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願望:好(第四聲)吃不胖。
人類愛競技,和自己較勁。
被拿來「挑戰極限」的項目,可謂五花八門。
有,比誰睡得久的。
2019年4月23日,韓國舉辦第4屆「睡覺大賽」,睡得最安穩、時間最長者獲勝。獎金是5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900元)。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比誰更扛熬的。
日本TBS電視臺連續多年,舉辦「會出現嗎?不得了的新紀錄」(出るか!?ヤバイよ新記録)等無釐頭競技賽事。2019年10月,該電視臺推出「不準睡」大賽。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比「不怕疼」的:踢脛骨大賽。
英國傳統搏鬥競賽項目。參賽雙方在褲子裡塞滿稻草,然後進攻對方小腿脛骨。一方被踢趴下,比賽才算完。這非常考驗選手們的耐力值,因為脛骨幾乎沒有肌肉和脂肪保護,被踢一腳,疼痛爆表。
圖片來源於網絡
還有,比誰吃得多、吃得快的。
由於吃貨界賽事頻繁、能人輩出,甚至建有一個國際組織:國際競吃聯盟(IFOCE)。其宣稱,競吃是對意志的極大考驗。參賽者必須和自己的嘔吐本能和胃部不適作鬥爭。
在該聯盟註冊的各項賽事中,美國紐約康尼島舉辦的「國際吃熱狗大賽」,歷史悠久,鐵粉無數。
近日,在新冠疫情下,2020年度吃熱狗大賽如期舉行。雖說參賽人數遠少於往年,只有10人,現場也沒有觀眾瘋狂打CALL,但這絲毫不影響大胃魔王們的表現。
最終,「大白鯊」喬伊 徹斯納(Joey Chestnut)奪得男子組冠軍。這是連續14年來,他贏得的第13個吃熱狗冠軍。今年,他還超越自己,創下新的男子世界紀錄:10分鐘幹掉75隻熱狗,帶麵包的那種。
8秒吃完一個,emmmmm..../bleacherreport
在女子組比賽中,須藤美貴(Miki Sudo)連續第7次奪冠。並以10分鐘吞下48.5隻熱狗,創下新的女子世界紀錄。
12.4秒一隻,嗝.../bleacherreport
75隻和48.5隻熱狗是什麼概念?也就平平無奇一大盤吧。
圖片來源於brooklynpaper
「但,喬伊 徹斯納還有潛力。他可以吃得更快、更多。」7月14日,《科學》雜誌稱,理論上,人類可以在10分鐘內吞下83隻熱狗。
平均7.2秒幹掉一隻熱狗。這個進食速度,近似於一頭餓瘋的灰熊。
但這並非空口白話。
美國高點大學生理學家詹姆斯·斯莫裡加(James Smoliga)就用研究證明「喬伊可以」。
詹姆斯·斯莫裡加是「吃熱狗大賽」的路人粉。他介紹,這個比賽始於1916年7月4日。最初,就是康尼島本地民眾,為慶祝獨立日而搞出來的娛樂性賽事。
慢慢地,它發展成當地的招牌活動。尤其是2001年,一位名叫小林尊的日籍選手上場,12分鐘幹掉50隻熱狗,將維持30年的比賽紀錄(25.5隻)砸個稀爛。這一壯舉震撼全球,「島賽」榮升為世界大胃王界奧林匹克。
小林尊是大胃王界的「麥可·喬丹」。曾創下15分鐘吃掉59個牛腦、8分鐘吃掉69個夾餅的世界紀錄。/Bleacher Report
「我讀了一些關於人體極限的論文。我敢打賭,吃熱狗比賽可以套用馬拉松或百米賽跑等模型,從而推算出人體極限值。」詹姆斯·斯莫裡加告訴《科學》,自己尋尋覓覓,終於找到一個適用的數學模型:2008年,美國史丹福大學馬克·丹尼(Mark Denny)依據1920年以來各項田徑比賽(包括賽馬等)的世界紀錄,創造的「極限速度模型」。
詹姆斯·斯莫裡加將39年吃熱狗大賽結果,輸入模型。他還加入參賽者通過社交平臺等發布的訓練值。
他得出兩個結果。其一是:百年來,人們在競技賽事中的最大突破之一,可能是胃撐大了。
「我們的百米紀錄、馬拉松紀錄,都未能達到減半。但吃熱狗比賽實現了。上世紀80年代,吃熱狗紀錄是10分鐘10個,到2018年是10分鐘74個。」詹姆斯·斯莫裡加說。
2015年,大胃魔王們同臺競吃。/UPI
詹姆斯·斯莫裡加指出,一方面,這是「彈簧胃」選手們高效訓練的結果。
胃在食道和小腸之間,是一個容納食物的肌肉器官。它像皮筋一樣具有彈性、可以回縮。一般人在吃飯時,胃的體積可以增大10倍甚至幾十倍。
但有報導顯示,大胃王們經過訓練,胃可以膨脹到原有體積的66倍。
日本大胃王木下佑香在參加一檔揭秘節目時,曾到醫院做CT。結果顯示,吃下100枚壽司後,她的胃被撐大到正常人的66倍。/網絡
美國《胃腸病和內鏡檢查醫學新聞》曾刊文稱,訓練方法之一,是學會令食道放鬆,好讓更多食物暢行,讓胃逐漸適應「吹氣球」的過程。具體的訓練技巧包括在有限時間內快速喝水和進食。
