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在中國能成功嗎?

2020-12-19 澎湃新聞

文/王新喜

全球最大會員超市Costco 進入中國上海,引發大搶購,盛況刷爆社交媒體,最終Costco導致開業即停業,火爆到關門。而這種火爆場景也推動Costco當日股價上漲,其總市值達到1286.44億美元。

Costco在中國能成功嗎?很難。原因在於幾點,其一是,開業當天食品類商品與百貨商品都在大促銷,遠低於市場價,據說百貨商品價格一度低於市場價的40%到50%,某種程度上,Costco開業的火爆與其大打折密切相關,其二是它開業的位置是上海,它的選址是閔行/青浦/松江三區交界的地方,有知情人士指出,這地方這個片區是上海一個的低密度住宅區,外國人多,符合Costco的商業模式,能夠支持Costco美式生活方式。

在中國市場,只要有具備極強的性價比優勢的產品,只要能佔點小便宜,價格戰一起,就必然有瘋搶,從雙十一到拼多多到Costco,其實演的都是同一齣戲。

這其實跟它的商業模式關係不大了。所不同的是,天貓雙十一5折狂歡可能是針對過季的商品尾貨,或者說有些商家是先調高了價格再打折,其性價比要打折扣,而Costco它不僅商品便宜,而且產品的品質也非常好,這對中國消費者來說,吸引力是很大的。

Costco是一家非常美式文化的零售商,而且在選品與服務上相對有格調。與沃爾瑪類超市一類商品需要高中低幾十種品牌不同的是,Costco每類產品只需有二到三個品牌,並且每種商品都經過CEO親自挑選或者使用,選擇他們認為有「爆款」潛質的商品上架,給用戶驚喜。而低SKU帶來的是低庫存周期與資金效率的提升與經營成本的下降。Costco模式的核心在於,在廣告和促銷上花錢少,但在挑選商品、陳列商品等環節下大力氣,讓用戶體驗環節與服務環節增值。

另外,Costco真正實踐了物美價廉的原則,即Costco規定所有商品的毛利率不超過14%,平均7%,低於一般超市的毛利率(15%-25%)。在盈利模式上, Costco更大的利潤來源是會員年費(55美元~110美元)。每個進入Costco進行購物的消費者,需要持有會員卡,或者同伴持有會員卡。會員分為執行會員和非執行會員,執行會員有資格在一年內享受消費總額2%,最高750美元的返現以及一部分保險優惠。其會員續費率達到了驚人的90%。

Costco把商品毛利潤率做到不超過14%還能賺錢,是因為它的會員制,從營收上也體現了這點,2018財年,Costco會員費收入為31.42億美元,要知道Costco在2018財年的淨利潤為31.34億美元。也就是說,它家的營業利潤就基本來自會員。所以會員的持續增長決定了它的營業利潤的增長。它的會員制對標的是熱愛囤貨的美國中產家庭消費者以及美國的市場環境。儘管亞馬遜也有會員制,但亞馬遜的東西也賣非會員,但是它家的東西只賣給會員,還為會員提供精選一站式購買服務,在退換貨方面都很方便,只要會員卡有消費記錄,就基本可以退掉。它的會員就是它的死忠粉,適合美國中產文化的土壤,但放到中國未必適應。

從美國的環境來看,除了少數大城市,其他地方都是地廣人稀,缺乏中國式密集的商業區,大房子,有大冰箱,且電商物流成本高,所以需要COSTCO這種批零模式,需要這種各種新鮮食品、衣物、車輛服務以及裝修服務等一應齊全的地方,適合中產家庭周末開車去,不浪費時間在每天食品補給,一次性完成一周的全部補給或者所需服務。

在美國,中產是主力階層,在中國,人口密集,居民區與商業區的界限並不十分明顯,商超以及各種百貨相對供給充足,中國的中產數量在上升,但總體佔比不是主流,有人指出,在中國,城市家庭的儲物空間並不大,也沒有一次儲備一周食物的習慣,消耗量相對較少。而房價直接決定了它很難做到美式家庭的儲物空間。

有知乎網友說得更直接:中國的一二線城市有願意為Costco的商品支付的能力,卻卡在交通和住房兩座大山上。願意買一二百塊錢一斤牛排的一二線城市居民,卻不一定有足夠大的冰箱和房間來儲存採購的東西,而且也不一定有車或者想買車卻搖不到車牌。而三四線城市的居民雖然家裡地方大也買得起代步車,但他們的主流消費觀卻不太捨得買一二百塊錢一斤的牛排和兩米高的大熊。

Costco目前在中國的會員體系分為Gold Star(個人使用)、Business(僅限公司),兩種均可額外免費持有一張家庭卡。目前Costco的中國會員已過萬。

