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梁超儀 通訊員張燦城)近日,國際肥胖與代謝病外科聯盟亞太區年會在廣州舉行。國際肥胖和代謝病外科聯盟主席 Almino cardoso ramos教授指出,人們對於減肥熱衷各種飲食方法,實際上肥胖是一種疾病,單一飲食方法即使短期瘦下來,恢復正常飲食後還是會反彈,應謹慎對待。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院副院長王存川教授提醒,除了成年人要注重減肥,現在兒童肥胖也越來越常見,家長應做好監護工作,讓孩子們遠離電子產品和垃圾食品,莫讓「小胖墩」越來越多。
肥胖與心血管病
關係密切
肥胖與Ⅱ型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不斷增加有著直接的關係。
與會專家介紹,亞太地區的肥胖多為腹型肥胖,體形個子相對均較小,此類肥胖相比歐美地區的肥胖更具有危害性。目前,腹型肥胖比例大是中國肥胖症的特點和潛在威脅。
王存川指出,腹型肥胖更容易產生與肥胖相關的併發症(如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俗話說「褲帶越長、壽命越短」,表明的就是腰圍是衡量腹部肥胖的重要指標。亞太地區,男性腰圍≥90cm(2尺7寸)、女性腰圍≥80cm(2尺4寸)即為肥胖。
兒童肥胖患者
增長迅速
來自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顯示,亞太地區兒童肥胖症患者增長迅速,2000年至2016年間,5歲以下超重兒童數量增加38%,趨勢不容樂觀。
王存川從事減重醫療專業19年,見證過許多胖友的減肥故事。從小肥胖是眾多胖友的共性,此外,他們還有以下不良生活方式和習慣:父母溺愛、偏愛垃圾食品、幾乎不喝白開水、酷愛電子產品、熬夜、消夜、懶動等。
王存川指出,控制兒童肥胖,監護人是關鍵。父母、爺爺奶奶一定要意識到肥胖是一種病,將影響孩子一輩子的健康。監護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1.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為了玩遊戲,孩子可以數天不睡覺不正常吃飯,完全靠零食解決飢餓。暨大附一院減重中心曾做過肥胖人群酷愛玩遊戲的調查,75%的肥胖人群迷戀遊戲;2.遠離垃圾食品。從小灌輸垃圾食品的危害,讓孩子從主動意識上拒絕垃圾食品;3.尋找孩子喜歡的運動非常重要。經常陪伴孩子運動,發現孩子喜歡的運動可以重點培養,只要孩子喜歡,才能堅持下去,最好孩子們結伴運動,從運動中找到樂趣。
單一飲食減肥
有健康風險
Almino cardoso ramos教授指出,很多人想減肥,幾乎每年都有一兩種熱門的減肥食療方法出來,類似生酮飲食法減肥很熱門,但是,單一一種特殊的減肥飲食配方,可能短期讓你瘦下來,但是恢復正常飲食後就會反彈。應該要意識到,過於肥胖是身體的新陳代謝機制出現了問題,這不是單靠飲食就能解決的,要意識到肥胖是一種疾病,然後尋求正規有效的治療手段進行治療。
王存川表示,像只吃肉不吃米飯的減肥方法,還可能造成血脂高、膽固醇高,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採取某一種飲食減肥方法時,一定要正確評估其是否適合自身身體狀況。對於肥胖而又符合手術指徵的,必要時可以考慮減重手術進行治療。
但微創減肥手術必須要有嚴格指徵,只有達到手術指徵才能進行:
1.體重指數(BMI)≥35kg/㎡;
2.BMI27.5kg/㎡~35kg/㎡同時合併有代謝病者:如高血壓、Ⅱ型糖尿病、高血脂、骨關節病、不孕症、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脂肪肝、痛風、內分泌紊亂等。
(責任編輯 :王璐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