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第一書記」的駐村情懷——記金沙縣柳塘鎮金新村駐村第一...

2020-12-26 畢節試驗區網

畢節試驗區網訊 他,34歲,一名平凡的退伍軍人,一名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2016年6月受金沙縣委組織部委派,到金沙縣柳塘鎮三合村任駐村第一書記,2017年4月,調任柳塘鎮金新村駐村第一書記以來,他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兢兢業業做事,把協調溝通各部門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把服務好人民群眾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他就是金沙縣民政局社會救助局副局長賀正陶。

賀正陶(右一)與村幹部一起查看蜜蜂活動情況(李天意 攝)

求真務實,開啟駐村旅程

三合村位於柳塘鎮鎮政府南部,全村768戶,2938人,主要以種植烤菸、玉米、高梁、馬鈴薯、水稻、水果等作物為主。初到三合村,他就組織村幹部開會,熟悉後,便開始走訪全村了解情況。

駐村時,他聯繫幫扶三合村三組申雲久、申運久、魯發祥等貧困戶並進行定期走訪;組織村幹部開展農村養老保險、合醫收繳工作;積極發動群眾進行貴州民居建設,2016年幫助149戶村民完成貴州民居建設;聯繫白黔高速公路路面一標協調資金10萬元,幫助三合村三組(土牆院)鑽地下井1口、修建水池2口、建抽水機房1間、安裝飲水管道1800餘米,切實解決了土牆院16戶、80餘人飲水困難問題;今年1月,到重病人員伍永飛家進行走訪,幫助伍永飛完善醫療救助資料到民政局申請醫療救助,民政局行文解決了伍永飛醫療救助7652元,及時將伍永飛家納入了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協調高速公路建設單位解決資金40萬元,幫助三合村二組91戶396人解決因炮損導致的飲水困難問題。4月,他被調任到柳塘鎮金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凝聚公心,加強基礎建設

調任至金新村任駐村書記,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意味著他將要重新開始,帶著對三合村的不舍,他來到了金新村。金新村全村412戶,1522人,主要產玉米、水稻、辣椒、高粱,盛產梨子、油桃、核桃等水果。到金新村後,他多次組織召開群眾會、村支兩委會、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積極探索金新村「三變」改革工作思路,經過近2個月的思考、探索,理清了金新村發展思路。

他結合金新村黨員分布實際,在村黨支部下設5個黨小組,推選出5名黨小組組長並明確各黨小組工作任務和職責。積極探索推行「村支兩委+黨小組+村民組長+戶長+十戶一體」的村級管理模式;修改完善村規民約,借鑑塘約村「紅九條」的經驗,從退休幹部、離任村幹部、黨員、「十戶一體」的「戶長」、村民代表、產業(行業)隊伍、作風正派的同志中推選7位代表,成立了村執行監督小組,與村民生監督委員會及村委會形成三方監督的監督體系;凡村民一切訴求,「十戶一體」戶長進行第一次調解,如調不成功,由所在村民組組長進行第二次調解,如調不成功,由所在黨小組進行第三次調解,如調不成功,由村委會進行第四次調解,如調不成功,召集村民代表,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進行討論,形成調解處理結果並以書面形式告知當事人,形成終結調解。此舉全面提升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能力。

依託資源,抱團發展產業

他團結帶領村支兩委,將全村黨員、群眾組織起來,引導村民高度自治,在已有產業基礎上創辦旅遊服務業,通過大力發展鄉村觀光旅遊、農業休閒旅遊和以「農家樂」為主的餐飲服務業來不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組織成立了金百福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合作社下組建120人的勞務輸出隊、8人的運輸隊、40人的建築隊、19人的婦女聯合會、20人的文化隊。通過廣泛宣傳發動,吸引廣大村民尤其是貧困戶積極入社,抱團發展特色產業。

賀正陶(右)在查看蜂箱內蜜蜂活動情況(高少靜 攝)

