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的翡翠,是翡翠品類中價值最高的,滿綠翡翠更加珍貴,萬裡挑一,價值連城。
綠色,作為翡翠的主流色,一直以來都憑藉著色相,斬獲了超高的人氣。
對於外行人來說,綠色,更是成為了擇翠的最主要標準。
在各大著名的拍賣會上,也可見種色水一流的極品滿綠翡翠,其高貴奪目的形象令人一見難忘。
「始於顏值,陷於價值」的滿綠翡翠,如今已成為藏家們極力追捧的飾品。
在這裡,我要告誡朋友們,好品質的滿綠翡翠固然值得購買和收藏,但市場上也有很多渾水摸魚的商家,人工製造出三種類型的「滿綠翡翠」,來謀取暴利。
這三種「滿綠翡翠」要不得,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謹防上當!
01
廣片式滿綠翡翠
「廣片」是指翡翠薄片加工的一種方法。加工對象通常是透明度差、顏色綠的翡翠底料。
雕刻師們將底料磨成1mm的薄片,以此增強翡翠的通透度以及色澤的純度。
這種翡翠,一般最後會採用K金等貴金屬,對其鑲嵌、包裝,以增添高貴時尚感,進一步提高價值。
「廣片」翡翠的原料,一般採用高綠的幹青翡翠或鐵龍生來打磨。
它們的綠色都偏暗、偏黑,水頭乾巴巴的,質地粗糙。
經切割加工後,它們的色澤與透明度能大大地被改進。
用它們打造成的廣片翡翠,不僅鮮麗、明亮,透明度也高。
這種被切薄了的「滿綠翡翠」,常被不良商家忽悠為帝王綠翡翠。
雖然廣片翡翠品相極高,但它幾乎是沒有升值空間的。而且,因為它被打磨得太薄,極容易破碎。
那麼,我們要怎麼判斷一個翡翠產品是不是廣片翡翠製成的呢?
通過打燈看效果的話,真正的帝王綠翡翠是飽和、柔潤的,而廣片翡翠的內部卻是空蕩蕩的。
如果遇上鑲嵌式翡翠的話,最好選擇打開式託底的產品,然後我們可以從鑲嵌託底中查看內部的翡翠是否實心。
02
鐵龍生
鐵龍生的身份一直備受爭議,有人說它屬於翡翠,也有人說它不是翡翠。
其實,嚴格來說,鐵龍生是含有翡翠礦物的一種翡翠巖石,只是硬玉含量與正常翡翠有所不同,因此,鐵龍生也可被稱為鐵龍生翡翠。
鐵龍生最大的亮點就是通體翠綠,色澤豔麗。
據悉,鐵龍生的鉻含量高達0.32%-2.25%,所以,用肉眼就可看到它色調深淺不一的豔綠色。
美中不足的是,鐵龍生雖然擁有嬌豔的滿綠色,但它結構疏鬆,質地粗糙,透明度差。因此,鐵龍生的市場價格很低。
很多商家往往都會利用鐵龍生來冒充質地佳的滿綠翡翠,以此來哄騙經驗不足的翡翠新手購買。
想要判斷一件翡翠產品是鐵龍生亦或是真正的滿綠翡翠,可以通過顏色和種水加以分辨。
一般來說,如果不是被打薄了的鐵龍生,那它水頭短,透明度不高。
鐵龍生的綠色濃鬱、沉悶的,給人一種死板、凝重的感覺。
03
B+C 貨 翡 翠
B+C貨翡翠,就是人工染色、填膠的翡翠。
相比於前兩種來說,這種假貨翡翠的損害最大,不僅讓人破財,還會危害到健康。
假貨翡翠,由於經過了人工注色,因此,它的顏色是漂浮的、呆板的,不具有持久性,經不起日光的照射。
而且,它的色澤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轉淡、黯啞。
在放大鏡下,假貨翡翠的顏色沿顆粒邊緣或裂隙處分布,呈現蛛網狀。
在查爾斯濾色鏡下,它呈紅色。
通常,行家們都會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自行鑑別翡翠。
首先,是看透明度。假貨翡翠多呈半透明到微透明狀,但放入水中時,它的透明度會降低,感覺像蠟狀物。
用聚光受點透視,其表面像蒙著一層白色罩子,內部結構不清晰。
而透視天然翡翠,可見其內部絲瓜瓤般網狀結構。
其次,看光澤。假貨翡翠光澤暗淡,沒有天然翡翠的明亮和水靈的感覺,像塑料製品。
假貨翡翠和天然翡翠的手感也有差別。假貨翡翠有玻璃樣溫滑感,敲擊時,假貨翡翠會發出裂紋瓷器的沙啞聲。
分辨真假翡翠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查看證書。
我們一定要向商家索要權威的鑑定證書,然後根據證書裡面的信息進行查詢,或者把產品送去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