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辭去投行工作,成功創業賣龍蝦堡,開40家店年入6000萬美元

2020-12-17 騰訊網

很多高薪職場人士,雖然收入不菲,但並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也不快樂。

更糾結的是很迷茫,不知是該咬牙堅持還是轉行放棄。

其實最理想的辦法是找一個兩者兼顧的中間方案。

面臨同樣難題的美國小夥子Luke Holden,正是通過兼職創業,明確了自己的方向,創立了一家年營收6000 萬美元的公司。

Luke的父親與祖父都以捕捉及處理龍蝦為生,因此他從小對捕龍蝦很有興趣。

但深知這行有多辛苦的家人非常反對。

因為龍蝦的價錢、產量、需求都不穩定,而且每次出海都要冒著一定的風險。

2007年,Luke從喬治城大學畢業後,聽從家人的建議,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到紐約一家投資銀行擔任理財專員。

這份工作年薪15萬美元,但Luke並不喜歡,也不快樂。

於是Luke 陷入了文章開頭提到的進退兩難的處境。

美食總是最能寄託鄉愁,想家的Luke經常吃龍蝦堡來減輕對家鄉的思念。

但紐約的龍蝦堡都加太多的沙拉醬,完全比不上家鄉緬因州龍蝦堡的味道。

而且紐約的龍蝦堡每份要30 美元,實在是太貴了,這讓Luke 有了開一家龍蝦堡餐廳的想法。

但貿然辭職創業並不理智,肯定會招來家人的反對。

Luke決定兼職創業,這個想法獲得了父親的支持,還給他3 萬美金的創業經費。

兼職創業必須要有個合作夥伴,Luke在免費分類廣告網站Craigslist 上發帖,找到了他後來的好夥伴Ben Conniff 。

Ben耶魯大學歷史系畢,非常喜歡烹飪及享受美食,從寫美食推薦文章開始,希望擁有自己的餐廳。

兩人一拍即合,決定用這3萬美元開始創業。

在美國開設一家餐廳需要費用,一般要12萬到49萬美元之間。

Luke的優勢在於,可以從父親的龍蝦處理廠進貨,父親給他90 天的付款期。

為了儘快營業,他們在一個月內就完成了籌備工作,2009年10月,Luke's Lobster 正式開始營業。

第一天他們預計賣出50 到100份的龍蝦堡,結果竟然賣出了500 份。

這是因為他們的龍蝦堡一份只賣14 美元,相比其他地方30美元一份的龍蝦堡便宜很多。

之所以價格這麼便宜,有多方面的原因。

有父親龍蝦處理廠的支持,他們能拿到新鮮便宜的食材。

當時剛經歷過次貸危機,很多餐飲關門,員工失業。

所以無論是租房,還是招人都相對便宜。

而且由於次貸危機,很多人不再去名貴餐廳消費,從而讓14 美元的龍蝦堡大受歡迎。

因為第一家店大獲成功,六個月後,Luke決定辭去投資銀行的工作,全職經營Luke's Lobster。

到了2012年,Luke'sLobster 已經開了6 家分店。

這時Luke 的父親決定賣掉龍蝦處理廠,因為龍蝦處理廠的經營並不容易。

Luke 父親的處理廠每年的營業額是2000 萬美金,但真正的獲利卻只有5 到10 萬美金。

所以他決定賣掉處理廠,全心的幫助Luke 擴展Luke's Lobster 的生意。

Luke 和Ben 都支持,因為採購量上來了,他們找其他的處理廠合作就好。

但等到2013 年,Luke'sLobster 的分店越來越多時,供應鏈開始成為限制發展的瓶頸。

Luke 和Ben 於是做了個決定,將目前所賺到的錢,全部投資在建立自己的龍蝦處理廠。

只有這樣,才能掌控食材來源,保證食材的數量和品質。

供應鏈的拓展讓商業模式從輕變重,Luke 和Ben 也迎來了新的挑戰。

龍蝦堡只用到螯鉗肉,所以他們要想辦法把腿部、背部的肉、尾巴,都賣給其他需要的廠商。

這個過程中,又遇到資金問題,不得不向銀行貸款才渡過難關。

現在Luke's Lobster的龍蝦處理廠已經成為緬因州最大的龍蝦處理廠之一。

幾經努力後,龍蝦肉和尾巴等部位打入了美國著名超市Whole FoodsMarket。

Luke 和Ben 還把店開到了喜歡海鮮的日本,在日本開了10 家分店。

現在Luke's Lobster已經成為了一家有40家分店,500名員工,每年營收高達6000萬美金的企業。

Luke的創業中,你學到了什麼,創業時機很重要,從兼職創業開始,找到對的合作夥伴,還有搞定供應鏈。

這些都非常重要,缺少任一個環節,都可能導致創業的失敗。

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兼職創業,因為它能對風險兜底,用有限的風險,獲取無限的收益。

兼職創業是一個摸索期,即使失敗了也不影響正常生活,因為還有投行的工作。

摸索出得到市場認可的方向後,再全職創業一點也不晚。

很多人一開始就全職創業,結果導致沒有任何退路,承擔著巨大的風險。

兼職創業一次不行,可以換個方向再試一次,只要試的次數多,總有成功的一天。

而全職創業因為每次成本太高,一次不成,很難有資金再試一次。

回到開頭的問題,如果你收入不菲,但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不知是該咬牙堅持還是轉行放棄的話,最好兩個都不要選,從兼職創業開始。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富日記原創,如轉載請標明!