發展短期規劃產業,金百福蜜蜂養殖,村集體投入資金50萬元,養蜜蜂500群,目前,已籤訂了150桶的養蜂合同;金百福生態蘆花雞林下養殖,計劃投入資金6.3萬元,利用金新村史大軍果園,養殖蘆花雞1000隻,目前,正在進行場地的修整及消毒和雞苗的購買。金百福生態魚養殖,金百福養殖專業合作社與貴州尚土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合股聯營(各投資15萬元),合作社持股52%。建設魚塘40畝、養殖草魚(鯉魚、鯽魚)40畝。現已種植蓮藕60畝,投放魚苗35000尾。發展中期規劃產業,金百福獼猴桃(蔬菜、菊花)種植,村集體計劃投資600萬元,由金百福種植專業合作依靠貴州金馬有機獼猴桃有限公司種植技術及市場銷售,將長溝組未規模化經營的500畝土地集中起來發展獼猴桃種植,建設初期套種蔬菜或菊花(前兩年套種200畝蔬菜以短養長),目前已達成意向協議,待秋收後將組織實施。

賀正陶(中)與村幹部一起查看美麗柳塘牡丹園內的牡丹生長情況(李發琴 攝)

發展長期規劃產業,金百福鄉村客棧,根據金新村位於赤望高速公路金沙南出站口的交通優勢,結合金新村天然的避暑氣候條件,利用金新村「萬畝牡丹」、千畝果園、百畝荷塘、傳統蜂蜜、特色土雞等有利資源,計劃投資122萬元,建設垂釣魚池3畝、休閒遊泳池1000平米、農家樂餐館1個、避暑旅店15家,打造集旅遊觀光、垂釣、休閒、餐飲、避暑於一體的鄉村休閒旅遊園。目前已落實經營場所及管理人員。

預計通過「村社一體化、三資促三變」改革試點工作的開展,到2017年,實現土地規模化合作化經營100%,村集體經濟新增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8800元以上;到2018年,實現村集體經濟積累30萬元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元以上,全面消除全村剩餘的貧困人口;到2020年,力爭實現村集體經濟新增經營性收入100萬元以上,農民人均財產性收入10000元以上,實現全面小康。

「我不求成為老百姓心中的英雄!只想趁著年輕多幹點實事,乘著改革的專列,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成為老百姓的貼心人。」賀正陶說。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有賀正陶的豪情壯志,傾情幫扶,金新的未來發展會更加美好!(高少靜)

