我發現,有這麼一種樹葉它也可以包粽子,而且包出的粽子清香無比。它就是桲欏葉,是學名叫做槲(音同胡)樹的葉子。
  • 端午節|端午節吃粽子,這些習俗和注意事項別忽視
    香包孕婦和對芳香植物過敏的人應慎戴端午節戴香包,可以祛邪祈福。端午節香包選用的中草藥具有散風驅寒、健脾和胃、理氣止痛、通九竅之功能,且大都含有揮髮油,氣味清香純正、持久,多數中藥有效成分對多種細菌和病毒、黴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殺滅功能,從而可起到避邪驅瘟的作用。
  • 五月初五話端午,這些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五月初五話端午,這些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已成為國人普遍行為。端午習俗知多少賽龍舟 龍舟競渡又稱賽龍舟、划龍船、龍船賽會等,是中國歷史上一種具有濃鬱的漢族民俗文化色彩的群眾性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利於增強人民體質,培養勇往直前、堅毅果敢精神的體育運動。 除了比賽速度外,划龍舟還有其他一些活動。
  • 端午節 粽子情懷
    記得小時候,常聽大人說端午節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餅的話,不過,總是聞其名而不見其形。 記憶中的端午節那天,母親總是安排我拿些小麥去書井爺爺家換兩筒(約三斤)他自己擀的麵條,拿回來後,母親便在土灶上架上鐵鍋,倒進幾勺井水再燒開,然後將麵條慢慢放進翻滾的開水裡,當麵條浮上了水面時,用筷子夾起來分成每人一大碗。
  • 和平精英獲得粽子套裝的方法 端午節清香五月粽獲取
    隨著端午節的臨近,這個時候和平精英就會更新一些和端午節相關的活動,這次就推出了粽子套裝,這個粽子套裝還是非常契合端午節的氣氛的,但是怎麼獲得套裝很多玩家都不太了解,那麼小編就來帶大家看看粽子套裝怎麼獲得的吧。
  • 端午節還有一個別稱——女兒節
    端午節是我國夏季最重要的節日,在農曆五月五日,又稱「端陽節」「粽子節」「詩人節」「龍舟節」「女兒節」等等。「端午」一名,源於古代幹支紀年,是五月的第一個午日,後來人們開始使用數字計時方式,便用「重五」取代了「重午」,但是仍然保留了「端午」這一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