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日照的冬天,還記得麼
那些年,我們沒有輕薄的羽絨服,沒有各式各樣好看的禦寒工具,沒有溫暖的空調,卻有最純粹的快樂!
小時候家裡人喜歡用蜂窩煤爐子,蜂窩煤爐子是一種很小但十分方便的火爐,冬天,每個家庭總會囤積一些蜂窩狀的煤塊,燒水做飯,十分方便。爐子底部有透氣孔,孔蓋可以調節。燒蜂窩煤取暖的時代。伺候爐子是最煩惱的事了:生爐、添煤、封火、倒煤渣,每天佔去很多時間。小時候因為這個還中過「煤氣毒」(一氧化碳中毒)。
就是打吊針的瓶子,就是最好的暖水壺。睡覺前,媽媽先把被子鋪好,捲成直筒,腳底下還要窩起來,以防熱氣漏掉。媽媽從床底下拿出一隻鹽水瓶,打開蓋子,慢慢地往裡面灌熱水。灌上一點,要把瓶子拿起來搖一搖。
再後來,熱水袋就要派上用場了。燒一壺熱熱的開水,灌進熱水袋中,提前放進被子裡,等睡覺的時候,被窩裡就是暖暖的。
電熱爐看起來是個小小的東西,威力卻並不小。不到一會兒工夫,屋子裡就會變的很熱。燒水、做飯都可以,但由於安全隱患較大,後期大家都取消了這個物件。
寒冷的冬天,圍在爐邊烤火順便再烤上饅頭吃是最愜意不過的,烤饅頭可以奇妙地改變本來的味蕾反映。
冬天的美食莫過於烤紅薯,晚上封火後,將紅薯碼在爐盤下,利用封火的熱量煨烤。第二天,烤熟的紅薯摸起來外硬裡軟,捂在手裡掰開,亮黃的薯瓤冒著熱氣,吃一口即甜又綿,香氣四溢。
那時候的冬天,還沒有那麼豐富的生活產品,冬儲大白菜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上頓下頓吃白菜,雖然是變著花樣的,可再怎麼變白菜還是白菜,偶爾會調劑下,也不外乎是土豆、蘿蔔,這可是日照人冬天必備的「老三樣」。
小時候,日照人冬天的穿戴,記得那時...
奶奶親手縫的大棉襖,顏色灰不拉幾,主要耐髒,但是那份溫暖和貼心是商場裡的漂亮衣服沒法比的。
小時禦寒過冬的棉手套,最常見的是由媽媽一針一線縫製而成。不帶的時候繩子跨在脖子上,超方便攜帶。
小時候記憶中的棉帽,不外乎以上幾種吧,還有一種羊皮、狗皮或兔皮做的皮帽了,雙層的也叫「裡外發燒」。記得前兩年,某部電視劇火的時候曾也帶動了「雷鋒帽」時尚之風。
小時候,日照人冬天的娛樂,記得那時...
根據相關規定,日照市區本採暖季為今年11月25日至明年3月25日。11月11日,日照市城區供熱價格聽證會舉行,我市城區居民供暖價格每平米由24元下調為23元。
如果遇到供暖問題,可以撥打市熱力公司各供熱站、換熱站電話諮詢,也可撥打市熱力公司客服電話8783490反映。
三(四)輪車禁行區!|日照大集|日照機場|棗莊路「拔釘子」|遴選公務員|老城之變|日照產科|人才補貼|太陽城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