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潮湧西安|老舊小區改造 改出樣子居民就會支持

2020-12-16 西安航天基地

開欄語:

進入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西安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挑戰,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勝利」,西安市全方位、多舉措發力,工業生產、重點項目、民生工程……呈現出一片向上向好局面。

為讓更多市民了解、關注西安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參與到大西安建設中來,今日起,《華商報》推出「乘風破浪·潮湧西安」系列報導,走進重點工程、「三個經濟」發展、民生項目建設等一線,以報紙、視頻等全介質傳播方式,記錄西安經濟社會的發展的新思路、新做法、新成績。

老舊小區改造 改出樣子居民就會支持

魏女士已經73歲了,自1996年搬入位於城南明德門的「明德門北區」後再未離開。這裡約80%的房子都已換了業主,魏女士等少數居民成了小區「原住民」。

新房歷經24年風雨,如今已成「老舊小區」,小區內道路環境差,樓體保溫防水不佳,窗戶老化嚴重,單元無門禁,各類管道年久失修,多數樓沒有暖氣……

但如今,明德門北區正在「舊貌換新顏」。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西安考察時專程來到該小區,聽取西安市老舊小區改造匯報,詢問群眾對小區改造的需求。

進入2020年,明德門北區開始全面改造。

38棟樓的外牆保溫施工基本完成

7月8日下午,華商報記者再次來到該小區,因正值高考,改造施工暫停。但小區內38棟樓外立面改造已基本結束,原來顏色雜亂,樣貌老舊的樓體,已統一變成了黃色和赭石色的組合。空調外機正在回遷,也統一了位置,主機外還罩上了新百葉窗,居民窗戶都統一換新。單看外立面,和新建小區幾無二致。

記者從負責改造的中建安裝集團有限公司(華西)了解到,截至6月底,明德門北區外牆保溫施工已完成98%;真石漆噴塗完成85%;私人餐廳處綠化修建完成;1-14號樓路基灰土施工完成、8-14號樓路基以及停車位灰土施工完成。1-18號、21-22號樓汙水管道、供暖管道、弱電管道施工完成,16-19號樓室外道路破除完成,汙水管道施工完成,熱力管道施工完成85%,1-14號樓室外道路混凝土墊層完成整體40%,石材廣場彩繪施工完成70%。

同時,小區出口處門衛房正在施工,汙水管網改造完成整體的67%;綠化種植樹木980棵;空調歸置完成2800餘臺;窗戶更換已完成,共計36棟更換完成。

屋面保溫施工完成合計完成整體的70%,屋面清理及垃圾清運下樓全部完成;樓梯間公共部分線槽安裝已全部完成。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目前的重點工作,是雨汙水管道的更換。同時,下一步還將完成單元門禁,小區出入的安防設施,樓道內也將重新刷漆整修。可以說,除了居民家裡沒裝修,小區的其他環境都將煥然一新。

萬事開頭難 改出樣子居民就會支持

看著小區一天天在變樣,魏女士雖不善言辭,但笑得很開心,不住說「好!越來越好!」

而對於協調該小區改造的明德門北社區來說,如今的「好」,在改造初期更多的是居民的不理解,甚至是對立。據社區副主任楊女士回憶,因改造要拆除居民防盜網,便是最大的阻力。在記者之前的採訪中,幾乎所有老舊小區的改造,都遇到了這一阻力。

楊女士回憶, 為了讓居民理解、支持這項惠民工程,從2019年11月起,社區就啟動了宣傳,在各棟樓張貼政策、通知,與居民代表開會,隨後,施工單位入駐,逐步啟動改造工程。

第一項是拆除防護網,很多居民無法接受不配合。施工人員準備拆,就有人站到防護網上阻止;還有人甚至說「你要是拆我家防護網,我就把小孩放到網上」;還人拿著拖把,拖把杆對著施工人員,伸出防護網外「保護」;還有居民要求「必須先賠償再拆防護網」。