Costco在美國付費會員能夠積累起來,是因為它具備高性價比、品類豐富的商品、以及獨家的商品供給能力;而保證商品高性價比供給,在供應鏈上遊的議價能力和渠道把控力。

但在中國,它需要面臨的特殊國情,一旦有空子或者商機可鑽,必然會有羊毛黨與黃牛黨的出現,有業內人士指出,按照costco的政策,在會員卡到期之前,你要求退卡的話,也會退還當年的全額會員費。

在中國市場的特殊性在於,可能會有大量會員會鑽這個空子,即會員期屆滿全額退卡。此外,從電商到內容市場,羊毛黨、黃牛黨無處不在,轉戰線下零售或許可以預料。

costco會員卡會不會成為黃牛黨的商機呢,有可能。比如說,黃牛黨一次性購買大量會員卡,然後將這些會員卡分銷出去,卡會員是一年299,黃牛可以出租會員卡,用一次一元或者2元,黃牛黨可以批量辦上幾百上千張卡,每張卡每天如果能周轉7~8次,一年的營收額就非常可觀了。

在美國,costco面對的是一個相對簡單的市場,但在中國市場,面臨著諸多複雜性與特殊性,costco的會員生意也因此會多了許多不確定性。

如前所述,costco的生意能成,主要在於它的會員持續增長,但在中國市場,能否持續增長還要打上一個問號。其一是,會員+折扣+sku少的模式在中國市場也並不新鮮,也並不是costco獨有,比如中國消費者熟悉的網易嚴選其實也接近Costco,但網易嚴選的發展現狀也處於小而美的狀態。此外,麥德龍就是這種模式,但麥德龍的現狀或許能讓costco看到未來在中國市場的風險。

其二是,costco一旦停止促銷,它的商品價格競爭力就很難維持了,的商品價格在美國中產眼裡或許算物美價廉,在美國,Costco的少SKU模式幫平時忙碌的中產消費者節約了挑選商品品牌的時間成本。

但對於大多數普通中國消費者而言,或許並不需要少SKU模式來降低選購的時間成本。挑選、選購商品花費多少時間完全不是中國消費者痛點,中國消費者如果在線下逛街,反而更期待有「挑挑選選」的逛街需求,在國內,消費者在拼多多轉來轉去砍價能玩得不亦樂乎,當然不會在意那點時間,最在意的顯然是價格能有實惠。

因此,costco會員最有價值的地方是它是代言圈子文化的一個象徵物。而對於美國Costco的用戶來說,會員本身是一種身份與品牌增值的圈子文化,進入後就可能意味著這是Costco所服務的中產階層,這個群體可以享受比別的地方便宜而且品質不錯的商品,這也讓更多用戶願意繼續續費保留會員來繼續留在這個圈子。但Costco的商品價格放到中國市場也並不便宜,它不是國內大多數普通消費者能夠長年累月消費的起。況且要在國內拼物美價廉的選擇,Costco也很難拼得過電商。

其實我們看到,costco實現了國內不少網際網路企業夢寐以求的東西,即產品本身不賺錢,從服務模式中賺錢,所謂的服務模式當然其中也包括會員模式。但事實上,很多時候這套法則放到國內市場,諸多軟硬並行的網際網路企業難以盈利的原因在於,其服務項目與硬體本身對於用戶本身的吸引力不夠,軟硬體生態缺乏核心基石(核心技術與產業鏈上遊掌控力),而另一方面,國內網際網路企業虛擬服務的會員制的增值與溢價讓用戶買帳的能力還有所欠缺。

Costco的模式或許是一個代表中國未來零售的樣本,這需要線下的零售企業思考如何建立自身的生態圈,將用戶圈在其中,並與之建立獨特的聯繫,為其賦予更多的尊貴感與對這個品牌圈子的認同感。一旦顧客加入了此類會員項目,他們會思考通過購買更多的商品把會員費給賺回來,這本質是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總的來說,Costco在中國市場要活下來,或許需要幹兩件事,其一是本土化適應與改造,它必須真實的理解Costco選址周圍服務群體的起居出行,收入水平、生活節奏,購物習慣與偏好,真正提供合適的商品與服務,從商品到服務到體驗的全方位的差異化的體驗,從消費體驗來看,宜家其實就是Costco的一個學習樣本。其二是如何抗住未來中國市場的玩家對Costco模式的複製,而最終實現以類似的服務更低的價格在本土市場對Costco的反超。

因此,Costco的模式是中國新零售學習的一個樣本,但完全將Costco的模式搬到中國未必合適,Costco還需要沉澱,開業的火爆並不意味著它未來能持續火爆下去,能否成功,要看它的本土化適應能力,這或許要等三五年才能見分曉。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作者許可謝絕轉載 我的微信公眾號:熱點微評(redianweiping)

