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四座反差很大的城市,他們的名氣直追一線,實際是四線

2020-12-18 鄭茜文講旅遊

眾所周知,中國幅員遼闊,城市眾多,在眾多城市中,發展最好、知名度最高的四個城市屬於北方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然而,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快速發展的城市應運而生,今天說的是國內四座反差很大的城市,他們的名氣直追一線,實際是四線。

第一個城市是拉薩,大家都不陌生,這座城市一直以美麗的風景和悠久的歷史而聞名,當地的宗教色彩非常濃厚,為了見證拉薩的風採,很多人會長期來到這裡,特別是布達拉宮,是遊客必須打卡拍照的景點,可以說拉薩已經成為旅遊資源豐富的一線城市,但是從發展的各個方面來看,拉薩其實是一個四線城市。

第二個城市是麗江,麗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風景優美,深受公眾喜愛,在麗江,每個人都可以放慢腳步,感受生活,仿佛身在麗江,所有的煩惱都會拋在腦後,腦海裡只剩下麗江的美景,可以說麗江這個城市知名度是很高的。

第三個城市是大理,是很多人心中浪漫的聖地,這座城市完全符合大多數人對美麗風景的印象,除了美麗的風景,大理還可以探索歷史遺留下來的歷史遺蹟,可以說,它也是一座深受大眾喜愛的城市,每年這裡都有很多遊客,遊客絡繹不絕。

最後一個城市是西雙版納,它以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民族風情而聞名,是中國的熱門旅遊城市之一,西雙版納挺有異國情調的,境內很多建築五彩繽紛,動植物物種豐富,充滿原生態氣息,如果不知道去哪裡玩,西雙版納是個不錯的選擇。