社區工作人員只能一家一戶地做工作,一遍又一遍解釋為什麼改造前必須要拆除防護網,最終取得了絕大多數居民的理解,「有的居民還主動拆除了防護網,我們很感動。」她說。

拆除違建,也是件「讓人頭疼的事。」楊女士說,小區裡有戶住在一樓的居民在自家樓前蓋了間房子,被定為違建。「社區、物業找戶主談,談了將近有10次,終於做通工作,今年4月份終於拆了。」

在楊主任看來,改造指出居民的不理解、不配合,是完全能理解的,怎麼才能讓居民支持這項工作,「就是要幹,要改出個樣子,讓居民自己體會到好處,他們才會真心支持。」

統一換窗戶就是個例子。改造前,居民家窗戶大都是藍色的鋁合金單層窗戶,不僅採光受影響,而且隔音、保溫效果差。「換窗戶的時候也有人不理解,有人還說『新窗戶不如他家原來的』這些風涼話,」楊女士說,但換了之後,新的雙層隔音窗戶得到了居民認可,「有居民就告訴我,原來院子裡說話聽得一清二楚,晚上經常被小區噪音吵醒,現在換了新窗戶,噪音小多了,大家真實感受到改造帶的好處,就會越來越認可改造,也會支持改造。」

楊女士說,其實這個小區周邊的配套設施不錯,小區是明德門小學的學區,周邊超市、農貿市場也近,離醫院也不遠,但就是小區本身環境老舊,只有改造才能改善面貌,「一改造,房價都漲了。」楊女士說,改造前這裡也就每平方米1萬元,「但就在改造期間賣了一套房,60平方米賣了70萬。」楊女士相信,這就是「老舊小區改造」帶給明德門北區居民實實在在的好處。

據施工項目負責人介紹,該小區的改造計劃於9月結束,將比合同工期提前1個月。目前畢竟在施工,小區看著還是亂,「但到那時候再來看,絕對不一樣。」楊女士說。

持續抓好「三改一通一落地」 加速推進民生工程

明德門北區正在加緊改造,爭取早日讓居民享受到「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實惠與舒心。華商報記者了解到,西安市今年加速推進民生工程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持續抓好「三改一通一落地」(老舊小區、城中村(棚戶區)、背街小巷改造提升,斷頭路打通,架空線落地)。

明德門北區小區改造的進度,也契合了西安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的力度。根據西安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老舊小區改造方面,2020年,全市計劃改造老舊小區1100個、1900萬平方米。目前,已開工1318個、1999.2萬平方米,惠及群眾22萬餘戶,各項工作均按計劃穩步推進。

下一步,西安市將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協調力度。對列入老舊小區改造計劃的小區,由市級相關部門分別協調國網供電公司、自來水公司、天然氣公司、電信、聯通、移動、廣電等公司列支專項資金,明確責任人及聯繫方式,配合各區縣、開發區開展居民用電戶表改造及電力設施改造、抄表到戶及二次供水改造、辦理接氣手續及開展通訊線纜改造。按照 「統籌謀劃、步調一致」的原則,推進各專項工作與老舊小區改造同步實施。

另一方面,還將加強老舊小區室內管網改造和加裝電梯工作。堅持遵循「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理念,積極對接群眾需求,及時回應群眾訴求,做好老舊小區內公共部分提升改造工作。同時,依據省、市相關政策要求,市、區、街辦、社區聯動,多方發力,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做好居民引導工作,對有條件的老舊小區,積極推進室內管網改造和加裝電梯,將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城中村(棚戶區)方面,到2021年6月底前,完成全運會重點區域和城市主要節點上的42個城中村、棚戶區改造提升工作(包括27個城中村、11個棚戶區拆除工作,4個城中村的整治提升工作)。目前,14個徵收項目已提前完成。其中2020年完成9個,佔年度任務15個的60%;其他28個項目(徵收24個、提升4個)推進正常。