相關焦點

  • 開業就火爆到關門,Costco在中國能成功嗎?
    文/王新喜 全球最大會員超市Costco 進入中國上海,引發大搶購,盛況刷爆社交媒體,最終Costco導致開業即停業,火爆到關門。而這種火爆場景也推動Costco當日股價上漲,其總市值達到1286.44億美元。Costco在中國能成功嗎?很難。
  • COSTCO在中國能成功嗎?-虎嗅網
    COSTCO在中國能成功嗎?一夜之間,COSTCO火了。這家公司我一直在課堂裡作為定價的案例來講。以前,學生大部分不知道這家公司,現在,估計誰都知道了。當然,以成本價賣貨並不能保證會員制一定成功,因為誰都能以成本價來賣,關鍵是你的成本價要有優勢。換言之,如果要消費者支付額外的會員費,商家首先要為消費者創造價值。這裡,COSTCO通過各種手段把毛利率做的極低,通常僅有10-11%,比同行低10個點。那麼COSTCO從這10個點裡拿回多少呢?財報顯示得很清楚,平均是2.2個點左右。
  • Costco火爆的秘密是什麼?
    文稿裡能看到超大號的商品圖片。比如,大袋的薯片與國內的五公斤大米的袋子一樣大。巨大的一包牛肉大概是一整隻牛腿的量。Costco的第三個特點 ,是品類少,不過也足夠選擇。基本上一個品類只能找到兩到三款產品,但這些產品都是口碑超級好的人氣爆款。即便品類不是很多,但銷量依然非常不錯。除此之外,Costco的第四個特點,也是最明顯的特點,會員服務堪稱一流。
  • 開店瘋搶,1周退卡,現又排長隊,可以不去costco嗎
    [PCOnline 資訊]近日美國零售巨頭costco的中國分店又出現排長隊的現象,這不免讓人好奇店內究竟售賣了哪類吸引人的商品以至於大家不惜花費數小時的時間排隊搶購。原來,大家並不是為了搶購美國進口商品,而是我國特產之一的茅臺酒,那麼大家為什麼非要到costco這一外國商店中搶購中國商品呢?這究竟發生了什麼呢?在中秋節前夕,貴州茅臺酒公司在cotsco上海店精準投放了5噸茅臺酒,定價為1498元/瓶。這樣的價格可比茅臺的市場指導價1499元優惠1元,而且在終端市場上茅臺的價格已經達到2400-2700元,庫存量也並不多。
  • 從costco的戰術體系,看會員經濟到底是什麼?
    這個能讓這兩家巨頭都想學習的 costco 到底是什麼來頭?costco 創建於 80 年代的美國,在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零售超市行業開創了一個神話:像拼多多一樣逆勢增長:近 5 年在亞馬遜的衝擊下,costco 淨利潤增速能持續穩定在 10% 以上,而連沃爾瑪的增速也才只有 3%。
  • Costco中國今天再爆大料!!美國人坐不住了...
    甚至連穿過的內褲,都有人退貨成功!真真是只要你敢,Costco就會退退退!退貨快!退款更快!又超級便宜!costco所到之處,沃爾瑪等等超市真的是苦不堪言。。。看到這裡,你或許有一個疑問,這家超市老闆是不是傻,這能賺到錢???錯!大錯特錯!
  • COSTCO將引發付費會員狂潮,旅遊與傳銷跟進
    無論是京東,還是阿里,針對C端用戶的會員制度,其實都沒能成為現象級。2線下實體零售業,採用付費會員模式的,除了這些年引進自國外的付費會員模式的便利店、超市,剩下的就是藥店。而美容美髮健身等行業,則是採用預付費的模式。
  • 茅臺酒帶火上海costco,茅臺就這麼搶手嗎?
    costco又火了,起因還是茅臺。眾所周知,飛天茅臺的市場零售價在2500元以上,普通消費者很難以1499元的價格買到,由於costco打出了如此低廉價格,所以最近兩天Costco又出現了排隊的情況。10000多瓶茅臺很快被搶空。
  • 進入中國大陸3天後,costco會員排隊退卡
    站長之家(ChinaZ.com)9月3日消息:前兩天還因為上海店開業火爆打算再開一家的costco,在經歷過一個周末之後,瞬間懵了。進入中國大陸 3 天后,消費者一改此前的「瘋搶」狀態,紛紛開始排隊退會員卡。這是怎麼回事呢?據部分顧客反映,原本大家寧可大排長隊也要來Costco購物是因為裡面的東西性價比高。然而,開業幾天後,原來售價為1498元一瓶的飛天茅臺沒有了,原本售價32.9元的兩瓶裝味全冷藏牛奶,現在也調到了53.9元;水井坊的特價酒賣完了,原本賣919元的五糧液也調價至1069元了。
  • 上海costco一日卡在哪裡辦 如何購買上海costco一日卡
    導語:我們都知道costco是一家會員超市,也就是說,如果你不是會員,就沒法購買該家商品,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買,而經濟能力不夠,可以辦一張一日卡。那麼,上海costco一日卡在哪裡辦?如何購買上海costco一日卡?一起來了解。
