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生活的藝術》高踞華爾街最暢銷英文書排行榜達數十年至今。
林語堂(1895-1976), 現代文學家、翻譯家、語言學家、教育家。一生出版英文著作36種,中文集3種。
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德國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北京大學英文系教授、廈門大學文學院院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
我學英文有段時間了,網絡時代有個好處是:互動式體驗功能全面,學習的過程很有趣。
經過了一個周期的學習後,分析自己的一大弊端:詞彙量太少。
再好的英語學習方法和再牛的老師,詞彙量不夠,也只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難。
日常口語需要用到的通用詞彙量其實並不大。有人說英語最低聽力詞彙量是7000,最低口語詞彙量是5000,最低閱讀詞彙量是15000,最低寫作詞彙量是8000。達不到這個標準,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就會成問題。
這只是一種參考估算值。
海明威15000寫作詞彙量
一個人某種語言的水平,和駕馭這種語言的能力戚戚相關,看詞彙量的說法只適用於初學者。初學者詞彙量太低,無法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意思,水平當然不高。達到一定詞彙量後,駕馭語言的能力就是要點了。
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寫作詞彙量才15000。
林語堂先生,他的[生活的藝術]高踞華爾街最暢銷英文書排行榜達數十年至今。他之所以成功,第一是他的英文用得好,第二是他的文章有內涵,而跟他的詞彙量毫無關係。
英語,骨子裡是白話,越平易自然越好,越少粉飾藻麗語句越好,越近清順口語越好,越能念出來順口成章越好。
似乎很低端不夠華麗,但中國人寫英文,能寫到這個地步的卻不多,文章寫出來,能讓外國人感覺這就是他們本國人寫的,達到這點難能可貴。
世上有兩個文字礦:一個是老礦,一個是新礦。老礦在書中,新礦在普通人的語言中。次等的藝術家都從老礦中去掘取材料,惟有高等的藝術家則會從新礦中取掘取材料。——林語堂
中國人寫英文,不要總想著自己是在"做文章"的觀念,以口語入手 ,才能掌握其中竅門。單求長字,生字,看起來文雅好聽的僻字,頭一步便走錯了。所以,靈活運用平常的詞彙,是學習英文的不二法門。
林語堂先生非常重視常用詞的使用,不贊成用生字,僻字。他每天晚上睡前都翻看一本有一萬多詞彙量的[牛津袖珍小詞典]。就是為了更好地熟悉常用字的含義和用法。
英語水平的高低不能光看詞彙量。英文學習就像建大廈。詞彙量有點像建材。需要做的內容是設計,備料,建造。
注意力只放在任何一點上,這座大樓都不能建造成功,學英語,詞彙當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學會使用。
英語學習方法千千萬,哪個方法更合適?林語堂老先生有自己的一套方式。
整句吞下去,再整句吐出來,
其文必順,其音必正,句法必通,用字必當
「凡依這方式讀英文的,無不成功」,這方法極其容易,對於初級高級英語學習都實用。
1. 英語學習的時候,不能只記憶一個單詞,必須記憶一個完整的句子,包括句子的語法、腔調和發音腔調。
2. 不僅要記住單詞還要會用這個單詞。碰到一個新的英語單詞,準確運用,了解替用詞彙,隨著已掌握的詞彙不斷添加,很容易就形成有效記憶。
3. 反覆複習鞏固,看到一個單詞,一個句子,讀到會為止,到本人的口音很純熟為止。做到林語堂先生提到的這三點英語下筆自如早晚的事。
「認字」是一長期的繼續的經過,與交友同,時間愈長,相知愈深。---林語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