下半年,將確保再完成16個項目的徵收和提升工作,全面提前完成今年的目標任務(全年共完成25個,佔年度目標任務15個的167%)。

背街小巷改造方面,堅持以民生為導向,以解決背街小巷髒、亂、差等問題為切入點,從排水、路面、路燈、線纜落地等涉及市民切身利益和群眾最關心的問題著手,充分挖掘街巷文化底蘊、留存城市記憶、傳承歷史文脈,全方位完善背街小巷城市功能,對主城區599條背街小巷實施提升改造,讓越來越多的市民群眾享受到更加舒適、便捷的居住生活環境。目前已開工實施476條,完成提升改造56條,其中新城區皇城西路等24條示範街項目,在提升改造後成為區域新亮點。

比如,曲江池邊的一條小巷是來訪曲江池遊客的「美食聖地」,巷內聚集著不少「老陝」的特色小吃,因地處曲江池邊,更因池內的紅荷花而得名——紅蕖。曲江新區為更好突顯紅蕖路特色飲食文化街氛圍,提升飲食文化環境,將其打造成為高品質的飲食文化街巷。在原有美食街的基礎上,通過清洗、修整沿街建築立面,增添城市家具,增設室外經營空間,重新設計人行道功能分區等提升改造手段,對沿街商鋪統一店招,並助力產業升級。

還有臨近大興善寺興善寺南街。它靠近地鐵三號線,附近商業業態豐富,居民集中度高,是人群疏散與聚集的一條重要街道。

提升改造前,道路兩側圍牆破損、綠化缺株、佔道經營、違法建築、機動車不規範停放等問題均不同程度存在。改造過程中,雁塔區城管局綜合考慮其歷史文化底蘊及未來將產生的商業價值,確定以善為念,以遠山為牆,以流水為道,以蓮為景,以木為林,以蟲鳥為伴,分七個元素、五個主題勾勒出如詩畫的捲軸,並充分考量街道空間有限狹長縱深的地緣特點,依據從南向北的方式進行推演,形成一條從自然感受逐漸向人文環境發生的邏輯思緒構想。

改造後的興善寺南街,可以看到蓮蓬頭街頭小品、「善」字文化牆、牆面的梅蘭竹菊古香古色,安靜恬淡,顯示著濃鬱的文化氣息,不僅讓城市有光鮮亮麗的「面子」,也給了居民舒適的「裡子」。

斷頭路打通方面,計劃在全運會前打通58條斷頭路。目前,已打通雲水三路、204所西側規劃路、學府大道中段等35條斷頭路,剩餘23條正在有序推進。

架空線落地方面,2021年5月底前,完成840條路段、1145.2公裡架空線落地及歸順整理任務。其中,通信架空線落地659條路段、596.9公裡,一級道路電力架空線落地89條路段、253.8公裡,二三級道路電力架空線歸順整理92條路段、294.5公裡。今年12月底前,完成通信及一級道路電力架空線落地管溝建設任務。

目前,通信架空線落地完成管溝建設377公裡(落地115公裡),佔全年63%;一級道路電力架空線落地完成管溝建設162公裡(落地68.7公裡),佔全年64%;二三級道路電力架空線歸順整理開工56條(完工20條),佔總量60%。

在明德門北區的改造中,根據小區環境,還建了一個小廣場、一塊綠地和一處塑膠鋪的健身場所,三處地方聚在一起。魏女士很喜歡那裡,「小區原來都沒娃們玩的地方,都在樓道跑呢。」她說,「我看娃們現在都去那裡玩。」

每當看到孩子的笑容,魏女士就打心裡高興,看到孩子、看到越來越好的小區環境,她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來源:華商報