責任編輯: 楊希喆

相關焦點

  • 駐村女書記的「美麗鄉村夢」——記伊通縣二道鎮石場村駐村第一...
    駐村女書記的「美麗鄉村夢」——記伊通縣二道鎮石場村駐村第一書記劉宇恆 作者:李抑嬙 李佳    編輯:劉夢曉    來源:吉林日報    2019
  • 內蒙古阿榮旗:「第一書記」的駐村「疫」記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內蒙古阿榮旗脫貧攻堅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幹部」積極響應、迅速行動,第一時間返崗履職,「駐村工作隊」就地變成「疫情防控先鋒隊」,他們不畏艱險、衝鋒在前,緊緊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有力有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主動請纓,深入「疫」線,爭做百姓「主心骨」。
  • 記那坡縣城廂鎮念甲村駐村第一書記蘇其燦
    記那坡縣城廂鎮念甲村駐村第一書記蘇其燦 www.gxbszx.gov.cn  2020-03-13 09:24  閱讀:48931次  作者: 喻武強  編輯:楊煜智  來源:右江日報
  • 【脫貧故事】馬爾康市松崗鎮丹波村第一書記蔣小波駐村記
    ——馬爾康市松崗鎮丹波村 第一書記蔣小波駐村記 「感謝蔣書記,帶領我們第一時間搶通道路,沒有影響萵筍銷售。」
  • 一名第一書記駐村扶貧記:一心扎進農村 爭做村民「貼心人」
    秦超 攝中新網太原1月15日電 題:一名第一書記駐村扶貧記:一心扎進農村 爭做村民「貼心人」作者 郭學紅 李洋她,既不是叱吒風雲的英雄,也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她用自己的那份熱情與執著,抒寫著自己扶貧工作的點點滴滴。
  • 用心點燃駐村歲月--記泗縣大莊鎮新劉村駐村第一書記劉虎
    天蒙蒙亮,在泗縣大莊鎮新劉村,宿州市住建局城鄉建設執法支隊駐該村第一書記劉虎早早的起床洗漱,踩著泥濘來到五保貧困戶臺元俠的家,認真比劃著手勢,仔細詢問她的身體和生活情況。「臺元俠是五保戶,年紀大了耳朵背,前段時間又摔傷了,家中就她一個人,是咱幫扶的重點。」他一邊幫著臺元俠收拾屋子,一邊解釋著說。
  • 北京來的駐村第一書記在畢節山村開網店
    李洋是從北京來到畢節山區的駐村第一書記他還是村裡的淘寶店主他在網店裡推銷地方特色農產品讓消費成為扶貧的一種方式讓村裡的產業調整有了方向這家店鋪的主人叫李洋,是全國工商聯辦公廳幹部,也是中組部選派到當地掛職的脫貧攻堅駐村第一書記。
  • 愛心播撒扶貧路 ——記莽張鎮蔡店村駐村第一書記許金柱
    莽張鎮蔡店村駐村第一書記許金柱任職以來,緊緊圍繞「以高質量黨建促進高質量脫貧攻堅」這一主線,狠抓基層組織建設,團結帶領全村廣大黨員和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全村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2017年11月,雞公山管理區辦公室主任許金柱來到莽張鎮蔡店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在經過充分了解村情和入戶走訪後提出,建強基層組織,為脫貧提供堅強保障。
  • 管勁松與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幹部談心談話
    4月30日上午,六盤水中院黨組書記、代理院長管勁松一行深入六枝特區龍河鎮紅旗村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與六盤水中院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幹部交心談心。座談會上,管勁松認真聽取了駐村幹部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情況匯報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並詳細了解他們近期的健康狀況、生活、家庭情況以及對脫貧攻堅一線幹部待遇補貼等政策的落實情況,聆聽駐村工作感受。
  • 閒不住的「大個子」——記霑益區菱角鄉稻堆村駐村第一書記、工作...
    霑益區菱角鄉稻堆村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劉保林,憑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對扶貧事業的熱愛和對貧困群眾的深厚感情,主動紮根貧困山村,紮實履職,駐村期間走遍全村的每一個角落,為貧困戶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實際困難,他以突出的業績贏得了當地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好口碑。
  • ...記「河南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盧氏縣林業局派駐下莊科村楊松茂
    「我在和陝西兩省三縣交界的玉皇山下莊科村擔任第一書記已經5年多,妻子在熊耳山橫澗鄉擔任人大主席一直管扶貧,相距90多公裡聚少離多……」在盧氏縣組織的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全縣巡迴宣講中,「河南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縣林業局派駐獅子坪鄉下莊科村第一書記楊松茂樸實的話語、感人的事跡一次次打動了幹部群眾
