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高科技讓「舌尖上的中國」更加美味

2020-12-23 RFID世界網

浙江 2012-07-13(中國商業電訊)--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靡了華夏大地,也勾起了人們對美食的欲望與探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的中國在為世界貢獻了花樣繁多的美食的同時,也孕育出了獨具中國特色的飲食文化,而眾多的飲食生產、加工企業或者連鎖餐飲企業,都成為這種文化最有力的傳播者。

新疆石河子開發區神內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個集食品研究開發、技術推廣、生產經營於一體的經營實體,利用新疆豐富的果蔬資源,生產出了胡蘿蔔汁為基礎的蟠桃汁、番茄汁、黑加侖汁、杏汁、野酸梅汁、大棗汁、桑葚汁等四個包裝形式的近30個品種的神內系列果蔬飲料。為了讓這些獨具特色的優秀產品儘快從中國的西部走向世界,神內公司選擇了深圳市視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作為自己的合作夥伴,利用視高科技在視頻會議方面的優勢,迅速的開拓了市場,成功的將產品推向了世界,相對於基建、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還不十分發達的西部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條捷徑。

佛山市金大惠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經營麵製品生產的中外合資企業,生產風乾面、油炸面、煮麵、即食麵等麵製品,產品遠銷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香港等國家或地區。同樣的,金大惠也選擇了視高雲會議來進行跨國溝通和高效的集中化管理與分布式運營,節約了大量的時間、資金和人力成本,讓企業不斷的做大、做強。

深圳市視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www.seegle.com)成立於2002年,總部位於深圳,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雙軟」企業,全球領先的視頻會議領導品牌,也是亞太地區最大的視頻會議系統服務運營商,市場佔有率第一。

視高科技是國內最早提出雲會議概念、也是真正把雲計算引入到視頻會議當中的廠商。視高雲會議繼承了行業旗艦產品——視高視頻會議系統的出色性能,支持領先的高清視頻效果和高保真語音技術,提供全面、豐富、可靠的會議協作功能,支持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接入,產品應用十分流暢、清晰、穩定,同時也是第一次在視頻會議平臺中植入了基於雲計算的集群技術,確保所有會議數據自動實現高速路由、負載均衡和實時熱備份,視頻會議能夠支持萬人級容量,並且永不掉線。

目前,安徽洽洽集團、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天津康農食品有限公司、北海保通冷凍食品有限公司、溫州嘉樂迪餐飲娛樂連鎖有限公司、如一坊餐飲文化管理有限公司、大連漢巴味德餐廳、臨淄巧媳婦醬油等眾多的食品飲料企業都已是視高科技的忠實用戶,這些企業也都藉助視高科技讓全世界都領略到了「舌尖上的中國」的獨特魅力與美妙滋味!

 