華商報記者 馮強/文 鄧小衛/圖

相關焦點

  • 雲南:老舊小區改出居民大幸福
    老舊小區改出居民大幸福2019年起,雲南省堅持「從實際出發,既量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原則,有序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然而由於經濟發展底子薄、老舊小區改造面積大、統籌協調機制不健全、改造資金籌措難度大等原因,全省老舊小區改造推進面臨不少困難。
  • 保定發布老舊小區改造情況調研報告:老舊小區改造居民總體滿意度佔...
    國家統計局保定調查隊日前發布對我市老舊小區改造情況調研報告。調查結果顯示,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政府重視百姓支持、效果顯著百姓滿意,改造中出現的問題應引起關注,改造好的小區後期管理亟待加強。調查隊走訪了市住建局,抽選了花園裡小區、土地局宿舍、工商銀行宿舍、檢察院宿舍、政府1號院、4號院、5號院、物價局宿舍、富昌園小區、欣園小區進行了調研,並選取了50名居民進行了問卷調查。圖為老雙井小區改造後的新面貌。
  • 居民40多條改造建議條條被採納,老舊小區改出「新天地」
    走進武漢市江漢區新華街登月大廈小區,撲面而來的新景致,讓人很難將之與一個有著35年歷史的老舊小區聯繫起來。「我2013年住進來,當時這裡逢大雨就淹水。」1單元6樓居民韓慶梅介紹,「三天不退,門都出不了。」
  • 西安市11個老舊小區今年將改造 5000多戶居民受益
    由於歷史遺留等原因,西安市區還存在數量不少的老舊小區,與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相比,這些小區年久失修、亂搭亂建、公共設施破損等問題嚴重,群眾生活很不方便。隨著西安市政府對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實施,生活在這些小區內的居民環境逐步得到改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 陸良景秀家園小區:老舊小區改造,讓幸福來敲門
    小區因建設時間較早,基礎設施老化、配套功能不全、隱患嚴重、管理缺失,小區居民怨聲載道。2019年同樂街道老舊小區整治提升工作實施以來,西華社區黨總支立足小區居民所需所盼,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精細化管理力度,通過老舊小區改造改出了居民的幸福新生活。抓調研,在民意調查中找準工作出發點。
  • ...創新改造機制、管理機制、服務機制 老舊小區改造面子美裡子實
    邯鄲市提出並實施「9+X」改造內容,既有統一要求,又充分考慮了不同小區的差異化需求,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能夠保證老舊小區真正改出成效。居民說了算老舊小區改不改、怎麼改,居民最有發言權。因此,邯鄲市建立基層主體機制,將改造實施主體下放至基層街道,在老舊小區改造的前、中、後三個階段,尊重居民需求,充分體現居民意願。
  •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邱女士說,政府要改造老舊小區,提升大家的生活環境,這是好事,「我很支持,就是沒有了防護網後,安全問題怎麼辦?」123三棟樓一開始的確不在改造範圍,但是整個小區都要改造,為了不讓全部住戶享受兩個政策,就針對三棟樓在外觀是與其他樓改造一致。第三部分:一線工作者建議老舊小區改造 必須考慮「老年群體」特殊性西安一家社區主任所服務的小區中,就有涉及改造的老舊小區。
  • 西安多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通過竣工驗收 居民:好看又好住
    西安多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通過竣工驗收 居民:好看又好住 時間:2020-12
  •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為何遭遇「防護網」難題?建議:先完善安防
    邱女士說,政府要改造老舊小區,提升大家的生活環境,「我很支持,就是沒有了防護網後,安全問題怎麼辦?」西安小學家屬院:沒和居民商量 防護網兩三天拆完位於城北明光路的西安小學家屬院上世紀90年代末建成,共兩棟樓,一棟7層,一棟6層。
  • 徐州雲龍區:老舊小區如何改造居民說了算
    原標題:老舊小區如何改造居民說了算   幾日前,本報記者跟隨市城管辦、彭城辦事處等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走進彭城辦事處下屬三個老舊社區,實地探訪,了解具體情況後,7月31日上午,雲龍區城管部門召開聽證會聽取意見,對老小區如何改造讓居民說了算。
  • 河北邯鄲創新三大機制 老舊小區改造面子美裡子實