  • 剛開業半天就被迫停業的Costco是個什麼路子?
    8月27日,風靡全球的Costco落戶上海的日子,而上海人民也讓Costco充分感受到了中國這個市場的熱情。剛開業半天,上海大媽就儼然把costco變成了掃貨市場,一波瘋搶之後,連costco自己也一臉懵,才第一天怎麼就來了這麼多人?被迫只能宣布下午暫停營業。
  • Costco最早5月開內地首店 美國門店模式能否適應中國網購習慣?
    對比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外資零售巨頭於90年代就進入中國內地市場,costco可謂姍姍來遲,在加速消費升級的中國市場上,還有多少市場空間留給這位零售大佬?   值得注意的是,costco執行副總裁兼財務長Richard Galanti提到, 中國內地的第一家costco門店將於2019年5月中旬到7月中旬開在上海閔行區。   根據天眼查信息顯示,Costco於2017年12月已經在上海浦東註冊了開市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8600萬美元。
  • 加緊布局 Costco繼續掘金中國會員制超市
    在零售業快速革新的當下,costco的會員制+低毛利的模式能否較好的適應中國現階段消費市場仍未可知。對比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外資零售巨頭於90年代就已經紛紛開拓中國內地市場,costco的入華節奏相對緩慢,這背後受到消費習慣和購買力的影響。
  • 以前小米學Costco失敗了,現在Costco自己幹能成功嗎?
    非常可樂比可口可樂便宜很多,但是你會買非常可樂嗎?所以真正的關鍵是:好市多選商品的能力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大白話說,你相信好市多提供給你的牙膏牌子至少在「還行」這個檔次,很難在市面上淘到性價比更高的,就算能淘到也要花很多時間精力。
  • 美國量販式連鎖超市Costco開業半天遭遇中國人瘋搶,門差點被擠爆
    其實在這家大型量販超市還沒有開張前,我們經常能看到網上看到有Costco的扁桃仁巧克力代購的網站,以及各式各樣的美國Costco代購,對住在上海的小夥伴們來說以後又多了一個能直接「海外購」的渠道。走進這家在於8月27日在上海閔行開業costco裡有著各種各樣玲琅滿目的商品,而且在裡面不光能買到中國的產品。
  • 上海首家Costco一些「便宜貨」被搶光後,還會有生意嗎?
    有人認為中國的costco會倒閉,其實這就叫危言聳聽。開市客作為一家量販式超市,基本上去這種超市購物的人都是大量採購的顧客。在開市客剛開業的當天的確是人滿為患,而開市客認為自己把中國的消費者都吸引過來了。但實際上在中國已經有了麥德龍、山姆會員商店。
  • Costco的套路能在中國玩多久?
    僅靠物美價廉就能實現嗎?Costco的小心思Costco的東西的確便宜。新秀麗硬殼行李箱一大一小(21寸+27寸)僅需216元,夏普60寸4K電視一臺只要1600元,Costco自營品牌Kirkland的3L特級初榨橄欖油也只需12元。
  • 中國第一家Costco會員折扣超市,為什麼始終不缺強勁的購買力呢?
    在中國如果有人提到會員制倉儲式超市的話,相信大家一定會想到山姆會員商店和麥德龍超市。因為進入這些超市首先得有會員卡,當然這些折扣超市一般會員卡每年都要續費才能享受折扣優惠。其實早在美國Costco超市還沒進入中國之前,去美國旅遊的朋友都會在美國的Costco買點吃的、用的。當然奢侈品一般人也不會去考慮購買。
  • costco會員排隊退卡 costco股價或受影響
    costco薅完羊毛就跑了?這是今天網友對於costco的質疑,因為現在costco的茅臺消失以及五糧液都在調價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此事出來之後,costco會員排隊退卡了,曾經的火爆場面會一去不復返?
  • 開市客進入中國到底會如何?
    首先我想明確一點就是我們今天的命題,我希望再稍微細化一下,我們的一個話題是探討costco在中國的整個會員倉儲量販式的這種模式是否會成功?還是說我們在探討他這樣的一個企業在中國能夠發展成功?我想我們更精準的定位,應該是說他的商業模式是否能在中國成功。我想先從大的框架說一下,整個他的倉儲量販式的會員體系,它代表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它有哪些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