相關焦點

  • 最有名的中國美味早餐,卻被《舌尖上的中國》拒絕了兩次
    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已經流行好幾年了,我相信每個美食家都看過這個節目,一個關於中國食物的紀錄片,每一集都有一個主題,每一集都是視覺和語言的碰撞,三分鐘的舞臺表演,十年的工作,那些在節目中呈現的美味,都是經過無數人的精心挑選,品嘗,文案,拍攝等,終於呈現在人們面前。
  • 《舌尖上的中國》美味集合,臘肉黃饃饃毛豆腐,哪個是你的最愛?
    相信大家都看過《舌尖上的中國》吧?不知道大家再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有沒有被我國琳琅滿目的美食給饞到呢?可以說這部紀錄片滿足了兔子小編挑剔又貪心的味蕾,所以小編覺得美食不能獨享!這一期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一下《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裡面令人印象深刻的美食吧!
  • 《舌尖上的中國》與飲食文化
    大型電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播出令國人自豪的傳統美食。在這紀錄片的所有主題中,食物不是最主要的主題。只有很少的故事片是以食物為主要題材,例如李安的《飲食男女》,影片中的食物可算錦上添花,然而最主要的還是人物劇情本身。這就是為何《舌尖上的中國》在2012年開播以來反響巨大的一個原因。
  • 《舌尖上的中國3》定檔:文案和海報美呆了!
    作為國內第一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從2012年首播到現在,已經走到了第三季。《舌尖上的中國3》與以往兩季稍有不同,立意世界縱觀全球,在全球視野下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在歷史演化過程中探究中國美食的流變,深度討論中國人與食物的關係。此次央視放出的預告片看得無數網友激動不已,定檔春節這個全中國最濃重的節日也是家家戶戶的美食盛典時期,讓這檔美食節目立意深厚,觀眾都非常的期待。
  • 舌尖上的中國3什麼時候播出 《舌尖上的中國3》共幾期
    ­  說起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美食欄目相信許多網友都會一致投票《舌尖上的中國》,不知有多少吃貨曾在屏幕前留下口水,一種種平凡的食材變成一道道美味的佳餚,僅僅是畫面都讓人流連忘返。如今第三季節目已經基本錄製完畢,那麼舌尖上的中國3播出時間是在什麼時候呢?
  • 野生跳跳魚——舌尖上的中國美味 跳跳魚吃起來
    隨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的熱播,出現在節目中的很多美食一夜之間成為「熱門食品」。而閩南人所熟悉的跳跳魚,因在《舌尖2》的第一集中出現,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熱賣食品。  記者昨日在淘寶網上搜索「跳跳魚」一詞,搜出相關2565件寶貝。其中有的標註為「野生跳跳魚——舌尖上的中國美味」,每250克售價48元。
  • 揭開東方美味密碼 跟著《舌尖上的中國》做美食
    編者的話:近日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第2季》再度掀起全民美食熱潮。才下舌尖,又上心頭的不僅僅是美味,還有面對大自然賜予懷有的敬意和感情。這部紀錄片不僅詮釋了中華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在點滴間表現出了中國人的烹調智慧。
  • 老外眼中那些舌尖上的中國美味
    中國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前幾年大火的舌尖上的中國,更是打開了吃貨們的眼界。全國各地一些從未見美食,也逐漸被大家所熟知。那麼在外國人的眼中,中國美食是什麼樣子的呢?1. 北京的烤鴨。烤鴨是外國人對中國印象最深刻的是的食物,豔麗的外表,酥油的外皮,富含油脂和香氣的滋味,那是只有中國人才能締造的美味。2. 烤紅薯。在中國各大城市的街頭總有烤紅薯攤販的身影,表面平淡無奇,可當你把它白城兩半,紅薯的心就此展開,香氣撲鼻,是一份淳樸有難得的美味。3. 炸醬麵。
  •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蘇州談美食
    5月28日下午,帶著自己十年談吃文章首度集結《至味在人間》,吃貨總舵主---《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做客蘇州,與蘇州讀者進行互動交流,暢談對蘇州美食的感悟,期間還透露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最新籌備情況。有沒有蘇州美食要看緣份28日下午,雖然室外下著瓢潑大雨,但是絲毫沒有影響熱心讀者對於《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的追捧。