你覺得中國還有哪些城市反差大?你去過這些城市嗎,對它們有什麼印象?對於國內四座反差很大的城市,他們的名氣直追一線,實際是四線,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一線、二線、三線、四線城市是怎麼區分的?
    官方並沒有真正去定義一線、二線、三線城市如今我們看的一線、二線、三線城市都是媒體和一些機構為了統計方便自己定義的,在我國政府層面劃分城市的方法只有兩種其中大城市還會根據人口多少進行Ⅰ型大城市和Ⅱ型大城市;如今的幾線城市的劃分,個人覺得是在人口因素基礎上加上了經濟因素,主要就是生產總值的多少。
  • 廣東曾經的「四小虎」城市,一個成為新一線,另外2個在佛山
    我們都知道,廣東是中國第一經濟大省,自1989年起,廣東國內生產總值就連續居全國第一位,全國4個一線城市就佔了兩個,如今又有兩個新一線城市。但是,你知道廣東曾經的「四小虎」城市嗎?廣東四小虎,又稱廣東四小龍,是指1980年代廣東珠三角崛起的四座經濟發展迅猛的中小城市—南海市(今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中山市、東莞市和順德市。跟深圳這樣的大經濟特區相比,它們的城市基礎設施規模、人口規模等較小,但是實際的民營、外向型產業規模並不小。
  • 印度認為新德裡,比中國一線城市繁華,實際還不如四線城市!
    新德裡是印度的首都,也是印度最大、最繁榮的城市。它的發展是怎樣的?新德裡是舊德裡市的延伸。一個印度門把新德裡和老德裡隔開,新德裡在南面,老德利在北面。新德裡是全國的交通中心,連接著全國各地的新德裡和印度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新德裡作為古都和文化名城,深深吸引著無數地方的遊客。但是新德裡沒有其他國家的首都繁榮。
  • 國內典型的幾個「低工資,高消費」的城市
    我國人多地廣是收入差距比較大的國家,在不同城市生活成本差距蠻大的。有些城市高工資低消費,有些城市底工資高消費,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國內比較典型的幾個「低工資,高消費」的城市。海口東站1、海口海口作為海南的省會城市,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不僅「年紀輕輕」,而且還很「傲嬌」。
  • 印度一線城市孟買,和國內相比是幾線城市?真正答案意想不到
    很多年前,我國的旅遊行業不太發達,最多的是在公園散步,在自己的城市裡散步,沒有人離開過自己的城市,休息日人很多,觀光地也能人山人海,很多時候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這對旅行的人來說也是非常影響心情的狀況,海外旅行是很多人的第一選擇。
  • 陌陌:一線城市約炮 三四線城市社交
    而這樣的需求在一個三四線城市的鄉鎮卻能實現,更多的是基於鄉土社會的傳統模式,每個人都紮根於此,都與本地的方方面面產生著交集與聯繫,信任因為熟悉而產生,即便有道德風險發生的可能,但由此產生的懲罰會更加嚴重,甚至可能讓你在本地聲名盡失。於是,同樣一個社交應用,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它所展現的功能與面貌才有了這麼大的差異。
  • 中國四大一線城市與世界四大一線城市GDP比較,誰的實力更強?
    當前世界公認的一線城市只有四個,分別為日本的東京、美國的紐約、英國的倫敦及法國的巴黎,這四個城市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科技、文化,在全球範圍內都擁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國際知名度高,不是其他城市可以相提並論的,以下我們就來對世界四大一線城市進行逐一點評。
  • 國內火車站最多的城市,不是北京也不是上海,而是這座四線城市
    隨著時代的發展,飛機、高速列車和火車已經成為人們出行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出行,雖然飛機和高速火車分別是天空和地下最快的交通工具,但火車對大多數人來說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火車很早就來到中國,很快融入了中國人的生活,雖然速度比不上高鐵,但是性價比高,今天說的是國內火車站最多的城市
  • 國內服裝一線品牌重心偏向二三線城市
    南昌、丹東並不在一線城市之列,而且一直以來,一線大城市是各大服裝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在渠道建設方面頗有建樹的美特斯邦威緣何將目光投向了國內的二三線城市?問題在於,如今的服裝市場形勢已經發生了重要變化,大城市的品牌競爭已經達到了白熱化狀態。而極具潛力的二線城市有可能將會成為新一輪城市發展的焦點。
  • 越南最發達的城市,胡志明市放在中國,能達到幾線城市水平?
    而這幾年雖然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非常快,但是我們周邊的一些東南亞國家在經濟發展上卻變化不大,甚至很多國家的經濟顯得有些落後,國內的消費水平也是相當的低,很多國家的一些城市中都還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對於越南這個經濟不發達的國家來說,這座城市能在世界500強城市中拍123位已經非常不錯了,那麼很多人就會好奇了,作為越南最繁華的城市,要是把胡志明市放在我們中國,這座城市能排在我們國內的幾線城市的水平呢?
  • 這個東北城市原是我國直轄市,如今是四線小城,到底經歷了什麼
    其實仔細觀察近些年我國各城市的經濟便能發現,我國目前南北的差異是很大的,北方的經濟落後南方太多,早年間東北地區在我國的發展都是數一數二的,各方面都趨於完善,但近些年隨著我國的發展重心開始向南偏移後,東北地區的發展便逐漸的落寞了。
  • 星巴克瘋狂佔領中國市場 三四線城市擴張速度驚人
    在新增門店量上,早從2009年起星巴克就已加速布局二線城市:那時二線的增量已與一線的旗鼓相當。經歷2011年開始的全面開花後,二線城市擴店的氣勢更超根基深厚的一線。尤其是在與統一合資運營的江浙滬地區,星巴克在蘇州、寧波等二線共計開店300多家,不少甚至下沉到了周邊縣城。其次,從新闢市場來看,星巴克過去5年正迅速攻佔一大波三四線城市。
  • 我國縣城面積小的省會,看著像三四線城市,卻是世界性的一線城市
    我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各個省的省會,由於歷史、地理、發展速度等理由,它們的面積大小不同,形狀不同, 在一些大省會例如浙江省省會杭州,其面積達到16000多平方公裡,人口也達到950萬左右,是地方大、人口多的城市, 但是,我國還有一個省會
  • 我國最讓人「鬱悶」四座城市,都喜歡講方言,卻還是國家中心城市
    即便是這樣的情況,如今在國內依然有很多地方都不是很喜歡說普通話,即便出門也是用方言去溝通。今天要說的是中國最愛講方言的四座城市,都是國家中心城市,卻讓遊客非常苦惱。首先要說的就是廣州,如果去過這座城市就會知道,這裡最主要說的就是粵語,並且也能說存在著很大的影響力。
  • 陌陌、快手們的共同邏輯:三四線城市的消費升級
    他們由於帶了不錯的積蓄回來,就開始了消費升級的生活2.三四線自身的產業升級。在城鎮化完成了之後,中國走向了都市化的十年。我們今天說的三四線城市,其實並不是所有城市,而是三四線中的人口向當地都市聚集。由於這些都市還是有人口紅利,結合不錯的教育資源,他們自身的產業也在升級。本地化的收入水平都在提高。
  • 「下沉市場」成餐飲業熱詞,三四線城市的錢真的好賺?
    我們在前文就表明城市是活的、是會發展的,隨著新一線城市緊跟著一線城市的步伐,我國北上廣深這四大城市其實已經算是國際超一線城市了,諸多二線城市也在摩拳擦掌準備登上新一線的舞臺,再從發展的角度看,離一線城市最遠的五線城市還屬於經濟欠發達階段,它們自然也不具有太大的經濟價值,那麼,所謂下沉市場的名號自然就落到了三四線城市身上。
  • 5年要開2500家店,跟星巴克學如何在三四線城市「圈地」
    這個態度的直接體現就是星巴克的城市選擇,不僅是北上廣,還有三四線城市。五年後的今天,星巴克的中國版圖已深入到105座城市:2、渠道下沉 三四線城市擴張速度驚人 在對版圖上這100多座城市進行線級劃分後,星巴克最近幾年越來越多擁抱三四線城市了。
  • 「下沉市場」成2020餐飲業熱詞 三四線城市的錢真的好賺?
    其次是三四線城市的經濟有往上走的意圖,大多三四線城市近些年對於商業綜合體的基建完成度也較高,從時間線可見,2013年國內就提出了要在三四線城市開發綜合體的聲音,2017年就已有不少頭部地產商和當地政府聯合開發商業綜合體的實例。
  • 「下沉市場」成2020餐飲業熱詞,三四線城市的錢真的好賺?
    其次是三四線城市的經濟有往上走的意圖,大多三四線城市近些年對於商業綜合體的基建完成度也較高,從時間線可見,2013年國內就提出了要在三四線城市開發綜合體的聲音,2017年就已有不少頭部地產商和當地政府聯合開發商業綜合體的實例。
  • 二三四線城市買房的年輕人動了誰的蛋糕
    他們的文章有個統一的風格,描寫年輕男性的文章,就從道德的制高點要求他們必須獨自承擔起在一線城市買房的責任,描寫年輕女性的文章,就給她們灌輸類似「愛你的男人拼死也會在一線城市給你買房的這對於絕大多數來自非一線城市的家庭來說都是無法負擔的,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年輕人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回到房價較低的二三四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