  • 東方市大田鎮俄樂村駐村第一書記景春林:舍家為「大家」駐村更助村
    近日,看著手機視頻中的兒子,東方市大田鎮俄樂村駐村第一書記景春林深感愧疚,但短暫通話後,他又立即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最近他三歲半的小孩發高燒住院了,他趕回海口安排家人照顧好孩子後,又馬上回到了村裡。」大田鎮副鎮長許會這說,景春林對脫貧攻堅工作非常有責任心。
  • 渾南區駐村「第一書記」 年貨大集忙「代言」
    本報訊(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傅淞巖通訊員張鷹)年貨大集送喜慶,「第一書記」當「代言」。1月16日,2020年渾南區駐村第一書記年貨大集在渾南區政府熱鬧開市,近20名駐村「第一書記」帶著40餘種農副產品在大集亮相。  本次活動由渾南區委組織部主辦,廣大駐村第一書記共同參與。
  • 抗疫與扶貧一肩挑——瀋陽工業大學駐村第一書記素描
    文法學院黨總支書記孫紹然作為撫順縣湯圖鄉鮑家村第一書記,大年初二,在尚未得到上級通知和防控要求的情況下,主動放棄春節假期,第一時間趕回鮑家村主持村裡疫情防控工作。錦州黑山縣英城子鄉第一副書記任棟棟,春節期間最後一個離開鄉裡,當得知新冠肺炎疫情後,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 山城村裡的貼心人——記平安區古城回族鄉山城村駐村第一書記劉軍
    三月半載不回家,妻兒見面多埋怨;村頭二老不嫌累,望眼欲穿盼兒歸……扶貧工作必須務實,脫貧過程必須紮實,扶真貧、真扶貧,脫貧結果必須真實,讓脫貧成效獲得群眾認可,要經得起時間和歷史的檢驗,決不搞花拳繡腿,決不擺花架子……這是海東市平安區古城回族鄉山城村駐村第一書記劉軍的工作日誌。
  • 用真心換真情——記南召縣南河店鎮龍王廟村駐村第一書記馬龍
    映象網訊(記者田雨陽 通訊員廖濤李姿穎)近日,2020年河南省社會扶貧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揭曉,南召縣自然資源局辦公室主任、駐龍王廟村第一書記馬龍喜獲全省社會扶貧先進個人他以村為家,勇挑重擔,甘於奉獻,用真心換真情,成為扶貧政策的『百事通』、山村建設的『活地圖』、貧困群眾的『貼心人』,用實幹書寫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風採和擔當,不僅入選河南省脫貧攻堅人才庫,而且榮獲『南陽市優秀第一書記』。」龍王廟村黨支部書記李印激動地說。
  • 記蘭州市人防辦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隊長...
    他帶著道順村上了央視——記蘭州市人防辦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隊長尹建國尹建國在道順村田地裡(左一)「說實話,從部隊到機關再到基層駐村,我沒想到;一駐村就是三年,我沒想到;帶著我們道順村的牡丹田上了中央一臺的紀錄片,更是沒想到。」
  • 石柱三河鎮玉嶺村第一書記陳翀駐村真「助村」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14日6時30分訊(特約通訊員 隆太良)「瑞發,你種植了400多畝黃精,一定要加大精細管理力度喲,要讓黃精地裡真正生長出『黃金』……」近日,當重慶市石柱縣三河鎮玉嶺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陳翀又一次來到該村脫貧致富的榜樣——劉瑞發打造的黃精基地查看黃精的長勢時,兩人傾心交流了起來
  • 銅川駐村第一書記: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踐行初心使命
    面對疫情嚴肅考驗和重大風險,銅川駐村第一書記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中省市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務,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大戰場、大考場,作為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身體健康和社會穩定的重大事項來抓,萬眾一心、全力以赴,衝在一線、幹在實處,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 【我的扶貧故事】毛忠蘋:駐村第一書記的使命-新華網
    我叫毛忠蘋,是安順市西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一名工作人員,2018年1月11日開始,在舊州鎮猛龍村任駐村第一書記。作為一名駐村幹部,肩上的責任重了許多,但是我也有信心能夠完成黨和政府交給我的這一份歷史任務,不辱作為一個駐村第一書記的使命。    猛龍村距安順市區25公裡,距鎮區不到3公裡,猛龍村屬二類貧困村,貧困發生率為1.76%,本村有10個村民小組,總戶數 811 戶、3527人,其中農業人3527人,少數民族佔22.3%,建檔立卡貧困戶87 戶29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