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精準扶貧「最後一公裡」

2020-12-22 人民政協網

人民政協網7月1日電(記者林儀 通訊員林淑婷)6月30日是廣東扶貧濟困日,「精準助農 攜手攻堅」廣州消費扶貧媒企在行動之「清遠農家」優質農產品走進祈福暨廣州民營企業消費扶貧行動啟動儀式在廣州市祈福繽紛世界舉行。

本次活動由廣州市工商業聯合會、廣州市協作辦公室等廣州有關部門聯合清遠市政府以及廣東廣播電視臺、祈福集團等共同舉辦,旨在進一步推動廣州民營企業和居民參與「認購」,助力消費扶貧,探索建立市場化幫扶長效機制。

據了解,活動以清遠特色農產品為抓手,充分挖掘廣州民營企業和廣大職工消費潛力,通過創新消費扶貧推廣方式、拓展消費扶貧渠道、提升消費扶貧服務水平等多個舉措,將清遠市的優質扶貧農產品送到市民餐桌,幫助優質農產品實現優價,打造勤勞致富的榜樣。

活動首次走進祈福新邨社區,建立了消費者與貧困戶之間的橋梁,更好地打通精準脫貧攻堅的「最後一公裡」。主辦方在啟動儀式重點推介及在祈福繽紛世界娛樂廣場設置了「清遠農家」優質農產品展銷會,通過「舞臺推介+特色展區互動+現場試吃」的模式,吸引數以萬計的祈福居民等消費者前來參與,清遠雞、英德紅茶、連州水晶梨、清新桂花魚、陽山楊梅等清遠特色農產品圈粉無數。

當天,近60家廣州愛心民營企業現場參與意向認購扶貧農產品,通過「以購代捐」的消費扶貧模式,探索建立市場化幫扶長效機制。意向認購農產品達530萬元。

同時,祈福集團聯合社會各界成立「祈福集團清遠助農大行動」,匯聚力量推動產銷對接,同時,在旗下線上電商平臺「一萬響」設立專門入口,多種農產品即時上線,拉動更多社區及居民加入消費助農。

本次活動亮點頻出,採用全方位、多渠道、多舉措不斷創新的扶貧模式,既實現了精準幫扶,又充分發揮了民企能量,還讓消費者近距離感受清遠特色農家產品的同時,增強了消費者對扶貧的認知度、參與度及體驗度。

多年來,在扶貧上,祈福集團一直積極響應國家扶貧工作號召,始終走在扶貧戰線最前沿,積極探索並開創「扶貧+N」的模式,提供全方位多元的幫扶,正如本次的「扶貧+消費」,通過匯聚全板塊力量,打通渠道,讓消費場景觸達社區「最後一公裡」。祈福集團也呼籲社會各界加入精準扶貧,攜手攻堅,共同打贏脫貧攻堅戰!