相關焦點

  • 80後兩年開五家包子鋪 創業成功年賺70萬(圖)
    80後兩年開五家包子鋪 創業成功年賺70萬   27歲的魏磊用兩年時間開了5家包子鋪 從一個待業青年成長到年賺近70萬元的老闆  靠賣包子闖出了大名堂,兩年時間就發展了5家連鎖店,年利潤近70萬元。
  • 大學工科男創業賣臭豆腐 月入3萬開起加工廠
    大學四年,沒找家裡要過一分錢;獨自創業,選擇了不起眼的臭豆腐。如今快畢業了,他不僅找到了一份央企專業對口工作,還經營著兩家臭豆腐店,月入3萬元左右。
  • 28歲創業48歲開出438家店,賣三明治一年掙2.17億美元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48歲的傑夫·西內利,如今的他在全世界擁有438家店面,2016年的總營業額達到2.17億美元,而這一切,來源於三明治。現年48歲的傑夫·西內利開玩笑說:「我一絲不掛地從娘胎裡出來,把臍帶賣給了醫生,此後就再也沒有停止做生意。」
  • 畢業生回母校創業,開煎餅店月入12萬!自爆曾58小時沒合過眼
    小夥子畢業後留在母校創業,開了個煎餅店,每天收入上千,月純收入12萬到13萬。一下子,很多讀書的大學生坐不住了,網上評論更是炸開了鍋!在他的煎餅店了,有幾個阿姨來幫忙做煎餅,他平時查漏補缺,完善煎餅店的經營。他在大學中學習的電子商務專業知識,幫助他在煎餅店創業中,快速打通線下與線上的壁壘,填補了傳統的煎餅店商業模式上的閉環。他在努力把煎餅店做成一種商業模式,預期未來在南京各個高校生根發芽,做成「煎餅聯盟」。
  • 3年開垮6家店,他向死而生,現在賣煎餅年入2500萬
    2013年的一次頒獎典禮上,馬雲說,如果將來要寫書,就寫《阿里的1001個錯誤》。創業路上,創始人們跌坑無數,吃了一肚子虧。有些人被打趴下了,有的人卻在錯誤中汲取養分,一次一次「向死而生」。今天的主人公煎餅道的創始人劉敏,在開垮了六家煎餅店之後,修煉出一身經驗。
  • 【青島故事】大學老師變身脂渣王子 賣脂渣月入40萬
    而在美食雲集的西鎮,一位山西小哥開的脂渣店,悄然徵服了青島老餮們的味蕾。權勇民的穿衣風格跟他原先的工作有關,在賣脂渣前,他是太原師範學院的一名大學老師,因為偶然邂逅了一位青島姑娘,這位墜入愛河的山西小夥放棄了原先的工作,獻身愛情在青島安家落戶。「別說做了,在來青島前我連脂渣是什麼都不知道。」
  • 餐飲動態 | 鍋圈完成6000萬美元C輪融資,3年開設近4000家店
    1、娃哈哈首個奶茶直營店落地廣州近日,娃哈哈奶茶在廣州開出了全國首個直營店。據娃哈哈奶茶招商工作人員介紹,該項目從2019年開始籌備,在廣州這家直營店開業前,已開出了約370家加盟門店,主要位於浙江、江蘇一帶。
  • 90後女高材生放棄高薪工作,創業開甜品店2年換3輛車月入5萬!
    90後女高材生放棄高薪工作,創業開店2年換3輛車月入5萬!來自湖南的劉女士本來是一個在長沙的上班族,自從大學畢業之後就一直在公司上班,好幾年過去,工資從剛開始的3000漲到了6000,雖然不多,但是對於她來說也是很不錯了。除了工資之外,增長的還有她的年紀,想想自己已經將近30歲了。劉女士心中卻一直都不平衡,因為她深刻的知道,雖然每個月拿著6000塊的工資,但這無異於是混吃等死,所有她一直都想自己搞一份事業。
  • 90後小夥創業賣包子3年開80家加盟店
    1993年,郜少乾出生在邯鄲成安縣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2014年大學畢業,他選擇創業開店賣包子。當年11月,郜少乾和3個合伙人用3萬塊錢開了第一家包子店,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至今日加盟店已經發展到幾十家。他說,自己並不聰明,創業靠的就是勇氣和韌勁。
  • 月薪5萬,離開體制去創業,賣了3年煎餅,如今生活慘不忍睹
    果然在他進入體制兩年後,他辭職了,他覺得自己還有大半輩子的精彩生活,不能就這樣定格在體制內,一輩子看到底。於是決定自己出來創業,先是開了火鍋店,幹了一年,因為之前不善於經營,也不懂管理,結果全賠了。第二年他決定幹一些小買賣,於是開了家小型超市,讓自己的妻子來打理,可他又不懂經商,沒有供貨商,也不懂怎麼對抗競爭對手的壓力,一年後又賠了。之前在北京攢下的錢被這兩次創業霍霍得差不多了,第三次,為了生計,他在路邊賣起了煎餅果子,早晚出攤。好在他為人勤奮,這次沒有虧本,就這樣賣煎餅果子一下賣了3年。
  • 80後少年創業開蛋糕店,親力親為年賺40萬