在2006年出版的競吃著作《吃掉這本書》中,作者亞當·尼爾寫道,一名職業競吃者為了克服食物抵達括約肌時的嘔吐感,堅持每天早上起床後,快速喝掉1加侖的水(約合3.78升)。
2007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胃腸病學家戴維·梅茨(David Metz),觀察並記錄過令人嗔目結舌的「競吃訓練」:選手在2分鐘內,喝完4.5升水。而沒有接受過訓練的人,邊嗆邊咽,最多喝2升。
在國際競吃聯盟排行榜上長期高踞首位的小林尊,在比賽前3個月就會展開「魔鬼訓練」:先用5升的水灌肚,循序漸進至賽前幾天,能90秒喝完12升水。
「另一方面,相較於腿部肌肉、骨骼等,胃的可膨脹空間更大,也更容易提升戰績。」詹姆斯·斯莫裡加指出,百米賽跑要想提高0.1秒的成績,需要心血管、肌肉、骨骼、中樞神經等協同作戰。而賽食量,只要撐開肚子就可以了。
根據詹姆斯·斯莫裡加的計算,一個成年男性在10分鐘內可以吞下的熱狗極限數,應該是83隻。這一結論已經發表在《生物學報》(Biology Letters)。
美國史丹福大學馬克·丹尼得知自己的模型被引用後,表示欣慰,並稱「光有數學是不夠的,還得考慮生理因素。」「目前存在許多未知數,包括人胃的最大容量,胃壁肌肉厚薄會否影響膨脹係數等。」
馬克·丹尼認為,普通民眾不應在家嘗試「撐胃訓練」。
他應該不怎麼看視頻網站,至少對「吃播」不熟。
他可能不認識靠著《速食10桶火雞面用時16分20秒》大火的密子君。在沒有配菜的情況下吃掉8斤白米飯,半小時幹掉40個鮮花餅、30斤小龍蝦,「人稱吃多不胖小仙女」。
以及,2014年靠吃出道,被中國網民稱為「淨壇使者」的木下佑香,主打:吃什麼都不留渣,湯都不剩。
「競吃未必適合每個人。那感覺真的很不好受。」大胃魔王小林尊對自己「靠吃賺錢」的營生,也是頗有微詞。
「剛吃完,感覺胃都要掉到腸子下面了。每次參賽後,我的胃會比平常大好幾倍,以至於肩膀都僵硬了。那時候的我就像一個孕婦。我感覺呼吸困難,胃和肺在衝撞,只能輕輕地呼吸。此後四五天,內臟如同翻江倒海般難受,整個人十分疲倦,晚上睡不好,整天要上廁所。」
即使退役多年,小林尊仍要定期進行血脂、血壓、腎臟和肝臟等方面檢查。其消化道潰瘍始終沒治癒。
《胃腸病和內鏡檢查醫學新聞》雜誌指出,競吃熱狗較多導致絞痛,還有噁心、嘔吐、胃灼熱和腹瀉等,嚴重的話甚至可導致窒息、食道發炎或胃穿孔。如果食道和胃被撐大到一定程度,將不可逆,可能造成頑固性噁心和嘔吐。
此外,由於經常要暴食,小林尊的日常生活單調得只剩運動,每天至少健身8小時,以保持身高170CM、體重60KG的體型。
因為,肥胖的體型會導致腹壁變厚、腹壓增高、內臟脂肪增多。這對競吃生涯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
所以,哪有「輕輕鬆鬆靠吃成名」。都是健康債,早晚都得還。
資料來源:
1.How many hot dogs can a person really scarf down in 10 minutes?. Science
2.ELITE EATERS WEIGH IN FOR SCALED BACK VERSION OF NATHAN』S HOT DOG EATING CONTEST. brooklynpaper
3.Nathan's Hot Dog Eating Contest 2020: Joey Chestnut Sets Record with 75 Hot Dogs. bleacherreport
4.Limits to running speed in dogs, horses and huma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008 211: 3836-3849; doi: 10.1242/jeb.024968
5.Modelling the maximal active consumption rate and its plasticity in humans—perspectives from hot dog eating competitions. doi.org/10.1098/rsbl.2020.0096
來源:醫學界
作者:燕小六
審稿:李楓楠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普通外科住院醫師
校對:臧恆佳
責編:鄭華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