相關焦點

  • 打通健康扶貧「最後一公裡」,棗莊在嶧城區試點貧困人口門診慢性
    在此基礎上,市扶貧辦和市衛健委、市醫保局協商,決定在嶧城區開展為患有慢性病的建檔立卡貧困群眾開展「送藥上門」服務試點,打通健康扶貧「最後一公裡」。上述三部門聯合制定了《實施方案》,並由各鎮(街)醫療衛生機構,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慢性病患者實施精準確定目標人群、精準制定診療方案、精準開展「送藥上門」,定期提供藥品。
  • 河北港口集團:消費扶貧打通脫貧攻堅最後「一公裡」
    「消費扶貧」作為河北港口集團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作用日益顯現。打通產品出村路緩衝疫情影響因為疫情原因,港口集團對口幫扶的幾個貧困縣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近年來,港口集團旗下餐飲公司、雜貨公司、鐵運公司以及二公司、六公司、七公司、九公司等單位也積極參與消費扶貧,將貧困地區農產品與食堂精準對接,設立「消費扶貧愛心專區(櫃)」,組織職工購買貧困地區的農副產品。截至目前,港口集團各食堂消費扶貧農產品達20餘種,幫扶範圍輻射至3縣7個貧困村,幫銷扶貧產品達233萬元。
  • 橫山區打通教育扶貧「最後一公裡」
    為她的成長注入了新的能量,為她的生活打開了一扇新窗。李贇老師帶著手工教具和紅色卡紙,教孩子學習剪紙,儘管過程有些艱難,但李贇還是循循善誘,耐心引導石升春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七個基本音符,並且一遍一遍地教孩子唱,直到王雪能熟練認唱蛻變中學校教師經過半年多的送教,發現該生成長了許多、進步了不少。
  • 開封祥符區範村鄉:為健康扶貧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崔學風)9月5日,針對秋季疾病高發的實際情況,河大一附院抽調精兵強將在開封市祥符區範村鄉瓦屋裡村開展義診活動,義務為村民免費體檢,將服務送到村民家門口,方便就近診療和諮詢。
  • 「芒果扶貧雲超市」上線,打通農產品「最後一公裡」
    為深耕湖南本土農特產名片打造,拓展打通農產品上行通道,實現農產品 " 最初一公裡 " 和 " 最後一公裡 " 的直連對接。快樂購通過小程序為全省農戶提供一整套農產品銷售平臺服務,農戶入駐芒果扶貧雲超市平臺可以 " 一鍵開店、一鍵直播、一鍵到家 ",為 " 新農人 " 自助直播和銷售農產品提供全程助力,加速湖南地方特色農產品的商貿流通。
  • 劉冬文:公益小貸打通農村金融服務艱難的最後一公裡
    4月23日,「微聚2014:公益小貸之出路」在北京舉行,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冬文講話。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冬文介紹了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和農信小額信貸項目的扶貧成就。他指出,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未來的農村金融扶貧,小額信貸應該與時俱進,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提升運營管理能力。公益小貸打通農村金融服務艱難的最後一公裡眾所周知,貧困人口貸款是最難的,難點在於他們夠不著金融機構的門檻。
  • 廣東攜手甘孜「西菜東送」 打通產業扶貧「最後一公裡」
    基地裡,來自附近村莊的30多名工人忙得不可開交,挖蘿蔔、撿蘿蔔、去苗、清洗、打包、裝車……一車車高原蘿蔔將被運往成都、重慶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各大市場,擺上老百姓的餐桌。在距離理塘300多公裡的瀘定縣,該縣的羊肚菌協會會長李忠琴正在為第二天的江門之行忙碌。
  • 運達商城:打通農副產品配送「最後一公裡」
    運達商城:打通農副產品配送「最後一公裡」 2020-03-12 0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暖心,三元裡打通扶貧路上「最後一米」
    「兩新」組織代表一行8人,赴貴州荔波縣黎明關水族鄉己隴村、懂朋村,開展「兩新」黨組織「暖冬·助學」對口扶貧主題行動。據悉,廣州市白雲區對口幫扶單位及相關愛心企業,在危房改造、產業發展、文化保護、飲水工程、環境整治、智力支撐等方面,給予了黎明關大力支持,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資金969萬元,加快了黎明關水族鄉脫貧攻堅步伐。
  • 「保險+期貨」打通服務「三農」最後一公裡
    在穩定農業生產、轉移農產品價格風險、促進農民增收、助推產業扶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保險+期貨」模式產生的背景期貨市場是進行風險管理的市場,它具有兩大基本功能,即發現價格和套期保值。長期以來,因其專業性的要求較高,套期保值主要由大中型產業企業參與。
  • 打通扶貧攻堅最後一公裡,省茶業集團「牽手」吉首、石門村級合作社
    貧困村裡的廣大茶農迫切需要包括種植、加工、營銷等一系列的資金技術支持。為打通脫貧攻堅「最後一公裡」,5月12日,湖南省茶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茶業集團)村級茶葉示範合作協議籤約儀式順利舉行,茶業集團成功「牽手」吉首、石門兩家村級合作社。