    這位「80後」背後藏著一年內在鬧市區開三家蛋糕店的傳奇。陶立群坐在咖啡館內,認真地看著報紙。仔細看,還有些稚氣未脫,是一個見人會靦腆笑的大男孩。雖然在大學時開始創業,積累了一定經商經驗,但與記者的交談中,他常笑稱自己沒有商人的樣子。
  • 他從老賴到家具首富,曾賣豬還債,現開6000多家店,身家295 億
    如果某一天,你的職業是一份穩定的教師工作,你還會不甘心只做一名教師,想去掙大錢嗎?小編我肯定是心甘情願做教師的,畢竟教師這種職業,對於大多人來說,還是一份比較理想的工作。但他卻不甘心只做一名人民教師,一天就喜歡折騰,他就是從老賴到家居首富的歐派董事長姚良松。
  • 他辭去五星酒店工作創業開酒吧 天天滿座成為亞洲TOP50
    創業不容易,每一樣都要親力親為,正如Andrew在受訪時所說,「創業除了找到合適的平臺,不怕吃虧,保持開放的心態也很重要。」 廣州創業第一步:開越南粉店 2010年,Andrew從大學畢業後來到了廣州,在富力君悅酒店擔任餐飲部副總監,一做便是三年。
  • 開6000家店後,賣麻辣燙的楊國福離海底撈還有多遠?
    2000年,還在賣烤串的黑龍江賓縣人楊國福,發現家附近的麻辣燙店門口總是排長隊,老婆隨口一句「這個生意好」,讓他萌生了做麻辣燙的想法。但自己是個北方胃,吃不了辣,他嘗試在湯裡加入草藥、糖、奶粉,中和了辣度也發掘出一種新口味。在口味上做了三年研究後,第一家楊記麻辣燙開業了。
  • 收割中國名媛,年入40億美元,它快追上阿迪了
    Lululemon有其底氣,靠著全球不到500家店,它一年賺了40億美元(2019財年數據)。2017年,Lululemon直營店每平方米年銷售額高達1.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2萬元),耐克甚至不及它的1/3。
  • 他拿1萬元在大學旁開了第一家長沙臭豆腐店,開啟了路邊攤創業之路
    楊城(左五)工作照楊城,漢口學院2017屆藝術設計專業本科畢業生。2011年,楊城在學校周邊開了第一家長沙臭豆腐店,開啟了路邊攤的創業之路。創業啟程路,青年風採顯20112011年10月,楊城拿著自己積攢的生活費和找同學借的錢,總共1萬元在學校周邊開了第一家長沙臭豆腐店,開啟了路邊攤的創業之路。
  • 帥小夥辭去高薪工作,擺攤賣「透明餃子」,10元一份走上致富路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個餐飲非常有特色,就是我們平常所吃的餃子,但是大家第一眼看到可能認不出,而開這家餃子店的是一個年輕的帥小夥,他辭去了高薪的工作,擺攤兒賣餃子,10元錢一份,輕鬆月入上萬,他是怎麼做的呢?
  • 小夥多次創業均失敗,開烤魚店3年竟開出200家店
    他們有200家店,家家店裝修都不一樣,但都別具一格,而且每家店都很火,這家店就是在福州餐飲界鼎鼎有名的——令狐衝窯烤活魚,創始人是鄭錦清。令狐衝窯烤活魚的創始人鄭錦清出生於1986年,從家鄉寧德古田出來,他來到了晉江,在酒店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後來他辭了職,準備和表哥創業開一家寵物俱樂部。然而一口氣找了2個月店面,還沒有著落,表哥不幹了,他也不得不放棄。
  • 小夥辭高薪工作開私房菜館,月入3萬生意火爆
    2014年時,21歲的簡曾強不顧家人的反對,辭去了穩定又高薪的工作,開始自主創業,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他經營的私房菜餐廳生意火爆,月收入達到30000元。簡曾強是地地道道的南充人,2010年考入西南石油大學,由於簡曾強在校各方面表現優異,第三年實習期,他被學校分配到石油單位,半工半學。簡曾強表示,雖然工資一個月可以拿到近6000元,但是在他心裡,始終覺得這樣的生活並不是自己最想要的。「我一直想創業,想通過努力證明自己,用自己的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簡曾強說。
  • 畢業生放棄月薪6千工作 微博賣土雞蛋月入過萬
    原標題:畢業生放棄月薪6千工作 微博賣土雞蛋月入過萬 「48小時內的新鮮土雞蛋送貨上門,當面驗收滿意再付款。」昨天下午,在武漢光谷的萬科城花社區內,「雞蛋哥」開著白色轎車在挨家挨戶的送貨。雖然已是深秋時節,他卻忙活得額頭上浮出了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