    邯鄲市提出並實施「9+X」改造內容,既有統一要求,又充分考慮了不同小區的差異化需求,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能夠保證老舊小區真正改出成效。居民說了算老舊小區改不改、怎麼改,居民最有發言權。因此,邯鄲市建立基層主體機制,將改造實施主體下放至基層街道,在老舊小區改造的前、中、後三個階段,尊重居民需求,充分體現居民意願。
  •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新進展,今年計劃改造1100個,921個已經開工
    華商網訊(記者 鍾夢哲)5月29日,西安市召開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新聞發布會,市住建局局長苗寶明介紹了西安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有關情況。苗寶明介紹,西安啟動老舊小區改造試點以來,累計實施改造279個老舊小區、1015.7萬平方米。
  • 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換出居民幸福家園
    五華區華山街道五華山社區位於城區中心,轄區多為機關單位型老舊住宅。社區通過探索一系列居民區「升級版」改造的新思路、新做法,讓老舊小區不僅舊貌換新顏,也為居民換出了他們想要的幸福家園。加裝電梯解決民生問題華山西路大梅園巷共有5個樓院324戶居民,其中80%的居民是60歲以上的老人。
  •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進行時:長安區144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進行時:長安區144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 時間:2020-04
  • 天水老舊小區改造——為居民建設幸福家園
    (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分布圖)據了解,秦州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住建局實施部分)重點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共涉及盛源小區、安居小區、重新街小區等110個小區,415棟住宅樓,17624戶居民。秦州區自治巷穆斯林小區的馬師傅給記者說,「小區改造後,汙水浸泡管道的情況不復存在,路面也得到了修復恢復了平整,乾淨整潔的小區環境讓大家很舒心,居民們紛紛為政府的改造措施叫好點讚呢!」
  • 上老舊小區改造「菜單」!石鼓區居民喜「吃點菜」
    接下來,他們還會進行各類管線的改造,真正解決居民的痛點、難處。「什麼不行就改什麼、缺少什麼就補什麼,儘可能尊重群眾的意願。」瀟湘街道黨工委書記錢波介紹,通過走街串巷、問需於民,他們將老舊小區的情況一一記錄下來,有針對性地精準設計改造「菜單」,努力做到應改盡改。
  • 西安高陵區:2020年38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全面啟動
    為了改善群眾居住條件,讓老舊小區既「好看」又「好住」。6月21日,西安市高陵區2020年38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全面啟動。大型機械正在進行作業在文衛路衛生小區,記者看到,小區內的四棟破舊危險建築樓已經全部拆除。
  • 老舊小區怎樣改出幸福感?老百姓目前最在乎的是這三件事!職能部門...
    11月8日,就在杭州連續14年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的當天,民意直通車·錢塘潮頭哨推出特別策劃——「尋找老舊小區治理幸福案例」,從老年食堂、破解停車難、居家養老、加裝電梯四個和居民幸福指數密切相關的方面出發,去發現基層治理中的亮點。老舊小區怎樣改出幸福感?
  •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致多個小區頂層漏雨 成了「水簾洞」
    從今年開始,西安全面鋪開「老舊小區」改造,在一個月前華商報記者採訪時,一位社區主任曾提醒:要趕緊完成樓頂、屋面防雨層、隔熱層改造,儘早回裝空調主機,否則一到雨季、夏季,頂樓住戶漏水、高溫,其他住戶不能用空調,會給居民帶來很多煩惱
  • 廈門市西安片區老舊小區改造:同安區大同街道西安社區!
    在此,筆者據廈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公開信息,告知大家一個好消息:同安區大同街道西安社區將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目前已完成招標工作,接下來將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下面,筆者將該項目中的重點信息列舉如下:項目名稱:西安片區老舊小區改造。