  • 苗條美人湯:舌尖上的美味減肥法
    導讀: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播出,不少吃貨開始大呼中國美食博大精深,私底下又開始計劃著下一輪的吃貨美食之旅,大有不把中國美食吃個遍不善罷甘休的意思。但是這樣多的美食,吃貨們,就算你們的胃hold住,可你們的身材能hold住麼?苗條美人湯幫你輕鬆解決身材問題!
  • 質樸才是最好的美味——《舌尖上的中國3》熱播啟示錄
    近段時間,飲食業談得最多的話題就是《舌尖上的中國3》,它沒有太多營銷,卻猶如一匹黑馬,引發了一股觀片熱潮。為什麼一部紀錄片能在《舌尖上的中國1》、《舌尖上的中國2》均熱播的前提下,其話題性和口碑度上還能三度輕鬆擊敗熱播劇?應該引起行業的深思。
  • 《舌尖上的中國》裡的烏魚子現身福州漁博會
    《舌尖上的中國》裡的烏魚子現身福州漁博會 2012年09月17日 13:37:00來源:福建日報 雖然福建大多數地方並沒食用烏魚子的習慣,但前一段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讓大家知道了這個美食。而這次參展的烏魚子就來自「烏魚子的故鄉」——雲林。雲林漁會研發的「養生健康低鹽烏魚子」,連續三年獲得臺灣十大優質烏魚子團體組第一名。
  • 娘娘樂水餃獲2020年度《舌尖上的美味》冠軍杯!
    青島12月6日訊:由華視傳媒與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中國新聞網、陝西日報、搜狐網、新浪網、中國旅遊、大河網近50家主流媒體和國內相關餐飲行業協會等聯合舉辦的「品質管理,健康餐飲——2020年度「舌尖上的美味」網絡評選活動上,來自青島的娘娘樂水餃品牌首日獲得「人氣之星」前三名;並於次日人氣一路上漲,領跑到了第一名;
  • 舌尖上的廝殺!中國土豆的三足鼎立
    原產於南美洲的土豆,到了中國,才能真正稱得上是物盡其用,不僅迅速紮下了根,更憑藉著中國人的智慧,開發出基於土豆的多種美味菜式與吃法,徵服了無數人的舌尖味蕾,也成為了家家戶戶餐桌上的寵兒。相比國外通用的土豆泥與炸薯條的吃法,中國土豆的吃法可謂是百花齊放。
  • 故事也可以很美味 《舌尖上的中國》正版手遊故事系統曝光
    在《舌尖上的中國》正版手遊中,隱藏著眾多廚藝大師。他們有著良好的廚德,以及出神入化的廚藝。他們全心全意,將一生都奉獻給了美食。那麼在他們的生活中,都發生過什麼有趣的故事呢?《舌尖上的中國》正版手遊故事系統,將以「你」的視角,解讀發生在這些廚藝大師身邊的故事。
  • 社區招聘面試熱點:舌尖上的博物館,迎來了博物館的春天
    【熱點背景】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的一款棒棒糖火了,它不僅僅是甜,更能讓你進一步了解文物。在棒棒糖裡面植入高科技元素——骨傳導晶片,人們通過連接手機和棒棒糖的藍牙,在品嘗棒棒糖的時候,輕咬棒棒糖就能聽到關於博物館文物的介紹,當然棒棒糖吃完,介紹還沒有結束的話也沒有關係,可以繼續在手機上瀏覽介紹網頁。
  • "舌尖上的中國"與毒食
    《舌尖上的中國》讓「眼淚與口水齊流」  5月14日晚10點半,由央視紀錄頻道打造、長度為7集的高端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央視一套開播。《舌尖上的中國》為何這樣紅?這是國內首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畫面中的美食讓人饞涎欲滴,串聯起來述說中國各地美食生態的人物故事感動滿滿。
  • 舌尖上的城步美味:臘菜!
    加工臘菜的種類與數量視家庭經濟狀況和各地飲食習俗而定,有些富裕農家的臘菜葷多蔬少,有些稍許貧困的農戶葷蔬各半。這些臘菜雖然是席中美味,但大多數是「硬傢伙」,在宴席上是年青食客的「專利」,牙齒功夫欠缺的老年人只能「望臘興嘆」,無可奈何。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中 將講述「陝州十碗席」
    本報訊 日前,中央電視臺廣告經營管理中心與紀錄頻道在京舉辦《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新聞發布會,宣布《舌尖上的中國》將在2018年春節期間暖心回歸。本季節目中,觀眾將可看到「陝州十碗席」的美食故事。 「陝州十碗席」已有300餘年歷史,系陝州名吃珍品。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全集
    推薦: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全集《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季》 第一集 時節本期節目主要內容:中國,人們春種、秋收、夏耘、冬藏。沿襲祖先的智慧,來安排飲食,已內化為中國人特有的基因。穿越一年四季,在時節變換中尋找屬於每個季節的獨特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