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zhi草莓醬。
這幾年,技術的發展讓網絡成為一片文化大花園,越來越多的文化形式吸引了愛好者,並且誕生了各種不同的「圈子」,什麼「飯圈」、「王者圈」、「獸圈」等等。有的圈子愛好者多,有的圈子比較小眾。
而,動漫圈,作為早已經在國內生根發芽,擁有著大量擁躉的環境,更是早已經穩固了自己的地位。二次元愛好者們也成為網絡上的一股在消費、造詞、造梗等等方面都有著巨大影響力的人群。
可是,即便現在動漫圈的影響力已經這麼大,二次元世界也早已經成為一種得到認可的文化現象,依然有人抓住動漫圈的一些軟肋不放。而,令人無奈的是,暴露出這些問題的,不是別人,恰恰是一些狂熱的二次元愛好者。
內部鄙視鏈
在動漫圈裡有一條鄙視鏈:看小眾番的看不起看爽番的,看爽番的看不起看日常番的,看日常番的看不起看國漫的,看國漫的,又看不起看國產動畫的。具體例子,就不列舉過多,只說從誕生起就一直十分悲慘地被黑的「喜羊羊」、「熊出沒」。
俗話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大多數人看動漫的初衷,也是為了能夠在二次元世界中卸下自己的偽裝和防備,或者盡情展開自己的想像,或者舒緩壓力,放鬆心情。那麼,為什麼要有這樣一條鄙視鏈存在?看動漫為什麼要有優越感呢?
過度玩梗和安利
我們都知道,知名動漫往往造梗能力也是一流的。動漫愛好者之間靠著玩梗,往往能有那種「心有靈犀」,「簡言以行大道」的效果。比方說,提到「埋化」,提到「我禿了,也強了」等等,很容易就能讓動漫愛好者們理解其中的含義。
可是,有的時候,不分場合,不分對象的玩梗,反而引起別人的討厭。對方明明沒有看過某個動漫,你卻總要提那裡面的梗。一開始,別人可能還很有耐心,會問,會聽你解釋。可時間久了別人會覺得,你這個人很「以自我為中心」,只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跟別人交流。
同樣,還有一個也很容易被討厭的原因,就是,過度向別人安利。你看到這部動漫,你很喜歡,你想把這部動漫推薦給別人,這當然無可厚非。可是,別人如果不喜歡,不感興趣,是不是就要適可而止?一旦過度安利,反而會起到反效果,引起反感。
幻想帶進現實
你有沒有過一個同學,嘴裡動不動就冒出某個動漫人物、招式的名字,事事都愛拿來與動漫對比,又或者,性格上表現得十分「動漫化」?這恰恰,是二次元愛好者最容易被黑的第三個原因:過度沉迷於幻想,跟現實區分不開。
這種問題大都出現在狂熱的動漫愛好者身上。表現在男生身上,更多的是「中二病」,將幻想的種種毫不掩飾地在自己身上表現出來,讓人忍不住生出「這人怕是個憨憨」的疑問,而,表現在女生身上,形式就更多了。
有的女生會對某一個動漫人物產生極度的花痴表現,以及近乎於病態的獨佔欲;有的女生則愛將吐槽這種屬性帶到現實中,愛插嘴,吐槽,打斷別人講話等等;甚至有人會模仿一些動漫妹子身上「病嬌」屬性。可是這種屬性帶進現實未免有點太嚇人了。
舉一個更極端的例子,在動漫世界,一些可愛的女孩子年齡也都停留在12-16歲之間。喜歡可愛的少女純粹是對美的一種天然的欣賞態度。可,你能把這種喜歡帶進現實中嗎?且不說道德上的要求,就連法律法規,也是根本不容許的。
歸根結底,動漫世界固然繽紛多彩,但,我們最好能夠保持一種欣賞並克制的態度。千萬不能過度沉迷,也千萬不能貿然模仿,否則,終將害人害己。
我是一zhi草莓醬。喜歡我的可以點讚、收藏、評論、關注我哦。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