  • 免費模式打通滯銷檸檬的最後一公裡
    2018年7月,吳開強走進了壹玖,這是他與免費模式結緣的開始,自此便利用免費模式打通檸檬銷售的最後「一公裡」,以檸檬為主題發展鄉村旅遊,帶動一、二、三產業共同發展,帶領村民走向脫貧致富路。他對免費模式的落地更是吸引了央視國際頻道《贏在中國》欄目的關注並加以報導,還得到了「褚橙」莊園董事長馬靜芬女士的認可。
  • 打通「山珍」出山「最先最後1公裡」
    和我們直接對接的精準扶貧戶有90多戶,2019年公司銷售400多萬元。」梁倩娟說。梁倩娟的帶動和努力,順應了徽縣政府近年來傾力實施的「『123帶動百千萬』產業扶貧工程」,讓貧困群眾的錢袋子鼓了起來,該縣今年2月實現了整體脫貧。作為「隴南電商」代表的「超級網紅」,梁倩娟功不可沒。
  • 走在中國新時代偉大新徵程上觀《最後一公裡》有感
    走在中國新時代偉大新徵程上觀《最後一公裡》有感 來源:四川新聞網 更新時間:2018-11-30 15:04 四川新聞網宜賓
  • 【打通農村出行最後一公裡】阿布洛哈村:全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行政...
    央視網消息: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烏依鄉的阿布洛哈村2019年底打通對外道路,成為全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行政村。  從阿布洛哈村的招呼站到距離村裡最近的中心集鎮拖覺鎮全長35公裡,票價10元,車程約50分鐘。對於曾經的阿布洛哈村而言,這樣的便捷出行難以想像。
  • 大安區新民鎮多措並舉打通疫情期間蔬菜銷售「最後一公裡」
    得知這一情況後,新民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迅速行動,通過全面摸排、多方動員、防銷共抓,打通了蔬菜銷售「最後一公裡」。全面摸排,精準統計。對新民鎮種植戶進行全面摸排走訪,詳細登記種植戶個人信息、滯銷蔬菜種類、數量、價格等,在最短時間內準確掌握了新民鎮蔬菜滯銷情況。經摸排,新民鎮共有5名種植戶出現滯銷問題,滯銷數量達14000餘斤。
  • 雲南瑞麗:打通中緬跨境電商物流「最後一公裡」
    位於雲南省瑞麗市的姐告自強貨運信息部與緬甸當地的快遞物流公司攜手合作,將中國電商產品從姐告口岸安全、快速地送到緬甸各地區的消費者手中,從而打通了中國電商包裹漂流到鄰國的「最後一公裡」。近年來,中緬跨境快遞業務量日均突破1萬件,每天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出姐告邊貿區的包裹達2萬個左右。中新社記者 李嘉嫻 攝
  • 武勝縣「三舉措」打通教育扶貧路上「最後一公裡」
    今年以來,武勝縣嚴格貫徹落實上級教育扶貧各項工作要求,通過抓細抓實控輟保學、精準實施教育資助、全面加強隊伍建設等措施,教育扶貧取得了明顯成效。控輟保學鋪平「入學路」。嚴格規範資助程序,強化資金監管發放,精細化實施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中職免學費和國家助學金等教育扶貧政策,實現全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助盡助,今年以來,已資助各級各類學生3.2萬餘人次,發放資助資金1957萬元。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餐和食堂供餐工程,積極開展學校管理人員和食堂從業人員教育培訓,提升食品安全意識,提高食堂服務質量。
  • 棗強應急廣播「村村響」打通農村輿論宣傳「最後一公裡」
    為進一步強化農村宣傳輿論工作、提升宣傳教育的覆蓋面、清除廣大農村信息接收盲區,棗強融媒體中心充分利用應急廣播這一服務群眾的重要載體,以群眾喜聞樂見、易於接收的方式,在該縣553個行政村進行定時與適時播放,大力宣傳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疫情防控知識、扶貧政策等內容,讓該縣老百姓及時接收到最科學、最全面、最豐富的新聞信息,進一步打通農村輿論宣傳「最後一公裡」。
  • 深圳市龍華區發改局局長廖文芳: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裡」
    來源:中國經營報深圳市龍華區發改局局長廖文芳: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裡」本報記者/陳靖斌/深圳報導深圳經濟特區40年的發展詮釋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邏輯。又該如何通過「政企聯動」,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裡」?其中產業布局又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鑑,未來龍華區又將從哪些方面「謀篇布局」?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了深圳市龍華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廖文芳,試圖解開即將打造成深圳「中央活力區」的龍華之發展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